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飛
(云南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昆明 650091)
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研究
——兼論群眾路線的重要性
王燕飛
(云南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昆明 650091)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新的戰(zhàn)略部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持續(xù)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發(fā)揮人民群眾監(jiān)督作用和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guī)律。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偉大實踐,而且初步形成了系統(tǒng)的、相互聯(lián)系的理論觀點。本文以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邏輯為研究起點,在剖析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內涵的基礎上,以群眾路線為分析工具,探討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基準,并從群眾溝通機制的建立與維護、政黨權威的鞏固以及全面從嚴治黨成果的共享三個方面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做出評價,以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化發(fā)展和體制建構。
從嚴治黨;效度;群眾路線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面”: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叭娼ǔ尚】瞪鐣笔屈h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也是“兩個一百年”所囊括的重大國家戰(zhàn)略目標?!叭嫔罨母铩痹从邳h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是對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全面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黨的中央全會第一次專門研究法治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任務、布局進行了全面部署?!叭鎻膰乐吸h”主要精神來自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的講話:“今天這個大會,是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對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進行部署?!薄八膫€全面”的提法,將“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并列為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推進重點,將全面從嚴治黨正式列入國家體制發(fā)展、目標規(guī)劃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從“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的黨風黨紀建設不僅僅是在理論上又上升了一個高度,更是在政黨治理上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共產主義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工人階級政黨。在同盟創(chuàng)立初期,同盟章程就對保持黨的純潔性做出嚴格規(guī)定,要求每一個支部對它所接受的會員的品質純潔負責。列寧在創(chuàng)建俄國工人階級政黨的過程中也特別強調:“我們的任務是要維護我們黨的堅定、徹底性和純潔性。我們應當努力把黨員的稱號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摘自《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馬克思主義政黨之所以高度重視保持黨的純潔性,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永葆黨的政治本色,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從而更好地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始終把保持黨的純潔性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和重要目標。毛澤東早就明確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是“一個有紀律的、思想上純潔的、組織上純潔的黨,合乎統(tǒng)一的標準的黨。”而從嚴治黨的根本目標即是保持黨的純潔性。改革開放以來,黨面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嚴治黨的任務更加繁重。江澤民指出:“黨的性質、黨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地位、黨肩負的歷史使命,要求我們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摘自《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胡錦濤也強調:“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正視并及時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肌體健康?!?摘自《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梢哉f,堅持從嚴治黨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身的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根本。而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更是將黨的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以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邏輯為研究起點,在剖析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內涵的基礎上,以群眾路線為分析工具,探討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基準,并從群眾溝通機制的建立與維護、政黨權威的鞏固以及全面從嚴治黨成果的共享三個方面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做出評價,以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化發(fā)展和體制建構。
1.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淵源
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黨建思想起源于建黨初期,從嚴治黨的理論基礎主要體現(xiàn)為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的加強。1927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提出:黨部的指導原則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將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指導原則,為從嚴治黨打下了組織基礎;1929年,中國共產黨黨內開展了對紅四軍黨內存在著的各種非無產階級的錯誤思想的批判;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提出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摘自《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發(fā)揚從嚴治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1956年,八大黨章對黨的建設提出新要求,提出了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條原則、黨員的十項義務和七項權利。