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生活污水對白骨壤和紅海欖葉片指標及結構的影響

2016-02-23 06:28:13余如鳳陳文蓮袁柳嬌劉鍇棟
桉樹科技 2016年3期
關鍵詞:白骨污染區(qū)紅樹

余如鳳,鄧 妹,陳文蓮,袁柳嬌,劉鍇棟

(嶺南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生活污水對白骨壤和紅海欖葉片指標及結構的影響

余如鳳,鄧 妹,陳文蓮,袁柳嬌,劉鍇棟*

(嶺南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為了探討2種紅樹植物葉片對生活污水環(huán)境的適應性,采用石蠟切片法和顯微拍照法觀察了白骨壤和紅海欖2種紅樹植物的葉片結構。結果表明:污染區(qū)的白骨壤葉片的上角質層厚度、表皮層厚度、上內皮層厚度等均比無污染區(qū)的白骨壤大,而污染區(qū)的紅海欖葉片則在下角質層厚度、上表皮層厚度、下內皮層厚度等指標上比污染區(qū)的紅海欖顯著增大,表明生活污水對紅樹植物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生活污水;紅樹植物;生理指標;抗污染性

紅樹林是生長于港灣河口地區(qū)特有的森林植物,其結構與功能不同于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特性,它們對海陸邊緣的生態(tài)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沿海地區(qū)現(xiàn)代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以及人口增長,大量的廢水直接排入河流,導致河口海岸的水體污染逐漸加重[1]。近年來,由于江河流域及沿海城市經濟的發(fā)展,大量的工農業(yè)污染物排放于河口、海灣這些臨海地區(qū),使紅樹植物的生長受到影響。紅樹植物正面臨著退化與消失的嚴重趨勢,保護紅樹林已成為全球的共識[2]。

作為典型的熱帶、亞熱帶帶生態(tài)系統(tǒng),海岸紅樹林濕地對泥灘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質有著較強的耐受及吸附作用。成片的紅樹林可以通過汲取、蓄積各種重金屬離子來凈化水體和濕地土壤[3-4]。紅樹植物一方面可以從排放的污水中攝取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植物的生長;但另一方面,污水中的重金屬離子也會對紅樹植物造成毒害[5]。陳桂葵等[6]研究了人工污水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生長的影響,蔡建秀等[7]研究了鉛脅迫對桐花(Aegiceras corniculatum)樹幼苗根葉蛋白質及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袁彥婷等[8]研究了汞脅迫對白骨壤幼苗生理生態(tài)的影響。但目前大多數研究是針對污染環(huán)境下紅樹植物的生理特性進行了研究,關于污染狀態(tài)下紅樹植物葉片結構特征的研究則比較少。葉片是植物進化過程中對環(huán)境比較敏感的可塑性較大的器官,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也較多的表現(xiàn)在葉的形態(tài)結構上[9]。

本實驗以對白骨壤、紅海欖在生活污水脅迫下的葉片結構的特點進行觀察研究,為利用紅樹植物凈化生活污水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對于開展紅樹植物的研究及其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分別采自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qū)觀海長廊污染區(qū)和無污染區(qū)的健康、長勢一致的紅樹林樹種枝條以及它們生長的土壤,選取的植物分別有:污染的白骨壤、紅海欖(Rhizophora stylosa)以及正常的白骨壤、紅海欖。

1.2 土壤和植物樣品的采集

在兩個取樣地中各選擇成熟健康、年齡、高度及生長狀況較為相似的白骨壤和紅海欖。然后將采集回來的白骨壤和紅海欖葉片進行初處理,挑選發(fā)育較為完整、成熟的葉片枝條,每種植物各挑選5株,每一小枝帶有3對葉片,在實驗室用自來水將其清洗干凈,并晾干水分備用。同時,將帶回來的兩種土壤共6份平攤開放在陰涼處,每半天翻一次土,經過4 ~ 5 d風干后再進行土壤分析檢測。

取葉片樣品的同時,在這兩個樣地處采集土壤作樣本。由于海潮經常沖刷,土壤表層的成分不穩(wěn)定,因此土壤應采自20 ~ 60 cm處的土層較為合理。由嶺南師范學院測定紅樹植物葉片及土壤的各生理生化指標。

1.3 試驗方法

待葉片晾干后,參照潘葉等[10]的方法進行葉片橫切處理,即剪取成熟葉片的中脈兩側約 5 mm×5 mm 小塊放置離心管中,然后用FAA對其固定,接著經過50%、70%、85%、95%直至純酒精脫水后,再用番紅—固綠對葉片進行染色,最后再用中性樹膠封片,制成永久切片。

