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淼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qū)第一初級中學 西藏昌都 854000)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心得
高永淼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qū)第一初級中學 西藏昌都 854000)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是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必然產物。要想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冻踔行畔⒓夹g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為使學習者正確把握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課程目標應以學習者的行為來表述?!毙畔⒓夹g課堂教學具有自身規(guī)律,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設計時,要對教學資源進行科學整合,對教師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優(yōu)化,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設實踐操作機會。
初中 信息技術 教育理念 分層教學 多元化評價
當今是一個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它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在初中階段的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變得越來越重要。于是信息技術課程在這樣的時代召喚下應運而生。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能夠進行基本的操作,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上好這門課是我們一直在思索和探究的課題。下面,我結合自己近幾年來的教學工作,來淺談自己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需要進行多元優(yōu)化。初中學生思想活躍,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關注力受情緒、興趣影響較大,大多喜動不喜靜,對靜思研究缺少耐心,對實踐操作有濃厚興趣。教師要對教學實際進行綜合考量,注重實踐操作內容的設計,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為給學生更多示范和引導,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操作指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對此需要提高認知。由于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悟性和學習愛好的共同影響,學生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群體展開實踐操作引導,提出不同的學習操作要求,體現因材施教。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操作技能,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動起來,才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智慧的火花在交流和討論中碰撞出絢爛的光彩。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教師可以傾向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礎操作技能的訓練,但是在課外的時間里,學生的思維應該是無拘無束的,教師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由發(fā)揮,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的活動中,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第二課堂繼續(xù)學習和鞏固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這些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也就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有效教學之前,就需要了解學生的特點,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開展教學。大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基礎,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認識水平、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習環(huán)境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們在步入初中之后,信息技術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具體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要了解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看法,幫助學生端正學習信息技術的學習態(tài)度;其次,就是正確對待學生對信息技術興趣的差異性,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取得進步;再次,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有的學生家內沒有計算機,有的學生家內安裝有計算機,這就需要給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信息技術作業(yè),從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最后,是注重學生信息技術程度的差異,有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知識了解較多,有的了解較少。這些因素都要求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給每個學生最適合的教學。
新課改倡導課堂教學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師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為提升課堂自主學習維度,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自主學習,還要和學生展開有效互動,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為打造高效信息技術課堂打下基礎。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基本形式,在互動因素構成中,教師是主導因素,應該發(fā)揮主動作用。為提升師生互動品質,教師需要對互動形式、互動內容、互動時機進行科學設計和整合,適時投放、適時啟動、適時組織,這樣才能形成學習契機。在學習《精彩的多媒體世界》時,為讓學生了解多媒體作品的構成元素,教師先選擇兩個多媒體作品進行展示,并讓學生進行對比,分別說說多媒體作品的特點。教師啟發(fā)學生:這樣漂亮的多媒體作品是怎樣制作成功的呢?如果我們親自制作一個多媒體作品該如何操作呢?學生學習興趣被點燃,都想盡快投入到操作中。教師給出幾種制作多媒體作品工具:基于網頁形式的制作工具、基于時間線的制作工具、基于流程圖的制作工具、基于程序語言的制作工具。教師進行操作演示,學生跟進學習操作。由于師生互動操作順暢,課堂學習效果明顯,學生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領,成功制作多媒體作品。具有良好的科學與技術素養(yǎng),是我們這個時代對每一個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標準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總目標進行清晰界定,也為課堂教學指明方向。在課堂教學設計優(yōu)化時,教師要對教材學習內容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對學生學習實際進行學情調研,這樣才能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新策略,提升學習效果,形成重要的學習支撐。
總之,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單單是體現在教師有效的備課、上課等教與學的活動,還要體現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我們只有認真鉆研教材、備學生、備教材,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促進學生學業(yè)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