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落梅
記憶中曾居住過這么一個庭院,不風(fēng)雅卻簡約別致,不奢華卻樸素安逸。籬笆修筑的院落,有幾樹桃柳,幾叢青草,一方竹桌,幾張竹椅。春天農(nóng)耕,閑時賞花;夏夜乘涼,靜剝蓮子;秋天種菊,自釀花酒;冬日觀雪,圍爐猜謎。
后來到底還是離了鄉(xiāng)村小院,去了燈火闌珊的都市。并非不知珍惜那份寧靜,無奈聽命于塵世的擺弄,用清貧換取更好的生存。只是那滿城被修飾的樹木、被梳理的花草,像是一個清秀女子抹上了脂粉艷妝,再沒有鄉(xiāng)村植物那般古樸天然。
如今回到古鎮(zhèn)山村,修個庭院,筑間小屋,是許多人心之所向。多少人甘愿丟下繁華,舍棄功利,于深深庭院栽花種草,讀書品茗。寂寞時約上鄰人,做幾道賞心的美食,品幾盞自釀的果酒,閑話古今,悠然忘塵。這看似平淡的生活竟成了一種奢望,有時幸福明明很近,我們卻不能與之交集。
因為對古時的庭院念念不忘,所以常去看江南的庭院園林。園子里春景如畫,秋山疏淡,任你閑庭漫步,相看流連。但不管你多么沉迷這座美麗的古典園林,亦做不了那里的主人。月上柳梢時,所有過客皆要離去,只留一座空園,孤獨地回憶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曾經(jīng)。
《紅樓夢》里曾因元春省親特建了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整座大觀園包羅萬象,韶華盛極,又分為瀟湘館、怡紅院、蘅蕪苑等宅院。劉姥姥曾有幸暢游大觀園,品茗櫳翠庵,醉臥怡紅院,在她眼中,像大觀園這樣庭院猶如天府仙院,縱是畫中也不能得見。為此賈母特命惜春將這園子畫下,惜春曾說幾年工夫亦不能畫完。只是這一切可以觸及的華貴都只是黃粱一夢,今宵溫柔鄉(xiāng)里鴛鴦臥,明日紅樓大廈一刻傾。
《牡丹亭》里最為華美絕艷的當(dāng)數(shù)那出游園驚夢。杜麗娘閨中寂寞,淡妝輕抹,到自家園中踏春賞景。她說,可知我一生愛好是天然,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又唱:“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十二樓臺賞遍,終于在夢里遇見一持柳的俊朗書生。兩人一見傾心,于是他們在牡丹亭畔、芍藥花前約定今生。不幸夢碎,杜麗娘相思成災(zāi),一病不起,不久香消玉殞。
看過了那么多繁華院落,最喜歡的是杜甫《客至》里的小院。他說“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我想那定是一段與山水鷗鳥相伴的日子,他懷著與世隔絕的心境獨守浣花草堂。那日,他打掃花徑,不曾為客開啟的柴門只為君開。誰曾有幸做那草堂鄰翁,手持竹杖,越過籬院,與他共飲幾盞陳釀。
如若可以,我應(yīng)該在今生有限的時光里修筑一座小院。栽柳種梅,植蓮養(yǎng)魚,偶迎佳客,坐飲中宵,不去管院外匆匆流走的韶光還剩余多少。
而我也始終相信,終有一日我會有一座安身的小院。任憑綠色藤蔓爬滿墻院大門,草木肆意生長,我只守著小小庭院,無意外面熙攘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