吳志勤(遵義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貴州遵義563002)
?
近十年來我國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研究綜述
吳志勤
(遵義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貴州遵義563002)
摘要:近十年來,我國有關幼兒教師培訓的研究主要圍繞以下方面開展:培訓相關理論的探討、培訓現狀與培訓需求的實證調查、培訓模式和培訓有效性的思辨分析等,文章梳理了國內作者的相關研究結論。
關鍵詞: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綜述
幼兒教師培訓是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催化劑,對發(fā)展學前教育事業(yè)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我國大規(guī)模“國培計劃項目”等形式的幼兒教師培訓的大力開展,研究者們對幼兒教師培訓課題的關注與研究也隨之增加,但與中小學等類別的教師培訓研究相比還顯得力度不夠。本文就我國研究者于2005―2014年間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
溫菲認為后現代主義強調知識和教育的不確定性、情境性、非理性思維、對話和反思、多元化思維,主張以平等的心態(tài)、實踐和變革的方式構建教育活動中的人際關系,追尋教育的價值意義,這對幼兒教師培訓有啟示意義。[1]
周思勇認為幼兒教師培訓需要喚醒教師的自我教育意識,指培訓需要重視教師的自主性和反思性。[2]喬梁分析了學習型組織與知識管理理論的價值,并探討了二者在幼兒教師培訓中的應用,他認為可把幼兒園看作一個組織,這個組織需要不斷學習和發(fā)展,通過有組織的學習使教師隊伍合作學習與共享資源。[3]
通過對波蘭尼的理論分析,董衛(wèi)花、李海霞認為幼兒教師在生活和學習期間所得到的默會知識(關于學科內容的),對于他們的教育教學行為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的培訓應該從外而內,即把外在訓練幼兒教師的知識和能力轉變?yōu)槠涑砷L的內在需要,從單方“灌輸”轉變?yōu)殡p方“對話”,從消極接受轉變?yōu)橹鲃犹剿靼l(fā)展。[4]
借用“德國普通教育之父”第斯多惠教育原則及教師觀,盧清提出幼兒教師在職培訓需遵循兩個原則,即自然適應性和文化適應性原則,融合培訓、實踐和研究三個方面。幼兒教師培訓應注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應考慮到教師的現實需要與教師目前的能力水平,使培訓有針對性和成效;二是應注意到因年代和地域的差別使培訓內容、方式的需求而有所不同;三是應注重引導幼兒教師研究教育現象中的問題,深刻自覺地反思教育經驗,并進行批判性總結。[5]
韓晶以石家莊市為例,研究了幼教師資和幼兒教師培訓現實狀況,研究結果顯示,培訓提升了教師的學歷層次、專業(yè)成長需求、教育教學能力,但從培訓的深度和廣度來說,培訓遠不能滿足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幼兒教師培訓的體制與機制有待健全,并需進一步探索有效提升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培訓模式。[6]
李艷榮通過對廣西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現狀的調查,結果表明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未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專業(yè)發(fā)展不具有充分的外在環(huán)境和客觀條件;二是幼兒教師沒有真正形成專業(yè)發(fā)展的自覺意識;三是職后培訓無論在深度上還是廣度上都未能達到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7]
張燕子研究了河南省幼兒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有:(1)政府的財政支持不足,且缺乏整體規(guī)劃;(2)培訓管理體制不健全,執(zhí)行力度不夠;(3)幼兒教師接受培訓機會不均等,城鄉(xiāng)差異明顯;(4)培訓內容與幼兒教師的實際需求脫節(jié);(5)培訓方式和評價模式有待豐富,幼兒教師的主體性不夠。[8]
張騰以2012年山西省農村幼兒教師“國培計劃”為例,指出國培中存在的問題如下:培訓組織者未嚴格審核參與培訓的教師資質;培訓內容理論過多、實踐偏少,不易應用于實踐;幼兒教師參與培訓過程中的主動性不高;參訓幼兒教師沒有系統的知識結構、難以消化培訓內容等;沒有健全的評價方式來考核評價幼兒教師?;谝陨蠁栴},張騰提出如下建議:第一,加大對幼兒教師的政策宣傳力度;第二,嚴把幼兒教師資格準入關口;第三,由于幼兒教師間存在差異,應實施分層級培訓;第四,應用多樣化的評價形式;第五,提升幼兒教師參與培訓的自覺性;第六,完善培訓質量評價系統。[9]