然后用OLYMPUS顯微鏡(SZX7)進行拍片、觀察,切片經番紅—固綠染色后,部分細胞被染成紅褐色的小體,有紅褐色的小體則說明有單寧存在,由于單寧細胞中的單寧化合物可氧化成褐色和紅褐色的鞣酐[11]。采用剪紙衡重法測量葉片面積。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點的土壤成分狀況

污染區(qū)的污水是城市排放的生活污水。污染區(qū)和無污染區(qū)的土壤成分測量結果如表1可知,pH值在無污染區(qū)比污染區(qū)要高。土壤中的重金屬如汞、鉛、鎘、銅、鉻、砷和鋅的標準含量均為無污染區(qū)比污染區(qū)低。有效養(yǎng)分中,相差最大的是有效磷含量,污染區(qū)中的有效磷明顯高于無污染區(qū),但有效鉀則相反。

表1 土壤成分分析標準物質檢驗值

2.2 兩種紅樹植物葉片細胞解剖特征

2.2.1 表皮結構

在顯微鏡下觀察下得知,與非污染區(qū)的白骨壤相比,污染區(qū)的白骨壤葉片具有明顯較厚的上角質層,而紅海欖的上角質層厚度在污染區(qū)和非污染區(qū)差異不大(表2,圖2)。

從表2可以看出,在污染環(huán)境下,白骨壤的上表皮層及下表皮層厚度均有顯著增加,而污染條件下紅海欖則只在上表皮層厚度出現(xiàn)顯著增加。

白骨壤和紅海欖2種紅樹植物的內皮層變化程度不同。污染區(qū)的白骨壤的上內皮層厚度整體上有所增加。污染紅海欖的上內皮層厚度差異不明顯,下內皮層明顯增厚(表2,圖2)。

圖1 非污染與污染環(huán)境下2種紅樹植物葉片顯微結構

表2 污染與非污染環(huán)境下2種紅樹植物葉片結構單一指標

2.2.2 葉脈結構

從橫切面看,紅海欖的主脈由十個小的維管束組成,這些維管束屬于外韌維管束,呈花環(huán)狀。木質部導管徑向放射排列。木質部上表皮方向不發(fā)達,而偏下表皮方向較為發(fā)達,呈橫向長圓形。污染區(qū)的白骨壤和紅海欖木質化作用的較早發(fā)生。葉片維管束內的形成層變得明顯。

2.2.3 生活污水對葉片面積的影響

由表2的數據可知,無污染區(qū)的白骨壤和紅海欖的葉片面積分別為6.75 cm2和51.39 cm2,均顯著大于污染區(qū)的。污染區(qū)的白骨壤和紅海欖的葉片面積則為4.53 cm2和44.16 cm2,由此說明污染對這兩種紅樹植物的生長有所影響。

3 討論

污水排放中含有營養(yǎng)物質N、P及一些重金屬元素,如Cu、Zn、Cr等,當這些物質排入到紅樹林濕地系統(tǒng)時,紅樹植物對它們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同時,一部分污染物沉積在紅樹林土壤中,因此紅樹林濕地系統(tǒng)可緩解海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減少赤潮的發(fā)生[12-13]。

植物角質層能夠減少植物表面水分非氣孔性散失,削弱紫外輻射對植物的傷害及防止病菌侵害的作用[14]。污染區(qū)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含量均大于無污染區(qū),更容易引發(fā)富營養(yǎng)化。而本實驗中,所研究的2種紅樹植物的角質層均是污染區(qū)的大于非污染區(qū)的,說明紅樹植物葉片結構能隨著環(huán)境的不同而發(fā)生相應性的變化。

表皮細胞的作用主要是保護內部組織,有研究發(fā)現(xiàn)紅樹植物葉片吸收的重金屬主要分布在表皮細胞、亞表皮細胞和表皮毛中[15-16],因此,這幾個部位受重金屬的影響也比較大。

有研究表明,葉片面積減小可防止水分蒸騰散失[1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無污染區(qū)的白骨壤和紅海欖的葉片面積均顯著大于污染區(qū)的。這說明在污染條件下,白骨壤和紅海欖可能通過減少葉面積來減少水分散失,從而維持其生長。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生活污水條件下生長的白骨壤和紅海欖其葉片結構和生理指標均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它們的生長和繁殖。因此,本研究為進一步研究生活污水的濃度對紅樹植物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

[1] 李曉菊,靖元孝,陳桂珠.紅樹林濕地系統(tǒng)污染生態(tài)及其凈化效果的研究概況[J].濕地科學,2005,3(4): 1672?5948.

[2] 張喬民,隋淑珍.中國紅樹林濕地資源及其保護[J].自然資源學報,2001,16(1):28?36.

[3] 張鳳琴,王友紹,李小龍,等. 復合重金屬脅迫對秋茄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響[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8,17(6): 2234?2239.

