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興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天津 300387)
?
中華書局校點本《通典》獻疑十則
張玉興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天津 300387)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悉載歷代制度之沿革,成就頗高。然杜佑以一己之力成此巨著,雖智者千慮,不免偶有疏漏。本文收集《通典》所載史料疑誤十則,依卷數(shù)頁碼順序加以考訂補遺,希望對《通典》的進一步整理有所裨益。
《通典》;疑誤;糾謬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典章制度通史。全書二百卷,五十七萬余字,凡歷代沿革悉為記載,成就頗高。然杜佑以一己之力成此巨著,雖智者千慮,不免偶有疏漏。筆者近讀《通典》得疑誤數(shù)則,檢中華書局點校本《通典》(王文錦等先生點校,1988年12月版)未出校記,遂略加考訂集為小文,以就教于方家。文章依《通典》卷次頁數(shù)排列,文中所引《文獻通考》、《南齊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唐六典》、《唐會要》、《冊府元龜》、《玉?!返仁芳弥腥A書局本,為行文方便文中僅注卷數(shù)篇名。
1.《通典》卷二二《職官四·歷代都事主事令史》(第610頁):“開皇十五年詔:‘州縣佐史,三年一代,不得重任?!贝恕伴_皇十五年”應為“開皇十四年”之誤。
按:《文獻通考》卷一六五《刑考四》同。檢《隋書》卷二《高祖下》載:“(開皇十四年)十一月壬戌,制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薄侗笔贰肪硪灰弧端灞炯o上》及《冊府元龜》卷六二九《銓選部·條制》均同?!锻ǖ洹酚涊d籠統(tǒng),正史本紀等詳記年、月、日,更加詳實可信。故,《通典》將此事系于開皇十五年,誤。又《隋書》卷二五《刑法志》系于“開皇十六年”,亦誤。
2.《通典》卷二四《職官六·御史臺》(第660頁):“貞觀末,御史中丞李乾佑以囚自大理來往,滋其奸故,又案事入法,多為大理所反,乃奏于臺中置東西二獄,以自系劾。”此“御史中丞”應為“御史大夫”之誤。
按,《唐六典》卷一三《御史臺》載:“李乾佑為大夫,奏請于臺置獄?!薄短茣肪砹稹队放_上》記載此事:“至貞觀二十二年二月,李乾佑為大夫,別置臺獄?!庇帧杜f唐書》卷一八五下、《新唐書》卷一三○《崔隱甫傳》亦載:貞觀時,“李乾佑為大夫,始置獄。”據(jù)此可知,李乾佑置御史臺獄時的官職應為“御史大夫”而非“御史中丞”。檢《舊唐書》卷八七《李乾佑傳》:貞觀時,“歷長安令、治書侍御史,皆有能名,擢拜御史大夫……永徽初,……”《新唐書》卷一一七《李乾佑傳》亦載其任“治書侍御史”。據(jù)《舊唐書》卷四《高宗本紀上》:“貞觀二十三年七月,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庇分胸┮宦毠庞兄凰寮疤瞥醴Q治書侍御史。唐高宗李治于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即位,因避國諱,七月“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故,貞觀末(《唐會要》載時間為“貞觀二十二年二月”),李乾佑置御史臺獄時官職不可能是“御史中丞”,而應是“御史大夫”。
3.《通典》卷二八《職官十·左右領軍衛(wèi)》(第788頁)“隋有左右領軍府,……不置將軍,唯有長史、司馬、諸曹掾屬等官。煬帝改領軍為左右屯衛(wèi)。”此處“不置將軍”記載有誤。
