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虎
?
推進經濟轉型需要創(chuàng)新制度理論
——黃信新著《制度、不確定性與經濟轉型》評介
□周英虎
廣西日報社高級編輯、研究員,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黃信的《制度、不確定性與經濟轉型》一書,最近由經濟科學出社出版。該書用一種全新的經濟學思維方式,即制度不確定性思維方式,來觀察、思考、分析當今經濟轉型問題,對制度、不確定性、經濟轉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作了經濟學視角的新探索。
第一,該書注重學術價值,即思想性、理論性、前瞻性。一是從制度不確定性理論視角來探討經濟轉型,為經濟轉型提供一種全新的理論解釋。二是提出制度不確定性概念,系統(tǒng)深入地分析了制度適應性效率的內涵和功能。三是其他內涵新穎的命題或觀點還有:“制度競爭是當今世界競爭的核心”“制度資本已經成為競爭最重要的資本”“現(xiàn)代市場經濟是最大的制度不確定性”“經濟轉型內生制度不確定性”“走出貧困的經濟學”“經濟學的力量在于超越現(xiàn)時”等,這些共同構成該書的理論體系。
第二,把不確定性理論引入轉型制度理論研究。不確定性思想肇始于古希臘時代,當時是指自然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該書所說的不確定,是指由于人類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變化及人類認識的有限性而發(fā)生的難以預料的經濟社會狀態(tài),包括人類活動的因果關系和知識缺乏而造成的不確定性。由于當今世界不確定性已經從農耕文明及以前的自然環(huán)境不確定性過渡到了工業(yè)文明開始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不確定性,人類相互之間的摩擦即外部性問題加劇、全球化使經濟社會問題越來越復雜化等,因而人類經濟社會充滿不確定性并已經成為常態(tài)。
第三,“制度不確定性”是該書首創(chuàng)的核心概念,也是該書的理論框架,全書圍繞制度不確定性理論展開。“這里的制度不確定性是指由于經濟環(huán)境變化引起的制度結構變動產生的與我們的意愿不相一致的制度狀態(tài),即制度適應性效率與我們期望的結果不相一致,這種狀態(tài)導致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出乎我們的預期。寬泛地理解制度不確定性,是指任何制度(廣義的制度)都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之中。這說明制度不確定性是各種制度約束下的一組函數(shù),當今世界,這組函數(shù)的各種自變量都會隨著經濟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作為因變量的制度也要隨之變化?!敝挥兄贫炔淮_定性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創(chuàng)新才能避免社會發(fā)展中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從而經濟社會才能向前發(fā)展,更高階段的文明才能產生。可見,制度不確定性并不僅僅是區(qū)分了制度的創(chuàng)新與制度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它說明制度創(chuàng)新絕不是一種量變的過程,而是一種結構變遷過程。用制度不確定性這一辯證思維方式來思考經濟轉型,才能為經濟轉型找到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堅實的經濟哲學基礎。
第四,轉型的制度理論研究需要提升到經濟學高度。一是推進經濟轉型需要全新的經濟學思維方式。該書認為,用不確定性理論分析人類經濟行為及其關系,可以幫助人們重新對待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二是作者從縱向的視角論述經濟學不確定性問題和“經濟學貧困”的原因認為經濟學應當根據(jù)經濟社會條件的變化發(fā)展而變化發(fā)展。從斯密到凱恩斯,再到后凱恩斯制度主義從奈特到諾思等,任何經濟學理論都有其局限性,經濟學的前提假設,如理性經濟人、靜態(tài)均衡、最大化假設、經濟預測,等等,只有在確定性條件下才有效一旦引入不確定性概念,這些都不能成立。就算用這些理論來分析像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制度完善的發(fā)達國家也不能解決復雜多變的美國經濟問題(經濟危機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更不用說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轉型國家了。三是從制度不確定性思維的角度來思考當今理論經濟學,會得出“經濟學是一種不斷越超的經濟學”的邏輯推論。超越現(xiàn)時既是經濟學的生命力之所在,同時也是當今文明的重要尺度。
該書認為,“中國經濟學缺失規(guī)則選擇內容”,事實上就是缺失關于制度創(chuàng)新的理論。傳統(tǒng)中國經濟學無法指導當今中國的經濟轉型,根本原因在于傳統(tǒng)中國經濟學理論沒有從中國最大的實際即制度建設滯后這一問題出發(fā),仍然是執(zhí)行性選擇的角色。只有沿著制度建設或規(guī)則選擇框架體系來構建中國的經濟學,才有可能使中國經濟學獲得較快發(fā)展,從而才能為中國的改革和經濟社會轉型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
(作者系廣西財經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莫仲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