[4] Li R L,Chai M W, Qiu G Y. Distribution, fraction, 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plant system in Mangrove forest, South China Sea[J].PLoS One,2016,11(1): e0147308.

[5] Zhang Z W, Xu X R, Sun Y X, et al. Heavy metal and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mangrove ecosystems of China: a review[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4,21(20):11938?11950.

[6] 陳桂葵,陳桂珠,黃玉山,等.人工污水對白骨壤生長的影響[J].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3,22(3):39?43.

[7] 蔡建秀,王慧云,王春風.鉛脅迫對桐花樹幼苗根葉蛋白質及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學報,2010, 38(6):2903?2905.

[8] 袁彥婷,丁振華,張玲.汞脅迫對白骨壤生理生態(tài)的影響[J].生態(tài)學雜志,2011,30(5):1013?1017.

[9] 戴葉輝,王琳,邢福武,等.13種榕屬植物的葉片結構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J].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 2012,25(4):5?13.

[10] 潘葉,馮永慶,馬煥普.一種適用于植物組織的快速石蠟制片法[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3):112?115.

[11] Esau K(李正理譯).種子植物解剖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12] 朱穎,吳純德.紅樹林對水體凈化作用研究進展.生態(tài)科學,2008,27(1):55?60.

[13] 馬驊.人工合成污水對桐花樹模擬濕地的影響及濕地凈化效應研究[D]. 廣州:中山大學,1996.

[14] Lee S B,Sub M C.Recent advances in cuticular wax biosynthesis and its regulation in Arabidopsis[J]. Molecular Plant,2013, 6(2):246?249.

[15] Bacelar E A,Correia C M,Moutinho?Pereira J M,et al.Sclerophylly and leaf anatomical traits of five field?grown olive cultivars growing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J]. Tree Physiology,2004,24(2): 223?239.

[16] 楊肖娥,尤新憲,倪吾鐘.超積累植物吸收重金屬的生理及分子機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2,8(1): 8?15.

[17] 李翠,程明,唐宇丹,等.青藏高原2種柳屬植物葉片解剖結構和光合特性的比較[J].西北植物學報,2009,29(2): 275?282.

Impact of Domestic Sewage on Leaf Structures and Physiological Indices of Two Mangrove Species

YU Ru-feng, DENG Mei, CHEN Wen-lian, YUAN Liu-jiao, LIU Kai-dong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524048, Guangdong, China)

The leaves of Avicennia marina and Rhizophora stylosa were observed using the ‘paraffin method’and also an optical microscope,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adaptability of these two mangrove species to tolerate waters polluted with domestic sew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aves of A. marina and R. stylosa growing in polluted areas had thicker uper cuticles, epidermis and uper endodermis compared to those growing in unpolluted waters, though the lower cuticles, uper epidermis and lower endodermis of R. stylosa in polluted area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thicker. Consequently, domestic sewage ca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angrove plants growing in waters that have been polluted by it.

Domestic sewage; mangrove; physiological index; pollution tolerance

Q494;X171.5

:A

廣東省林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2013KJCX011-03; 2015KJCX025)、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510579277)、嶺南師范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項目(LZL1507) 、湛江市熱帶特色資源植物技術開發(fā)重點實驗室項目(2014A06008)

余如鳳(1993— ),在讀本科生,主要從事紅樹林結構研究. E-mail: 504787424@qq.com

*通訊作者:劉鍇棟(1982— ),男,碩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 E-mail: liukaidong2001@126.com

猜你喜歡
白骨污染區(qū)紅樹
紅樹林誕生記
紅樹植物無瓣海桑中重金屬元素的分布與富集特征
海洋通報(2020年5期)2021-01-14 09:27:04
淺談傳染病醫(yī)院給排水設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病區(qū)通風空調方案
無題
滇池(2019年1期)2019-02-14 02:36:54
鄭州市不同污染區(qū)主要綠化樹種對土壤重金屬的富集能力研究
污染區(qū)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的報告分析
紅樹植物老鼠簕內生真菌Aspergillus flavipes AIL8化學成分的研究
媽媽的眼睛
藝術評鑒(2016年13期)2016-05-30 16:19:05
元朗区| 曲沃县| 英德市| 麻江县| 岳池县| 韶山市| 勃利县| 长阳| 嘉兴市| 新河县| 桂阳县| 同心县| 姜堰市| 南召县| 新津县| 镇坪县| 遵义市| 犍为县| 延庆县| 乡宁县| 松桃| 揭阳市| 呼玛县| 九龙城区| 梧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黄梅县| 南平市| 巴彦淖尔市| 乃东县| 海林市| 大姚县| 芦溪县| 安西县| 宁化县| 姚安县| 元朗区| 外汇| 皮山县| 武宣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