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
剛過去的2015年,反轉新聞格外多。有的是自身演繹的反轉劇,也有的是媒體推波助瀾之下上演的糾錯劇本,劇情的跌宕起伏令人由喜到悲、由信服到懷疑、由憤怒到諒解……作為旁觀者,嬉笑怒罵之后,我們更應留心這些事件背后的深意。
事件回放:
去年12月初,65歲的畢國昌在海南三亞灣游泳,其違規(guī)停放的自行車和衣服被城管扣走。當晚,畢國昌在網(wǎng)上發(fā)布了一張自己穿泳褲,頭戴游泳圈站在三亞市政府門前的照片,并稱其穿泳褲在街上4個多小時,備受羞辱。
畢國昌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黑龍江記者站原站長的身份隨之曝光,很多網(wǎng)友為這名廳官鳴不平。3天之后,涉事城管被處理。不過這事卻再起波瀾。有媒體曝出畢廳長并非走到市政府,而是打車前往,中途還回家取了相機。事后,畢國昌承認說謊,并向媒體和公眾致歉。
反思:
懂得運用輿論來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是可取的,但凡事過猶不及,尤其是模糊了虛實邊界。別忘了新聞里最重要的一點是真實,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因為公眾需要知道全部的真實。
說謊的退休廳官
事件回放:
大連男子小李每次出差入住酒店,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等待當?shù)鼐降牡絹恚驗樗c一名毒販同名,一住酒店就會被帶走。忍無可忍的小李找到媒體,大倒苦水,引來不少同情。
可劇情很快發(fā)生反轉。細心人發(fā)現(xiàn),警方內(nèi)網(wǎng)上的毒販照片與他的相貌完全一致,警方再次將他帶走核查。但沒過多久,警方證實,他的犯罪信息是被誤錄,而他的這張照片是他之前因賭球被拘留時拍攝的。一波三折后,所謂的犯罪記錄最終被警方刪除。
反思:
本該謹慎填寫的犯罪記錄為何會輕易弄錯?錯誤發(fā)生后,又多次把當事人帶走調(diào)查,為何還是沒能及時糾錯?劇情的二度逆轉,更加證實了警方的荒唐和低能。要抹掉不屬于自己的污點,怎會如此艱難?若是抹不掉,我們難道只有期盼同名的人別做壞事?
事件回放:
在安徽天長市看守所內(nèi),丁某和焦南彬因制止了同監(jiān)犯趙某的自殺行為而“立功”,同時獲減刑。正當兩人即將刑滿出獄時,趙某的舉報信揭穿了“立功”真相。
趙某說他是配合丁某和焦南彬演了這出戲,而兩人承諾的好處費卻并未兌現(xiàn),趙某遂舉報。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更多隱情被披露。原來策劃假自殺事件的竟是看守所所長唐來富,因受丁某家人所托,安排了這出戲。焦南彬是看守所一名民警的同學,因受“關照”,也參與進來。事后,相關人員都得到處理。
反思:
從看守所所長駕輕就熟的套路看,這或許并不是他第一次為在押犯提供“幫助”,其松散的管理令人堪憂。如果懲治罪犯的最后一道防線都在腐敗面前失守,那社會公平正義又將從何談起?只希望鐵窗內(nèi)的“高壓線”不再形同虛設。
同名的尷尬
假立功鬧劇
事件回放:
去年2月的一天,大三學生孟瑞鵬在河南濮陽西趙樓村救了兩名落水女孩,但他24歲的生命卻戛然而止。
然而,孟瑞鵬并不知道,在旁目睹一切的孩子母親在事后聲稱,是因孟瑞鵬蹬壞護欄才使三人落水。警方最初的調(diào)查結果也顯示,并沒有明顯證據(jù)證明孟瑞鵬是見義勇為。不過事情很快出現(xiàn)轉機,一些目擊者看到網(wǎng)上的議論后,到派出所證實了孟瑞鵬救人事實。至此,孩子母親才承認了孟瑞鵬的義舉,之前是因怕承擔賠償及法律責任才故意隱瞞。
反思:
若不是目擊者提供線索,真相恐怕很難大白于天下。母親的謊言在混淆是非的同時,也沖擊著人們的心理底線,讓人心生一股涼意。雖然事后各種見義勇為的榮譽紛至沓來,但已在天堂的孟瑞鵬更需要的是真相與尊嚴。
事件回放:
去年夏天,在南京市鼓樓區(qū)龍蟠里的街道上,一個西瓜攤點幾百斤的西瓜當場被砸爛,阻礙交通幾小時。攤主一口咬定,是城管執(zhí)法時把西瓜砸爛的,還聲稱自己被城管打了。圍觀群眾譴責城管暴力執(zhí)法。
面對群眾的指責,城管隊員卻講出了另一版本:因為攤主占道經(jīng)營,城管幫他們把西瓜轉運到指定銷售地點??傻胶髞恚瑪傊骶孤?lián)合一幫人開始自己砸瓜。但圍觀群眾并不相信城管的解釋。民警調(diào)出事發(fā)路口的監(jiān)控錄像后,群眾才恍然大悟,砸瓜的真是攤主本人。
反思:
面對滿地被砸得稀巴爛的西瓜和攤主繪聲繪色的控訴,人們很難去質(zhì)疑遭受欺凌的弱者所言的真實性,并習慣性地把矛頭指向名聲不太好的城管隊員。作為旁觀者,在判斷是非之前,我們應拋開雙方的身份,來一次公平的審視。
事件回放:
發(fā)生在黑龍江慶安火車站的槍擊案,也發(fā)生過反轉。民警李樂斌將醉漢徐純合擊斃后,不少媒體曝出徐純合是“上訪戶”,他被槍殺是因官方想阻止其繼續(xù)上訪。一時間,網(wǎng)絡上群情激憤。但當事民警和當?shù)卣欢揉渎?,未公布調(diào)查進展。
