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芳,王黎梅,王 榮,郭淑敏,陳巧妹,夏建妹,韓林燕
(嘉興學院附屬笫一醫(yī)院,浙江嘉興 314000)
?
自制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在患兒麻醉復蘇中的應用
楊志芳,王黎梅,王榮,郭淑敏,陳巧妹,夏建妹,韓林燕
(嘉興學院附屬笫一醫(yī)院,浙江嘉興314000)
摘要:目的觀察自制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在患兒麻醉復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4例全身或基礎麻醉術后患兒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2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四肢約束法,觀察組采用自行研究設計的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比較兩組患兒約束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約束有效率為70.6%,對照組為31.4%,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自制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可提高有效約束率。
關鍵詞:麻醉復蘇;小兒;躁動;約束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6.026
手術后麻醉蘇醒期患兒由于麻醉藥物殘留作用、對手術的恐懼、傷口疼痛、氣管插管刺激、環(huán)境陌生、與父母家人分離等因素,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躁動[1],躁動發(fā)生率18%~80%[2]。臨床常保護性應用約束帶限制其肢體活動,防止患兒傷害自己或他人,以達到維護患兒安全與保證各種管道及輸液能正常進行[3]。文獻報道[4]傳統(tǒng)約束帶約束四肢效果不理想,筆者在工作中也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四肢約束法患兒翻身坐起、掙脫約束、拔管等發(fā)生率較高,達不到滿意的約束效果,從而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為尋求一種理想的約束方法,筆者研制出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經(jīng)臨床應用,效果較好?,F(xiàn)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納入標準:全身或基礎麻醉下術后需麻醉復蘇的患兒,年齡1~10歲,認知功能正常;家長知情同意,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和存在精神障礙患兒。選擇2015年2月至7月在本院麻醉后恢復室(PACU)復蘇患兒204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2例,男77例,女25例;年齡1~10歲,平均(5.01±2.74)歲;手術科室:五官科39例,腹部外科36例,泌尿科22例,骨科5例;麻醉類別:插管全身麻醉(氣管導管和喉罩)76例,非插管全麻12例,基礎麻醉+椎管內(nèi)麻醉14例。對照組102例,男81例,女21例;年齡1~10歲,平均(5.43±2.49)歲;手術科室:五官科46例,腹部外科27例,泌尿科18例,骨科10例,血管科1例;麻醉類別:插管全身麻醉74例,非插管全麻10例,基礎麻醉+椎管內(nèi)麻醉18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手術科室、麻醉類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約束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四肢約束法。患兒入PACU后,使用約束帶(小號海綿四肢約束帶)約束四肢,固定四肢時在雙手腕及腳踝處打結綁于兩側床欄制動。
1.2.2觀察組采用自制的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制動。
1.2.2.1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設計采用卡通圖案雙層純棉布料,依照小兒人體大小為基礎,參照小兒連體衣前片為原型設計,包括軀干片、兩袖片、雙肩片和兩褲片,在袖口、褲腿口和雙肩部離端口8 cm處縫合填充真空棉成6個固定片,四肢固定片兩側各裝2條系帶,肩部固定片前裝2條系帶,系帶寬1.5 cm、長70 cm。褲腿口固定片棉墊加長以繞膝關節(jié)1圈以減輕對腘窩動靜脈的壓迫,開口在膝蓋外側。衣領設計成深U形,利于觀察患兒的呼吸,既可避免因胸廓約束而限制患兒的呼吸,還可防止因患兒身體扭動造成頸部壓迫。自制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示意圖見圖1,依據(jù)患兒身材,設計制作成大、中、小號3種。
1.2.2.2使用方法將自制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象被單式蓋于小兒身上,雙肩部系帶固定于床頭,約束患兒上身,使之不能起床;袖片固定手腕,褲片固定膝蓋,2條系帶固定于床兩側。肩帶固定時為防患兒呼吸活動受限制,松緊度以能放進1手掌為宜;根據(jù)患兒四肢長短,可翻起固定帶頭進行調(diào)節(jié),固定松緊適宜,以能放進患兒1~2個手指為宜[5]。使用約束單時每5~10 min觀察生命體征、肢端末梢血運、肢體功能位置及約束有效性,并及時調(diào)整。
1.3效果評價患兒發(fā)生掙脫約束、翻身坐起、意外拔管(吸氧管、輸液管、氣管導管等)、傷人(自傷或他傷)中的任一情況為無效約束,反之則為有效約束。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兒約束效果評價比較見表1。
3討論
傳統(tǒng)約束方法因為不限制患兒上半身的活動度,患兒常發(fā)生掙脫約束帶、翻身坐起等現(xiàn)象,從而造成其墜床、引流管脫出、氣管導管折曲或移位、意外拔出氣管插管等不良事件[6-7];使用傳統(tǒng)的四肢約束方法,患兒肢體形狀怪異,增加了患兒的反感與恐懼,依從性差,甚至更加躁動,身體強烈扭動,或頭部亂甩有可能撞擊到輸液桿或床欄,造成頭部意外損傷、四肢的扭傷或關節(jié)脫位;某些患兒還可能咬傷制動工作人員。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固定了患兒肩部,限制了患兒上半身活動,使其不能翻身坐起;約束單設計成被單式樣,固定肩部時無須變動患兒肩頸及頭部位置,避免了因氣管插管及喉罩移位引起的氣道堵塞意外;此外約束單采用卡通圖案,活潑可愛,增加了患兒的依從性,從而降低了患兒的煩躁情緒。固定片填充真空棉的部分加大了約束力度[8],使患兒不易掙脫;同時,減輕了局部皮膚的壓力,降低了局部皮膚受傷的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約束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連體衣式小兒約束單可提高約束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楊靜,梅偉樂,葉素娟.機械通氣患者7059例的麻醉復蘇期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4,13(10):947-948.
[2] 季海英,于威威,趙平.小兒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4,41(5):489.
[3] 殷曉菁,曹瑋,白皎皎,等.住院患者使用約束帶安全性調(diào)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2,27(3):17-18.
[4] 閔筱蘭,莫祖春,李春燕,等.嬰幼兒安全整體約束墊的制作與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31):3825.
[5] 祝二娟,李曉紅,高珺,等.自制上肢約束帶預防血液透析穿刺并發(fā)癥的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1):1020.
[6] 黃劍琴.臨床現(xiàn)代護理技術手冊[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3:23.
[7] 鄭文美,周大春,陳肖敏.重度困難氣道插管23例的麻醉恢復期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3,12(8):761.
[8] 丁玲莉,葉天惠,鄭光,等.自制約束帶在新生兒拍攝X線片體位固定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4):506.
作者簡介:楊志芳(1971-),女,本科,主管護師.
收稿日期:2016-01-21
通信作者:王黎梅,嘉興學院附屬笫一醫(yī)院
中圖分類號:R4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875(2016)06-0580-03
專利號:ZL 201520299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