1962年,針對黨的組織建設問題和黨的干部管理問題,劉少奇、鄧小平先后提出:“執(zhí)政黨建設有兩個重大問題,一個是基層組織問題,一個是干部問題?!?摘自《劉少奇年譜》(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干部。對執(zhí)政黨來說,最關鍵的是干部問題?!?摘自《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自此,“黨要管黨”成為黨自身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和經驗。改革開放后,中央開展了整黨運動,對黨內思想、作風、組織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整頓?!斑@次整黨的任務是統(tǒng)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摘自《十二大以來中央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并成立了中央整黨委員會,進行了解情況,掌握政策,督促檢查,指導宣傳。1985年,中央整黨委員會發(fā)布《關于農村整黨工作部署的通知》,“從嚴治黨”首次出現(xiàn)在中央文獻中,揭開了改革開放后從嚴治黨的序幕。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針對黨內存在的腐敗問題提出:“從嚴治黨,除了必須把少數(shù)腐敗分子開除出黨之外,還必須著眼于對絕大多數(shù)黨員經常地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進一步發(fā)展了從嚴治黨的思想。1992 年,十四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將從嚴治黨寫進了十四大黨章,使從嚴治黨上升到黨的根本大法的高度,確立為黨的建設基本原則。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從嚴治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保證?!?,將從嚴治黨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聯(lián)系起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強調:“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八大又明確提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從嚴治黨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得到了逐步深化和完善。
2012年11月,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指出:“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2013年2月,習近平指出:“要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突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睂θ鎻膰乐吸h思想實現(xiàn)了具體化,闡明全面從嚴治黨包含黨的建設的五個方面的內容。2014年10月,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總結大會上強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并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八點要求:“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持續(xù)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發(fā)揮人民監(jiān)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guī)律?!边@是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完整提出和進一步深化。2014年12月,“四個全面”的提出,標志著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形成。2015年,習近平首次把“四個全面”定位于黨中央的戰(zhàn)略布局,將全面從嚴治黨上升到黨的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體現(xiàn)了全面從嚴治黨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從嚴治黨思想的完善和升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是從嚴治黨,但其本身的功能與意義又超越了從嚴治黨。首先,內涵具體化。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包括五個方面的內涵: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對黨的建設內容實現(xiàn)了全覆蓋,從而保證全面從嚴治黨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其次,地位戰(zhàn)略化。將全面從嚴治黨思想上升到中央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意味著全面從嚴治黨主體涵蓋了中央、地方和基層,真正實現(xiàn)了不留空白的從嚴治黨。最后,人民群眾功能中心化。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升華,這表明全面從嚴治黨不再僅僅是共產黨自我改進的內部措施,而是真正將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質目標踐行到底、實現(xiàn)在國家發(fā)展新時期融入群眾,代表群眾的終極目標。
2.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
全面從嚴治黨對從嚴治黨的繼承與發(fā)揚奠定了其堅實的理論基礎,更應時代的要求與發(fā)展實現(xiàn)了理論創(chuàng)新。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回歸并強化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二是在實踐上將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結合起來;三是將群眾路線在黨的建設中充分運用起來。
首先,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回歸與強化,從思想上對廣大黨員及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黨在自身建設上進行嚴格要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共產黨的先進性做了明確表述:“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他們沒有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fā)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在領導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斗爭期間,馬克思恩格斯特別強調黨的紀律的重要性,強調黨要有組織紀律,要在思想、政治和組織上加強自身建設,樹立黨的權威,凝聚無產階級力量,才能取得革命勝利的保障。由此,從嚴治黨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根本原則。列寧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原則,將從嚴治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根本原則。為了保持黨的純潔性,提高黨的戰(zhàn)斗力,列寧強調,必須“有極嚴格的真正鐵的紀律”,要得到“整個工人階級全心全意的擁護”*摘自《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國共產黨堅持與時俱進,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建黨思想的同時,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實踐,深化了對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認識:十六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申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2012年春季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扎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各項工作》中論述到:“保持黨在思想上的純潔性,是保證黨的正確政治方向和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思想基礎;保持黨在組織上的純潔性,是保持全黨步調一致和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組織保證;保持黨在作風上的純潔性,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和不斷從人民群眾實踐中吸取經驗、智慧和力量的固本之道?!