不過兩周后,案發(fā)視頻終于公布,徐純合阻止乘客進站,李樂斌在勸阻過程中與其發(fā)生爭執(zhí),徐純合現(xiàn)場襲警,還將6歲的女兒擲向李樂斌。在躲避無效和警棍被奪的情況下,李樂斌開槍屬于依法執(zhí)行公務。經(jīng)調(diào)查,徐純合也并非“上訪戶”。
反思:
就在人們追問真相的時候,當?shù)卣畢s把欲知真相的群眾晾在一邊,讓輿情更加“洶涌”。足足等了兩周,視頻才被公布。官方回應的怠慢與拖延,往往是矛盾激化的“禍首”,但經(jīng)歷多次慘痛得來的教訓被一次次“無視”。連新華社都忍不住說,“公眾需要真相,不能總靠倒逼”。
事件回放:
去年5月,安徽阜陽開發(fā)區(qū)陳莊社區(qū)書記劉建因涉嫌“強奸”被捕?!笆芎φ摺壁w某稱,她因辦居住證去找劉建開證明,不料被劉建在車中強奸。但不久后,劉建被無罪釋放,趙某就在網(wǎng)上公布了劉建的罪行。
不過隨后警方的調(diào)查還原了事實真相。原來趙某的男友代某和劉建是親戚。幾年前,代某的哥哥與劉建因競爭陳莊社區(qū)書記職位發(fā)生矛盾,并將劉建打成重傷,被判刑入獄。事后,代某欲對其進行報復,就想出栽贓陷害的戲碼。真相曝光后,趙某因頂不住壓力,服下安眠藥,經(jīng)洗胃后脫離危險。
反思:
害人之心不可有,說不定哪天就被拆穿了;防人之心也不可無,說不定哪天就被陷害了。對于這些栽贓嫁禍、黑白顛倒的人,就應該拆穿其丑惡嘴臉,即使最后尊嚴掃地,也是咎由自取。
遲來的真相
砸瓜的真不是我
應對輿情要快
栽贓戲碼
事件回放:
去年10月8日,一段“派出所民警無人辦公讓群眾等候”的視頻在網(wǎng)上流傳。視頻顯示,本該是上班時間,遼寧阜新市公安局細河分局北苑派出所戶籍窗口卻空空如也,戶籍員韓雙宇并不在崗。網(wǎng)上批評之聲如潮涌,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韓雙宇找到了監(jiān)控錄像,發(fā)現(xiàn)那段視頻是一名黑衣女子拍攝,而這名女子當天是來補辦戶口的。戶口本丟失本應登報說明,可黑衣女子覺得麻煩,韓雙宇申請為她免了這道程序。見沒有其他辦事群眾,韓雙宇就出去上廁所。黑衣女子趁機拍了這段視頻。真相大白后,韓雙宇并未繼續(xù)追究,只希望黑衣女子能誠信做人、不再傳謠。
反思:
雖然事后證明,黑衣女子確實是無中生有、造謠生事,但當?shù)谝淮慰吹竭@樣的視頻和標題時,相信不少人跟我一樣,信了。所以在擬態(tài)環(huán)境中,有時有圖并不一定有真相,要還原真相就得多方取證。對韓雙宇來說,攤上這事真是滿“口”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若不是較真調(diào)出監(jiān)控視頻,又有誰能解其中味呢?
事件回放:
在校大學生閆嘯天暑假期間掏鳥16只,在網(wǎng)上公開販賣。這一舉動換來了10年半的刑期,其罪名是犯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時間,該消息引發(fā)熱議。閆父辯稱孩子根本不識燕隼,網(wǎng)友認為閆嘯天屬無心之過,判刑過重,甚至還有人評論“人不如鳥”。
不過,隨后的調(diào)查真相卻讓人啞口無言。閆嘯天不僅認識這些鳥,還曾在網(wǎng)上公開介紹它們的名字、習性,以供售賣。他還加入了一個非法販賣珍惜鳥類的QQ群,曾非法收購1只鳳頭鷹轉手出售。其“不識國家保護動物”的說法不攻自破。
反思:
即使故事最終沒有發(fā)生反轉,閆嘯天被判刑也不冤枉,因為法律條文說得明明白白,法院量刑有理有據(jù)。人們吐槽判刑過重正好說明在保護動物這點上,我們的認識不夠,相關部門的宣傳普及不夠。這事兒算是給我們上了一堂普法課,只不過代價有點沉重。
事件回放:
因為被匿名舉報參與賭博,湖南衡東縣原縣委副書記譚建華去年7月被免職。這名匿名舉報者是衡東縣河西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董志國,他雇人偷拍到譚建華在酒店賭博的鐵證。兩人曾在工作中發(fā)生過爭執(zhí)。
但不到一個月,已被免職的譚建華立刻“異地上馬”,成為衡山科學城管委會籌備組的負責人。有人分析,將這樣重大的項目交由他牽頭,實際上是重用。不過匿名舉報者董志國卻沒這么好運。他因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被警方帶走,并在相關辦案場所被監(jiān)視居住52天后才被放出。
反思:
我們并不排除董志國存心報復的可能,但至少他提供的證據(jù)真實有效。而警方帶走他的理由并不使人信服,在處置程序上也存在不當。法律規(guī)定,監(jiān)視居住只能在犯罪嫌疑人住處或指定居所執(zhí)行,不得在專門的辦案場所執(zhí)行。當?shù)卦谔幹蒙?,對“舉報者更狠”的做法讓人難以釋懷,其“支持什么,反對什么”的立場也讓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