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晶晶
(西北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7)
?
新媒體在突發(fā)事件網絡報道中的力量
——以微信“7·22”甘肅岷縣救災報道為例
麻晶晶
(西北大學,陜西西安710127)
摘 要:傳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傳播活動的進步,每一種傳播媒體都以傳播技術為先導,出現(xiàn)在人類生活、生產勞動中時,都會改變現(xiàn)有的傳播方式和內容,乃至整個傳播環(huán)境。手機的普及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為微信這種新媒體提供了技術支持,微信又以方便、快捷的傳播特點形成了新的信息傳播形式,既滿足了受眾的信息需求,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新的信息傳播方式。本文嘗試探討技術、媒介(微信)、社會三者為新媒介信息傳播提供的可能,以及這種可能所帶來的傳播方式和傳播環(huán)境的新變化。
關鍵詞:技術;媒介;社會;微信
2013年7月22日7時45分,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和漳縣交界(北緯34.5°,東經104.2°)處發(fā)生了6.6級地震。甘肅武警總隊定西支隊岷縣中隊的官兵,第一時間趕赴重災區(qū)永光村展開救援,中隊戰(zhàn)士用手機抓拍了挖出第一位被埋群眾的珍貴瞬間,“新華網·人民武警”在頭條刊登了這一消息,在“7·22”甘肅岷縣抗震救災報道中首次嘗試運用微信手段進行網絡直播式報道,后續(xù)推出專題《新華網·人民武警記者震區(qū)紀行》,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并被新華網推送至首頁顯著位置刊發(fā)。微信作為社交媒介,其擁有方便、及時、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在互聯(lián)網和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微信利用自身的傳播特點,在突發(fā)事件的報道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種微信突發(fā)事件報道方式的出現(xiàn),也為以后報道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本位將從技術、媒介(微信)、社會三者互動的視角淺析這種可能性。
現(xiàn)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媒體形式層出不窮,一旦產生了新技術,就會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變人們利用媒介的方式。隨著網絡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新媒體形式的不斷更新,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門,真可謂“條條大道通羅馬”,而且這種被越來越廣泛應用的信息渠道,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對信息的接收方式,改變著人們常規(guī)的交流方式、閱讀方式,甚至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當然,互聯(lián)網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互聯(lián)網正在催生新的社會形態(tài)”。
全媒體時代的媒介形態(tài)已經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媒介形態(tài)的變化,在一定意義上催促著人類對信息需求的不斷提升,推進了信息傳播的不斷發(fā)展和信息終端形態(tài)的不斷更新。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碎片化導致受眾的碎片化,受眾的碎片化導致閱讀的碎片化。手機終端以其移動性、便攜性、交互性、多功能性等特點,成為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據CNNIC發(fā)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5.57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提升至85.8%,手機成新增網民的第一來源。手機作為第一上網終端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1]正是因為手機終端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給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訊軟件提供了強大的發(fā)展動力。
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進步,對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不容小覷。從2011年下半年起,“有事微我”成為繼“織圍脖”之后的又一個流行熱詞。其中,“微”指微信,是一款由騰訊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機免費社交APP,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交流和分享信息。微信是一款專門針對手機終端而研發(fā)的軟件,主要支持的手機版本為Android版、iOS版、Windows Phone版、BlackBerry版、S60V3版,這是用戶使用微信的技術基礎。當前,智能手機的普及、價格的不斷下降、手機流量的開通和wifi的覆蓋,給用戶使用微信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如果說微信是軟件,那么手機終端就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沒有移動網絡和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微信就沒有“星火燎原”的途徑和渠道。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秒”時代——新媒體時代,誰能贏得速度誰就是贏家。智能手機以開通的微信作為新興技術手段,利用自身語音、圖片、視頻傳輸功能的優(yōu)勢,在媒體技術革命的浪潮中站在了前沿陣地,其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媒體在突發(fā)事件網絡宣傳報道中的滯后性,為網絡宣傳節(jié)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報道的時效性。
輕裝簡從代替負重前行,表現(xiàn)出了更強的征戰(zhàn)力。假如在突發(fā)事件來臨時,要求記者攜帶裝備無線網卡的筆記本電腦以及數碼相機,保證新聞現(xiàn)場圖片與文字稿件同步傳輸,確保新聞的時效性;再如需要現(xiàn)場“出畫面”的題材,會同時派出攝像記者實時傳輸視頻新聞,這樣做難道不顯得繁瑣嗎?這顯然不利于快速反應和長途奔襲,難以完成“第一時間,第一現(xiàn)場”的任務需求。然而,在微信時代,只需帶一部開通微信功能的智能手機即可滿足這些要求。例如,在甘肅岷縣地震的震區(qū),發(fā)微信其實比打電話、發(fā)短信更靠譜。記者在報道中的許多稿件,都是在采訪途中或在手機通話信號不好的情況下,通過微信及時收發(fā)傳送的。輕裝上陣,盡顯時速??赡苡腥藭f,這樣不夠專業(yè)。然而,在“7·22”甘肅岷縣地震中,甘肅總隊定西支隊岷縣中隊的官兵,第一時間趕赴重災區(qū)——永光村展開救援,中隊戰(zhàn)士用手機抓拍了挖出第一位被埋群眾的珍貴瞬間,“新華網·人民武警”在頭條刊登了這一消息,模糊的畫面、緊張的救援、沒有修飾的語言,以最快的速度展現(xiàn)了災區(qū)救援的場景,回應了受眾的關切。沒有人質疑這篇報道的圖片質量和價值,只覺得報道真實、可信,反而凸顯了新聞媒體報道快捷高效的專業(yè)形象。
媒介技術的變化和發(fā)展是這個時代人們關注的焦點。任何一種新型媒介的出現(xiàn)都是人類不斷認識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身能力的證明。而媒介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顯示了人類渴望突破自身交流困境所作出的努力。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媒介技術構造的社會中,任何媒介形式都已經不單單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介質而存在,而是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第二社會空間。