币蚨?,全面從嚴治黨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與純潔性的回歸與強化,它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強調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強調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黨地位與權威,更是對黨員及黨員干部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的高要求,以此為黨的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在實踐上將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結合起來,實現(xiàn)政黨治理制度化、權力運行規(guī)范化,純潔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tài)。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共產黨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政黨,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共產黨一方面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先鋒隊,代表整個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共產黨又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具有思想上的先進性。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建設的過程中,特別重視思想建設,在實踐中形成了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三位一體”的黨建格局。習近平的全面從嚴治黨第一次將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結合起來,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摘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要實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既要有思想的保證,還要有制度的保障,兩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思想建黨為全面從嚴治黨構筑堅固的思想防線,而制度建設則是規(guī)范黨內權力運作和黨員行為的保障,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一方面,思想是基礎,是共產黨人經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并且決定著黨的制度建設的方向,關系著黨的制度建設的成效。另一方面,制度建設的成果又反過來鞏固黨的思想建設,確保黨員干部具有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進而保證全面從嚴治黨的貫徹落實。在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的前提下,構建完備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為規(guī)范黨內權力的運作和各級領導干部的行為的實踐提供了準備。因此,黨的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兩者本身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構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兩大根本支柱,這也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始終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fā)力、同時發(fā)力。”
最后,將群眾路線在黨的建設中充分運用起來,真正實現(xiàn)“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擺正利益目標,切實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群眾路線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體現(xiàn)即為黨性與人民性的統(tǒng)一。習近平的全面從嚴治黨理論認為,黨性原則是黨員干部立業(yè)、立德的基石。對此,習近平從多個方面做了論述,他認為,首先,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是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問題。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和精神之“鈣”,“總開關”沒擰緊,就會“跑冒滴漏”,精神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八枷爰儩嵤邱R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領導干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習近平:《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載《黨建研究》,2013年第5期。。其次,轉變作風是黨性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黨性修養(yǎng)要體現(xiàn)在日常工作中,檢驗黨性修養(yǎng)的標準就是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習近平認為,作風問題事關黨的形象,絕對不是小事,不良作風不糾正,就會侵蝕黨的執(zhí)政根基。群眾路線是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一大特色。習近平在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始終堅持人民群眾主體地位,他深知,“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摘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十八大后,在安排部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他特別強調:“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載《求是》,2013年第1期。。在談到好干部的標準時,習近平強調好干部要為民擔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反對腐敗的制度設計上,實行開門反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人民監(jiān)督。在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中,堅持黨性與堅持人民性是高度統(tǒng)一的。一方面,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反腐倡廉,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群眾路線的踐行、工作作風的轉變、反腐倡廉的開展,都離不開人民的監(jiān)督。
3.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意義
