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芳
摘要:語言測試作為一門獨立的研究學科,在近半個世紀取得了重要的發(fā)展。國內對語言測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紹語言測試社會倫理研究、語言測試工具內容研究和語言測試效應研究幾個方面。文章在總結這幾個方面的研究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國內語言測試存在的不足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語言測試;社會倫理;反撥效應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8-0074-02
語言測試是語言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是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研究語言測試,對于各種語言測試的形式和內容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為了使研究者更好的了解國內英語語言測試研究的現(xiàn)狀、存在的不足及發(fā)展趨勢,從而促進語言測試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本文對近10年來國內語言測試的研究內容進行了總結分析??v觀國內主要外語類雜志,語言測試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語言測試社會倫理研究、語言測試工具內容研究及語言測試效應。
一、國內語言測試研究的內容
1.語言測試社會倫理研究。Messick(1989)提出效度整體觀之后,人們開始關注語言測試的社會功能、公平性、科學性及測試的結果和影響。梅昳、聶建中(2009)總結了語言測試倫理問題的研究范圍和解決方案。測試倫理問題主要涉及反撥與影響、問責制、標準與職業(yè)化、公平性、考試相關方、權力與控制、測試使用與解釋等方面,解決方案則包括測試領域專業(yè)化、制定質量控制體系和另類評估。在此基礎上,兩位研究者提出,對于我國的語言測試研究和實踐,首先應該制定適合國情的語言測試相關標準和測試人員的道德行為準則,其次要提高語言測試工作者的專業(yè)化程度,最后需要開發(fā)多元化的語言能力測量方法,規(guī)避考試風險。楊惠中和桂詩春(2007)則從社會學角度闡釋了語言測試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何蓮珍、呂洲洋(2013)從另外一個角度闡釋了語言測試的社會倫理觀,即批判語言測試。批判語言測試把語言測試置于更廣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中,對測試后效的反思不再局限于反撥效應,而是重新審視測試中滲透的權力與控制,測試所具有的社會價值、政治功能等。
語言測試社會倫理視角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語言測試標準和公平性。20世紀50年代,尤其是近20年來,語言測試標準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重要成果。范勁松、金艷(2010)總結介紹了對語言測試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的四條測試標準:《ETS質量和公平標準》、《教育與心理測試標準》、《歐洲語言測試者協(xié)會行為準則》和《國際語言測試協(xié)會道德準則》,以期對我國制定科學、透明的語言測試標準提供參考。范勁松(2014)從概念、理論和責任三個方面介紹了語言測試公平性理論,接著指出我國語言測試公平性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即分析考試的試題質量而忽略其他方面,在此基礎上提出語言測試中的三個利益群體:考試的開發(fā)機構、考試的使用者和考生與教師,從而形成良性互動,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公平。
2.語言測試工具、內容。各種語言測試理論的研究最終是為了服務于各種形式的語言測試。在各種語言測試理論的指導下,語言測試工具和內容的研究迅速發(fā)展。李清華(2006)總結了國外基于紙筆的語言測試(PBLT)和基于計算機的語言測試(CBLT)的等效研究,即二者測量同樣的測試任務的結果具有等同性或可比性。通過國外的一些實證研究,李清華發(fā)現(xiàn)PBLT和CBLT是等效的,但對實驗條件要進行嚴格控制。國內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缺乏??孜暮袜u申(2007)研究了語料庫在語言測試中的應用,提出語料庫可以用于試題選材、試題的編寫和校對、考試大綱詞匯表的制定和自動評分系統(tǒng)的研制。田文燕、張震宇(2007)研究了計算機化的語言測試。二者綜合介紹了計算機語言測試在測試題型、試題庫建設、測試方式以及成績報告單的給出等幾個方面的應用,并分析了計算機化的語言測試在題庫建設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挑戰(zhàn)。劉建達(2013)認為以網(wǎng)絡和計算機為主要特征的現(xiàn)代技術在語言測試中的工具功能越來越明顯,現(xiàn)代技術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語言測試內容、測試實施和評卷。
隨著各種語言教學理論的出現(xiàn),語言測試的形式內容也出現(xiàn)了多樣化,主要表現(xiàn)在任務型語言測試、交際型語言測試和認知診斷。受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影響,任務型語言測試逐漸發(fā)展起來。韓寶成(2003)提出任務型語言測試的核心是“任務”,即選擇“任務”的標準,如何保證選擇的任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任務測試的效度保證這些核心問題解決了,任務型語言測試就能很好的實施。葉燕妮(2009)分析了任務型語言測試中的真實性。在測試中使用真實的語言任務是非常關鍵的。葉燕妮從四個方面舉例分析了任務型語言測試中的真實性:測試材料來源及其語言的真實性;測試任務的目的、內容和形式的真實性;交際情境的真實性和效果評價的真實性。在解決這四個方面的基礎上,設計合理的語言測試任務,語言測試才具有真實性。薛榮(2008)介紹了交際語言測試的理論模式和評估標準。薛榮總結了國外關于交際語言測試的幾種理論模式,其中比較全面的是Bachman的理論模式——語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機制。交際語言測試具有真實性、功能性、交互性、情境性和綜合性,而交際語言測試的評價則要遵循一致性和有用性的原則。陳慧麟和趙冠芳(2013)對一種新的語言測試——認知診斷進行了實證研究。通過了解被試者在測試中的反應模式來推斷其認知狀態(tài)的診斷方法稱為認知診斷方法。認知診斷引入到語言測試中能精確地診斷細化的語言技能結構。
