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云
云老師:
我剛剛認識了一個男孩,也算不上認識,只是每周會通兩封郵件,算是筆友吧。
他是北方人,正在南方最好的大學讀博。我在北京,剛剛開始上大一。他比我大九歲,我挺崇拜他的。
起初和他通信是在我高考結(jié)束后。
我考試發(fā)揮得不錯,但北京是考前報志愿,我并沒有報最心儀的建筑學,而他的專業(yè)恰好和建筑有關(guān),我就對他說說我的遺憾。他一面告訴我些好玩的專業(yè)知識,一面安慰我學什么都會有樂趣,還特地到大學的官網(wǎng)上找了我的課程特色和往屆就業(yè)情況,截圖發(fā)給我。
于是假期里,我們聊學業(yè),聊家鄉(xiāng),聊熱點事件。他會抱怨他導(dǎo)師只顧做項目賺錢不注重教學;會憤慨又單純地發(fā)誓自己當了老師一定不會這樣本末倒置;他還會和我一起暢想我就要開始的大學生活。而我,會和他分享我新學的舞、新畫的畫、新讀的書。
我變得特別期待他的回信,每次收到信,既開心又害怕,對著郵箱看半天也不敢點開,寫信也要斟酌很久。我喜歡他信中那種安穩(wěn)、隨和的感覺,什么問題問到他都能得到靠譜的答案,處變不驚但不老氣橫秋。
同齡的男孩們要不吊兒郎當,事事不關(guān)心;要不故作深沉,幼稚地高談闊論。我突然覺得,長大真好。
大一入學,新環(huán)境里我越來越依賴他,信里問題瑣碎,他倒也不煩。我有時候想,他就像吳秀波、張嘉譯演的那些經(jīng)典“暖男大叔”,握緊他的手就什么都不用怕,撲到他懷里一切都有了依靠。
但也提醒自己,他怎么會跟你??!年齡差九歲,我大學還沒畢業(yè),他都該要孩子了,哪愿拖這么久。而且城市相隔千里,怎么在一起?
可誰不愛大叔呢?
他能保護我、引領(lǐng)我,有超強的治愈能力。但我也知道,我不應(yīng)該畏懼和逃避與伴侶的共同成長,貪變圖快地找長大的捷徑。埋怨對方幼稚,自己何嘗不幼稚?《北京遇上西雅圖》里的Frank、《失戀33天》里的大老王,不都是經(jīng)過婚姻的歷練才成為“暖男”的么。
微博上,我看到有個漂亮可愛的女孩一直默默關(guān)心著他,喜歡著他,是他的高中同桌。這個姐姐瘦瘦高高,白白凈凈,笑容甜甜的,是語文老師,定居北京了。她常在微博里發(fā)些孩子氣的小幻想,有月光有桂花香,有蝸牛有長頸鹿,也幻想一覺醒來回到高中,他就在她身旁。她也常在出門前看看自己城市的天氣,再看看他的。
我想她才是真正應(yīng)該擁有成熟果實的人,因為她也足夠成熟了,年齡閱歷匹配,已經(jīng)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媽媽說:“當你一個人能活得不錯時,你才能結(jié)婚;當你一個人能把孩子養(yǎng)大時,才能要小孩?!背俗约?,沒有人能一直依靠。
媽媽還怕我沒有分辨人的能力。
現(xiàn)在,由于迷戀大叔而被騙、被“小三”的姑娘不少。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不想錯過他,因為我知道他說的是真的。而且等我長大,長得足夠大,那時的“大叔”沒有家室都不正常。
這些倒也是瞎想,他這么大了,也許早有女朋友了,沒準正商量在哪安家呢。信里任何關(guān)于情感問題的試探,他都避而不談。我沒有勇氣打破這種筆友關(guān)系,我知道他的微信號和QQ號,可一個也沒加,只通過郵件聯(lián)系。不遠不近的感覺真好,他像遠方的親人。我也根本張不開表白的口,太怕失去這樣難得的朋友。
傾城老師,你說他會怎樣想我呢?你說大叔該愛么?
他的微信和QQ都叫小胖,微博頭像是雪孩子。我覺得他就像《套馬桿》的漢子。這樣您就能對他有些印象了吧?