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偉大實踐,而且初步形成了系統(tǒng)的、相互聯(lián)系的理論觀點。它并不是簡單地在黨的歷史上從嚴治黨的基本經驗基礎上增加了“全面”二字,而是總結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借鑒其他國家共產黨在執(zhí)政條件下黨的建設的經驗教訓,從新的形勢任務和黨的自身狀況出發(fā),對黨的建設規(guī)律的新探索,是再一次“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對于加強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在理論上,全面從嚴治黨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從嚴治黨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中國化的新成果。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從嚴治黨有過許多理論論述和原則規(guī)定,尤其是列寧在領導俄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了系統(tǒng)的從嚴治黨思想論,為后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執(zhí)政黨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的歷代領導集體以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理論為指導,結合中國國情與黨情,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中國化,在從嚴治黨方面不斷 形成新認識、新理論,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政黨從嚴治黨思想的與時俱進。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嚴治黨”思想深化為“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在理論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從嚴治黨關鍵在從嚴治吏”、“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把握從嚴治黨的規(guī)律”等等,這些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從嚴治黨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黨建思想中國化的新成果。
其次,在實踐上,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匡正黨風黨紀提供了準則。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提出了“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圍繞這一任務,中國共產黨不斷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索,新中國成立后,黨的歷代領導集體繼續(xù)抓好這個重要任務,不斷探索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其間雖有過曲折,但總體上取得了巨大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中國改革發(fā)展的任務更加艱巨,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也更加嚴峻,能否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都離不開黨的領導。而黨的領導是否堅強有力,又取決于黨的自身建設。因此,習近平指出:“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活動主要有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實踐活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腐倡廉實踐活動,創(chuàng)建并完善了中央巡視制度、網(wǎng)上舉報機制、系列規(guī)章制度。當前,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科學認識,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科學指南,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黨的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1.群眾路線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理論地位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基于中國革命的實踐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發(fā)展,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涵之一。1943年,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首次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群眾路線的思想:“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瓘娜罕娭屑衅饋碛值饺罕娭袌猿窒氯?,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在集中和堅持過程中,必須采取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這是前一個方法的組成部分?!?摘自《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在這一著名的論述中,毛澤東從領導、工作方法的角度界定了群眾路線。1945年,劉少奇在《論黨》中對群眾路線的內容作了全面的說明,將其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群眾觀點,二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劉少奇在肯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領導方法的同時,還增加了群眾觀點的表述,并將其作為領導方法的前提。在《論黨》中,劉少奇對群眾觀點作了明確的概括:“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這一切就是我們的群眾觀點,就是人民群眾的先進部隊對人民群眾的觀點?!?摘自《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956年,鄧小平明確把群眾觀點列入群眾路線之中,把它作為黨的群眾路線的一個重要內容?!爸袊伯a黨堅定地信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這一條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身上的枷鎖,只有靠人民群眾自己的雙手來打破;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靠人民群眾自己的雙手來創(chuàng)造。從這個真理出發(fā),我們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一切工作走群眾路線,放手發(fā)動群眾,有領導地展開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把群眾的智慧和意見集中起來,依靠群眾的力量來貫徹執(zhí)行黨的方針政策。”*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紀念文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1981年中央作出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簡明地將群眾路線概括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摘自《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由此,群眾路線不僅僅是領導和工作方法問題,更涉及到了人民群眾的地位、黨的性質、黨和群眾的關系等。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共十六大通過的新黨章和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對共產黨的階級特性做了更深層次的定義,黨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性質由“一個先鋒隊”變?yōu)椤皟蓚€先鋒隊”;黨的宗旨也不再籠統(tǒng)地是“一切為了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黨所代表的不僅是“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而且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一個代表”變?yōu)椤叭齻€代表”;群眾路線也注入了新的內容,如要“充分發(fā)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和創(chuàng)造精神”,“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等。習近平在《關于新中國六十年黨的建設的幾點思考》中說到:“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建設必須始終遵循的宗旨、方向和目的,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p>