美國著名的媒介理論家保羅·萊文森在他的著作《數字麥克盧漢》一書中提出了“補償性媒介”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選擇的任何一種后繼媒介,都是一種補救措施,都是對過去某一種媒介或媒介的某一種先天不足功能的補救和補償。從“補償性媒介理論”可以看出,任何一種媒介的強化和淡出,任何一種媒介功能的升級和衰退都是媒介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
微信的出現(xiàn)是對短信、彩信、飛信等傳統(tǒng)通訊工具的一種補救和繼承,微信不僅可以發(fā)送文字、圖片等,還可以發(fā)送即時語音甚至是視頻,而且沒有通訊費,只需要少量的流量費。微信這種顛覆式的通訊方式,不僅完成了即時通訊的基礎功能,而且還在傳統(tǒng)通訊的基礎上擴展了基礎功能,讓通訊變得更方便、更快捷、更有趣。除此之外,微信在功能方面比傳統(tǒng)通訊工具更具人性化,用戶使用微信時更能滿足心理需求,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社交心理。
微信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影響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并顯示出強大的適應性。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早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有網絡的前提下,微信可以隨時發(fā)送文字、語音、視頻,可以隨時與好友交流和分享信息,傳遞情感。而微信的這種傳播方式運用在工作中是一種工作方式的延伸。讓工作融入生活,工作就會變得快捷和輕松,一旦生活方式成為工作方式,工作者就會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和積極性。微信建構了一個強大的社交圈,微信的朋友圈、查看附近的人、搖一搖功能進一步擴大了傳播范圍,成為網上的圈子化部落。微信的朋友圈已成為突發(fā)事件信息的發(fā)源地,微信從一種生活方式開始融入人們的日常工作中。
微信一經出現(xiàn),就受到了社會民眾的青睞,同時各大電視臺、報紙、雜志等傳統(tǒng)媒體也紛紛推出微信公眾賬號,成為信息傳播的新陣地。中央電視臺先后推出“央視評論”、“央視財經”等多個微信賬號;《中國青年報》推出了“中青在線”微信平臺。一旦有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可以在第一時間形成以微信為信息傳播的中心以及傳統(tǒng)媒體跟進報道的傳播模式,避免了以往單一媒體“孤軍奮戰(zhàn)”的狀態(tài)。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其實就是媒介進步和傳播技術發(fā)展的歷程。媒介技術的進步推動了傳播活動的發(fā)展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媒介技術的不斷變革帶來了傳播活動和環(huán)境等的變革,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如今,微信這一新媒體傳播工具成為人們日常交流分享的工具,本質上影響著人們的認識和變化,也突破了廣播一直以快著稱的“神話”。除此以外,微信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免費、易傳播、有強大的朋友圈方面。微信可以將新聞信息直接推送到用戶的手機上,加上微信的自動回復功能,使用戶可以通過對關鍵詞進行搜索隨時隨地獲得整理打包的新聞資訊,大大簡化了用戶搜索新聞的繁瑣程度。上述功能以及幾乎100%的受眾到達率,使得微信成為傳統(tǒng)媒體為用戶打造小眾化傳播、精細化服務的利器。即使微信誕生的時間不長,但它快速的傳播覆蓋力成為繼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四大媒體之后的第五媒體。隨著微信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其對新聞報道的影響和改變也是不容小覷的。
媒體的發(fā)展歷程離不開社會和人類的共同發(fā)展,交流與溝通也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有交流就必然存在著傳播,當新技術不斷進步,媒體的發(fā)展也隨之進步的時候,新媒體的產生就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人類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同時也改變著信息傳播的方向,影響著社會化的進程。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人類的社會行為和交流方式,以及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馬克思曾指出,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也就是個性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社會越來越注重個體的發(fā)展,個人也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發(fā)展,追求人性的完善和個性的自我實現(xiàn)。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始終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是人,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主體也是人,社會與技術發(fā)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以滿足人的需求為目標,技術的進步也是以人的發(fā)展進程為參照的。保羅·萊文森在媒介發(fā)展規(guī)律“人性化趨勢”理論中談道:“人類技術開發(fā)的歷史說明,技術發(fā)展的趨勢是越來越人性化,技術在模仿甚至是復制人體的某些功能、感知模式和認知模式?!保?]
新媒體是社會和技術進步的直接體現(xiàn),也是人類受益于技術的直接體現(xiàn)。這種技術的進步提升了人類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力,也要求我們將技術的發(fā)展與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結合起來,滿足自身的需要,也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CNNIC),2015.
[2]保羅·萊文森(美).手機:擋不住的呼喚[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7-9.
[3]馬歇爾·麥克盧漢(加).理解媒介[M].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33-34.
[4]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25-127.
[5]李慶林.論媒介技術的功能演進[J].中國科技信息,2005 (17):202.
[6]張華夏,張志林.關于技術和技術哲學的對話[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01):49-52.
[7]李正風,黃錯堅.現(xiàn)象學視野中人與技術的關系[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1):84-86.
[8]楊芳芳.淺論媒介技術與社會發(fā)展[J].理論與實踐,2006 (06):84-86.
[9]孫巖.從人性技術化到技術人性化的哲學反思[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06):52-55.
[10]孟盈.論媒介與社會關系在發(fā)展中的交互促進[J].復旦學報,2010(04):136-140.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5-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