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平
(廣東開放大學,廣東廣州,510091)
孫中山文化的表象研究
孫平
(廣東開放大學,廣東廣州,510091)
孫中山文化是較為少見的以偉人的姓名命名的文化。研究這種文化的意義在于透過孫中山的歷史業(yè)績來宣揚近代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從國家道義上肯定孫中山的歷史貢獻。從文化表象來研究孫中山文化是一種研究的新視角。通過紀念孫中山的儀式、中山裝、中山路、中山大學等感官印象的解讀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孫中山文化存在的意義。
孫中山;中山裝;中山路;中山大學;文化表象
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diào),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2015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誕辰149周年“孫中山文化”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這是以“孫中山文化”為主題進行的首次國家級的專題研討會。孫中山文化作為一個專有名稱被提出來最早是在2008年2月,當時在廣東省中山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文化名城建設的意見》中,正式提出“孫中山文化”的概念。2009年11月廣東省中山市舉辦了“孫中山文化周”活動。2011年11月廣東省中山市舉辦了“孫中山文化節(jié)”活動。一般來說,以政治人物的姓名作為文化限定詞使用的情況比較少,對政治人物的研究往往是講思想、講事跡,很少講某某(人名)文化。但是,一些文化事物、文化現(xiàn)象因為人物的關系而產(chǎn)生,以人名來界定這種文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孫中山文化概念的提出使人們對孫中山的研究有了一個新的視角,它是指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待與孫中山有關的事物。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zhì)和精神財富的集合,人們對文化的樸實感受不是它的內(nèi)涵、意義,而是某種文化表象。從目前已經(jīng)固化的或者說在人們的頭腦中能夠馬上呈現(xiàn)的與孫中山有關的事物,主要有紀念孫中山的儀式、中山裝、中山路(孫文路)、中山大學、中山廣場、中山紀念堂、中山塔、中山圖書館、中山公園、中山湖、中山橋、中山碼頭、中山縣(市)、以及孫中山的名言,等等。這些都是人們的文化感官的經(jīng)歷,也就是文化現(xiàn)象的直接感知,我們將其稱之為孫中山文化的表象,通過這些文化表象可以更加深入地解讀孫中山文化存在的意義。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qū)、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民族英雄,是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創(chuàng)始人。孫中山的誕辰日和逝世日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日子。每年的11月12日即孫中山誕辰之日,或每年的3月12日即孫中山逝世之日,國內(nèi)一些地區(qū)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當然,按照中國人的習俗,逢五、逢十是必須進行大型紀念活動的,如2016年11月12日是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國家與地方的各種紀念活動接踵而至。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也以孫中山曾經(jīng)生活、革命過的地方為主,如北京、廣州、南京、上海、中山等地。官方紀念活動最為常見的內(nèi)容是向?qū)O中山遺像、塑像敬獻花籃,向?qū)O中山遺像、塑像行默哀、鞠躬禮,發(fā)表紀念孫中山的文章,召開紀念大會,舉行座談會、討論會等。
社會記憶的形成與發(fā)展離不開一定的儀式。孫中山紀念活動是一種周期性的儀式,也是“地位提升性”的儀式。官方的紀念活動在固定的時間規(guī)范地進行,目的在于提升孫中山這位具有“百年發(fā)展思想”、全面建設現(xiàn)代中國方略的近代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三民主義倡導者的歷史地位,提升紀念孫中山活動在官方重大紀念活動中的應有地位。
孫中山,譜名德明,乳名帝象,年紀稍長,取學名文,字載之,初號日新,后改為逸仙,別號中山,曾化名中山樵、高野長雄等,以“中山”聞名于世。孫中山先生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原廣東省香山縣即今天的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zhèn)翠亨村一家貧苦的農(nóng)民家庭。9歲時開始讀私塾,1879年6月隨母親去美國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檀香山探視哥哥孫眉,之后留在檀香山。最初在英國基督教圣公會所辦的學校讀書,1882年7月畢業(yè)后即入夏威夷最高學府,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chuàng)辦的奧阿厚學院繼續(xù)求學。后因兄弟失和,中途退學,提前回國。1883年7月,在海外生活學習了4年的他回到家鄉(xiāng),不久入讀香港基督教圣公會所辦的拔萃書院讀書,讀書期間受洗入教,成為一名基督教徒。1886年孫中山先生入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所辦的廣州博濟醫(yī)院附設的南華醫(yī)學堂學醫(yī),1887年自廣州轉入香港西醫(yī)書院。1892年7月,順利完成學業(yè)。1892年9月,他入澳門鏡湖中醫(yī)院掛牌行醫(yī),成為這家中醫(yī)院的第一位西醫(yī)師。但是,后來澳門當局要求在葡萄牙境內(nèi)行醫(yī)者必須持有葡國文憑,使得孫中山先生不得不轉往廣州、香港行醫(yī)。青年成長過程的挫折、體會、感悟,使得孫中山先生開始從“醫(yī)人”向“醫(yī)國”轉變。1894年1月,28歲的孫中山先生把自己關在自家小屋里十多天,寫就了8000字的《上李傅相書》,由此開始了從醫(yī)生向政治家的轉變。但是上書的失敗,使孫中山先生放棄了改良的路線,將革命當成了他人生唯一的選擇。
