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城市一直是我所向往的,不過直到大學畢業(yè)兩年后,才有機會成行——去了威海,住到了老同學家。那是我的第一個年休假,或許是極忙之后的放松讓身體不適應(yīng),到達后第二天就起了口腔炎。潰瘍的疼痛使我喝口水都困難,坐在飯桌上更是尷尬。同學的奶奶是位和善的老人家,不僅沒有責怪我失禮,還特意為我調(diào)制了一種藥物,讓我感激莫名。
老人家用的材料是威海的土特產(chǎn)——海帶。把海帶放在瓦片上燒焦,研磨成粉,涂抹患處。說實話,效果很不錯,只是涂抹時,粉末脫落刺激味蕾,一嘴的焦糊味。
這之后,我的身體似乎隨工作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每當忙完一陣,就容易起口腔炎。不過經(jīng)過摸索,我把海帶藥的治法進行了升級:用鋁箔紙包住海帶,隔絕空氣干蒸,磨粉后和蜂蜜混合,涂抹口腔。這樣一來,身居高樓不用再費力找瓦片,更加衛(wèi)生,調(diào)成膏狀用起來也更加方便。
不否認,可能有人覺得這樣自制太麻煩了,不如選用口腔噴霧或者口服西藥,可是那是化工制劑哦,而且里面含多少激素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邯鄲 吳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