3.語言測試效應。語言測試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就是語言測試效應研究。語言測試效應或反撥作用指的是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產生的影響。國內近些年對語言測試效應的研究既有理論研究,也有對具體考試后效的研究。反撥作用具有正面性和負面性、強弱、短期性和長期性的特點。黃大勇(2011)首先總結了現(xiàn)有效應研究中的理論元素——概念元素、效度元素、過程元素和闡釋元素,接著以這四大元素為基礎構建了效應研究的理論系統(tǒng)。鄒申(2005)從考試效應的概念和如何提高考試的正面反撥效應出發(fā),提出了高校英語專業(yè)四、六級考試大綱的修訂原則。金艷(2006,2011)淺析了標準化語言測試,即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教學評價功能,認為四、六級考試提高了師生英語教學和學習的積極性,但會把英語教學帶往應試教育的道路。因此要對四、六級考試進行考試設計上的改革,同時提出要對歷年各校的四、六級考試數(shù)據(jù)進行縱向橫向分析,得出評價報告,分析影響四、六級考試成績的因素,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教學情況和管理層有指導意義。
二、國內語言測試研究存在的不足
近十年來,雖然國內語言測試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對語言測試的理論研究還比較缺乏,幾乎所有的理論研究都是在介紹國外的一些語言測試理論,國內的研究者在語言測試理論創(chuàng)新上還有待發(fā)展。其次,實證研究還比較缺乏。例如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應該以大量的實證研究為基礎來研究各種不同的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所產生的影響,但這類研究還比較缺乏。最后,缺乏對考試主體的研究。國內大部分的研究內容都集中在考試形式、考試題型、考試的設計者等方面的研究,而作為語言測試的主體學習者則很少得到關注。
三、國內語言測試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國內外語教學的發(fā)展,語言測試的研究必然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方向。首先,要進行適合我國外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特點的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提出新的語言測試理論模式。其次,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語言測試評估體系和等級量表。最后,加強對語言測試反撥效應的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完善我國的各種語言測試體系。
參考文獻:
[1]陳慧麟,趙冠芳.認知診斷的應用——語言測試研究的新階段[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3,(2).
[2]范勁松,金艷.語言測試標準研究:回顧、反思和啟迪[J].外語界,2010,(1).
[3]范勁松.語言測試的公平性研究:概念 理論與責任[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4,(2).
[4]韓寶成.語言測試的新進展:基于任務的語言測試[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9).
[5]何蓮珍,呂洲洋.語言測試研究的新視角:批判語言測試[J].浙江大學學報,2013,(11).
[6]黃大勇.構建語言測試效應研究的理論基礎[J].現(xiàn)代外語,2011,(8).
[7]金艷.淺析標準化語言測試的教學評價功能[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1,(1).
[8]金艷.提高考試效度,改進考試后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后效研究[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6,(6).
[9]孔文,鄒申.語料庫在語言測試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7,(8).
[10]李清華.語言測試之效度理論發(fā)展五十年[J].現(xiàn)代外語,2006,(2).
[11]劉建達.現(xiàn)代技術與語言測試——應用、影響及發(fā)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3,(7).
[12]梅昳,夏建中.語言測試倫理問題研究述評[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9,(4).
[13]田文燕,張震宇.計算機化語言測試的應用:問題與展望[J].外語電化教學,2007,(4).
[14]薛榮.交際語言測試:理論模式與評估標準[J].外語教學,2008,(5).
[15]楊惠中,桂詩春.語言測試的社會學思考[J].現(xiàn)代外語,2007,(11).
[16]葉燕妮.任務型語言測試中的真實性[J].基礎英語教育,2009,(4).
[17]鄒申.對考試效應的認識與對策——兼談高校英語專業(yè)四、八級考試大綱的修訂原則與方案[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