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艷
(高郵市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江蘇高郵 225600)
淺談游戲在幼兒品德教育中的價值
徐 艷
(高郵市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江蘇高郵 225600)
品德教育是教育之首,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幼兒年齡小,天真無邪,喜歡模仿,對品德概念不理解,因此,要重視對幼兒思想品德培養(yǎng), 而游戲是幼兒最好的伙伴之一,是他們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所以幼兒園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個游戲活動中去。
幼兒 游戲 品德 教育
游戲為兒童獲取道德知識提供了可能性。游戲首先使孩子感到愉悅、好奇,而這種感覺,用高爾基的話說,就是理解的開始,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在游戲中,幼兒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學習判斷善惡、美丑、好壞、是非等簡單的道德行為規(guī)則,不斷提高道德認知水平。隨著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幼兒必然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幼兒必須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斷、推理,甚或在成人的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解決問題或糾紛的過程,就是揭示正確道德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的過程,就是啟迪幼兒道德創(chuàng)造思維,補充新的道德知識,提高道德認知的過程。[1]
游戲往往給幼兒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游戲中的幼兒,情緒愉快、態(tài)度積極、興致極高、樂在其中。通過游戲,幼兒感受、體驗成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產(chǎn)生道德情感與道德體驗上的共鳴,產(chǎn)生與道德行為主體一致的情緒情感體驗,產(chǎn)生肯定性、積極性的情緒,進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準則和交往能力。[2]
1.幫助幼兒選擇交往的同伴
幼兒游戲中的交往,首先是從選擇游戲同伴開始的,所以游戲前的角色分配環(huán)節(jié)可以促進幼兒交往面的擴大。幼兒從小班到大班,角色分配時根據(jù)不同的年齡層次和交往水平而變化的。在機會均等和自愿為主的原則下,小班階段,一般采用“同組選擇”、“跨組選擇”、“異性選擇”、“全班選擇”的方式下,逐步擴大幼兒的擇友面,把幼兒的交友范圍逐步從“依戀”情感中擴展出來。中班幼兒則利用值日生優(yōu)先的形式,在全班范圍內任意選擇同伴。大班則用插姓名卡的方式,使他愿意和所有參加同一游戲的同伴共同游戲。另外,還可以讓全園參與進來,開展以大帶小的活動,打破班級界限,也是擴大幼兒交往面的好形式。
2.為幼兒提供適合的交往機會
在游戲中,我們還不斷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之間的融洽、協(xié)調。如讓幼兒先按能力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力強的幼兒可做“媽媽”,能力弱的可做“孩子”,等一段時間后,再讓他們對換角色,使幼兒不斷調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以適應游戲內容的開展,通過游戲幼兒學會了相互關心,友好的在一起。另外,還用游戲材料和多重角色吸引幼兒主動交往。如娃娃家的媽媽必須到菜場和食品店購買食物,食品加工廠工人生產(chǎn)食物供食品店銷售,郵局的郵遞員同時也是娃娃家叔叔等。逐漸把幼兒從被動交往變?yōu)橹鲃咏煌岣呓煌毩暤臋C會。
3.教幼兒掌握交往技巧
不同的幼兒其氣質、個性、認知特點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交往水平也不相同。有些孩子因交往方式不當常常使交往受挫,有的孩子因膽小害羞使交往失敗。有的因語言詞匯貧乏使交往不能深入。因此,還抓住提高幼兒交往中的語言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技巧這個重點,保證交往的順利進行。如語言技巧中禮貌用語的正確使用,突出重點的意愿表達,簡明扼要的事件陳述,完整無誤的信息傳遞等,都有助于交往的順利進行。在解決問題的技能訓練上,首先要加強幼兒的游戲規(guī)則意識,懂得謙讓、輪流、等待;其次要了解承擔角色應履行的權得與義務,不做與角色身份不符的事;再次要理解合作的含義,學會協(xié)商的方法,懂得齊心協(xié)力的好處。通過理解與訓練,提高幼兒合作交往的能力。
幼兒的自制力、堅持性、自學性等特點意志品質都較差。但是,為了能力參加自己喜歡的游戲,為了完成游戲任務,幼兒往往樂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覺地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表現(xiàn)出極大的耐心和超常的毅力,堅持不懈,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與動機。可見,游戲可鍛煉幼兒的意志,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那么,如何利用游戲來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呢?
1.用角色來制約
幼兒在游戲中的注意與興趣常為游戲材料所左右,有些孩子在一段游戲時間內會更換三四個游戲內容。因此,需要一方面用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內容和材料來延長幼兒注意的時間,另一方面用角色職責來制約頻繁變換游戲的行為。如為所有的游戲區(qū)增添了角色標志和裝飾物(派出所里的警察制服、醫(yī)院里的護士服……)。通過角色裝飾物,用角色的約束來履行好角色職能。角色裝飾物還有利于幼兒之間互相了解對方的角色,從而達到互相提醒,共同堅持游戲的目的。[3]
2.用評價來鼓勵
評價是對幼兒行為動機和行為結果的評判。評價可以在游戲中進行,也可以在游戲結束后進行。對年齡小的孩子,要多鼓勵多夸獎,鼓勵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獨立愿望、克服困難的勇氣,嘗試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等,使他們產(chǎn)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并提高幼兒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實踐道德行為的機會。在游戲中,幼兒逐步領會公正、合群、協(xié)作、耐勞等道德要求,不斷調整和選擇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知行合一。《幼兒園工作規(guī)范》指出:培養(yǎng)幼兒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因此,在游戲中能培養(yǎng)與發(fā)展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以榜樣來幫助幼兒了解
針對年幼的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可以結合故事、圖片及日常教學活動,鼓勵幼兒在游戲中模仿再現(xiàn),切身體會這些榜樣人物活動中內心感受和外在表現(xiàn)。如表演雷鋒叔叔送大嫂回家的助人為樂行為;列寧打碎花瓶后的誠實行為等。我們也用樹立身邊的“好孩子”形式幫助兒童了解什么樣的孩子是勇敢,什么樣的孩子是最懂禮貌。
2.用結果來幫助幼兒鞏固
每一游戲至終,都有一個結果。如:一架搭好的飛機,一張做好的手工,完成了一個智力游戲等。我們在游戲中,鼓勵幼兒為達到目的不斷努力,結束后,又帶領幼兒參觀游戲成果,讓操作者、扮演者自己談完成成果的感受,讓孩子知道規(guī)則的好處,知道勇敢和不怕困難的益處,了解誠實、有禮貌、守紀律與游戲開展的關系。對某些經(jīng)典型的成果,我們還讓孩子自己在集體中談一談,再表演或模仿一次,鼓勵大家都來學習,以幫助幼兒把這些行為鞏固。
總之,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所接受。利用游戲向幼兒進行道德教育也是完全可行的。只要我們長期地、持之以恒的反復培養(yǎng),就一定能培育出具有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新型人才。
[1] 邱學青,學前幼兒游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
[2] [俄]維果茨基 行為——幼兒園教師對幼兒自言自語的反應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6
[3]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