夏宇虹對武漢市不同類型的70所幼兒園的園本培訓的現狀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幼兒教師園本培訓的策略,并展望了幼兒教師園本培訓的未來發(fā)展。[10]周燕軍以廣西幼兒教師培訓為例,指出存在的問題:尚未形成科學完善的培訓課程體系、培訓方法手段簡單落后、培訓師資良莠不齊。作者還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立科學的職后培訓體系——分層分類設計課程、采用先進的培訓方法、打造培訓專家團隊。[11]
郝巖松研究了營口地區(qū)部分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狀況(含職后培訓),發(fā)現如下問題: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層次較低;幼兒教師缺乏專業(yè)發(fā)展的自覺意識與行為;培訓資源較為欠缺,沒有良好的外界條件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培訓體制不能適應學前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等。[12]
楊娟調查發(fā)現甘肅省臨夏市農村幼兒教師職后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培訓需求,基于此,她認為應做到以下方面:(1)履行政府責任,強化對農村民辦園的監(jiān)管;(2)加強對農村民辦園教師培訓,建立專項經費;(3)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培訓,滿足教師差異化的培訓需求;(4)積極實施城鄉(xiāng)教師輪崗制,并開展城鄉(xiāng)對接幫扶、對接交流,促進農村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5)建立信息互通平臺,增強教育資訊共享;(6)引領教師開展“自我培訓”。[13]
李暉認為,由于長期受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影響,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相比城市學前教育,明顯處于弱勢地位,因而農村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極為缺失,這表現在客觀條件缺失、內部動力缺失等。因此,只有使農村幼兒教師的生存和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外部環(huán)境得到改善,社會的要求才能體現為農村幼兒教師自身的專業(yè)需求。[14]
方彬對華中師范大學幼師國培班(2013年)參訓幼兒教師培訓需求情況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參訓教師在培訓動機上,大多數教師都有良好的培訓動機;培訓內容上,傾向于最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技巧,園本科研和最新科研理論以及教師團隊建設與管理;培訓方式與時間傾向于參觀學習、名師交流,日常培訓與假期培訓結合。[15]
高春玲調查了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需求狀況:(1)農村幼兒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數量不足、專業(yè)師資缺編嚴重;(2)教師教育理念過時,教育教學方式滯后;(3)在職培訓機會少;(4)缺乏對農村幼兒家庭教育的研究,導致農村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相脫節(jié)。[16]
王瑾通過研究發(fā)現幼兒教師對培訓有如下需求:希望參加培訓的頻次是每學期一次或幾次;受歡迎的培訓模式是教學活動觀摩、研究討論和專家名師的具體指點;需求相對較高的知識包括幼兒保教知識、兒童發(fā)展知識、活動方案設計、基本技能;非常希望培訓教師是高校的專家、園長和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最希望在寒暑假開展培訓;最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能全額支付培訓費用;更愿意參加綜合測評,喜歡互動性高、參與性強的考評方法。[17]
宋寅喆通過調查得出以下結論:(1)受訪幼兒教師中百分之九十四以上有非常強烈的在職培訓需求。(2)受訪幼兒教師有超三分之一的教師認為現有的培訓不能滿足自己的專業(yè)成長需求。培訓形式問題較為明顯,如在培訓中沒有足夠的實踐操作機會,培訓內容“不實用”,“培訓沒有專項分層”。(3)農村幼兒教師最急需的培訓內容是“專業(yè)技能技巧”,教師歡迎的培訓內容有職業(yè)基本素養(yǎng)和前沿的教育理念。(4)受歡迎的培訓形式,按次序分別為“觀摩教學”、“專家和名師具體指點”、“專家報告”、“園際交流”、“聽課和評課”、“互動式培訓”。[18]