綜上可見,群眾路線在黨的建設發(fā)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群眾路線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理論地位,是歷史性的,也是根本性的。群眾路線對于全面從嚴治黨而言,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理論組成部分,也是助推全面從嚴治黨深化發(fā)展的利器。習近平在在談到黨員領導干部與權力的關系時,于《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中說到:“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力,都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和實現(xiàn)的,都是屬于人民的;我們黨作為執(zhí)政黨是代表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在全國執(zhí)掌政權,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我們所有黨員和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決不允許搞任何形式的以權謀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理念,是領導干部掌權用權的本質要求。”群眾路線對于全面從嚴治黨而言,既是基本準則,又是根本目標。
2.群眾路線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政治功能
群眾路線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政治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以實現(xiàn)國家社會安定,進一步鞏固執(zhí)政黨的權威和執(zhí)政地位。新環(huán)境、新形勢下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定位,將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公平正義的地位更加凸顯?!霸诖龠M發(fā)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wěn)步前進”。*摘自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其次,制度公平、政策公平將成為貫徹群眾路線的價值導向。這是由制度是社會公平的根本保證所決定的。“必須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摘自《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最后,群眾路線的本質是如何對待群眾,因此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領導價值觀,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科學發(fā)展觀要求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即權力觀。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自然要為人民所用。這既是對執(zhí)政黨的整體領導權而言的,也是對每位領導干部的權力來說的?!扒闉槊袼怠保婕叭说那楦杏^,即態(tài)度體驗的價值取向。以什么樣的感情對待群眾,歷來是群眾路線的重要內容。要求領導干部“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更多地體現(xiàn)對人民群眾真實需要和實際困難的內在關切,體現(xiàn)出更加務實、深入、細致的人性化關懷?!袄麨槊袼\”,即利益觀。貫徹群眾路線,首要的就是要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并統(tǒng)籌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祉,以務實、親民和惠民為作風建設以及行為規(guī)范的價值導向,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不斷加強黨的權威與公信力。
效度即有效性。在基于一定的標準或者目標衡量下,目標對象所能發(fā)揮作用的最大程度就是目標對象的效度。對于全面從嚴治黨而言,由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眾路線就是用以衡量的效度基準。習近平也曾說過:“民心向背決定事業(yè)成敗。”
1.反腐改風是否依靠群眾
腐敗是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特別是官員)或國家的其他公職人員利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的嚴重違反公職行為規(guī)范的行為。腐敗的基本特質有三個:一是權力變質,公權力變成私權力;二是非法侵占公共或他人財產;三是品質蛻變。由于官員擁有著廣大人民群眾讓渡出的公共權力,腐敗往往傷及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在列寧看來,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就在于能夠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是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根本標志。而人民群眾的支持正是無產階級執(zhí)政黨的力量源泉。黨的十八大報告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出發(fā),第一次提出“建設服務型執(zhí)政黨”的任務,并寫入黨章,這是黨反腐改風的重大理念創(chuàng)新。群眾路線是黨在反腐敗斗爭中的一大優(yōu)勢,黨的反腐敗斗爭史表明,走什么樣的群眾路線是決定反腐成效的關鍵。因此,反腐改風是否依靠人民群眾,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效度基準。以網(wǎng)絡反腐的興起為例,網(wǎng)絡反腐的興起,為解決全面從嚴治黨中制度反腐的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網(wǎng)絡由精英的專利變成大眾共享的平臺。同傳統(tǒng)監(jiān)督形式如信訪、舉報等相比,網(wǎng)絡監(jiān)督的主體龐大,優(yōu)勢明顯,具有公開透明、廉價便捷、傳播快速等優(yōu)勢,為社會公眾監(jiān)督提供了一個有效且寬松的平臺,形成對制度反腐的最廣泛關注和監(jiān)督,可以防止制度運行和配置中的漏洞,從而增強制度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制度的執(zhí)行力,進而增強黨建制度反腐的效果。可以說,網(wǎng)絡反腐的大眾性、開放性等特征為社會監(jiān)督提供了便捷的條件,不僅為傳統(tǒng)監(jiān)督機制的變革帶來了新機遇,還促進了由單向監(jiān)督向多向監(jiān)督、由封閉監(jiān)督向透明公開監(jiān)督的轉變,從而成為提升制度反腐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助推力。與此同時,網(wǎng)絡反腐允許網(wǎng)民在合法范圍內自由表達自己的意志,行使參與權、監(jiān)督權和表達權,不僅有利于推進政治民主化和人民民主,減少腐敗行為,還能降低監(jiān)督成本,優(yōu)化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反腐改風是否依靠人民群眾,是大勢所趨,是時代技術進步的要求,也是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嚴格恪守的準則。
2.制度建設是否公開于民
執(zhí)政黨的制度建設,是黨的自身建設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的重大問題。黨的制度是黨內各種行為規(guī)范的準則,是以黨章為依據(jù),以民主集中制為基礎和核心、以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zhí)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為指向的黨內一整套法規(guī)制度的總稱,包括黨內法規(guī)、條例、體制、規(guī)則、程序等。鄧小平于 1980 年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這一著名講話中總結了黨的制度建設的經驗教訓,并論述了制度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和基本特點。鄧小平認為,造成“文化大革命”錯誤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黨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方面出了問題?!爸贫仁菦Q定因素,那個時候的制度就是那樣?!?摘自《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他指出:“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摘自《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xxiv胡錦濤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建設,做到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進黨的建設和黨內生活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這是黨的制度建設的核心體系,重點內容。只有不斷加強黨的制度體系建設,以堅持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內容,以加強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建設,才能不斷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和純潔性建設,才能更好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實現(xiàn)黨的領導的科學化水平。