1911年10月,湖北革命黨人在武昌首先舉行起義,各省紛紛響應,腐敗的清朝政府土崩瓦解。這是革命黨人長期流血犧牲的結果,也是人民群眾奮起斗爭的結果。正在美國活動的孫中山先生獲悉起義的消息后,于年底經(jīng)歐洲返回祖國。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先生被17個省的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tǒng),創(chuàng)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以此為標志,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新政權在短短的幾個月內(nèi),頒布了具有民主精神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規(guī)定主權在民的國家根本大法,同時頒布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法令,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在于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政治、思想領域中發(fā)動了一次民主主義的啟蒙。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先生不得不在清帝溥儀宣告退位的第二天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一職,并舉薦袁世凱代理。1912年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正式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政權完全落入了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勢力手中。隨著“討袁斗爭”的開展,孫中山先生發(fā)動了“二次革命”。1917年7月孫中山先生率領受革命黨人影響的海軍第一艦隊和部分議員南下,在廣州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與北京反動政權相對立,并被推舉為海陸軍大元帥。然而,握有實力的西南軍閥只是借孫中山先生的名聲以自重,對軍政府事事掣肘,公然排斥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被迫于次年離粵赴滬。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后,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從事《建國方略》的著述,總結過去的經(jīng)驗和教訓。1919年10月,孫中山先生將中華革命黨改為中國國民黨,以“鞏固共和,實行三民主義”為綱領。1921年4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重組政府,被選為非常大總統(tǒng)。1924年1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代表中有不少中國共產(chǎn)黨人,如李大釗、林伯渠、毛澤東、惲代英、肖楚女、瞿秋白、向警予等。大會通過了《宣言》,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確立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三大政策,以革命精神重新闡釋了三民主義,制訂了包括廢除不平等條約在內(nèi)的22項政策,接受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反帝反封建主張,為革命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確立了共同綱領。1924年5月,為了建立革命武裝,在蘇俄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幫助下,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長洲島創(chuàng)辦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10月下旬,馮玉祥所率國民軍在直奉戰(zhàn)爭中發(fā)動北京政變,直系把持的北京政權崩潰。馮玉祥電邀孫中山先生北上“討論國事”,以圖和平統(tǒng)一中國。
長期的艱苦斗爭使孫中山先生積勞成疾,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59歲。孫中山先生逝世,舉國哀痛。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臨時執(zhí)政(國家元首)段祺瑞下令為孫中山先生舉行國葬,從1925年3月23日開始舉行公祭。在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鐘秀特制巨型橫幅,當中大書“國父”二字,這是孫中山先生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的開始。1940年3月21日,國民黨中常會一致決定,為表彰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chuàng)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之偉大事跡,通令全國,自同年4月1日起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1]。孫中山先生用40年的革命歷程,留下了《革命方略》、《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和《三民主義》。作為一代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為中國革命留下了豐富的政治遺產(chǎn)。