張慧靜研究了幼兒教師對培訓的需求,發(fā)現幼兒教師強烈需求的內容具體有如下方面:(1)幼兒教師偏好的培訓內容是專業(yè)能力的學習提升,而實踐性強、具有操作性的內容更加受歡迎;(2)希望培訓的形式是能自主參與和示范性高的形式;(3)偏好具有較多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線幼兒教師擔任培訓教師;(4)希望在培訓時間上能做到靈活機動,盡可能安排在寒暑假進行培訓;(5)希望培訓地點能安排在交通通達的地方;(6)更喜歡的培訓考評方式有教學反思、考查出勤率。[19]
劉曲認為應讓幼兒教師在參與實踐中進行培訓,即參與式培訓,并提出了具體建議:首先在培訓中應以人為本,充分利用培訓中的人力資源長處;其次應夯實基礎,將培訓的基本目標和基礎內容落到實處;再次應科學設計培訓過程,確保有多種多樣的培訓形式和方法;最后應注重應用評價的價值,健立健全培訓評價機制。[20]
龍薇從教師教育觀念、知識、能力以及精神四個維度分析了園本培訓對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作用,并認為構建校本培訓模式應使培訓管理、形式、師資和評價標準分別做到規(guī)范、多元、多樣和標準。[21]也有研究者提出,可應用受訓教師的反思日記,搭建幼兒教師與培訓者之間對話的橋梁,這既能使幼兒教師的認知能力與自我理解能力得到發(fā)展,還能提高培訓的實用性和針對性。[22]
高媛認為職后培訓應從農村幼兒教師的現實出發(fā),同時補充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短板,職后培訓模式應倡導多元,充分調動園內培訓的優(yōu)勢,使由內而外和由外而內的雙向培訓方式相結合,比如通過舉行競賽評比活動,開展“聽評課”活動等提高教師業(yè)務能力,通過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增強農村幼兒教師對幼兒的理解。[23]
張文娟認為要解決當前農村幼教師資培訓中教師主體地位欠缺的問題,應在培訓前調查分析教師需求,培訓期間引導教師主動參與,培訓后收集教師反饋,持續(xù)更新培訓模式和機制,提升培訓效果。[24]
茹榮芳提出了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幼兒教師培訓模式,指出以幼兒教師為中心,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習者與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動地建構意義。此模式的操作程序是“學習需求→理論闡釋→問題解決→反思體驗→實踐研究”。[25]
劉曉棠認為園本培訓是創(chuàng)新型幼兒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其有四個原則與方法,分別是自主性發(fā)展、實踐中提升、專長與全面提高相結合、群體式合作。[26]
張文娟認為農村幼兒教師期望的培訓形式是“送教下鄉(xiāng)”,這也是促進其專業(yè)成長的一條有效渠道,要保障“送教下鄉(xiāng)”的質量,需要建立培訓經費保障機制、了解教師的培訓需求,選擇熟悉農村學前教育的“土專家”,引導教師主動參與到觀摩教育活動和案例研究中,同時使城鄉(xiāng)結對、導師跟蹤指導形成常態(tài)化。[27]
尹秀芳認為應以機制創(chuàng)新促成有效的幼兒教師培訓,且應做到以下幾點:(1)提前調研,提升培訓的可行性;(2)優(yōu)化課程,提升培訓的針對性;(3)建立學習共同體,調動學員的積極性;(4)改革考核方式,發(fā)揮評價的激勵性。[28]
李慧霞對呼和浩特市幼兒教師繼續(xù)教育進行了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幼兒教師對繼續(xù)教育的認可度、費用支付情況、師資及教學情況、課程的設置、考核與管理等方面,并提出對策:首先,提高幼兒教師參與培訓的主動性和教學反思能力。其次,培訓費用應由三者分擔,切實減小幼兒教師的經濟顧慮。再次,應提高培訓內容的實效和實用性,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課程和方式,完善繼續(xù)教育考核和監(jiān)管。[29]
曹珂瑤研究了國培計劃中幼兒園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該研究從承擔培訓項目的管理者、師資、受訓教師三個角度來解讀當前幼師國培的實際情況。研究發(fā)現培訓項目中存在以下問題:(1)幼兒教師的學習需求在培訓中不能完全得到滿足;(2)培訓專家(含影子教師)還略有待改進之處;(3)培訓課程和活動設計還有不足,培訓資源供給還需改進,服務水平有待提升;(4)迫切需要完善有效的管理和評價制度。[30]
總之,近十來來,我國研究人員對于幼兒教師培訓方面的研究熱情不斷增長,也出現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對今后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指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導向作用,如創(chuàng)新幼兒教師培訓模式的研究、構建幼兒教師培訓體系研究、幼兒教師培訓有效性扶持制度與保障機制研究等將是今后研究的突破點。
參考文獻:
[1]溫菲,田伏虎.后現代主義對轉崗幼兒教師培訓的啟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6):8-10.
