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2016-02-19/ 第07版面/記者調(diào)查 /作者:●王義桅
“下午輪到中國專場了,氣氛會好些吧。2月14日上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西方與俄羅斯是針尖對麥芒,情緒緊張,讓人很壓抑。中國人往往帶來雙贏、合作、倡議,我們很期待啊。”這是慕安會第二天中午,筆者與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羅賓·尼布雷特聊天時聽到的。
為何西方看中俄如此迥異?
一是歷史慣性。在西方眼里,俄羅斯是未教化好的同類中的異類,是冷戰(zhàn)的失敗者,中國是東方古老文明之重要代表,同時又充滿現(xiàn)代的未知。因為中華文明是人類古老文明中少有的未被西方征服的,西方從內(nèi)心一直是尊重中國的,近代以來自以為是才犯暈。
13日的中國專場,主持人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總裁韓博天開場便劈頭蓋臉問主講者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以亞投行、一帶一路為標志,中國為何在建立與現(xiàn)行國際秩序平行的秩序?”傅瑩在主旨演講中不緊不慢地指出所謂“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的幾個支柱,稱中國講的“國際秩序”指的是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一系列國際機制、法律體系和原則規(guī)范。中國對現(xiàn)行國際秩序有歸屬感,是創(chuàng)建者之一,也是獲益者和貢獻者,同時也是改革的參與者??梢?,何來另起爐灶、挑戰(zhàn)國際秩序一說?在場的歐洲議員、外交官、學者、商界領袖紛紛點頭、釋然。
12日,傅瑩還與出席青年領袖論壇的歐亞多國代表圍繞“治理與安全”主題進行對話,同樣娓娓道來。傅瑩還介紹筆者喜歡講歷史,凡事兼始于五千年前,因而被稱為“五千歲”先生,今年正好“5044歲”,更讓各國青年領袖加深了對中國古老智慧的深刻印象。
二是現(xiàn)實成就。慕安會中國專場主題是“雙面下注?中國與世界秩序”,原本有強調(diào)風險和程序競爭之意,經(jīng)傅瑩轉守為攻,例數(shù)中國建設國際秩序的貢獻和修補、完善現(xiàn)行秩序的努力,反而成為西方關注如何與中國共同維護、建設國際秩序的專場。新加坡防長黃永宏發(fā)言時,對比印度等新興國家,以改革開放前后詳實的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所取得的成就,現(xiàn)場情緒一下子興奮起來。
傅瑩還闡述了安全問題的經(jīng)濟解決之道,引發(fā)筆者身邊聯(lián)合國日內(nèi)瓦辦事處總干事邁克爾·穆勒先生的共鳴。他感慨說,此前會議就安全討論安全太表面了,經(jīng)濟發(fā)展是消除恐怖土壤的關鍵啊。
三是未來期盼。針對發(fā)言和提問中中國需要澄清未來自己的角色和作用的問題,傅瑩說,大家不要試圖用美國的形象來評價中國,中國不會成為另一個美國,世界上有一個美國就夠可以了。
的確,中國不追求成為美國,也不可能成為美國;中國走符合國情的道路,中美合作是未來國際秩序的希望。這與俄羅斯與西方代表唇槍舌劍,從冷戰(zhàn)數(shù)落到現(xiàn)在,完全不同。西方危機重重,對中國寄予期望,而中國人思維溫和又具建設性。主辦方表示今后的慕安會希望中國更全面、深入?yún)⑴c。
慕安會上,中國不成為焦點,不像香格里拉對話會那樣成為靶子,連美國人在慕尼黑都客氣很多??磥恚荒鼙恢苓厽狳c事務所迷惑,把形勢估計得過于嚴峻,把美國看得太死。中國應多方面、深入?yún)⑴c慕安會,善于借助歐洲智慧解套:比如歐洲人討論的反恐問題上如何平衡個人自由與國家安全矛盾,與我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治理與新疆治理上有共性;德國外長提出德國擔任歐安組織輪值主席,呼吁歐洲回到1975年赫爾辛基文件精神——尊重領土完整,平衡主權與人權,妥善處理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矛盾。我們可借此闡明中國在南海、東海問題上的立場;對美歐情報分享反恐,我們可考慮加大與其他國家、國際組織的合作,共同打擊“三股勢力”,推動“一帶一路”安全建設。
整體感覺,歐洲人還是講道理的,被稱為安全領域達沃斯的慕安會底蘊比香格里拉對話會深厚得多。中國應充分利用慕安會平臺,積極引導國際社會中國觀的變化,消除西方的中國綜合征:從期待出發(fā),以自身價值為背景指責中國,對中國的解釋聽不進;從擔心角度,將中國置于自身關切的位置,隨意評判中國作為,看不懂中國政策;從疑惑入手,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想不通中國從何而來,到哪里去。筆者的《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zhàn)》英文版在會上一搶而光,反映出西方人對中國的濃厚興趣,期待中國為解決危機重重的世界難題帶來智慧。專場討論除了德國人外,就是美國人在主持。將來如果中國智庫能包一專場,從東方智慧看西方困境,則是未來努力方向了?!ㄗ髡呦低瑵髮W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