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
自從高脂血癥走入人們視野以來,膽固醇就被長期視為“罪魁禍首”。有些人甚至因此不再吃雞蛋、肉等葷菜。那么,人體身上的壞膽固醇打哪兒來?又該怎么把它趕出體外?和膽固醇“抗戰(zhàn)”前,先通過隨堂測驗。
下面的是非題,請打√(對)、×(錯)或△(不一定)。
1.膽固醇高的食物就是壞食物。
答:(△)膽固醇高的食物不一定就是壞食物,要看吃進去的食物是否會使體內(nèi)膽固醇量過多。另外,體內(nèi)合成的膽固醇遠大于食物攝取的膽固醇,因此,吃高膽固醇食物并不一定會使我們體內(nèi)總膽固醇量過高。可以用膽固醇飽和脂肪指數(shù)(CSI)評估食物對膽固醇的影響,指數(shù)愈高的食物,影響膽固醇越大。研究顯示,食用高溫油炸食品或含人工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食用含飽和脂肪酸食物所造成心血管疾病危害更大。因此,除了要看食物所含的是飽和或不飽和脂肪酸以外,烹調(diào)方法也是重要的指標。
2.提升“好膽固醇”,就能降低“壞膽固醇”。
答:(√)體內(nèi)的膽固醇確有好壞之分?!昂媚懝檀肌奔锤呙芏戎鞍啄懝檀糎DL-C,“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易沉積在血管壁而形成粥狀動脈硬化;“好膽固”醇可將血液中多余的“壞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可說是“血管清道夫”。若”壞膽固醇”低于130毫克/分升、“好膽固醇”高于40毫克/分升,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提升“好膽固醇”,的確能降低”壞膽固醇”。
值得一提的是,提高“好膽固醇”最有效率以及最容易做到的是適當運動。建議每周五天,每次運動超過半小時,運動強度為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若以快走為例,要達到全身發(fā)熱、無法邊走邊唱歌的強度。
3.使用人造奶油取代牛油,對降低膽固醇有幫助。
答:(×)人造奶油即植物奶油,是植物油氫化而成。雖然人造內(nèi)奶油沒有膽固醇,但人造奶油在制造過程中會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造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對身體的危害反而更大。2015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已經(jīng)宣布人類飲食中的人工反式脂肪酸是不安全的,并要求食品制造商三年后生產(chǎn)的所有食品中不能有人工反式脂肪酸。
4.體型纖瘦的人也可能有高膽固醇。
答:(√)一般而言,肥胖的人容易有高膽固醇,不過,這不代表瘦子或中等身材的人不會有高膽固醇。一般來說,體型纖瘦的人,高膽固醇比例低,但也有例外,例如吃得不健康,常吃高溫油炸、氫化的人工反式脂肪食物或富含飽和脂肪酸食物。缺乏運動者,也可能有高膽固醇。
5.膽固醇愈低愈好。
答:(×) 膽固醇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元素,是合成體內(nèi)激素及膽酸的重要材料。因此它在人體的含量無論太高或過低,都會造成相應的疾病。膽固醇是修復細胞膜、維護神經(jīng)功能、合成體內(nèi)激素的必要物質(zhì)。如果膽固醇過低,人體會容易疲累,抵抗力變差,甚至產(chǎn)生憂郁情緒。所以,人體總膽固醇應控制在130~200毫克/分升。
膽固醇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疾病。因此,在攝取食物時,可選擇以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取代飽和脂肪酸食物,避免反式脂肪酸食物。要注意的是,不飽和脂肪酸食物雖然對身體有益,但仍屬高熱量食物,因此攝取時也要注意熱量。
6.嚴格控制飲食,就能降低膽固醇。
答:(△)有些人為了維持健康與身材,餐宴時避免大吃大喝,如蝦、蟹等被視為含高膽固醇的海鮮類食物絕對不碰;三餐盡量吃素;降低蛋、肉類攝取;吃烘焙食品,特地挑選熱量低的“養(yǎng)生”餅干、面包等。結果體檢卻發(fā)現(xiàn)膽固醇不但沒降,還有升高趨勢。
