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鴻
我是湖南省雙峰縣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我校”)的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1991年從長沙市湘江師范學校畢業(yè),被分配到我校,當時叫雙峰縣聾兒語訓班,從事聽障兒童語言康復工作。
所謂聽障兒童康復就是借助聽輔設備提高聽障兒童的聽覺感受能力,再通過有組織和系統(tǒng)的聽覺、語言訓練使聽障孩子能夠開口說話,從而回歸我們主流社會。
上班的第一天,我在縣教育局一位領導的帶領下,穿過一塊長滿蘿卜秧子的坡地,來到了雙峰縣聾兒語訓班。八名聾童從教室、寢室紛紛跑了出來,站在屋前的走廊前,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我。我一步步走過去,我在走向他們,走進他們的無聲世界。我想:他們也想走向我,走進我們的有聲世界。時間在靜靜地流淌,我們的眼光卻在無聲地交流。若干年后,每當我想起這一幕,總是會想起那么一句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是的,他們是無聲世界的孩子,卻同樣渴望聆聽,聆聽媽媽的呼喚,聆聽爸爸的笑聲,聆聽世界上所有愛的語言!
我記得我剛到學校上課的時候,學校附近很多的村民都來看稀奇。一次我在教聾兒發(fā)音時,一位居民看了之后,居然大聲說:“哎呀,他們的老師會說話。”更好笑的是有一次,一位五六歲的孩子聽說來了個啞巴老師,興致勃勃地來看新鮮了,在屋前的小坪上,他站住了,看著在小坪上奔跑的學生和旁邊的我,他似乎在努力尋找我們的不同,望著他那紅撲撲的小臉,我忍不住問:“小朋友,你的家在哪?”他一聽,一愣,隨即轉身就往外跑,一邊跑一邊用又興奮又恐懼的聲音大聲地喊著:“媽媽,媽媽,大啞巴講話了!”
當時我大笑了一場,但隨即又很悲哀,特殊教育在我們國家很多地方已經蓬勃發(fā)展,而在我的家鄉(xiāng)雙峰還處于啟蒙的階段,我感到很孤獨,很孤獨,我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多久。然而這一點點動搖,在一個個不幸家庭的遭遇面前顯得那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這樣不幸的遭遇,即使到了今天,20多年來我面對了數百個這樣的故事之后,還是那么地使我的心震顫。
2013年,我接待了一位帶著從北京語訓回來準備給孩子做后期康復的家長欣欣媽媽,我問她為什么回來,她講到了欣欣的哥哥,一個已經長到了11歲的男孩,卻因為白血病奪走了他的生命。
這是一個多么乖巧的男孩,生病期間還參加學校的一次比賽,在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學校把獎狀給了他,他說,“這樣不公平,學校是因為我的身體照顧我,這樣對其他同學不公平?!?/p>
臨到身體情況特別不好時,他說:“媽媽,我走了您再養(yǎng)一個孩子吧,要不您太孤單了。”欣欣媽媽講完淚如雨下,整個瘦小的身體都在顫抖,像是拼盡她生命中所有的力量。我突然就被這一種凝重所感染,不知覺中,我的眼淚也溢出了眼眶,我仿佛看到一個小男孩在病床上對母親的牽掛。好半晌,欣欣媽媽擦干淚水,堅定的說:“如果有天堂,我相信我的兒子一定在天堂。”
是的,他一定在天堂,他在看著母親,看著這個因為他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妹妹。他的媽媽把所有的愛給了妹妹,如同對他一般,然而,老天又讓這個不幸的母親盼來的孩子什么也聽不見!
但是,這位堅強的母親臉上的淚水未干就打起所有的精神,傾家蕩產地為女兒湊齊了人工耳蝸的手術費;東挪西借,債臺高筑,帶女兒到北京進行康復訓練,直到媽媽的兜里只剩下10元錢;直到有一天女兒也能抱著媽媽的腿說:“媽媽,媽媽,我的好媽媽,讓我陪陪你”;這時,母親在女兒的說話聲中緊緊地抱著孩子狂嚎:“孩子,你回來了!”。
“媽媽,我走了您再養(yǎng)一個孩子吧,要不您太孤單了?!蔽业亩吙偸琼懼@句話。所有的家長怎樣面對自己孩子的這么一句話啊,這讓為人父母的情何以堪!我無法想象這個偉大的母親在多少個絕望中挺了下來,還是如此的柔情似水地面對女兒的每一個任性!這是來自生命的愛!
而這樣的情況在我校又何止是一例呢?一次次的心酸中我看到,一次次的震撼我感受到,我,能夠為他們做一點事,為什么不去做呢?
作為特教人,除了要開墾特殊教育這塊荒地外,還要面對因條件限制帶來的種種困難。
首先,我們一直沒有自己的辦學場地,不得不靠租、借房子來開展教學,有過先后五次搬家的經歷。其次,我們沒有獨立的編制。沒有獨立的編制,我們的工資不能及時發(fā)放,福利得不到享受,有過連續(xù)八個月沒有發(fā)工資的辛酸回憶。再次,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拮據的經費常常讓我們不得不免去一些正常的辦公。更困難的是,我們沒有任何聽輔設備,聽輔設備,這是解決聽障孩子聽力問題的關鍵啊!沒有它,教學只能是老師扯著喉嚨,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聽到或者哪怕是感覺到!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何教學、如何生存一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兩大問題。這兩大問題時時糾纏著我,我必須面對,無法逃避。
用事實說話,讓成績帶我們沖出重圍是我當時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為了教好學生,我一天24小時全呆在學校里,白天給孩子們上課,夜晚陪孩子們看電視,在生活中教他們語言。春天,我?guī)е麄冏呦蛱镆?,在泥土與花朵的芬芳中大聲的呼喊,讓聲帶的顫動帶給他們有聲世界的感受;夏天,我們一起望著遠遠的夜空,聽他們一、二、三……五音不全地數著天上的星星;秋天,我們隨著落葉一起舞蹈,無聲世界的孩子同樣要感受音律的節(jié)拍;冬天,我們一起圍坐在火爐旁,讓爐邊的簡單言語游戲沖散這冷冷的寒意!