1956年11月12日,在孫中山先生誕辰90周年之際,毛澤東同志發(fā)表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文章說:現(xiàn)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yè)的繼承者。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這個革命發(fā)展為社會主義革命。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
紀念活動在一定的時期是一種儀式性的活動,它的作用在于提醒人們的集體記憶,同時,每一個參加儀式的人都表明他的一種社會地位和社會觀念的認同。對孫中山先生進行的紀念活動能夠喚起人們對于孫中山先生的“想象”和“情感”。現(xiàn)在年輕人對于孫中山先生的事跡并沒有多少印象,偶然能夠在記憶中想起他的功績,但是也越來越模糊。通過對孫中山先生紀念儀式活動可以喚起人們的集體記憶,在民間,對于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其實已經(jīng)轉變成了一種祭祀活動,孫中山先生在民間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神靈。因此,民間的祭祀活動方式與官方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官方的活動其實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來進行規(guī)范性地操作。而民間的祭祀活動就隨意了許多。
對孫中山先生的紀念活動不僅有喚起人們記憶的功能,還有推進國家歷史發(fā)展的道德意義。任何國家的歷史都不可能割斷,雖然前人創(chuàng)造的歷史是后人譜寫的,但是,能否讓人們對前人創(chuàng)造的社會歷史有一個公正的評議,除了由政府主導的“正史”解讀以外,還有民間“野史”的流行。對歷史人物的公正評價以及持續(xù)的解讀,帶有對歷史人物道義上的肯定意味?!罢衽d中華”、“天下為公”、“博愛”、“敢為天下先”、“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等孫中山提出的思想和話語的持續(xù)使用,說明這些文字的影響意義深遠,本身也是人們對孫中山先生歷史功績的道義上的肯定。如人們往往在使用“天下為公”等詞語時,就會聯(lián)想到孫中山先生?!案鶕?jù)孔子的觀點則將中國歷史分為兩個階段,堯舜之前天下為公,即公天下;夏禹之后人人為家,即家天下。家天下一直延續(xù)到清朝末年,共4500多年歷史。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的貢獻就是結束了家天下4500多年的歷史。天下為公,實際上就是共產(chǎn)主義為公的過渡階段。由此可以說,孫中山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2]。
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儀式還有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意義。臺灣目前依然是“中華民國”的政體,臺灣許許多多的退伍老兵是當年從大陸過去的,大陸與臺灣是同宗同源的骨肉兄弟。祖國的統(tǒng)一是歷史的潮流,不可阻擋。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是希望兩岸和平統(tǒng)一的,雖然現(xiàn)在臺獨勢力有一些抬頭,但是中國人民和平統(tǒng)一的愿望和決心不會改變。為了維護海峽兩岸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2005年3月國家頒布了《反分裂國家法》,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維護祖國統(tǒng)一,堅決反對“臺獨”,堅定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和決心。統(tǒng)戰(zhàn)部門每年例行的孫中山先生紀念活動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和平統(tǒng)一進程中的應有作用。
在中國,能夠稱為國服的只有兩種:唐裝、中山裝。中山裝是國服,也是禮服、官服、干部服、軍服,還是中華民族的“華服”?,F(xiàn)在,一般的人很少穿中山裝,大多數(shù)人家里也沒有了中山裝。但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在莊嚴的場合和外事活動中往往很少穿西裝,而是穿中山裝。因此,中山裝被稱為官服,也被稱為中式禮服。自中華民國到現(xiàn)在,中山裝一直以來也是軍服、警服的主要樣式。中山裝也是男裝,很少有女子著此服裝。據(jù)了解,中山裝是世界上唯一以偉人的名字命名的服裝。
