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亞軍 郝平琦 朱雪榮 張伯虎 孟 延
日光溫室薄皮甜瓜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問亞軍 郝平琦 朱雪榮 張伯虎 孟 延
日光溫室薄皮甜瓜在陜西關中及陜北地區(qū)種植面積逐漸增加,它以產量穩(wěn)定、管理簡便、上市早、效益突出受到廣大種植戶的青睞,近年已逐漸成為甜瓜產區(qū)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由于受薄皮甜瓜自身生長規(guī)律和溫室栽培環(huán)境的影響,頑固病蟲害防治困難,新的病蟲害時有發(fā)生,給產區(qū)造成一定的損失。因此,在試驗研究和普查的基礎上,提出病蟲害防治綜合技術,對薄皮甜瓜產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優(yōu)選品種。選用優(yōu)質豐產、耐弱光性好、商品性能好、抗逆性強、抗病性強的品種。生產上推薦使用的品種有清香脆玉、花蕾、芝麻蜜、青蜜、花蜜508、白兔娃、西甜1號、龍?zhí)?號、羊角脆、高石脆瓜等。砧木選擇耐低溫、抗鹽堿、嫁接親合力好的品種,如野生甜瓜、黃金搭檔、京砧4號等。
2)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攪拌10~15分鐘,自然冷卻至30~32℃?;蛘哂?%次氯酸鈣浸泡15分鐘,或用過氧乙酸600倍浸泡30分鐘,或用蘇納米80倍液浸泡15分鐘。浸泡后應及時用清水將種子沖洗3~5次,淋干后再浸種。
3)培育壯苗,嫁接育苗。定植前5~7天白天溫度控制在20~22℃,夜間溫度15~18℃。壯苗要求:根系發(fā)達,根成乳白色,順直,10cm以上長的總根數不少于5~8個;莖干粗壯,長度7~10cm,深綠色;子葉完好深綠,真葉2~3片,肥厚,平展,無病蟲害;心葉鮮綠,無發(fā)黃、扭曲、水浸、病蟲危害等癥狀;嫁接部位愈合完好,無明顯裂縫或感病癥狀。
4)科學施肥。按《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執(zhí)行,根據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薄皮甜瓜的需肥規(guī)律進行配方施肥,為甜瓜健康生長提供養(yǎng)分條件。在中等肥力土壤條件下,每生產薄皮甜瓜 2000kg需施入優(yōu)質有機肥5000~6000kg加生物菌肥100kg;施入化肥量為氮肥(N)5.5kg、磷肥 (P2O5)3kg、鉀肥(K2O)9.3kg,或施入按此折算的硫基鉀肥型復混肥料。有機肥撒施,化肥壟施,生物菌肥溝施或者穴施。
5)嚴控溫濕度。薄皮甜瓜在不同的生育階段,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會誘發(fā)一些病蟲害,如夜間低溫冷害、白天高溫障礙、通風不暢空間濕度過大、灌溉后地溫過低、長時間缺水干旱等。它的不同生育階段對空間溫濕度要求如下:緩苗期白天溫度25~32℃,夜間溫度18~21℃,相對濕度55%~60%,最低夜溫不低于12℃;伸蔓期白天溫度25~28℃,夜間溫度16~18℃,相對濕度50%~65%,最低夜溫不低于10℃;坐果期白天溫度28~32℃,夜間溫度18~20℃,相對濕度60%~70%,最低夜溫不低于12℃;膨大期白天溫度30~33℃,夜間溫度18~21℃,相對濕度60%~70%,最低夜溫不低于14℃;成熟期白天溫度30~35℃,夜間溫度16~18℃,相對濕度40%~55%,最低夜溫不低于16℃。溫室生產要嚴格按照溫濕度要求進行,降低病蟲危害概率。
6)合理灌溉。日光溫室生產條件下,薄皮甜瓜水分蒸騰量相對較露地小,水分補充主要通過膜下滴灌進行,要求少量多次,有效降低空間濕度,避免大水漫灌。
7)與禾本科作物或者蔥、蒜、葉菜類作物進行輪作。
8)生產結束后及時精細清園。
夏秋休閑期間,通過高溫悶棚、深翻晾曬土壤、大水悶棚等方法有效殺滅部分病蟲菌,改變溫室薄皮甜瓜生長的土壤和空間環(huán)境,降低病蟲基數。采用搭防蟲網、鋪銀灰色地膜和田間掛黃板誘蚜等措施,防治部分害蟲。
利用白僵菌、阿維菌素、煙堿、春雷霉素等生物藥劑防治病蟲。
按照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的規(guī)定,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適時交替進行藥劑防治,嚴格掌握施藥的劑量、次數和安全間隔期。禁止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的農藥。
1)猝倒病。苗期用30%惡霉靈水劑800~1000倍液噴霧,或5%井岡霉素水劑1500倍液噴霧??筛?~10天噴1次,共噴3次。
2)立枯病。用15%的惡霉靈水劑450倍液,或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苗床。
3)白粉病。發(fā)病前可使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者25%乙醚酚懸浮劑600倍液噴霧。病害盛發(fā)時,可用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連噴3次,注意農藥的交替使用。
4)細菌性葉斑病。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2%多抗霉素800倍液,或60%DTM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葉面噴霧,每7天噴l次,連噴3~4次。
5)霜霉病。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9%烯?!ゅi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連噴3~4次。較嚴重時可噴施69%安克錳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防治。
6)根結線蟲病。10%噻唑膦顆粒劑,每畝用1000~1500g;或98%棉隆(必速滅)顆粒劑每畝取6kg,拌在50kg干細土中,撒入田中,深耙20cm,用塑料薄膜覆蓋6天,揭膜通風5天后方可播種或定植。
7)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500~2500倍液噴霧。
8)白粉虱。蟲口密度較低時可選用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0%聯(lián)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嚴重時可施放10%異丙威煙劑,每畝每次施放250~300g,每隔7~10天施放1次。
9)潛葉蠅??捎?.8%的阿維菌素2000倍液,或者25%滅幼脲2000倍液,或者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
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nycytx-36-02-11)
問亞軍,郝平琦,國家西甜瓜產業(yè)技術體系渭南綜合試驗站,郵編715501(陜西蒲城);朱雪榮,張伯虎,孟延,陜西省渭南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