黨的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黨的制度建設落到實處,是執(zhí)政黨加強制度建設的根本。而促成黨的制度的順利建設,離不開群眾路線。黨的制度建設之所以要公開于民,主要是由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以及黨的根本性質決定的。把黨的制度建設與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相結合,通過建立黨的各種制度,把完善黨內民主選舉、黨員民主權利的行使、黨內民主討論、民主生活等若干制度形成有效的機制,進一步流通和拓寬民主渠道,充分發(fā)揚黨內民主,切實保證基層黨員和下級黨組織的意見能及時反映到上級黨組織,進一步調動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黨的制度的建立與深化,在黨內形成良好有序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把黨的制度建設與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相結合,通過健全和完善黨群溝通交流,干部到基層特別是貧困地區(qū)鍛煉和幫助工作制度,把密切聯(lián)系群眾制度固定下來,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提高直接面對人民群眾和基層單位的服務質量,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有利于促成黨內良好風氣的形成,并進一步鞏固黨的權威。
3.執(zhí)政組織是否取信于民
執(zhí)政組織是在執(zhí)政黨組織、國家公權機關以及社會組織之間形成的互動關系。它絕不僅僅是執(zhí)政黨組織自身的組織體系,而是執(zhí)政黨在與政權、民眾的結合中形成的組織體系,包括執(zhí)政黨組織體系、執(zhí)政黨組織與國家公權關系體系、執(zhí)政黨組織與社會組織的關系體系等執(zhí)政組織架構,以及以此為載體所形成的職責權能、組織關系、制度規(guī)范、價值目標、組織權威等。從狹義上講,執(zhí)政組織就是指執(zhí)政黨組織,執(zhí)政黨是“在一個國家內代表統(tǒng)治階級執(zhí)掌國家政權、負責組織政府的政黨”,在西方國家通常指組織政府的政黨,由于政黨政治制度決定了政黨組織與國家公權機關的嚴格分離,使一些國家執(zhí)政黨只能通過其精英在國家機關中發(fā)揮作用,執(zhí)政黨組織在執(zhí)政中的地位和功能被嚴重弱化甚至虛化。我國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執(zhí)政組織包括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組織以及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中的黨組織,執(zhí)政黨組織處于各級權力機關的核心地位,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以及其他沒有直接執(zhí)掌國家公共權力的基層黨組織也是執(zhí)政組織的組成部分。廣義上的執(zhí)政組織有時還包括了國家公權機關,因為在有的國家公權機關由執(zhí)政黨組織控制,有的國家甚至是黨政一體,實際履行了執(zhí)政組織和公權機關的雙重職能。正因為如此,本文使用了執(zhí)政組織而沒有用執(zhí)政黨組織概念,探析執(zhí)政組織文化而不是執(zhí)政黨組織文化。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制度規(guī)定了執(zhí)政黨與國家公權機關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同時確立了執(zhí)政黨的主張轉換成國家意志的程序和方式,劃分了上下級組織的職責權限,明確了權力的運行規(guī)則,才使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組織價值通過一套制度體系得到貫徹和保障,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執(zhí)政組織特征得到體現(xiàn)。黨的執(zhí)政組織的根基同樣由黨的根本性質決定,因此黨的執(zhí)政組織也必須取信于民,才能保證黨執(zhí)政組織的根基穩(wěn)固。黨的執(zhí)政組織同時必須注重對群眾的政治引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提高黨的社會影響力,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最重要的是還能有利于增進新的社會階層對我國政治體系的認同,提高我國的政治整合能力。政治引導是政治整合機制的一個重要功能,積極利用各種政治社會化手段,引導處于弱勢地位的社會階層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價值取向的體現(xiàn),這樣能盡量避免政治冷漠現(xiàn)象,而政治冷漠意味人們對政治體系的疏遠,往往隱含著政治權威認同危機和執(zhí)政合法性危機。
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評價,是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實施結果的客觀評價。這主要從黨群溝通機制的建立與維護、政黨權威的鞏固以及全面從嚴治黨成果的共享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1.黨群溝通機制的建立與維護
黨群溝通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一個基本問題,關系著黨群關系和諧與政黨基礎的鞏固。中國共產黨與群眾的溝通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既有繼承性,又有時代性。黨群溝通預期效果的實現(xiàn),離不開黨群溝通機制的良性運行,即黨、群眾、信息、溝通渠道、溝通方式等要素之間的有機聯(lián)動。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認為,政黨的存活,離不開與它所代表的群體的密切聯(lián)系,這是我黨的政治優(yōu)勢。為了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避免最大危險,通過黨與群眾的溝通密切黨與群眾的關系,是我們黨面臨的長期課題。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歷史和現(xiàn)實表明,政黨的興衰,事業(yè)的成效,最終取決于是否以民為本,能否贏得民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時處處為人民謀利益,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訴求,有事同群眾商量,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只有堅持群眾觀點和走群眾路線,從實現(xiàn)人民利益出發(fā),通過與人民群眾的溝通,才能協(xié)調好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等關系;才能發(fā)揮歷史主體的能動作用,有效地促進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進程;才能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贏得持續(xù)不斷的動力。 因此,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評價,第一個方面即體現(xiàn)在黨群溝通機制的建立與維 護。能否建立起具有良好秩序的黨群溝通機制,并維護黨群溝通機制順利運行,取決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效果是否良好,人民對黨的信任是否建立起來。對中國共產黨來說,黨員干部是黨的細胞,與群眾溝通主要通過黨員干部來進行。黨員干部的素質能力關系著黨群溝通的效果。就目前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而言,要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礎上,結合“三嚴三實”要求,一方面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另一方面在選準用好干部上把好關,切實培養(yǎng)一批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從而深化推進實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