[2]周思勇.幼兒教師培訓需要喚醒幼兒教師的自我教育意識[J].教育導刊,2012,(10):1.
[3]喬梁.幼兒教師園本專業(yè)成長支持體系初探[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5,(6):101-105.
[4]董衛(wèi)花,李海霞.默會知識視野下幼兒教師繼續(xù)教育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2):33-34.
[5]盧清,鄧琦.從第斯多惠的教師觀看幼兒教師在職培訓[J].當代學前教育,2008,(4):18-20.
[6]韓晶.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培訓探討[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7]李艷榮.基于專業(yè)發(fā)展的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8]王欣淼.上海市幼兒教師園本培訓研究——以階梯雙語幼稚園為個案[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9]張騰.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的實證研究——以2012年山西省農村幼兒教師“國培計劃”為例[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3.
[10]夏宇虹.論幼兒教師園本培訓[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11]周燕軍.幼兒教師職后培訓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趨勢——以廣西幼兒教師培訓為例[J].高教論壇,2013,(9):24-27.
[12]郝巖松.營口地區(qū)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調查及職后培訓的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
[13]楊娟.甘肅省臨夏市農村幼兒教師職后培訓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2.
[14]李暉,胡海建.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求的重建[J].學前教育研究,2014,(2):33-37.
[15]方彬.“國培計劃”參訓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研究——以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國培班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16]高春玲.實施有針對性的農村幼兒教師培訓——昆明學院“國培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培訓需求調研報告[J].學園,2013,(18):158-159.
[17]王瑾.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及培訓成效研究——基于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背景[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18]宋寅喆.我國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19]張慧靜.江西省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的調查研究——以“幼師國培”短期集中培訓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3.
[20]劉曲.與幼兒教師對話:貫穿培訓的全過程——兼談農村幼兒教師培訓[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21]龍薇.校本培訓對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個案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22]甄麗娜.幼兒教師反思日記的分析方法——基于幼兒教師培訓的思考[J].當代學前教育,2012,(1):21-24.
[23]高媛.陜西省農村幼兒教師培訓模式之探討[J].群文天地,2012,(16):186.
[24]張文娟.與幼兒教師對話:貫穿培訓的全過程——兼談農村幼兒教師培訓[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4):62-64.
[25]茹榮芳.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幼兒教師培訓模式[J].教育導刊,2012,(10):78.
[26]劉曉棠.創(chuàng)新型幼兒教師成長與園本培訓的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27]張文娟.送培下鄉(xiāng):有效提升農村幼兒教師培訓質量[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105-107.
[28]尹秀芳.以機制創(chuàng)新提高幼兒教師培訓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2,(10):75.
[29]李慧霞,邢利婭.呼和浩特市幼兒教師繼續(xù)教育培訓有效性調查及改進建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8):61-64.
[30]曹珂瑤.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實效性研究——以陜西師范大學置換脫產研修項目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婁剛)
A Review of the In-service Training of Chinese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Recent Ten Years
WU Zhi-qin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563002,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ten years, the studies about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ve been conducted as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iscussions about relevant theorie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raining situation and training requirements, training models and the log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training, and beside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Key words:kindergarten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reviews
作者簡介:吳志勤,女,江西東鄉(xiāng)人,遵義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學前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2014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金資助項目“中美幼兒教師培訓體系比較研究(2014C022)”的研究成果之一;2014年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貴州省城市小區(qū)配套幼兒園建設與管理研究(14ZC252)”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5-10-23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583(2016)-01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