按:《隋書》卷二八《百官下》“左右領軍府”條記載與《通典》同。檢《隋書》卷一《高祖上》開皇五年三月戊午,以高颎為“左領軍大將軍”,宇文忻為“右領軍大將軍”。可知至遲開皇五年隋代已有“左、右領軍大將軍”之設。同書卷二《高祖下》開皇九年十一月庚子,又有“右領軍將軍李安為右領軍大將軍”;卷四八《楊素傳》開皇十年十一月有“左領軍將軍”獨孤陀的記載??芍逦牡鄢白?、右領軍大將軍”下設“左、右領軍將軍”。又《隋書》卷三《高祖》、卷四一《高颎傳》、卷五四《崔彭傳》均載有任“左領軍大將軍”者;《隋書》卷二《高祖》、卷四十《宇文忻傳》、卷四十四《楊爽傳》、卷四十五《楊秀傳》、卷五○《李安傳》、卷五二《賀若弼傳》均載有任“右領軍大將軍”者;《隋書》卷五一《長孫晟傳》、卷五三《史萬歲傳》均載有任“左領軍將軍”者;《隋書》卷二《高祖下》、卷八《楊處綱傳》均載有任“右領軍將軍”者。故,隋朝左右領軍府編制與其它諸衛(wèi)一樣置有大將軍、將軍,《通典》、《隋書·百官志》所載“不置將軍”有誤。
4.《通典》卷三九《職官二十一·隋官品令》(第1079頁)“正九品下階”載有“掃寇將軍掃難將軍殿內司馬督太子食官令太子典倉太子司藏令尚醫(yī)軍主太史丞掖庭局丞宮闈局丞……?!贝恕吧嗅t(yī)”應為“尚藥”之誤,“尚醫(yī)”、“軍主”應為“尚藥丞”、“軍主丞”。
按:中華本《通典》“尚醫(yī)”條??庇浽疲骸霸`與下‘軍主’合而為一,今加空分開。按:隋制,門下省尚藥局有典御二人,侍御醫(yī)、直長各四人,醫(yī)師四十人。尚醫(yī)即尚藥局之醫(yī)師?!毙?庇泴ⅰ吧嗅t(yī)”與“軍主”加空分開是對的,然將“尚醫(yī)”解釋為“尚藥局之醫(yī)師”似乎不妥。此段《通典》之史源出于《隋書》卷二八《百官下》載隋官品令“正九品下階”:“掃寇、掃難二將軍,殿內司馬督,太子食官、典倉、司藏等令,尚食、尚醫(yī)、軍主、太史、掖庭、宮闈局等丞……?!蓖ㄟ^比對可以發(fā)現(xiàn)《通典》此條引起誤解原因有二:一是取裁過于簡略;二是將《隋書》所載“尚醫(yī)”之誤直接抄入?,F(xiàn)考證如下:
①通過比對《通典》與《隋書·百官下》所載官品令,發(fā)現(xiàn)《通典》取裁過于簡化,不僅將“尚食”刪除,而且沒有將“丞”字補于“尚藥”、“軍主”二職之后,致使文意不明。尚藥丞,北齊有設,為門下省尚藥局副官,從第七品。隋門下省尚藥局設直長四人,為尚藥局副官,亦為從七品,取代北齊尚藥丞副官地位。但《隋書·百官下》尚藥局未載尚藥丞,此處尚藥丞或沿用北齊之名,然品位已不如北齊。
②《隋書·百官下》“尚醫(yī)”應為“尚藥”之誤,《通典》未加考證,以誤傳誤。通過分解《隋書·百官下》隋官品令記載,此處諸官職應該是:“尚食局丞、尚醫(yī)局丞……”檢《隋書·百官下》隋初門下省有“尚藥局”,無“尚醫(yī)局”。尚藥局長官為典御,煬帝將“尚藥局”歸屬殿內省,改典御為奉御?!短屏洹肪硪灰弧兜钪惺 ?、《通典》卷二六《職官·殿中監(jiān)》所載同。只是到了唐高宗時期曾改“奉醫(yī)局”,據(jù)《新唐書》卷四七《殿中省》載:“龍朔二年,改尚藥局曰奉醫(yī)局”,亦非“尚醫(yī)局”。魏晉南北朝至隋均設有“尚藥局(監(jiān))”,無“尚醫(yī)局(監(jiān))”。隋尚藥局有侍御醫(yī)四人、醫(yī)師四十人,均未見有“尚醫(yī)”官名。筆者遍檢《通典》及《隋書·百官志》“尚醫(yī)”官名也僅在此出現(xiàn)一次,因此誤載可能性極大。據(jù)此可知,終隋一朝并未設置“尚醫(yī)局”,更無“尚醫(yī)局丞”職官,杜佑未審《隋書·百官志》之誤,將其引入《通典》。又中華本《通典》??庇泴⒋恕吧嗅t(yī)”解釋為“尚藥局之醫(yī)師”亦不妥。《通典》卷三九詳載隋官品令后,總計內外官人數(shù)云:“右內外文武員凡萬二千五百七十六人。內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員,外官郡縣九千九百九十五員。又內職掌醫(yī)師、卜師、……及外職掌郡縣佐史、族正、里正等,總十八萬三千三百六十一人。”顯然,隋代內職掌有“醫(yī)師”官名,只是未被列入“右內外文武員凡萬二千五百七十六人”之中。故將“尚醫(yī)”解釋為“尚藥局之醫(yī)師”,以“尚藥局醫(yī)師”官品為正九品下階,則與《通典》記載不合。究其原因,或許《隋書·百官中》北齊官品中“尚書、門下、中書等省醫(yī)師,為從第九品”的記載,影響了點校者判斷。
5.《通典》卷一六四《刑法二·刑制中》(第4221):“齊武帝令刪定郎王植之集注張、杜舊律。”此“王植之”或為“王植”之訛。