中山裝產(chǎn)生于清末民初時期。當時的服裝還是清朝服飾,主要為“長袍馬褂”,男子留長辮,女子裹小腳?!爸猩窖b的誕生,應該是在20世紀初、辛亥革命前后這一階段”?!霸谒▽O中山)看來,服飾是一個時代的社會表征,也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標識”[3]。隨著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回國的影響,1898年戊戌變法,康有為提出的“斷發(fā)易服”的呼吁,革命黨人的“剪辮易服”成為與清政府決裂的標志?!拔黠L東漸、中西交流”的深入,這些都為中山裝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孫中山先生提出“禮服在所必更,常服聽民自便”,服裝的制作“其要點在于適于衛(wèi)生,便于動作,宜于經(jīng)濟,壯于觀瞻”[4]。孫中山先生在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親自設計出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簡便服裝。從1905年的第一套中山服,到最后定型歷時20多年。1923年3月,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成立,這是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的革命政權,這一年中山裝正式被確定了下來。1928年3月,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要求職員一律著中山裝。1929年,國民黨定都南京以后,民國中央政府再次頒布通令,將中山裝定為國服,在憲法中規(guī)定:文官宣誓就職時必須穿中山裝?!爸猩窖b是因為孫中山先生親自設計和倡導而得名的,這在中國服裝史上是一大創(chuàng)舉,也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服飾變革”[5]。
中山裝最大的價值在于它的文化寓意:前襟上共有五個扣子,寓意“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jiān)察”的五權分立。也有人說是象征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不過這種說法往往不被認可;上身正面上下左右對稱四個口袋,上面兩個小口袋稱為平貼袋,下面兩個大口袋,俗稱為老虎袋,一共四個口袋,寓意“禮、義、廉、恥”的傳統(tǒng)社會道德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即“國之四維”、四大美德;四個口袋共有四個扣子,寓意人民擁有四種權利:“選舉、創(chuàng)制、罷免、復決”;袖口上有三個扣子,寓意“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上衣口袋是倒筆架形,寓意“以文治國”;衣領為翻領、立式、封閉式,寓意“三省吾身”;后背下擺不開縫,寓意國家和平統(tǒng)一。
中山裝的出現(xiàn)符合歷史發(fā)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受到大多數(shù)人的青睞,受到國人的追捧,也受到一些領袖人物、政治人物的喜愛。毛澤東一生幾乎都穿的是中山裝,有人稱之為“毛氏服裝”或“毛氏中山裝”。蔣介石一生也主要著中山裝,在重要場合幾乎與毛澤東一樣總是著中山裝。蔣介石與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時,兩人都著中山裝,只是蔣介石的中山裝面料明顯優(yōu)于毛澤東罷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穿著的就是中山裝。2015年9月3日,在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時,習近平總書記著的也是中山裝。因此說,中山裝是公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服。
上世紀初,孫中山先生按照“適于衛(wèi)生、便于動作,易于經(jīng)濟,壯于觀瞻”的原則設計和推廣的這套中山裝,新穎、端莊、合體、簡便。同時這套服裝顛覆了中國傳統(tǒng)的標志著尊卑貴賤的“衣冠制度”。加之孫中山先生在海內(nèi)外的聲譽很高,因此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山裝迅速流行開來,不僅在國內(nèi),而且還在海外流行,使其成為了一種民族的集體記憶,一個時代的文化記錄。從長袍馬褂到中山裝,再到西服,中山裝確實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記,是中國人服飾變化的一個分水嶺,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審美情趣。歷史進入了新的世紀,中國人的服飾也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局面。雖然現(xiàn)在的年輕人已經(jīng)很少穿著中山裝,但是他們對中山裝的國服地位是認可的。時代在發(fā)展,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服裝的要求是更加簡便、更加多元、更加隨意、更加個性化。相比較而言,中山裝過于正式,慢慢地退出中心地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婚慶典禮、文藝演出、商務活動、迎賓出訪等正式場合中,許多人包括許多年輕人都還是喜歡著傳統(tǒng)中山裝或改良版的中山裝。
在丘樹宏先生所著的詩集《長歌正酣》中有一段關于中山路的文字和詩句:“朋友,你知道全世界最多的道路是什么路嗎?它,就是中山路!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與孫中山有關的道路有360多條,其中中山路或中山大道就有180多條。一條條的中山路啊,即見證了中國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同時也承載著孫中山偉大的思想、精神和文化”[6]。中山路是不是有360條?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具體數(shù)據(jù)肯定會有所變化,但是中山路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卻是不會改變的。“‘中山路’,在數(shù)量上堪稱世界之冠,在地域分布上遍布中國,這本身就已經(jīng)構成了一個罕見的奇跡。而且,它們還擁有一個共同點:幾乎每一條‘中山路’都是那座城市最繁華的核心,既向人們展現(xiàn)了那座城市今天的風貌,也映射著它過去的歷史。”[7]