我記得當時有個3歲的孩子叫做洋洋,他的雙耳聽力損失很嚴重,是全聾,他的媽媽把他送來時對我說:“陳老師,孩子放在這,您多費心,我就拜托你們了?!?/p>
面對這樣一個沒有聽輔設備,毫無一點聽力的孩子開展教學,怎樣開始呢?
為了教好洋洋,我首先自己發(fā)音,然后從頭部、臉部、喉部等不同的部位觸摸自己,找出發(fā)每一個音引起各部位的顫動的不同之處、氣流的不同之處,找準之后再去教他。為了讓他能夠領會,有時我甚至拿一把木尺子的一端抵住我的舌頭,另一端抵住他的舌頭,通過木尺子的傳遞,把我舌尖的顫動傳遞給他。時間長了,我和他竟形成了一種默契。有時只要我一個眼神,他就知道我要干什么。終于有那么一天,洋洋能清晰地喊媽媽了。那天下午,他的媽媽來接他時,我指著媽媽對他說:“洋洋,你看誰來了?”媽媽同往常一樣,一邊放著自行車,一邊準備和我說話。“媽媽”媽媽一愣,隨即一把抱住自己的孩子:“洋洋,你說什么?再說一次!”“媽媽”“再說一次”“媽媽”。
母親抱著孩子,幸福的笑容在臉上綻放,在夕陽的映照下,晶瑩的淚珠在眼中閃爍!
25年來,我校共收訓聽障孩子309名,有55人達到了一級康復,65人達到了二級康復。特別是近兩年,隨著學校的條件越來越好,學校招收的30名聽障學前兒童,累計有19人可以康復入普通小學就讀,康復率達到60%以上。
正是靠著這種執(zhí)著與堅守,我們把困擾在我校的各個問題一一擊破。2002年我校有了獨立編制,2005年我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2007年我校成為婁底市唯一一所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承認的康復機構,2011年我校有了屬于自己的辦學場地,2013年我校成為婁底市唯一一所人工耳蝸和助聽器定點康復機構。
與此同時,我利用自身的文藝特長,對學生開展全方面的培養(yǎng)。近幾年來,我輔導的學生在省、市、縣各項文藝、書法、美術比賽中獲一等獎6次,二等獎6次,三等獎12次。去年我編排的舞蹈《生命之樹》舞蹈創(chuàng)意被湖南省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采用,作為開幕群舞《根》出現,這也是對我多年工作的一個肯定!
看到光彩容易,光彩背后的辛酸別人卻很難感受得到,我現在除了教聽障兒童語言康復,還負責兩個班的律動和美術教學。特別是律動教學,隨著近年來年紀的增大,很多的教學是要克服身體的局限來完成。我記得編排舞蹈《精忠報國》時,學校當時正在改建,我當時是白天守在學校工地,夜晚給孩子們排練,大家可能猜到,給無聲世界的孩子排舞蹈最難的就是讓他們感受準音律,所以很多的時候,老師要親身示范。因為連續(xù)工作,引起腿部肌肉嚴重抽筋,當時我跳著跳著就疼倒在地上。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各種不好的疑問一一涌來,我是怎么了?我還能站立嗎?但是我感受更多的是,排練的三名學生小燦、小文和小磊飛快跑到我身邊,弄清楚我是腿部疼痛時,一邊使勁揉著我的腿,一邊用他們并不清晰的聲音喊著“老師,老師?!?/p>
有愛的心是溫暖的,有愛的地方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在他們的關切下,我很快平靜下來,腿也慢慢好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舞蹈《精忠報國》當年獲得全省特殊教育學校文藝比賽一等獎。
我個人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撰寫的論文多次在省、市獲獎。2014年我主持的課題“實施主題教學,促進聽障學生全面發(fā)展——縣級特??祻徒逃龣C制實踐研究”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順利結題,成為婁底特殊教育第一個結題課題。我的努力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全國師德標兵、省勞模、省五四獎章、婁底十大杰出青年、婁底市道德模范等。2012年我被選為“國培計劃”師德教育全國專家,也被聘為特殊教育省級聽障專家。
我走入無聲世界時還是一名頭發(fā)濃密的毛頭小伙,如今人到中年,毛發(fā)稀疏!我經歷了雙峰特殊教育一步步從無到有再到走向更好、再好的歷程。我很清楚,支撐我一路走過來的是看到每一個生命在艱難時掙扎所表現出來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生命之間傳遞的那份愛!
“每種色彩,都應該盛開,別讓陽光背后只剩下黑白”,只有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發(fā)展才會促進社會的和諧,這是特殊教育的意義所在,這也是整個教育的意義所在!如果,您要問我?guī)煹率鞘裁?,是愛,去愛我們的學生,愛我們的學校,愛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yè)!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