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斌
(桓臺縣人民醫(yī)院 山東 桓臺 256400)
實施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是臨床上對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目前,臨床上對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患者常用的麻醉方法主要有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法、全身麻醉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法等[1]。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的最佳方法,筆者對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114例患者分別使用氣管插管麻醉法和聯(lián)用全身麻醉與腰硬聯(lián)合麻醉法進行麻醉,其中聯(lián)用兩種麻醉方法進行麻醉的57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F(xiàn)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114例患者。將這114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57例患者。在甲組的57例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26例。他們的年齡在65歲~82歲之間。在這57例患者中,Garden分型為II型骨折的患者有35例,為IV型骨折的患者22例。其中,有34例患者的骨折類型為頭下型骨折,有23例患者的骨折類型為經頸型骨折。這些患者從受傷至接受手術治療的時間為2d~6d。在乙組的57例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25例。他們的年齡在64歲~83歲之間。在這57例患者中,Garden分型為II型骨折的患者有37例,為IV型骨折的患者有20例。其中,有36例患者的骨折類型為頭下型骨折,有21例患者的骨折類型為經頸型骨折。這些患者從受傷至接受手術治療的時間為2d~6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在術前的0.5h,對兩組患者均使用0.5mg的阿托品和9mg的地西泮進行靜脈注射。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使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對其心率、脈搏、血壓和血氧飽和度進行連續(xù)的監(jiān)測。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然后為其注入0.9ug/kg的瑞芬太尼、0.2mg/kg的維庫溴銨、1.5mg/kg的丙泊酚進行麻醉誘導。在此基礎上,對甲組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麻醉,進行麻醉的方法為:①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讓其吸入1%的異氟醚,然后為其間歇追加0.07mg/kg的維庫溴銨和0.05㎎的芬太尼。②使用2.5mg的丙泊酚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以維持麻醉。對乙組患者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具體方法為:①讓患者取左側臥位。②使用腰硬阻滯方式為患者建立L3~L4穿刺點。③待穿刺成功后,將2ml的羅帕卡因加入到1ml的葡萄糖液中,用此藥液向確定對穿刺點內進行注射,注射的速度為0.2ml/s。待注射完畢后,為患者設置硬膜外導管,以便對其進行維持麻醉。
將患者的麻醉效果分為效果好、效果一般和效果差三個等級。①效果好:進行麻醉后,患者的肌肉處于完全松弛的狀態(tài),牽拉其肌肉無疼痛感,可使其順利完成手術治療[2]。②效果一般:進行麻醉后,牽拉患者的肌肉可使其出現(xiàn)輕微的不適感,但其可接受手術治療。③效果差:進行麻醉后,牽拉患者的肌肉可使其出現(xiàn)嚴重的疼痛,且不能充分暴露其手術視野。
在甲組的57例患者中,麻醉效果好的患者有47例,占82.4%,麻醉效果一般的患者有3例,占5.3%,麻醉效果差的患者有7例,占12.3%。在乙組的57例患者中,麻醉效果好的患者有55例,占96.4%,麻醉效果一般的患者有1例,占1.8%,麻醉效果差的患者有1例,占1.8%。乙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顯好于甲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 (P<0.05)。
甲組患者出現(xiàn)感覺阻滯的平均時間為160±45s,其疼痛感恢復的平均時間為175±35min,其阻滯完善的平均時間為23.04±10.1min,其麻醉藥物起效的平均時間為15.9±2.7min。乙組患者出現(xiàn)感覺阻滯的平均時間為58±10s,其疼痛感恢復的平均時間為140±27min,其阻滯完善的平均時間為10.27±5.1min,其麻醉藥物起效的平均時間為4.4±1.5min。乙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甲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在甲組的5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5h內出現(xiàn)嘔吐、頭痛、惡心的癥狀,但這些癥狀均在短時間內自行消失。在乙組的57例患者中,沒有1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乙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與甲組患者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
有研究表明,聯(lián)用全身麻醉與腰硬聯(lián)合麻醉法具有阻滯完善、藥物起效快、復合麻醉藥物的輸入量少、患者肌肉的松弛度良好等特點。另外,聯(lián)用全身麻醉與腰硬聯(lián)合麻醉法對患者進行麻醉,可有效地松弛其全身的肌肉,充分暴露其手術視野,降低其術中的出血量,從而有利于其手術切口的愈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乙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顯好于甲組患者,乙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甲組患者,乙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與甲組患者相比無明顯差異,此研究結果與趙燕敏等人[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患者聯(lián)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法實施麻醉的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
[1]蔣旭.全麻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臨床比較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7):7-8.
[2]岳永猛,陳力,熊陳等.全麻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麻醉效果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781-2782.
[3]趙燕敏,牟俊英,劉川鄂等.全麻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