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鄉(xiāng)市蘆溪二?。?37200) 陳娜輝
?
拓展教材空間發(fā)揮學生潛能
——詩詞學習札記
江西萍鄉(xiāng)市蘆溪二?。?37200)陳娜輝
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語言材料積累和反復多次的語言實踐活動為前提的。古詩詞的學習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強學生的語感。教師可通過誦讀積累、喚醒激趣、感悟運用、學習創(chuàng)造等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潛能。
古詩詞運用教材空間潛能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閱讀教學的特殊任務:注重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強體驗與領悟,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為此,我抓住小學生積累的黃金時段,來擴展他們的閱讀面,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尤其是古詩詞的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審美情趣。
從三年級起,我就把每個學生引進了古詩詞的大門。每天,我會抓住每節(jié)課前的三分鐘預備時間,指導學生誦讀詩詞。剛開始,我每周選一首古詩抄在小黑板上,并給生字注上拼音,由當天的值日生領讀。首先,要求學生讀通、讀順,再教給他們朗讀的方法,然后讓他們把詩抄在自己的學詩本上,回家復習、背誦。每初學一首詩詞,我就會利用課堂幾分鐘的時間講述詩意。當學生形成習慣后,我又增加誦讀量,每周兩首。我還告訴學生可翻閱詩詞讀本、借助詩詞的注釋來讀懂詩詞。
通過三年持之以恒的自學,學生除了課本上要求學的詩詞外,還學會了100多首詩詞,從“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钡臐h樂府到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從郭沫若的“天上明星現(xiàn)了,好像是點著了無數(shù)的街燈”到毛澤東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學生在詩詞的世界里徜徉,充滿了情趣,充滿了快樂,充滿了活力。他們體驗著詩中美的情懷,品味著語言的精華,感受著言簡意賅的文風,汲取著自己所需要的營養(yǎng),并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趣。為了讓學生由“要我讀”的情緒轉化為“我要讀”的自主尋求,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對學生自學詩詞的情況進行抽查,并隨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表現(xiàn)自我。如在學習《詠柳》時,我要求學生朗讀描寫春天的古詩,他們興趣盎然,有聲有色地讀起來。其中有“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早春,有“百般紅紫斗芳菲”的晚春,有“萬紫千紅總是春”的頌春,有“流連戲蝶時時舞”的鬧春,有“花落知多少”的惜春,等等。學生的朗誦,猶如一幅幅風景各異、色彩絢麗的春景圖,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們在誦讀中品味著無限的春光,享受著春天的美。
另外,我還采用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與詩詞學習。如在“聽一聽”活動中,我播放詩詞樂曲《謂城曲》《滿江紅》等給學生聽,讓他們?nèi)バ蕾p古詩詞優(yōu)美的旋律;在“講一講”活動中,我請學生將自己喜歡的詩詞編成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在“演一演”活動中,我把古詩詞改編成話劇,讓學生來演;在“畫一畫”活動中,我舉辦古詩詞畫展,讓學生把寓意用圖形表示出來;在“寫一寫”活動中,我指導學生把古詩改成記敘文、散文。這些聽、說、演、畫、寫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成果的舞臺,把學生內(nèi)在的潛力和動力發(fā)揮出來,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他們自學詩詞的興趣。
學生學了這么多的詩詞,享受到了美的樂趣,豐富了語言材料。但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把積累、欣賞、理解、感悟和內(nèi)化、運用聯(lián)系起來,主動地吸收語言,這才是目的。因此,在要求學生誦讀、背誦、積累的同時,我積極創(chuàng)設運用的機會,讓學生記誦、吸收,做到“不會作詩也會吟”,讓積累的語言活起來。課堂上,我經(jīng)常有意識地把學生學過的古詩詞引用到語言中。如談到紅葉似火的香山,我引用了“霜葉紅于二月花”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詩句,并向學生推薦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教師的示范,成了激發(fā)學生學習運用的動力。
學生對古詩詞是信手拈來,教師也不斷激趣、鼓勵,從而開啟了良性循環(huán),學生越學越想學,越用越愛用。詩詞的感情在學生的心中激蕩,詩詞中的語言在學生心中涌動,想象在奔放,思路在縱橫,自然而然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引發(fā)創(chuàng)作的潛能。學生們常常會寫上一首小詩,獻給老師、同學,以表達自己的心聲,抒發(fā)自己的情懷。
學生初學寫詩,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我會注意揚長避短。首先,給他們送去賞識,送去贊美。然后,委婉地提出修改意見,但絕不包辦代替,而是給學生自改的空間。有時,我還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互啟發(fā)、多向交流的機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改能力。在日積月累中,詩詞中的智慧、情操、風格、精華已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血液中。
古詩詞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啟迪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心智,發(fā)掘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受益終生。
(責編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2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