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歡
(西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基于實用主義視角探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
黎 歡
(西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題中之意。鑒于目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事業(yè)的曲折發(fā)展,尋求新的視角探索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可行路徑已成為必然和應然。借鑒實用主義實踐觀、真理觀與價值觀的合理內(nèi)核,企圖從中尋求思維火花,以此探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行之有效的實施路徑。
實用主義;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
實用主義于上世紀產(chǎn)生于美國,公開主張超越唯物論與唯心論,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并主張建立有實用價值的認識論與方法論,而非建立虛無縹緲的理論哲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它強調(diào)現(xiàn)實行動和效果在哲學中的重要意義。它把現(xiàn)實生活看作哲學的立足點,把確定信念看作行為的起始點,把采取行動看作謀生存的聯(lián)結(jié)點,把銳意進取看作基本的創(chuàng)新點,把實際效果看作生活的終止點。實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作為同時代的哲學,共同的時代背景與哲學背景使兩者在很多方面具有共通點,比如,二者都強調(diào)實踐的重要性,并且對經(jīng)驗的理解具有一致性。正是源于此,需要我們以理性的態(tài)度重新審視實用主義,以科學的視角看待實用主義的實踐觀、真理觀和價值觀,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其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影響,試圖從中尋求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行之有效的實施路徑。
(一)實用主義的實踐觀
實用主義作為一種哲學,同其他哲學的不同之處在于沒有晦澀難懂的玄思和令人憎惡的詭辯,而是力求用樸實的話語和直白的敘述闡明道理,使其在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的同時釋疑人生的困惑和難題。為此,實用主義拋棄形而上學的積習,大力倡導實踐哲學,著重突出實踐的作用和價值,強調(diào)以行動為實際準則,而非依據(jù)僵化的原則;以效果為評判信仰和觀念是否真實的基本標準,而非依據(jù)理論的存在。因為思想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其所產(chǎn)生的實踐、效果的不同。換言之,任何理論和概念“除了實踐的意義以外,并無別的意義可言”。[1]
(二)“效果-對象-方法”路徑
實用主義這種講究實效的精神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具有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不單是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在當前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中,大多數(shù)只是單純地從理論傳播者的角度出發(fā)來宣傳和普及科學理論,認為受眾應該接受怎樣的知識和理論,而非從受眾的角度出發(fā)來考慮問題。宣傳理論的內(nèi)容和手段是否能被受眾所接受,受眾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和所關心的熱點問題是否被答疑等一系列疑問無從回答。這也造成理論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鴻溝?;趯嵱弥髁x講究實效的精神和準則,可找到途徑解決上述問題。任何一種傳播活動,只有被受眾所接受和掌握,傳播才能有實際效果。因此,從受眾的心理特點出發(fā),不斷地調(diào)整和改進傳播的內(nèi)容和方式,才不會引起受眾的厭倦,反而會激起受眾的興趣。從受眾的求新心理來看,則是話語方式上要接地氣,建構(gòu)大眾的話語體系;傳播載體上要跟進時代潮流,報紙等傳統(tǒng)媒介和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媒介結(jié)合使用;傳播方式上要將灌輸轉(zhuǎn)變?yōu)榛?,建立傳播者與受眾的雙向信息交流。從受眾的求實心理來看,則要注重理論的實踐性。從老百姓的實際困難出發(fā),用科學的理論幫助老百姓分析困難的成因,并幫助其尋找解決困難的途徑,在解決問題中加深老百姓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這恰如胡錦濤所講:“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jié)合起來。……靠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群眾謀利益,而不是靠空洞的說教來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的”[2]。
綜上所述,實用主義的實踐觀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具有借鑒意義。可開辟一全新的視角來研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實施策略,以講究實效的角度來看待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者與受眾對傳播內(nèi)容和傳播方式的差異性態(tài)度。因此,基于實用主義的實踐觀理論,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根本目的出發(fā),從受眾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滿足出發(fā),以“效果-對象-方法”為邏輯路線,選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行之有效的實施途徑。
(一)實用主義的真理觀
實用主義在繼承他人真理觀合理成分的基礎上,以真善美相統(tǒng)一為視角對真理進行了頗有深度的剖析,并建立了著重突出實踐效用的真理觀,其核心要義則是“有用即真理”。具體來說,真理既具有“真善美”的本質(zhì),又具有實踐的特性。它不再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觀念和概念,而是同實在相符合的能被我們所確定和核實,并使之生效的存在。而理論、概念的真理性并非體現(xiàn)在它是否與客觀相符合,而體現(xiàn)在它能否有效地解決人們的現(xiàn)實問題。皮爾士將真理具體地劃分:表象或命題同其對象相符合;抽象命題同理想極限相符合;抽象命題在實踐中引領人們意見相一致;同人們滿足的效果相符合?;诖?,實用主義認為,人的思想是反映人的適應行為和反應的一種方式,是人為了追求適應環(huán)境、使生活愉悅和滿足而作出的滿意的效果。
(二)“利益-機制-策略”路徑
