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鍇
禪與詩兩種文化現(xiàn)象上千年的交流融合,不知沖開了多少禪師的智慧之門,開啟了多少詩人的性靈之窗,凝聚成多少瑩澈玲瓏的藝術(shù)精品。在沉靜的觀照下,在活潑的體驗中,在出神入化的冥想里,在豁然貫通的頓悟后,于是,詩壇便有了“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禪境,有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禪悅,有了“橫說豎說,了無剩語”的禪機,有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禪趣。凡此種種,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禪詩。
禪詩的世界,是何等精微玄妙的世界?。A轉(zhuǎn)入神,空靈縹緲,蟬蛻蝶化,鳶飛魚躍,無論是尊者的棒喝,還是詩人的吟唱,都讓人玩味不盡,或驚愕,或沉醉,或惆悵,或喜悅,那種感受,真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張孝祥語),“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黃庭堅語)。那一條條通幽的曲徑,誘惑著我們?nèi)テ疯b禪房中的樹影花姿。正因如此,我才冒著“說似一物即不中”的危險,強作“知解宗徒”,選取若干首禪詩細作賞析,希望與讀者一道在充滿禪意的世界信步徜徉。
依禪家宗旨,勝義妙諦形諸文字,便落入了“第二義”,墮入魔障,當吃三十大棒。好在詩家有“詩無達詁”的擋箭牌,有《周易》“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的古訓以及現(xiàn)代西方的闡釋學和接受美學的理論撐腰,我便可以站在詩家的立場上來作創(chuàng)造性的“誤讀”。郢書燕說也好,佛頭著糞也好,讀者切勿執(zhí)著于此,若能自登智慧或?qū)徝乐叮M可不必再理會這塊破筏。
禪詩中的佳作,何止上千。我這里賞析的若干首,不過是嘗鼎一臠而已。
深林返景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鹿柴》)
唐詩人王維字摩詰,他的名和字取自佛經(jīng)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維摩詰居士。王維與禪宗的南北二宗都有很深的關(guān)系。他代為北宗舜阇黎寫過《謝御題大通大照和尚塔額表》,大通就是北宗的六祖神秀,大照就是北宗七祖普寂。他后來又受神會之托為南宗六祖慧能撰寫了一篇《能禪師碑》。禪宗的思維方式和人生哲學在他的詩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清代王士禛稱贊王維的《輞川絕句》“字字入禪”,而《鹿柴》這首詩禪意尤濃。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黃昏時分獨坐于空山密林中的瞬間感受。整個境界是那么靜幽淡雅,散發(fā)出一股清氣,似乎一切喧囂和熱鬧在這里都消失于無邊的空寂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為了表現(xiàn)深山靜景,卻偏要寫偶爾可聞卻不見其人的話語,點綴一抹深林返影微淡的光彩,用聲音和光影來突出空山的靜謐幽深。這種寫法固然可以用動靜相形、喧寂相襯和光色相配的藝術(shù)辯證法來解釋,但是詩人的感受不止于此。這“人語”在空山無人的背景里若真若幻,跫然而響,杳然而逝,是寂中之音,空中之音。這“返景”之“景”讀作“影”,是夕陽透過深林的反光,若有若無,閃爍明滅,如海市蜃樓,鏡花水月。
詩人選用“響”和“景(影)”二字大有深意,《大品般若經(jīng)》中著名的“大乘十喻”就有諸法“如響”“如影”二喻,這恐怕不是偶合。清人徐增《而庵詩話》稱“摩詰精大雄氏(即佛陀)之學,篇章詞句,皆合圣教”,指出王維詩暗含佛學思想的特征。因此可以這樣說,這首詩的用意不只是為了顯示晚山的空靈景致,而且著力于暗示這些聲響光影,不過都是不可捫摸、轉(zhuǎn)瞬即逝的幻覺,這與禪宗尊奉的《金剛般若經(jīng)》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空”合若符契。當人語的回響沉寂于空山之后,當返影的光彩消融于青苔之上,一切又歸于靜止和寂滅,這才是永恒。