按:《通典》此條記載《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幾同,其史源當出《隋書》,中華本《通典》及《隋書》均將“王植之”標以人名專名號。近人編《中國歷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卷)亦將“王植之”作為當時人名,其“王植”條云:“王植,一名王植之,南朝時人。”(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01頁)然檢《南齊書》卷四八《孔稚珪傳》載:七年,“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同傳九年,孔稚珪在《上新定法律表》又載:“兼平臣王植等,鈔撰同異,定其去取。”均載集撰律者為“王植”。唐初李延壽所撰《南史》卷四九《孔珪傳》亦云“王植”。又《南齊書》卷四九《王奐傳》有“校籍郎王植屬吏部郎”,《南史》卷五七《范云傳》有“時廷尉平王植為齊武帝所狎”的記載。從史源角度分析,《南齊書》成書于南朝梁,《南史》與《隋書》之《五代史志》同時成書于唐高宗,《通典》則更晚。分析以上諸條史料可以發(fā)現(xiàn),除《隋書·刑法志》及《通典》外,其它均稱為“王植”,而《通典》史源又出于《隋書》。并且在筆者所檢正史資料中,僅有《隋書·刑法志》記載為“王植之”。故而可以推定南朝齊武帝時,撰律者應為“王植”,《通典》及《隋書·刑法志》中“之”或為衍文。又宋初司馬光編《資治通鑒》,南宋王應麟撰編《玉?!罚?明)梅鼎祚輯《南齊文紀》,均以集注舊律者為王植,如《資治通鑒》卷一三七:“七年尚書刪定郎王植集定二注表奏之”;《玉?!肪砹濉洱R王植集注律》;《南齊文紀》卷六王植《上武帝撰定律章表》等。亦可參證。
6.《通典》卷一六四《刑法二·刑制中》(第4225頁)載:“又制:常以三月,侍中、吏部尚書、三公郎、部都令史、三公錄冤屈;御史中丞、侍御史、蘭臺令史親行京師諸獄及冶署,理察囚徒冤枉?!贝恕叭浽┣睉獮椤叭浽┚帧?。
按:此“三公錄冤屈”令人費解,從上下文分析,當是一職官名。檢《文獻通考》卷一六五《刑考四》同,《隋書》卷二八《刑法志》作“三公錄冤局令史”,惟中華本《隋書》誤將“三公錄冤局”與“令史”斷開。檢《隋書·百官上》及《通典》卷二二《職官四·歷代都事主事令史》梁武帝天監(jiān)九年有詔云:“尚書五都,職參政要,非但總領眾局,亦乃方軌二丞。”此事《梁書·武帝紀》有記載:天監(jiān)九年四月丁巳“革選尚書五都令史用寒流”,此詔應當無誤。據(jù)詔文知尚書五都令史下屬機構以“局”為名,因此,“錄冤局”或為“尚書部都令史”下屬機構,而“部都令史”又為“三公郎”下屬機構,故稱“三公錄冤局”,《隋書·刑法志》記載是。并且梁陳官制,以局為名者頗多。又綜觀此段記載,陳武帝此制原意是以門下省、尚書省及御史臺三司官員共理囚徒,而“吏部尚書、三公郎、部都令史、三公錄冤局令”,正好構成尚書省從高到低一系列官員,于理亦合。梁陳官制中諸“局”長官多為“令”或“令史”,如《隋書·百官上》載梁官制有“尚書度支三公正令史”、“尚書正令史”,《隋書》卷一一《禮儀六》載南朝陳有“門下朝廷局書令史”。推知《隋書·刑法志》所載“三公錄冤局令史”應為尚書部都令史下屬“三公錄冤局”長官,文意甚明。故可斷《通典》“屈”應為“局”之誤,此處完整官職應為“三公錄冤局令史”。
7.《通典》卷一六四《刑法二·刑制中》(第4233頁)載:“(開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決?!贝恕笆迥辍睉獮椤笆辍薄?/p>
按:“十五年”,《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同。檢《隋書》卷二《高祖下》云:“開皇十六年秋八月丙戌,詔決死罪者,三奏而后行刑?!薄侗笔贰肪硪灰弧端灞炯o上》為“十六年秋八月庚戌”。又《通鑒》卷一七八《隋紀二》亦將此事系于“開皇十六年秋八月丙戌”?!锻ㄨb考異》曰:“《刑法志》在十五年,今從帝紀。”司馬光已有考證。故此“十五年”當為“十六年”。
8.《通典》卷一七○《刑法八·峻酷》(第4424頁):“開皇十六年,有司奏合川倉粟少七千石,命斛律孝卿鞫問其事,……是后盜邊糧者,一斗皆死?!贝恕笆辍睉獮椤笆迥辍薄?/p>