實用主義這種求真務實的特性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具有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歸根結(jié)底是讓馬克思主義更好地指導大眾的實踐,使大眾少走彎路和錯路。因而,如何讓大眾充分意識到馬克思主義的實用性,這才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過程,應是為群眾謀求利益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要義是利益的大眾化,而利益則導致需求的形成?!按蟊姷男枨笫抢碚摰拇蟊娦裕瑳]有大眾性的理論需求,就沒有理論的大眾化”。[3]當前,馬克思主義在實現(xiàn)大眾化的過程中,既遭遇著效果不理想且舉步維艱的困境,也面臨著新形勢下亟待解決的新問題,說到底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局面,是因為未能滿足大眾的利益。這必然影響著大眾對馬克思主義的熟知和理解。因而,要鼓勵大眾進行利益表達,要建立和健全利益表達的實施機制,使得大眾的利益訴求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例如,作為我國最基層的村委會、居委會要充分利用同大眾緊密聯(lián)系的優(yōu)勢,密切關注大眾的心理需求和利益需求,并通過會議等形式,既讓大眾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又讓其了解到他人所關心的利益問題,達到平衡和協(xié)調(diào)利益沖突和實現(xiàn)利益認同的目標。除此之外,還要拓寬利益表達的方式。在互聯(lián)網(wǎng)迅猛發(fā)展的今天,不只是利用會議等制度化的表達方式,還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網(wǎng)絡渠道來拓寬大眾的利益表達方式,使得群眾更方便、快捷地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
總而言之,實用主義的真理觀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具有借鑒意義。在實用主義真理觀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施路徑可從利益認同的視角出發(fā),以大眾利益為基準,既要鼓勵大眾進行利益表達,也要緊跟時代步伐以拓寬利益表達方式,并開辟出一條基于“利益-機制-策略”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一)實用主義的價值觀
實用主義的價值觀貫穿著實用主義哲學發(fā)展的始終。分析和歸納實用主義的價值觀,可將其主要內(nèi)容歸為三大部分:活動與價值、觀念與價值、方法與價值。具體來說,在活動與價值方面:實用主義者看來,活動與價值是雙向互動的?;顒有枰獎?chuàng)造價值。反之,若要創(chuàng)造價值,則必須要實踐活動。這也說明只有在實踐活動中能確切地解決問題,才能滿足人的生活和生產(chǎn)需要。在觀念與價值方面,觀念之所以成為幫助人們改造環(huán)境、排除困難的工具,是因為它的功用與價值。而觀念的價值是隨著人的實踐活動的變化而變化。在方法與價值方面,實用主義者認為環(huán)境瞬息萬變,因沒有普遍適應環(huán)境和解決各項具體問題的工具,故必須開拓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有恰當?shù)姆椒▌t必須有與之相當?shù)膬r值標準,這樣才能激勵大眾既要講求方式與方法,又要敢于求新、奮勇向前。這三部分的內(nèi)容,則具體展現(xiàn)了實用主義價值觀的特性,即實踐性、主觀性與針對性。
(二)“對象-方法-目的”路徑
實用主義價值觀這種不拘泥于經(jīng)驗而針對具體問題尋求恰當方法的精神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具有重要意義。在馬克思主義傳播中,不能統(tǒng)一地“一刀切”,而是針對不同地區(qū)、不同群眾有區(qū)別地、有策略地進行理論宣傳。舉例來說,在民族地區(qū),民族意識的覺醒和宗教信仰的影響,阻礙著馬克思主義在這些地區(qū)的傳播。全面地探索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地區(qū)的傳播途徑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地區(qū)的大眾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一,要正確地處理民族宗教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之間的關系。既要準確地把握宗教特性,循序漸進地處理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又要利用宗教道德、宗教教義中的積極因素,引導其適應社會主義。除此之外,還要強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群眾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認同感。第二,要大力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干部。少數(shù)民族干部來自民族地區(qū),對當?shù)氐奈幕?、群眾心理等方面比他人要了解,并且當?shù)厝罕妼λ麄儽容^信任。對于少數(shù)民族干部,既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又要加強國家對民族宗教的政策教育,使其能夠正確地向少數(shù)民族群眾傳播理論。第三,要共享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成果。鄧小平曾經(jīng)說過:“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fā)展”。[4]因而,推進馬克思主義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大眾化,則要用富民的實際行動讓少數(shù)民族群眾共享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成果,使得大眾在解決就業(yè)、扶貧解困的實惠中認同馬克思主義。
實用主義的價值觀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施路徑具有借鑒意義。根據(jù)實用主義價值觀的特性,歸納出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的可用因素。針對傳播對象的差異性,進行有區(qū)別地理論宣傳與教育,進而達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目標。實際上,這種路徑可概括為以“對象-方法-目的”為特點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之路。
(責任編輯 遠 揚)
[1] 沈銘賢,王淼洋.科學哲學導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10.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20.
[3] 任新民.大眾的理論與理論的大眾化[J].學術探索,2010(4)∶1-5.
[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
A85
A
1671-5454(2016)06-0061-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17
2016-10-09
黎歡(1990-),女,河北石家莊人,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