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玲
【摘要】傳統(tǒng)外語教學多以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為主,這既不符合當今教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又難以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叭蝿招徒虒W”是教師以“任務”的形式組織課堂,通過將真實的社會活動引入語言學習中,達到讓學生實際使用目的語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角色已經發(fā)生了轉變,擔任了教學的“管理者”、“設計者”、“促進者”“咨詢者”、“參與者”和“評估者”等多種角色。本文通過對《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理論的學習,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高中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反思
一、任務型教學的含義和目的
《英語新課標中》中提出,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任務型教學就是提出一個任務,讓學生們去執(zhí)行。而在此過程中,學生始終處在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同時掌握學習內容。高中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他們并不滿足與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對周圍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比較敏感。而對于英語的學習上,他們更多的是想要學習到更多知識性與趣味性皆有的內容,而不是用死記硬背這一方法來學習英語,他們更多的是想在英語這門課程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任務型教學更多的是強調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真正掌握課堂內容,有所收獲。
二、明確課堂任務的幾點優(yōu)越性
1.師生在任務型教學的角色定位必須明確。教師作為促進者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教師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教師不僅要積極地旁觀,還要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使課堂更加生機盎然。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師扮演了一個演員的角色,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角色變成導演型,即教師設計出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由學生去自我預習、自我探討、自我質疑、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創(chuàng)造性地建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
2.任務設計要由淺入深,具有區(qū)分度。任務型教學也就是一種途徑,一種“路子”。學生是在具體的動機下,或一項具體的任務中去學習,目的是能使人的思維具有指向性和方向性??刹僮餍阅苁够顒泳哂袑哟涡院晚樞蛐浴R虼?,我們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就一定要精心設計任務型活動教案。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教師設置任務時不但要明確目的,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的任務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形成一定的梯度,逐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任務型教學設計要能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任務的設計是實施任務型教學的前提條件。作為英語教師,必須要轉變舊的、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在備課之前一定要確立一個創(chuàng)新性教學目標。所謂創(chuàng)新性教學目標,就是指教學目標中含有創(chuàng)新的要求。教師應多采用一些啟迪思維的方法,讓他們廣開思路,多作聯想,使思維呈現出多樣化,我在教學實際中對訓練學生交際語言的處理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練習和鞏固。
三、關于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堂應用中的幾點思考
誠然,任務型教學有它的優(yōu)點,它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流程,提高課堂效率等諸多優(yōu)點。但是,在實施這種課堂教學法的同時,本人也總結了一些在任務型教學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在此提出來,以期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探討,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事半功倍。
1.并非所有課文都適合任務型教學,所以應避免為任務型而任務型教學。
2.所設計的任務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只有根據目標才能有目的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務,才能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3.要注意語言情景的真實性。設計任務時要提供給學生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語言情景和語言形式要符合語言實際功能和語言規(guī)律,要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體會和學習語言。
四、總結
任務型教學強調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策略,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理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顯示出其優(yōu)越性。
在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牢記教學是人的活動,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人的因素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依據。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學習者外語習得的條件,使學生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際,運用語言并掌握語言。需要指出的是,任務型教學設計的任務難度很難把握,任務的系統(tǒng)性和延續(xù)性也難以控制。盡管如此,其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越來越受到重視并被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使這一教學模式逐步規(guī)范,更富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