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民眾一直視節(jié)儉為美德,即使在當前零利率儲蓄的背景下,他們仍將27%的經濟來源用于儲蓄。但德國民眾卻沒有因此越來越富裕,而是越來越拮據:按照統(tǒng)計數據,2003-2013年間,德國家庭的平均凈資產只增長了300歐元,如果算上生活成本開支的增加,相比2003年,家庭的平均凈資產縮水了15%。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德國人雖然以經濟強大為榮,但其中產階級的凈資產還沒有法國、西班牙或意大利的一半多。他們的資產不但沒有升值,反而在縮水。相比其他工業(yè)國家,德國民眾更加相信國家會對一切負責。因此,他們并不擅長及熱衷理財、股票等金融投資,也普遍被視為不善與錢打交道。德國人的這一特點將加劇國內社會關系的緊張,未來幾年,由于養(yǎng)老金不夠開支,將有數百萬退休人員依賴于政府。對于這一事實,有必要馬上行動起來,鼓勵民眾進行資產管理,在學校從小對民眾進行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