芋蕉聾
親愛的芋蕉聾:
你覺得你喜歡的男孩,是經(jīng)典大叔?我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只是一個學生,還很幼稚,會“抱怨導(dǎo)師只顧做項目賺錢不注重教學”——開什么玩笑,都讀到博士了,還沒有自學能力,還需要導(dǎo)師的教導(dǎo)?還對老師抱著這樣的期待,一心以為人家是紅燭,燃燒自己只為了讓學生光明?
但,這不是他的錯。他才27歲,可能從6歲進入校門起,就不曾離開。外面的風大雨大、滿地霜雪,他聽在耳里只當是背景聲。一定要走上社會,被風暴雷霆打得滿頭包,才會瞬間長大。
如果你嫌不夠痛,我可以刺得更狠一些:快三十的男人,要么忙事業(yè)要么忙戀愛,是沒時間跟遠方的小姑娘做筆友的。反而是那些已婚有子的真“大叔”們,事業(yè)上了正軌,家庭幸福美滿,閑出蛆來,才有功夫慢條斯理泡妹妹。你的這個“小大叔”,為什么不去忙著賺錢、寫論文、泡妞,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給你授業(yè)傳道解惑。接受你的崇拜與仰慕,充當你的人生導(dǎo)師,彌補了他生活中的什么空缺?
這個胖胖的男孩子,和你一樣寂寞一樣渴望被肯定。(我怎么知道他胖?你說的。我還立刻想到了一句悲催的話:一白遮百丑,一胖毀所有。)
而你對他的感情,其實也離愛遠得很。
人類有一種其他動物都沒有的能力,就是“替代學習”,指吸收前輩、書本上的經(jīng)驗教訓,而不靠自身嘗試。比如你感冒了就吃阿莫西林,這是科學家們已經(jīng)證明了的有效藥物,就不必親自嘗百草了。出于這種需求,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在腦部發(fā)育成熟之前,人會本能地被年長者吸引,而且智力越高,越容易和比自己年紀大的人玩在一起。從幼兒園時期就是這樣,喜歡和小哥哥小姐姐玩的小朋友,會比喜歡和小弟弟小妹妹玩的聰明。也就是說,你這個年紀,會喜歡年紀大一些的男性,相當自然。未必是性的吸引,不一定跟愛情有關(guān),而可能只是這種學習的需求在推動你。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只要他愿意,你大可以和他通信下去。但這狀態(tài)能維系多久,不好講。也許他會很快迎來自己的愛情、事業(yè),忙忙碌碌,沒工夫再和你磕牙了;也許,成熟的,會是你。成熟與年紀的關(guān)系,遠遠沒有和閱歷的關(guān)系大,經(jīng)歷的事情越多,接人待物、應(yīng)對一切的能力越強,就越成熟。如果你刻意磨練自己,很可能過十年,再反過來看這個男孩,你和我一樣啞然失笑。
你的大叔,人家的小弟。你年輕時的大叔,是你長大后的小弟。
這段情無足輕重,讓我注意的是你說:“誰不愛大叔呢?他能保護你,引領(lǐng)你,有超強的治愈能力?!?/p>
我得反問你一句:“你覺得大叔憑什么想保護你、引領(lǐng)你、給你當阿莫西林和創(chuàng)可貼?他們存在世上,就是為了人類尤其是年輕女性的福祉奉獻一切的人嗎?這可能嗎?”
大叔泡小妹,和人類的一切行為一樣,都是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望,甚至是很自私很猥瑣的欲望。如果電影情節(jié)只停留在花前月下,那完全只出于觀眾們的心照不宣:都是成年人,都知道會發(fā)生什么。
他能保護你,但如果價錢合適,也很可能賣了你;他會引領(lǐng)你,但欲火上頭的時候,難保不引你去月黑風高處,方便自己下手;他傷害你的時候,比同齡男孩穩(wěn)準狠,因為他有經(jīng)驗,因為他知道小妹子只是生命中的過客,不值得珍惜,無所謂愛護。
這話說來殘酷,但委實如此。世上沒有活雷鋒,所有的“好”都有你未必能承受的價格。
最好打消對“大叔”這種事物的幻想,否則:心如氣球,膨脹得越大,越碎得一片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