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霞
山東曲阜城東四公里,有處少吳陵。少吳,黃帝之子也。少吳施政,“民無淫,天下大治,諸福之物畢至”。曲阜又又是大圣人孔子的誕生地,孔子主孝,創(chuàng)立“仁學”。
少吳陵往南500米,有個夕陽紅老年公寓。楊友玲是這里的掌柜,從小聽著他們的故事長大。
夕陽紅老年公寓現(xiàn)居老人近百位,但自創(chuàng)立以來,從這里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少說也有500位。楊友玲說,那都是她的父母,她拉著老人們的手,為他們穿上壽衣,完成人生最后的告別。沒有怕,也沒有悲傷。在她心中,老人們都是可愛善良的,善良的歸宿是天堂。
“夕陽紅”就是通往天堂的最后一段旅途吧?如果拍成影片,那絕不僅是幾個小時的敘事。我們在這里摘取幾個鏡頭,或可一窺沿途風景。
楊友玲的夢想
母親留給楊友玲的記憶是一件敞著補丁的背心。說不清是什么料子的,反正背心上的小藍花早就看不清了,后背的地方破得只剩下稀稀落落幾根線絲,母親找了塊玉白色的補丁補上去,零星的絲線綴不住補丁,上面就那么不自然地敞開著,像缺了水的魚兒張著嘴,隨走路翕張著。
那件背心是什么時候買的?楊友玲覺得,是母親的嫁妝也說不定。自從父親生病,母親連雙襪子都沒買過。如今,父親已經(jīng)去世好幾年了。
楊友玲姊妹五個,母親一個人拉扯他們,辛苦可想而知。因為窮,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早早出來做工了,寒冬臘月,跟著建筑隊去刷墻,沒有棉褲穿,膝蓋腫得像饅頭。母親用茄子枝水給他洗,用吊針藥瓶灌了熱水敷。楊友玲在旁邊看著,覺著母親的心里有淚,可是人前人后,都沒有讓它流出來。
當日子只剩下一個窮字,所能夢想的必然是金錢、是富裕。而要實現(xiàn)這個夢想,就要走出村莊,走到外面。楊友玲成績好,一家人咬緊牙關(guān)供她讀完了大學。她被分配到縣城一家國企。
那是1993年,呢子褂子剛開始流行,人人艷羨但買不起。楊友玲發(fā)了第一個月工資,就給母親買了一件。第二個月,她又給母親買了件羊毛衫。她要給母親最好的,把母親十幾年來沒穿過、沒吃過、沒用過的,都補上。
她結(jié)了婚,嫁給了一個能干且厚道的男人。夫妻把母親接到家里伺奉,假期還帶著母親出去旅游,想著從此再無風雨。
母親的遺言
行李已經(jīng)準備好,吃過餃子,一家人就赴青島旅游了。沒想到,餃子還沒包完,母親中風了。接下來是緊急搶救,四處求醫(yī),可是苦命的母親最終還是沒能逃脫癱瘓的命運。
楊友玲夫婦要上班,想找個保姆家里又住不開,母親出院后,堅決地回了自己家。家里還有兒子、媳婦、孫子。每個周末,楊友玲買了吃的、用的去看母親。一大早,先送女兒去上興趣班,然后再騎車20多里,去母親家。
夏天,母親屋里味道難聞進不去人,冬天,床下的便盆結(jié)了冰,尿子都有冰碴子。楊友玲每周拆洗、打掃,仍擋不住母親生褥瘡。而對母親的丁點照顧,擦洗、換衣、倒便盆,母親都羞愧難當、盈盈欲淚。每從母親處回來,楊友玲都得從周一哭到周三,然后巴巴盼望周末快點到來。工廠周末不休息,整個車間只有楊友玲可以。領(lǐng)導特批的,同事們知道她的情況也都沒意見。
最怕的是忽然下雨,如果哥嫂在田里回不去,楊友玲不知道,坐在院子里的母親該怎么辦?
那段日子,楊友玲忽然覺得窮并不可怕了,即使穿不上、吃不上又怎樣,總比母親現(xiàn)在強。她只希望母親活得有尊嚴,不再遭那么多罪。
分身乏術(shù)且又走投無路之際,她從報紙上看到了老年公寓四個字。她決定,要辦一間老年公寓,為母親!
母親在老年公寓里待了5年,那是她生病后度過的最好時光。臨終前,她拉著女兒的手,說:“謝謝你!”