按:《隋書》卷二《高祖紀》、《北史》卷一一《隋本紀》載:開皇十五年十二月戊子,“敕盜邊糧一升以上皆斬,并籍沒其家?!庇帧顿Y治通鑒》卷一七八亦載此詔頒布時間在“開皇十五年十二月戊子”。隋文帝開皇十五年十二月頒布此詔,起因正是此前合川倉粟為主典所盜。故將此事系于詔書頒布之后不妥,“開皇十六年”應改為“開皇十五年”。
9.《通典》卷一八八《邊防四·赤土》(第5099頁):“煬帝時,募能通絕域。大業(yè)三年,屯田主事常駿、虞部主事王君政等應召。駿等自南??こ酥?,……”按此“大業(yè)三年”應為“大業(yè)四年”之誤。
按:關于煬帝遣常駿等出使赤土的時間,《隋書》卷八二《赤土傳》、《北史》卷九五《赤土傳》、《冊府元龜》卷六六二《奉使部·絕域》與《通典·赤土》同,均載為“大業(yè)三年”。然檢《隋書》卷三《煬帝上》、《北史》卷一二《煬帝紀》、《通鑒》卷一八一《隋紀》則記載在“大業(yè)四年三月”。據(jù)《隋書》及《北史》之《煬帝紀》云:大業(yè)四年三月,“壬戌,百濟、倭、赤土、迦羅舍國并遣使貢方物?!?,遣屯田主事常駿使赤土”。知煬帝命常駿出使赤土起因,是該國在“大業(yè)四年三月壬戌”遣使貢方物。又檢《冊府元龜》卷九七○《外臣部·朝貢三》載赤土國第一次朝貢時間正是“大業(yè)四年三月”。因此,煬帝命常駿出使赤土不大可能在“大業(yè)三年”。細讀上述“大業(yè)三年”記載此事諸種資料,當出同一史源,即轉錄或簡縮《隋書·赤土傳》,而且時間籠統(tǒng),無有月、日,沒有本紀記載詳實。故,煬帝命常駿出使赤土應在“大業(yè)四年三月丙寅”而非“大業(yè)三年”。
10.《通典》卷一八八《邊防四·赤土》(第5099頁):“(常駿)及還,遣那耶迦隨駿貢方物?!?,還卻到中國焉。”此“六年”當為“五年”之誤。
按:《隋書》卷八二《赤土傳》、《北史》卷九五《赤土傳》、《冊府元龜》卷六六二《奉使部·絕域》載:“駿以六年春與那邪迦于弘農(nóng)謁帝”。與《通典》同載赤土國那耶迦王子隨常駿朝貢時間為“大業(yè)六年”。檢《隋書》卷三《煬帝紀》、《北史》卷一二《煬帝紀》及《冊府元龜》卷九七○《外臣部·朝貢三》,隋煬帝大業(yè)朝赤土國共有三次朝貢:一次是大業(yè)四年三月,此次朝貢后煬帝隨即派常駿出使;第二次是大業(yè)五年二月辛丑;第三次是在大業(yè)六年六月。從《通典》及《隋書·赤土傳》上下文分析,此次赤土國那耶迦貢方物是對常駿“大業(yè)四年”出使的回訪,應該是第二次朝貢,若利用南海信風冬去春回的往來時間推算,常駿大業(yè)四年十月從南??こ霭l(fā),回程恰好是大業(yè)五年春。又《通典》及《隋書·赤土傳》還記載此次朝貢那耶迦是隨常駿一同于弘農(nóng)朝謁隋煬帝的,據(jù)《隋書·煬帝紀》載:大業(yè)五年正月煬帝自東都還京師,二月戊戌在閿鄉(xiāng),三天后即“辛丑”日那邪迦有可能在閿鄉(xiāng)附近的弘農(nóng)貢方物并朝謁煬帝。而大業(yè)六年三月煬帝下江都后,至同年六月未至弘農(nóng),故常駿與那邪迦不大可能“六年春”在弘農(nóng)朝謁煬帝。由此可斷,《通典》常駿與那耶迦“還卻到中國”時間不應是“六年”,赤土國王子那邪迦隨常駿第二次朝貢并在弘農(nóng)朝謁煬帝的時間,當在“大業(yè)五年二月”。另大業(yè)六年赤土國第三次朝貢,時間是在該年“六月”,也不是“六年春”,此事《隋書·煬帝紀》和《冊府元龜》卷九七○《外臣部·朝貢三》均有記載。
[1]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馬端臨.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98.
[3]李隆基等.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4]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5]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98.
[責任編輯:王記錄]
2016-06-26
張玉興(1979-),男,山東滕州人,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研究。
K242
A
1004-7077(2016)06-0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