山空鳥鳴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王維的詩特別善于描寫空山靜夜中的輕動微響,如“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等等。而這首《鳥鳴澗》更以極為寧靜的背景下的幾聲鳥語營造了一個充滿禪意詩情的境界。
這是一個閑散無事之人眼中的世界,空曠山林中的桂樹,在萬籟無聲的靜夜飄墜幾片花瓣,明月穿破云層,清輝灑落疏林,驚醒枝頭的棲鳥,幾聲清脆的鳥鳴在山澗中回響。這究竟是動還是靜?是喧還是寂?如果說是動的話,那么,不把心與境一同沉入深深的靜,如何能體驗得到桂花的飄落?如果說是喧,那么,鳥鳴空谷就不應該產(chǎn)生如此“夜靜春山空”的感覺。白居易《琵琶行》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說法,而王維描寫的此情此景,卻是“此時有聲勝無聲”。正是幾聲鳥語才表達了比無聲更沉靜的意境。如果說它是靜吧,那無言的月出、無聲的月光竟至驚醒沉睡的山鳥,一“驚”字,又該是怎樣一種激烈的動和喧?動靜相形,喧寂相襯,這就是詩人從禪宗那里借鑒來的藝術(shù)辯證法。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說:“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靜穆的觀照和飛躍的生命構(gòu)成藝術(shù)的兩元,也是‘禪的心靈狀態(tài)?!保ā睹缹W散步》)
同時,動靜相形也是宴坐靜觀的“禪”所必然帶來的藝術(shù)思維方式。詩中的“人閑”是指詩人之閑,因閑而遠離塵囂,超越功利,進入一種安寧而絕不激動的心靈狀態(tài),也就是禪宗的“寂照”狀態(tài)。此時,詩人的心虛靜如空谷,澄澈如空潭,所謂“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因而捕捉到大千世界的極細微的動靜喧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詩中寫了鳥的驚動和鳴叫,但給人的感覺仍是“動中的極靜”,難怪明人胡應麟稱此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詩藪》內(nèi)編卷六)。
順便指出,詩中的“桂花”因在春景中出現(xiàn),歷來使人們感到困惑,有人認為這是詩人的敗筆,有人考證有一種桂樹春季開花。其實,如果站在禪學的立場來看,這不過是詩人的“妙觀逸想”而已,和他的“雪中芭蕉”一樣,借春天的桂花來表明超時空的萬法平等的禪理。沈括《夢溪筆談》指出:“王維畫物,多不問四時,如畫花,往往以桃、李、芙蓉、蓮花同畫一景。余家所藏摩詰畫《袁安臥雪圖》,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應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如神,迥得天意?!?/p>
薄暮空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王維《過香積寺》)endprint
香積寺寺名取自《維摩詰經(jīng)·香積佛品》,是說上方界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一切皆以香作樓閣,苑園皆香。寺名如此,當為佛教勝地。
這首詩寫了游香積寺的全過程。詩人曾聞香積寺之名,卻不知究竟在山中何處,唯見峰巒入云,渺不可測。及至身行在古木蔥蘢的深山里,方驚訝這人跡罕至之處,竟傳出杳杳鐘聲。流泉為高險的山石所阻,鳴聲幽咽;日光因蒼郁的松林所襯,色調(diào)清冷。深潭本為毒龍的窟宅,現(xiàn)已空無所有,想必是毒龍已被坐禪的高僧所制服。
從表層語義上看,這首詩是寫一次尋訪古寺的經(jīng)歷,所以清人俞陛云《詩境淺說》曰:“常建過破山寺,詠寺中靜趣,此詩詠寺外幽景,皆不從本寺落筆。游山寺者,可知所著想矣?!比欢?,僅將此詩視為寫景杰作,尚嫌膚淺。從深層語義上看,古寺象征著佛土禪境,尋訪古寺的過程就意味著一次參禪悟道的過程。詩的前四句暗示由愚迷到覺悟?!叭朐品濉薄盁o人徑”寫出不知寺(禪境)之所在的迷惑,也就是禪師們常說的“一片白云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而深山鐘聲則如當頭棒喝,令人發(fā)深省,寺在何處,道在何處,不言而喻。后四句進一步寫出詩人在靜穆的觀照中達到禪悟的極境。泉聲咽而不響,日光冷而不熱,人之心亦共流泉斜日歸并于石之肅穆,松之冷寂。此時,人未至寺廟,心靈已在山光水色中得到凈化升華。因而,當詩人在蒼茫暮色里來到寺外空潭邊宴坐安禪時,心中一切雜念妄想消除殆盡,如潭水般空明純凈?!岸君垺钡牡涔?,出自《涅槃經(jīng)》:“但我住處有一毒龍,其性暴急,恐相危害?!倍君埍扔魍胫摹t安禪所制服的毒龍,既指在深潭中危害的毒龍,也雙關(guān)人心中煩惱欲望諸雜念的毒龍。