夕陽紅
楊友玲的老年公寓就是“夕陽紅”,開始于2002年。
在此之前,有人曾不止一次地勸她,干養(yǎng)老院,臟、累、苦,責任大、風險高,她有不錯的工作,最好不要冒這個險。家人也不支持她??墒?,她實在等不了了,母親正在病床上盼著她呢。
開辦老年公寓,首要的是有場地。楊友玲最先租下的是一處舊的學生公寓,有床鋪。老板答應她,可以用一間租一間。為了省錢,她買來涂料,自己刷墻,買來磚塊,自己砌灶。丈夫看她手上磨出累累血泡仍不放棄,于是接過瓦刀,和她站到了一起。
那時,丈夫的塑料管廠生意正好,家庭收入頗豐??墒且晦k老年公寓,處處用錢,立馬捉襟見肘了。
人也不好招。儒家文化發(fā)源地的曲阜至孝而保守,自己的爹娘當然要在家照顧,送到養(yǎng)老院那不是趕出家門嗎?誰家要這么干,那是要遭人白眼的。楊友玲夫婦天天下班去發(fā)傳單,不是被轟出來,就是被狗追著咬,知情的人也不看好,簡直孤立無援。頭半年,加上母親,老年公寓里也只住進了3個人。
2005年,夕陽紅租用的房子要拆遷,楊友玲不得不另找地方,加上物價暴漲,夫妻倆的收入全投進去,都無法支撐。母親看著女兒原本好好的日子被老年公寓拖累,勸她別干了。她也想過,可是公寓里的老人們怎么辦呢?他們都是兒女們不得已送來的,如果送回去,他們的日子可以想見。
楊友玲決定堅持。她在曲阜城東的舊縣(村)找到了房子,40余位老人,夫妻倆愣是用一輛面包車一個一個地搬到了新地方。即使這么“漂”著,也沒有哪位老人要求回家去。
高低板凳
窮有窮的過法,這話一點不假。
老年公寓里的床和桌凳,有的是楊友玲丈夫劉成華自己做的,有的來自于捐贈。“夕陽紅”里的老人,平均年齡在78歲以上,腰背腿腳多少有些不方便,對床、桌、凳的需求也不同,劉成華根據(jù)老人的情況,一一打造、修改,確保用起來最方便。于是,到過公寓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公寓里的硬件設施,高高低低,尤其是桌和凳,更是圓的、方的都有,看上去落伍而丑陋。
曾經(jīng)有個單位捐贈給公寓一套沙發(fā),楊友玲把它擺在了活動室,可是鮮有人坐。咋回事呢?原來沙發(fā)又低又軟,老人要么坐不下去要么坐下去起不來。楊友玲只好把它轉(zhuǎn)贈給了別的機構(gòu)。你看,有時候漂亮的東西未必適合老年人!
公寓的辦公室也樸實得很,桌椅幾乎都是從家搬來的。辦公桌是楊友玲的嫁妝,放常備藥品的櫥子是結(jié)婚時婆家給做的家具,連椅是附近學校換下來的,連臉盆架都是從家拿來的。
為了節(jié)省開支,減少人員聘用,楊友玲自學了理發(fā)、營養(yǎng)配餐、檔案管理,考取了二級心理咨詢師,行醫(yī)世家出身的丈夫進修了中醫(yī),學會了水電管理、木工,用當?shù)孛裾诸I(lǐng)導的話說,夫妻倆能當八個人使。
也正是因為他們學會了十八般武藝,才有了老年人在這里的舒適和安逸。
聊天是門技術(shù)活兒
楊友玲進修心理學的原因很簡單:很多老人都有老年性精神障礙或阿爾茨海默癥。公寓里的很多人都是在家“作”得孩子們受不了,才被送到了這里。這樣一幫老年人住一起,那真是比幼兒園還讓人操心。
有位老大娘,說腿疼(老毛病了),楊友玲說:“大娘,老了,都會有點這兒不舒服那兒不得勁的?!闭l知大娘不干了,生氣地說:“我哪老了?我才89歲,你就說我老了?我不老!”自此,楊友玲知道,對老年人是不能說老的。
徐老太太晚上少覺,常常半夜起來拉同屋老太的抽屜,有時還跑出去挨個敲人家的房門,吵得大伙兒都睡不成覺。有一回,她趁同屋老太出去的當兒,又開始翻人家的抽屜和櫥子,被楊友玲抓個正著,問她:“大娘,您怎么看別人的抽屜啊?”老太太說:“我看看她缺什么,給她買上。”楊友玲順勢夸了她幾句,她美滋滋地就去睡了,當晚再沒起來鬧。
黃大爺從別的養(yǎng)老院轉(zhuǎn)來時90歲,剛來沒幾天,他就闖了禍——半夜起來把一樓的窗玻璃全砸了。更怪的是,他一天要吃十幾頓飯,吃完就插門睡覺,同屋的大爺遛個彎回來,進不去了。
即使犯這樣的錯,也沒人敢說他,工作守則不許。解決辦法是:楊友玲天天去找他聊天,家長里短地聊,聊老人年輕的時候,老人年輕的時候當過隊長,見聞挺多,邊聊楊友玲邊向他豎大拇指。聊著聊著,人就開心了,也不作也不鬧了。