2.政黨權威的鞏固
權威,體現(xiàn)的是對特定意志的一種服從或遵從關系。權威可以通過強制性和非強制性兩種途徑來獲得。一個政黨是否有威望或威信,只有通過非強制性手段來獲取,才能更持久穩(wěn)固。對于任何政黨而言,權威都是民意的體現(xiàn)、穩(wěn)定的基石、權力的源泉。在黨外,政黨權威是政黨合法性和影響力的體現(xiàn);在黨內,政黨權威是政黨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前提。綜觀世界范圍內的政黨,有些政黨權威靠壓迫或暴力等強制性手段獲取,有些政黨權威通過競爭體制和法律地位確認,有些政黨權威通過領導或執(zhí)政能力取得,還有政黨權威通過領袖魅力取得。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而言,黨的權威是靠理論和行動的先進性樹立起來并鞏固下來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梢哉f,這是所有共產黨權威的根本來源。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權威產生的歷史基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權威的現(xiàn)實基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從嚴治黨就是要通過教育引導和紀律約束來鞏固黨的權威,堅定黨員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保證黨的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因此,全面從嚴治黨的效度評價,第二個方主動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解決發(fā)展依靠誰的問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依靠群眾,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因此,必須通過黨的領導,凝聚黨與人民群眾的共識,充分激發(fā)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活力。全面從嚴治黨,通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深化唯物史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加深干部與人民群眾間的理解與信任,形成共識,既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又發(fā)揮黨的領導作用,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力量支撐。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即是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能力的最好證明,也是鞏固政黨權威的最佳途徑。
3.全面從嚴治黨成果的共享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追求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保持和追求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黨的建設要解決的兩個基本問題。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客觀上要求黨代表人類社會前進方向和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離開發(fā)展,離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的先進性就無從談起。從革命到社會主義發(fā)展,再到共產主義實現(xiàn),是追求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要解決的歷史主題。而保持黨的純潔性與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是保持黨的自身肌體健康、保證黨永不蛻化變質的根本保障。先進性追求事業(yè)輝煌,純潔性追求自身健康;沒有事業(yè)輝煌,黨就沒有先進性之說;沒有自身健康,黨就會逐漸毀掉,更談不上遠大事業(yè);偉大的事業(yè)必須有強健的體魄作保證。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最終還是為了保證和支持黨造就偉大的事業(yè),追求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這就是二者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在今天,全面從嚴治黨,不是在推動發(fā)展方面把黨束縛住,而是要解決如何轉變粗放型發(fā)展方式,解決在守紀律、講規(guī)矩、靠法治的條件下學會推動科學發(fā)展,善于推動科學發(fā)展和深化改革,不斷提高推動發(fā)展、改革和法治的能力。這是全面從嚴治黨階段對追求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的全新要求。共產黨人必須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全面從嚴治黨最終實現(xiàn)的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的全方位改革成果,不應只限于共享于黨內生活與黨的自身建設,更應該惠及大眾,使廣大人民群眾都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這不僅僅是讓群眾享受到實質性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更是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對執(zhí)政黨的能力充滿信心,對執(zhí)政黨的認同進一步強化。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紀念文集[M].北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59.
[3] 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
[6]劉漢峰.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1):102-107.
[7]黃小軍,朱勇.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內在邏輯[J].學術探索,2015,(3):38-45.
[8]郭玥.全面從嚴治黨與新形勢下黨的建設[J].理論與改革,2015,(3):46-49.
[9]肖貴清,楊萬山.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意義及基本途徑[J].山東社會科學,2015,(7):17-23.
[10]劉寧寧,汪海燕.論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理論與實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7):42-49.
[11]張士海,王國龍.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研究[J].社會主義研究,2015,(6):9-13.
[12]歐健.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社會主義研究,2015,(6):14-20.
[13]周金堂,廖進球,舒前毅.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的“三個考量”[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1):3-9.
[14]趙付科.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論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6):67-72.
[15]阮博.全面從嚴治黨若干問題研究述評[J].社會主義研究,2016,(1):144-152.
[責任編輯:符曉波]
2016-11-10
王燕飛(1974—),女,云南陸良人,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邊疆治理。
D262
A
1003-4307(2016)06-0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