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 要:在當今的外語教學中,尤其是在作為第二外語的日語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日語作為第二外語教學中,關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外語教學;學生;學習興趣
外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進行國際交往,獲取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學科。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國際交往日益廣泛的今天,對外語的要求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F(xiàn)今社會,越來越強調素質教育,而日語作為第二外語在教學中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個素質全面的人才,也必然會對大學的第二外語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必須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而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又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什么是興趣呢?興趣是最積極的內發(fā)性學習動機,是促進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動力。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是說,需求是學習、勞動的動力;愛好、興趣也是動力,而且是更大更有效的動力。學習日語只要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就能保證一定的學習效果,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擬從兩方面作一些探討。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
(一)重視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意義
眾所周知,當今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正在由工業(yè)社會向信息社會轉移。未來的信息社會,要求人們有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學習效率的高低,又直接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教師就必須著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青少年學生有了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意識,有利于他們適應未來信息社會的要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的發(fā)展,人類知識的數(shù)量成幾何級數(shù)地增加,已有知識更新的周期也在大大縮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另外,時代和社會的迅猛發(fā)展,要求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當今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因此,也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二)學生學習的認識過程
學生學習的認識過程,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聽講、復習、運用。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可以把聽講、消化復習和運用結合起來,這樣也就縮短了掌握知識的周期,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興趣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獲取知識的多少和取得成就的大小。有了學習興趣,不僅可以加快學習的速度,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能使人學識淵博、知識豐富。
(三)良好學習習慣是關鍵
從科學發(fā)展史上看,凡是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其大多數(shù)都是學習興趣濃厚并且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人。例如,大發(fā)明家愛迪生曾被拒之于學校的大門之外;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被老師認為是班上最笨的連一只小板凳都做不好的學生;英國前首相梅杰連高中都未能畢業(yè)等等。這些曾被認為是平庸之輩,后來都成了舉世矚目的人物。這正是因為他們對特定的領域異乎尋常的學習興趣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習興趣是通往成功之巔的必由之路。
以上三點概括的談了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重要意義,那么聯(lián)系日語的學習,自然也不例外。同時日語畢竟不是母語,尤其作為第二外語來講,如果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就會變得枯燥乏味而難以深入下去。所以教師必須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在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如何在日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首先弄清學習興趣高和學習興趣低的人各自的心理特點,然后有的放矢的進行培養(yǎng)
學習興趣高的人,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都都高;而學習興趣低的人,其各種能力就比較差。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遵循教學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之生動、活潑地學習,全面、和諧地發(fā)展。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高效地發(fā)揮作用。”筆者針對學習興趣高和低的學生采取了分層次的教學法。對學習興趣高的學生要求高一點,反之則要求低一點。如上課造句,對于學習興趣高的學生要求他們造的句子,不僅要合乎語法規(guī)范而且要求自然流暢;而對于學習興趣低的學生只要句子能正確反映出所學的語法即可。再如讀課文,學習興趣高的學生不僅要求流利還希望他們能有抑揚頓挫、真情實感;而學習興趣低的同學能流利地讀出來即可。這樣使他們在不同的層次上都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分層次培養(yǎng)學生學習日語興趣的目的。
(二)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全面徹底地提高思想認識,因為思想認識起著支配鼓勵和定向的作用,而且也是情感、意志形成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認識得越全面深刻,思想觀點越明確、堅定,那么其行動就會越積極主動。要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決不能是單純的紙上談兵,而是通過教學實踐具體的體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目的。例如,筆者常常在授課過程中談一談日本的動漫、日本的偶像劇場,讓一個活生生的日本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而不僅僅只是講解單調乏味、蒼白無力的詞匯、語法;同時也教學生唱一些日文歌曲,通過學習歌詞,即使學生學到了活生生的生活詞匯,又鞏固了學到的語法知識,同時也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寓教于樂,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三)組織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預習、復習
預習是學生求知、主動探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預習得好,證明學生學習興趣高,課堂上就能及時地提出問題,理解問題,最后解決問題。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多用字典、多聽音頻。每堂課講完之后,要嚴格地要求學生有計劃地進行服務,讓學生在復習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如結合課文內容分角色對課文內容進行會話練習,鼓勵他們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講出個人特點并加以肯定,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給學生科學地學習方法
學生在學校里既要學知識又要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學習方法正確,學習興趣才會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在學單詞的時候,充分發(fā)揮自己是中國人的優(yōu)勢,在學習日語中的漢語詞匯時,抓住特點,舉一反三,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在學習外來語的時候,又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第一外語是英語的優(yōu)勢,因為外來語中的許多單詞來自英語,讓學生根據(jù)發(fā)音來記外來語,這樣就能比較輕松地掌握日語詞匯。從而使學生有一種學習的成就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背誦也是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方法。但是如果只是為了背誦而背誦學生很容易厭煩,因此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課文,同時不要求所有的學生一下子都會,應因材施教,千方百計調動差生的學習興趣,最后達到把課文背誦下來的目的。長此以往,在勤奮學習的過程中,不少學生摸索出經驗和規(guī)律,找到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對日語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好日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