以人名來命名道路其主要意義在于使人們能夠永久地記憶和深深地懷念這位人物。因此這樣的禮遇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到的,只有那些在歷史上有過突出貢獻和有紀念意義的人物才能獲此殊榮。“好多好多的一條路啊,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你;有多少你,就有多少城市。你是城市的血脈,你是中國的記憶。好難好難的一條路啊,見證了滄桑,走過了風雨;每走一步,都是一部歷史。你是城市的家譜,你是中國的奇跡。好長好長的一條路啊,連接著未來,連接著過去;每走一段,都走向新天地。你是城市的追求,你是中國的意志。好美好美的一條路啊,金子般燦爛,鮮花般艷麗;如月皓潔,好像一輪紅日;你是城市的驕傲,你是中國的希冀。”[8]
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后,廣州國民革命政府曾經(jīng)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建設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道路、公園、學校、禮堂。1927年4月,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后,成立了首都建設委員會,負責制定《首都計劃》。此計劃的核心就是建設一條貫穿全城的中山大道。當時的首都南京和最繁華的城市上海開始了一輪城市建設熱潮?!澳暇⑸虾_@兩個長江南岸的中心城市分別完成了各自的建設發(fā)展規(guī)劃:《首都計劃》和《大上海建設計劃》,這兩份計劃都把中山路擺到了核心位置,而且對其賦予了豐富的象征意義。蜿蜒迂曲的中山路,集中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成就,也折射出了那個時代的困境與抗爭”[9]。負責修建南京市中山大道的是南京特別市市長劉紀文,他根據(jù)《首都計劃》,在一些學者的幫助下,在中山路的兩側建造了中央博物館、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勵志社、中央醫(yī)院、中央飯店、外交部等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緊接著,全國各地相繼開始建設中山(孫文)路,包括臺灣都有建設,而且臺灣是中山路最為密集的地區(qū)。臺灣幾乎所有的市縣都有中山路,甚至一些鄉(xiāng)村也有中山路。當時,各地城市的建設規(guī)劃都考慮了中山路的因素,包括道路兩旁的植樹。1928年,南京政府決定將孫中山先生逝世之日,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F(xiàn)在的植樹節(jié)也是定在每年的3月12日,是1979年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重新做出的決定。
廣州市有一條長長的中山路,從中山一路,一直到中山八路,共八個路段。另外還有一條中山大道,共9條中山路,據(jù)了解廣州市是目前國內(nèi)命名中山路最多的城市。廣州市的中山路于1926年建成。當時在省港大罷工期間,由省港大罷工委員會發(fā)動3000多人組成15支義務筑路大隊包干筑路,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終于修成,稱為中山一路。與中山路相連的百子路、大東路、慧愛路等更名為中山二路、三路,直至中山七路。20世紀60年代,廣州市為配合珠江大橋通車,又建設了中山八路。如此,廣州市的中山路成為一條貫穿東西的城市主動脈,至今仍是廣州市最繁華的道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xiāng)中山市,之前有一條孫文路。1989年在原來人民路、長洲路的基礎上擴建了一條中山路,分為六段,從中山一路到中山六路。
中山路是一座城市不朽的坐標,它既是革命之路,也是建設之路,還是發(fā)展之路,更是文化之路。通過中山路的建設及保存,孫中山文化的內(nèi)容不斷延生與延續(xù)。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沒有哪位著名人物像孫中山先生這樣以個人的名字命名了上百條的道路,這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研究的課題。
中山大學是由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辦的大學。在廣州中山大學的中軸線上,有一座建于1905年的中國第一棟鋼筋水泥混凝土建筑——馬丁堂。1912年5月7日,孫中山先生站在馬丁堂前對廣州嶺南學堂的莘莘學子發(fā)表“非學問無以建設”的演講。孫中山先生指出,辛亥革命雖然“大功告成”,但其從前“改良祖國,拯救同群”的心愿并沒有實現(xiàn)。“孫中山認為‘凡國強弱,以學生程度為差’,學生程度的好壞決定了國家競爭力的強弱,學生實代表了國家的未來,因為知識階層對于國家建設有著根本的關系:‘非學問無以建設也’”[10]。
1916年,美國在廣東的基督教學校私立嶺南大學正式開辦。1923年12月21日,孫中山先生蒞臨嶺南大學進行演講。他指出,知識精英學成后要想回報社會,就要在上學期間有所準備,要有所準備,“第一件是要立志”,“我勸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1924年,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一文一武”兩所學校: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和國立廣東大學。自1924年2月4日起,孫中山先生以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的名義先后下達了一系列命令、訓令、指令,親手策劃國立廣東大學的籌備工作,親自督導國立廣東大學的創(chuàng)制計劃。他親手將廣州地區(qū)實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廣東公立法科大學、國立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公立農(nóng)業(yè)專門學校整合,創(chuàng)立國立廣東大學。1924年11月11日國立廣東大學成立時,孫中山先生親臨典禮現(xiàn)場講話,并為國立廣東大學親筆提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在1924年至1925年期間,孫中山先生先后十幾次親臨國立廣東大學禮堂,系統(tǒng)演講三民主義。由此可見孫中山先生對國立廣東大學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
