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策劃《把生活還給自己》時,我把微信上所有的同學圈拉出來遛了一遍。
“大家最近怎么樣???”我問得絲毫沒有技術(shù)含量,而他們的回答更讓人絕望:就這樣,還能怎樣啊。
小學高中大學,分布于全國各地各行各業(yè)的同學們都說自己累。因為家里老人生病了,作為獨生子女,什么都得自己來;因為要照顧孩子,周一到周五忙晚上,周六周日忙白天,有那么多興趣班要陪啊??赡莻€剛剛旅行歸來的男同學也嚷嚷累時,我覺得真沒天理了。“家庭組團游,老的小的都在,一路上都顧著安排行程食宿,哪里有精力玩?!毕胂笠幌履钱嬅妫拇_也累。
其實這些說累的,也少不了有炫耀的動因。炫耀自己能力強,家庭幸福,事業(yè)有成,兒女爭氣。而且炫耀完畢,又要謙虛一下,表示最近自己感覺身體大不如前,也許一去醫(yī)院檢查就是一大堆毛病。
好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我為人人犧牲自己”的驕傲感。我問那個家里老人生病于是自己一個人忙上忙下的女同學:你老公呢?“他比我還忙,要照顧孩子,還要給他弟弟干的那些事善后?!蔽矣謫柲莻€全家組團游的同學,“你現(xiàn)在還和你老婆單獨出去玩嗎?”他回了個白眼的表情,“你覺得呢?”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這是好人的行為準則。一切只有利于或先有利于自己的事,都不考慮;什么事首先對別人好,就首先做哪樣,于是當好人們組成了一個家庭,大家就爭著為對方付出,玩起了“誰犧牲最大”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