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玥
夜已深,明月高懸于天幕,四周一片靜謐。躺在床上,皎皎月光透過窗欞,惹得人難以入睡。我審視著這個空曠朦朧的世界,不知何時慢慢進入了夢鄉(xiāng)……
沿著江畔信步向前,我看到一個身著怪異服裝的人,心生好奇。漸漸走近,才發(fā)現(xiàn)此人面容憔悴,十分失落。出于內(nèi)心的同情,我無不憐憫地問:“你還好吧?”不料卻聽得一聲冷笑,又仿佛幽幽的嘆息。聽到一絲如縷的聲音傳來:“老夫已是行將就木之人,萬人唾罵,活該??!”我不禁愈發(fā)驚奇,向四周巡視,猛然發(fā)覺,這里竟是一座牢籠,又像是一個墳?zāi)?。我不禁毛骨悚然,難道我遇見了幽靈?我正在發(fā)愣,那幽幽的聲音又飄了過來:“我本名秦檜,原是朝中大臣,無比尊貴,卻不知為天下分憂,屈膝求和,陷害忠良,忘了自己的使命,被人斥為奸相,落得如此下場,我無臉見人啊……”難道真的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我逃出了那恐怖的墓地,來到一個世外桃源,此地“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心想,不知何人擁有如此福地洞天呢!正當(dāng)浮想聯(lián)翩之時,忽見一老者端坐于亭中,獨自把盞飲酒,眉宇間流露出無法掩飾的哀愁。我恭敬地走過去與之搭訕,得知他竟是五柳先生。談話中他慨然長嘆:“吾幼即有報國之志,怎奈不愿為五斗米折腰,閑居田園,雖有名篇留于世人,卻未能完成吾之崇高使命,為社稷分憂,實是慚愧??!”
我安慰了幾句,告別了五柳先生。踽踽而行,不經(jīng)意間,來到一個帳篷前。只見一位身穿鎧甲將軍模樣的人正在帳前蹙眉苦思。我輕輕走上去,大概他過于沉浸心事,并不曾發(fā)現(xiàn)我。只聽他自言自語道:“今敵軍勢強,我軍難敵,難道是天亡我大宋,天亡我文天祥耶?我定堅守使命,血戰(zhàn)到底,與大宋共存亡!”聞聽此言,我突然想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想到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從容就義的凜然正氣,我的淚水奪眶而出。螻蟻尚且貪生,何況堂堂七尺男兒?然而為了使命,文天祥視死如歸,感天動地!
我正在為英雄啜泣,突然一道電光閃現(xiàn),把我從夢中驚醒。抬眼望天,夜空深邃,寒氣襲人,月亮卻愈顯皎潔,她是否也在堅守自己的使命,把萬道清輝灑向人間,照亮朗朗乾坤?
評點
全文以“夢游”為線索,用穿越手法,記敘了“我”與歷史人物奇遇的經(jīng)歷,緊緊圍繞“使命”行文,扣題嚴謹。作為記敘文,文體特征十分突出:開篇交代故事的起因,接著用三次奇遇交代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情節(jié)之間前后連貫,渾然一體。最后,用合理的聯(lián)想、簡短的議論結(jié)束故事,既呼應(yīng)開頭,又畫龍點睛。在表達方式上,文章以敘述為主,重在講故事,僅有的簡短的兩句議論用以點題,恰到好處。另外,用一條主線串聯(lián)幾個故事的“冰糖葫蘆”式的敘事結(jié)構(gòu),集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于一體的描寫方法,無不彰顯出記敘文的文體要求。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