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廖仲愷先生提議將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獲得國民政府同意。1926年8月17日國立中山大學成立。1927年8月,國立中山大學改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但是1928年3月又改回國立中山大學。當時,全國共設立了五所中央級的國立中山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也稱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后改名為國立第二中山大學,是武漢大學的前身。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是浙江大學的前身。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是南京大學的前身。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是河南大學的前身。1927年11月28日,按國民政府教育部令,各中山大學依省份改名,如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改名為浙江大學,因此這些中山大學的校名維系時間都很短。
除中央一級的中山大學以外,國內(nèi)一些地方也建有中山大學,如蘭州中山大學、西安中山大學等。蘭州中山大學是1927年由原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擴建而成的大學,1945年改名為國立蘭州大學。西安中山大學,是1928年3月由原來的西安中山學院更名而來,而西安中山學院又是從1923年8月成立的國立西北大學更名而來。
在廣州中山大學的中軸線上,樹立著一尊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它是日本友人梅屋莊吉所贈。梅屋莊吉是孫中山先生的忠實朋友,兩人有著深厚的友誼。早年,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結識了日本人梅屋莊吉,梅屋莊吉當時在香港開設有一家照相館,兩人秘密結盟。孫中山先生在國內(nèi)進行武裝革命,梅屋莊吉負責資金籌措和武器保障,史稱孫梅結盟,交往持續(xù)了30多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后,為了紀念友人,1928年春,梅屋莊吉斥資在日本鑄造了4尊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銅像高2.9米,重1噸,分贈南京、廣州的黃埔軍校、孫中山故居(后遷入澳門)、中山大學。中山大學的孫中山先生銅像是1933年11月11日正式安置的。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于日寇侵略廣州,廣州的中山大學先后三次搬遷。1938年10月,中山大學奉命搬遷,最先搬到廣東的羅定,后又搬到廣西的龍州,最后又搬到云南的澄江。1940年8月,中山大學從云南的澄江搬回到廣東粵北的坪石。1944年6月日軍進犯長沙,粵北地區(qū)受到威脅,中山大學又一分為三進行搬遷:一部分師生搬到粵東各縣,一部分師生搬到廣東的連縣,一部分師生搬到廣東的仁化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外顛簸流離7年的中大師生員工陸續(xù)從粵北、連縣、仁化等地遷回廣州石牌原校址”[11]。
1950年9月,中央政府在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國立中山大學、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基礎上合并組建中山大學。1952年,私立嶺南大學被撤銷,并與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校址從廣州石牌搬遷到了新港西路康樂園的原嶺南大學校址。2001年10月,中山醫(yī)科大學與中山大學合并組建新的中山大學。
今天坐落于廣州的中山大學作為國家教育部直屬高校,已經(jīng)成為一所國內(nèi)一流、國際知名,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人類學、法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yī)學等學科的現(xiàn)代綜合性大學?,F(xiàn)由廣州校區(qū)、珠海校區(qū)、深圳校區(qū)三個校區(qū)、五個校園及八家附屬醫(yī)院組成。
臺灣也有一所中山大學。1949年國民黨政府敗退臺灣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學校友、時任臺灣領導人蔣經(jīng)國的首肯下,以復校的名義,于1980年在臺灣高雄市設立了國立中山大學。這所大學也認為自己的前身是孫中山先生1924年在廣州組建的國立廣東大學。現(xiàn)在臺灣中山大學的綜合實力排世界前500名,是全亞洲第一個通過ISO9002認證和全世界第一個通過ISO14001認證的大學。