人體膽固醇影響因素可歸納為四點:飲食、先天基因、激素、生活習慣。膽固醇來源除了食物,身體也能自行生成,大多數(shù)體內(nèi)膽固醇是肝臟自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制造,一般人僅知要注意飲食,但沒有正確選擇食物,反而掉入食品陷阱。蝦、蟹等雖然號稱高膽固醇食物,但其飽和脂肪酸低,對體內(nèi)自動合成膽固醇的威脅性少;反倒是號稱“營養(yǎng)健康”的烘焙類食品,外包裝雖標注植物油,其實在制造過程中已改變化學結構,屬于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人體合成膽固醇的量。
正確控制飲食才能有效達成健康目標,若本身有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癥者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加上藥物,也能將膽固醇降到需求值,而性別、年紀、運動量、煙酒癮等,也都會影響體內(nèi)膽固醇量的生成。
7.飲食清淡的人,比較不會有膽固醇問題。
答:(√)飲食清淡的定義與標準因人而異,但整體來說,排除基因、藥物、激素的影響,少油、少鹽、少糖確實能降低“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風險。
一般人會將素食當成飲食清淡的象征,其實不少素食食品包括炸豆包等,在烹調(diào)過程中可能使用了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反而有提升高膽固醇的風險。另外,汆燙過的青菜也會被加入其他油品調(diào)味,若加入的油品屬于高飽和脂肪酸,便成“地雷”。
如果要求三餐不碰油、鹽、糖很困難,那就要慎選添加物配方,將“少”改成“好”,即“好油、好鹽、好糖”,降低飲食壓力,吃得安心。
8.降膽固醇藥物副作用多,最好不要吃。
答:(×)平常若易覺肩頸酸痛、頭暈嗜睡,甚至心答:絞痛、胸痛胸悶,都可能是膽固醇超標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佳的征兆。而當血中膽固醇過高時,醫(yī)生一般會建議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并通過運動提升體內(nèi)好的膽固醇。但若嚴格執(zhí)行6個月后,仍未達標準值,醫(yī)生通常會給患者開出降脂藥物。而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其膽固醇的控制會更嚴格,降脂藥物的使用就顯得重要。
雖然任何藥物都會有輕微至明顯的副作用存在,人體對不同藥物也會有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但醫(yī)生會根據(jù)你的身體狀況減量或甚至停藥,不該因害怕副作用而擅自停藥。
9.降膽固醇藥物服用一陣子,可在醫(yī)師指示下停藥。
答:(√)服用降脂藥物后,醫(yī)生會在3~6個月后重新檢驗患者血中膽固醇值,若已降至標準值下,會考慮停藥,并建議每半年追蹤。但若是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即使血中的膽固醇量已控制在標準值下,醫(yī)生可能仍會要求繼續(xù)服藥一段時間。若能停藥,也會要求患者定期復查膽固醇值。
10.雞蛋含卵磷脂,可降低膽固醇,多吃一點沒關系。
答:(√)卵磷脂雖然能乳化脂質(zhì)、帶走膽固醇,但在研究中一般是使用大豆卵磷脂,而非指雞蛋卵磷脂。部分研究也指出,大豆卵磷脂乳化脂質(zhì)的效果比雞蛋的卵磷脂來得要好。同時,蛋黃本身仍有較高含量的膽固醇。根據(jù)目前觀念,健康人一天膽固醇攝取量每天不宜超過300毫克,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的攝取上限標準較嚴格,每天以200毫克為限。
目前研究認為,健康人一星期吃七顆蛋不會影響健康,但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若食用相同的雞蛋量卻可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所以,雖然食用雞蛋不會造成高膽固醇,但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還是需要注意蛋的攝入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