后來,楊友玲問他為什么要插門,他說:“怕人偷他的東西,害他。”原來,他是缺乏安全感。
現(xiàn)在,老人已在公寓住了好幾年,身體硬朗,常常幫著照顧其他人,成了沒有加冕的“宿舍長”。雖然這里硬件設施比不上原來那家高檔華麗,但老人說,他喜歡這里。
好吃的
自開辦老年公寓,楊友玲夫婦沒少吃零嘴兒,都是老人們送的。
一開始,老人們給吃的,他們都不肯吃。不拿老人一針一線是原則啊,再說,那都是兒女們孝敬自己父母的東西。可是,不吃不行,老人們是會生氣的。曾經(jīng),有位老人當場就不干了:“你們就是嫌俺臟,可是這東西又不臟!”嚇得楊友玲心里一激靈,趕緊接過去吃了,邊吃還得邊吧嗒嘴,表示很香。
有一回,有位大娘正吃著兒子給買的燒餅,楊友玲端著飯碗過來了,老人家把自己啃了一半的燒餅熱情地遞過去,楊友玲毫不遲疑地順著大娘咬過的地方咬了一大口,高興地說:“您兒子買的這個燒餅真好吃!”那天,老人家高興得多喝了大半碗湯。
夕陽紅老年公寓周圍有不少住戶,常有老人出去遛彎,帶回個西紅柿、無花果之類的零嘴兒,都是村民給的。老人們舍不得吃,揣在衣兜里,帶回來和楊院長、劉院長分享。院長要是吃了誰的東西,誰就能高興大半天。
請假
有天一早起床,就有老人來報告,說她屋的李老太太正哭呢。楊友玲趕緊過去看。你猜老太太哭的啥?
她好幾天沒看見劉院長了,心里牽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昨晚她夢到劉院長出事了,哭了大半夜。直到楊友玲告訴她,劉成華出差學習去了,過兩天就回來,老人家才止住了哭泣。等到劉成華一回來,趕緊去“報到”,老人家才徹底放下心來。
有了這個先例,楊友玲和丈夫商定,再出門時就向老人們請個假。
沒幾天,楊友玲要到濟南開會,臨行頭一天去向老人們告假,誰知上午剛請假,下午呼啦啦病倒一片。請了醫(yī)生來檢查,怪了,說自己頭暈的血壓也不高,說心慌的心率很正常,說感冒的既不發(fā)燒扁桃體也沒發(fā)炎……開始,楊友玲不明就里,后來想明白了不禁笑出了聲:都是裝的??!
晚飯她告訴大家,自己不去開會了,大爺大娘生病了,她得留下來陪著他們。于是第二天,大家的病全好了。楊友玲去看他們起床,抱抱這個,親親那個,給這個梳梳頭發(fā),給那個整理整理衣服系系鞋帶,一個個高高興興的,啥事兒沒有。
吃過早飯,楊友玲悄悄地坐上了去濟南的車。之后,這請假的事也就取消了。不過他們定了一條新規(guī)矩,無論什么時候,他們夫婦要有一個人留在公寓里。
心安即福
不超過百人的養(yǎng)老機構(gòu)不掙錢。這是官方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跋﹃柤t”老年公寓不超過百人。但是現(xiàn)在有了政府的支持,能周轉(zhuǎn)得開,楊友玲已經(jīng)很開心了。
唯一讓楊友玲犯愁的是床位不足。她每天都會接到催問床位的電話——有不少老人在家排隊等著呢。但是短時間內(nèi)他們又沒有能力擴大規(guī)模,只能先盡力照顧好現(xiàn)在公寓里住著的老人!
公寓里的老人大都做了爺爺奶奶,有的已經(jīng)做了祖爺祖奶,家里往往兒孫成群。有一年楊友玲去云南,發(fā)現(xiàn)當?shù)赜械暮⒆雍茇毢?,就想盡力幫助他們。這想法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支持。老人們讓家人把孩子們穿不著、用不上的衣服、玩具和書籍都拿來,不到一周時間,就集了兩大包。楊友玲從郵局寄完回來,看老人們個個都很高興,像干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有了天大的功。
——在這里,沒有人嫌棄自己,覺得自己有用且有安全感,可不是很高興么?那是他們最后的尊嚴??!
現(xiàn)在,捐贈貧困地區(qū)的孩子成了夕陽紅老年公寓的常規(guī)項目。
楊友玲不再流眼淚,哪怕是母親的忌日。她的心是安定而平和的,沒有遺憾。她說:“我開辦了老年公寓,永遠都有父母,能當一輩子小孩,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