前蘇聯(lián)也有一所中山大學,即莫斯科中山大學。這是國外第一所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大學。莫斯科中山大學是由前蘇聯(lián)出資創(chuàng)辦的中國學校,俄文全稱“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是聯(lián)共(布)中央在孫中山先生去世后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開辦的,目的是為中國培養(yǎng)革命人才,培養(yǎng)中國革命的布爾什維克干部,并使他們成為今后中蘇關系的紐帶。該校曾培養(yǎng)出王明、博古、張聞天、鄧小平和蔣經(jīng)國等一些兩大政黨的重要人物。在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俄國顧問鮑羅庭于1925年10月7日,在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66次會議上提議成立莫斯科中山大學,并獲得會議通過。莫斯科中山大學地點在莫斯科市沃爾洪卡大街16號,是一個俄國貴族的官邸。當時的莫斯科中山大學還處于秘密狀態(tài),不對外公開,也不掛校牌。招收的中國學生都有一個蘇聯(lián)名字,這主要考慮到中國學生回國以后的安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制二年,中國學生來到這里首先要學習俄語,學習政治經(jīng)濟學、現(xiàn)代世界觀、俄國革命理論與實踐、民族與殖民地問題、中國革命運動史、世界通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列寧主義原理、經(jīng)濟地理、軍事訓練、步兵操典、射擊、武器維修等。莫斯科中山大學名義上是為國民黨而辦的,所以管理者有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和中國國民黨。1926年夏,邵力子來到莫斯科,代表中國國民黨進駐莫斯科中山大學負責監(jiān)理工作,成為莫斯科中山大學的理事會成員。這期間,國民黨內(nèi)重要人物宋慶齡、馮玉祥、胡漢民等紛紛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演講。莫斯科中山大學從1925年創(chuàng)辦到1930年底撤銷共存在了5年。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科學精神和民主精神奠定了中山大學的根基,鍛造了中山大學的靈魂,成就了中山大學的傳統(tǒng)。雖然歷史上出現(xiàn)過許多中山大學,但是現(xiàn)在保留下來的主要是大陸廣州的中山大學和臺灣高雄的中山大學,這兩所中山大學同根同脈,目前在教育界都有很高的國際聲譽,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社會的精英。當年孫中山先生題寫的校訓也一直是中山大學學子入學必修的功課。孫中山先生的偉大精神一直是中山大學學子的精神支柱。
孫中山文化具有象征性、自發(fā)性、具體性、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跋笳鞅旧聿⒎且饬x的所在,意義產(chǎn)生于行動主體的實踐”[12]。在許多場合下,紀念活動喚起人們的記憶,使這種文化得以繼承與傳播,其本身的象征意義高于它的儀式過程,它反映的是一種民族精神?!拔幕臍v史,其核心是一個民族最為集中、突出而具體的思想事件和精神事件所構成的發(fā)展變化軌跡與規(guī)律。其實質(zhì)是記憶和傳承、傳播的內(nèi)容;而記憶作為一種傳遞文化精神的原點,其形成無疑是一個民族極其重要的選擇”[13]。孫中山先生紀念活動的舉辦在國家層面上有一定的政治象征意義。而對孫中山文化的推廣不僅是官方的事情,民間也有相當?shù)氖袌觯貏e是在一些孫中山先生生活、革命的地區(qū),人們對孫中山先生的祭拜往往是自發(fā)的,對孫中山先生的崇拜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在海外一些地區(qū),一些華僑對孫中山先生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孫中山文化通過感官的認識使得人們對這種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愈加具體。當然,孫中山文化現(xiàn)象需要不斷地挖掘和整理歸納,需要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維度去把握。人們對于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功績越認可,也就能夠更加明晰中國近代發(fā)展歷史的必然。由于孫中山先生出生于沿海地區(qū),加之其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生活、學習過,他對外來文化一直采取開放的態(tài)度,對其加以吸收、利用并不斷創(chuàng)新?!耙虼嗽谖覈裰鞲锩c東西方文化沖突中,他能站在時代的高度,既吸收東西方文化營養(yǎng),又能以批判的角度,對東西方文化的消極因素加以總結”[14]?!叭》ê跎稀保菍O中山先生對待中西文化的基本原則,從五權憲法、三民主義都可看出孫中山先生是中西文化的集成者、創(chuàng)新者?!皟汕攴饨ǖ壑票恍梁ジ锩品涓驹?,在于孫中山所創(chuàng)建的革命文化是一種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新性文化”[15]。弘揚孫中山文化的精神,對于中國近代史的科學把握與大力普及是當下國民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
