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容,蒲智敏,馮剛
(1.重慶市武隆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重慶武隆 408500;2.重慶市武隆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武隆 408500)
羊破傷風的臨床癥狀及診治
馮友容1,蒲智敏2,馮剛2
(1.重慶市武隆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重慶武隆 408500;2.重慶市武隆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武隆 408500)
羊破傷風又稱鎖口風,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產生破傷風毒素梭引起。羔羊斷尾、去勢時消毒不嚴或護理不當,使傷口感染而發(fā)生本病,病畜全身肌肉發(fā)生強直性痙攣,對外界刺激的反射興奮性增強,具有較高的病死率,給養(yǎng)羊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筆者對本病進行了綜和闡述,同時提出了中西藥治療方法,以供參考。
本病的病原為破傷風梭菌(Clostridium Ttetani),菌體細長,約4~8μm,周身鞭毛,可形成芽孢,呈圓形,適宜生長溫度是37℃、適宜酸堿度是pH7.0~7.5;本菌厭氧,普遍存在與土壤中,其芽孢可存在于動物腸道中。破傷風梭菌能夠產生破傷風痙攣毒素(引起該病特征性癥狀)、溶血毒素(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非痙攣性毒素(麻痹神經末梢);破傷風梭菌繁殖體為革蘭氏陽性,帶上芽孢的菌體易轉為革蘭氏陰性;芽孢有較強的抵抗力,耐熱;30%雙氧水、10%漂白粉和10%碘酊可將其滅活。
2.1不同年齡的羊均可感染,母羊多在胎衣不下或產死胎的情況下發(fā)病,或因助產消毒不嚴格,致使陰唇結有厚痂亦可發(fā)生本病。
2.2羊多因外科手術、斷臍、分娩、去角、閹割、外傷及胃腸粘膜損傷等感染。病菌侵入傷口后,將在局部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危害羊神經系統(tǒng)。鑒于本菌為厭氧菌,因此被糞便、土壤或腐敗組織所封閉的傷口,極易感染致病。
2.3本病無顯著季節(jié)性,常為散發(fā),須經創(chuàng)傷才可感染,尤其
是創(chuàng)面損傷復雜、創(chuàng)傷深更易感染發(fā)病。
本病潛伏期通常為5~20d。病羊初期步態(tài)不自然,頭向后仰,四肢僵硬,隨病情發(fā)展,出現(xiàn)牙關緊閉、雙耳直硬,拒食、有大量粘液從口腔流出,頭頸和背部強直,尾根翹起,腹部蜷縮、四肢伸直,似木制假羊,無法行走等癥狀;若受到輕微刺激,肌肉會更加強直,噯氣和反芻停止,腹部膨脹;發(fā)病后期,多因急性胃腸炎出現(xiàn)腹瀉,有較高的死亡率。
對病死羊進行剖檢通常無顯著病理變化,一般常見窒息死亡病變,血液凝固不良呈暗紅色;肺臟高度水腫、充血;感染部位的外周神經組織漿液性浸潤且有小出血點;骨路肌萎縮呈灰黃色;心肌呈脂肪變性,肌間結締組織有出血點,呈漿液性浸潤。
5.1根據流行點、臨床癥狀(全身強直、強直性舉尾、體溫正
常、木馬姿勢及特征性神經反射興奮癥狀等)、剖檢病變,結合外科手術、外傷等創(chuàng)傷病史,可作出初步診斷。如需確診,則應進行實驗室檢查,從創(chuàng)傷感染部位取材作為病料經涂片鏡檢,可見破傷風梭菌,菌體細長、革蘭氏陽性桿菌以及有芽孢或進行細菌分離和鑒定,能夠作出確診。
5.2本病在臨床上要做好同狂犬?。ú±械湫偷目炙Y狀)、腦膜炎(病例精神沉郁,若收到外界刺激后,沒有肌肉強直的癥狀)、馬錢子中毒(病例痙攣發(fā)生迅速,且有間斷性,致死時間相對慢)的類癥鑒別工作。
6.1中藥治療僵蠶9g、荊芥9g、獨活9g、蟬蛻9g、羌活9g、川芎9g、天南星9g、天麻9g、全蝎9g、烏蛇9g、薄荷9g,防風12g,當歸15g,水煎,候溫灌服,直至病羊痙攣癥狀消失。
6.2西藥治療鑒于破傷風梭菌對青霉素和磺胺類藥物較為敏感,為此,可在病羊創(chuàng)周注射青霉素,創(chuàng)口撒布磺胺粉;對于牙關緊閉、無法飲食和飲水的病羊,可注射鹽酸普魯卡因,且進行補液補充營養(yǎng);對于出現(xiàn)腹瀉癥狀的病羊,需使用腸道消炎藥物;采用破傷風抗毒素4500萬U,一次大劑量肌注或靜脈注射;亦可通過5%葡萄糖溶液+破傷風抗毒素進行靜脈注射,可中和毒素;肌肉注射氯丙嗪2mg/kg·bw,可緩解痙攣;為加強羊只抵抗力,減少并發(fā)癥,可靜脈注射青鏈霉素+生理鹽水+葡萄糖。
7.1治療原則鎮(zhèn)靜解痙、清創(chuàng)擴創(chuàng)、減少噪音、避光和對癥治療的原則。治療時注意消毒滅菌,避免破傷風毒素繼續(xù)進入病羊體內;傷口化膿,將壞死組織、異物和膿汁徹底排出,采用1%高錳酸鉀、5%~10%碘酒或3%雙氧水進行沖洗消毒;同時要加強病羊的護理,將病羊置于干燥潔凈、通風良好和光線較暗的羊舍中,最大限度避免可引起肌肉痙攣的外界刺激;并且給予病羊易咽下、易消化而的稀粥。
7.2注意事項對羊體任何部分發(fā)生破傷時,均需采用碘酒嚴格消毒,尤其重視母羊接產時的消毒工作,臍帶斷端要采用碘酒涂抹消毒;同時要最大程度上避免泥土及糞便侵入傷口;在破傷風流行地區(qū),應及時采用破傷風抗毒素進行皮下注射,能夠有效預防本病的發(fā)生和流行。
7.3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產生破傷風毒素梭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不僅能使羊發(fā)病,亦可感染人,病菌一旦侵入人體傷口,則會生長繁殖,并產生毒素,引起人的破傷風病,因此獸醫(yī)人員要做好防護工作。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