這首詩不僅以形象呈現(xiàn)禪境,而且在藝術(shù)上巧奪天工。尤其是中間兩聯(lián),被清末吳汝綸稱為“幽微夐邈,最是王、孟得意神境”(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卷四引)。“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二句,給人徑路絕而風云通的感覺,不經(jīng)意道出,而自然渾成?!叭曆饰J丈淝嗨伞倍?,寫喧中之寂,暖中之寒,有反常合道的奇趣,并暗合現(xiàn)代音樂和繪畫的美學原則。
水窮云起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yè)》)
如果說王維中年學佛主要醉心于北宗的安禪宴坐的話,那么到了晚年則更多地接受了南宗禪無住無念、任運隨緣的宗旨。這首詩抒寫了晚歲隱居終南山的閑適心情,表現(xiàn)出詩人興來獨往、行無所事的禪悅。清人徐增在《唐詩解讀》卷五中對此詩作過極透辟的分析,姑且轉(zhuǎn)引如下,以饗讀者:“右丞中歲學佛,故云好道。晚歲結(jié)廬于終南山之陲以養(yǎng)靜。既家于此,有興每獨往。獨往,是善游山水人妙訣。隨己之意,只管行去。行到水窮,去不得處,我亦便止。倘有云起,我即坐而看云之起。坐久當還,偶遇林叟,便與談論山間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則便不能以定還期矣。于佛法看來,總是個無我,行無所事,行到處便是大死,坐看是得活,偶然是任運。此真好道人行履,謂之好道不虛也?!币簿褪钦f,王維在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然適意的行為方式,與南宗禪奉行的佛法如出一轍,所謂“行無所事”正如臨濟義玄禪師語錄所云“要行即行,要坐就坐”(《古尊宿語錄》卷四)。
這首詩在歷代都受到高度評價,宋人蘇庠曰:“此詩造意之妙,至與造物相表里,豈直詩中有畫哉?觀其詩,知其蟬蛻塵埃之中,浮游萬物之表者也?!保ā盾嫦獫O隱叢話前集》卷十七)從詩情畫意中,拈出詩人超然物外之意,不為無見。清人沈德潛曰:“行無所事,一片化機,末語‘無還期,謂不定還期也?!保ā短扑卧娕e要》卷四引)如徐增一樣從佛法禪理悟入,更具慧眼。
這首詩最值得注意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一聯(lián),難怪唐宋禪師在接引學人、勘辨來者之際,常常稱引,原來正是有得于其中玄妙的禪機。這兩句詩不光表現(xiàn)出“隨己之意,只管行去”的任運隨緣的無心行為,還暗寓著隨遇皆道、觸處可悟的參禪方式,暗寓著始于追根窮源的尋思、終于心行路絕的默照的悟道過程。追尋真理之源,直到山窮水盡之處,無路可走之處,這就是禪宗所謂“大死一番”;正因在此時無路可走,放卻追尋之心,不妨休歇,才頓然覺得智慧之云慢慢在心中升起,這就是禪宗所謂“死中得活”。所以,有和尚問:“向上一路,千圣不傳,未審如何是向上一路?”泐潭文準禪師答曰:“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五燈會元》卷十七)把它作為悟道的“向上一路”的隱喻。
這兩句所使用的行云流水的意象,正如唐詩人戴叔倫所說:“云閑虛我心,水清澹吾味。”(《古意》)是禪家澹泊清凈的生活與閑散自由的心境的象征。這兩句還體現(xiàn)了禪宗的時空觀。第一句用“處”字把行到水源的時間過程空間化了,第二句用“時”字把詩人與云之間的空間關(guān)系時間化了。這就是禪宗說的“所謂有時,時已是有,有皆是時也”(道元禪師語),即時間就是空間的存在(“有”),空間的存在都是時間。這樣,瞬間變成了永恒。
由于這首詩意味深長的禪趣是通過形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不離感性又超越感性,因而格外空靈蘊藉,令人涵泳不盡。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