孫中山文化內(nèi)含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仁民愛物的價值觀念,起到凝聚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情感的作用。通過揭示孫中山紀念活動、中山裝、中山路、中山大學等表象下的歷史,根據(jù)社會的經(jīng)驗和當時的歷史背景,總結出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夠還原孫中山文化的本質(zhì)。倡導孫中山文化,其目的在于傳承歷史記憶和民族精神,延續(xù)國脈,展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救亡圖存的精神,凝聚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民族復興的思想?!叭魏我粋€國家和民族的存在與發(fā)展,都必然會伴隨有自己的歷史與記憶,這種歷史與記憶是支撐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發(fā)展、無法依靠政治軍事力量消滅殆盡的巨大精神力量?!瓪v史記憶還需要不斷強化甚至是不斷建構,才能得以傳承以起到延續(xù)國脈的作用”[16]。一個偉人的形象,一個偉人的精神,造就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印記,使得后人產(chǎn)生歷史的記憶并一代代傳承,不斷豐富這種文化的意義和內(nèi)容。孫中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我們繼承文化的傳統(tǒng)也就是要從民族文化中去找尋文化的生機,找尋文化的脈絡,找尋文化的情感,作為傳承和發(fā)揚民族文化,弘揚偉人精神的思想資源和不竭動力。
[1][7][9]楊黎光. 中山路[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9:3,27,226-227.
[2]周桂鈿. 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N]. 人民政協(xié)報, 2015-11-16(9).
[3][4][5]胡波. 中山裝[M].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8: 61, 80, 83.
[6][8]丘樹宏. 長歌正酣[M].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4: 193, 193-194.
[10]谷小水. 孫中山對知識分子作用的認識[A]. 林家有,蕭潤君. 孫中山與中國社會——博士論壇論文選集[C].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9: 412.
[11]梅方權, 李翠玲. 人類赤子、杏壇名儒——梁釗韜先生小傳[A].周大鳴. 梁釗韜先生評傳[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4-5.
[12]梁永佳. 象征在別處——社會人類學探討[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59.
[13]高有鵬. 文化現(xiàn)象的兼容情感[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201-202.
[14]劉興華, 劉仁坤. 孫中山思想研究[M].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0.
[15]李宗桂. 廣東文化的多維思考[M]. 廣州: 花城出版社, 2012: 250.
[16]朱英, 王婷. 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與百年超越[A].中國孫中山研究會,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顧與前瞻高峰論壇紀實[M].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32-33.
(責任編輯:微風)
A Study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un Yat-sen Culture
SUN Ping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091)
Sun Yat-sen culture is uncommon as far as naming a culture after a great man is concerned. The signifi cance of studying the culture is to publicize the development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rough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of Sun Yatsen, and to affi rm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f Sun Yat-sen in the name of a state. The study of Sun Yat-se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representation is a new perspective of doing the research.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ensory impressions of the ceremonies, suits, streets, universities, etc. that are specifi cally named after him can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signifi 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o-called Sun Yat-sen culture.
Sun Yat-sen; Chinese Tunic Suit; Sun Yat-sen Street; Sun Yat-sen University;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G112
A
2095-932x(2016)06-0076-08
2016-11-16
孫平 (1964-),男,陜西韓城人,法學博士,廣東開放大學副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