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可(中國美術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杭州 310000)
紅花染工藝的溫州特色
林林可
(中國美術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杭州 310000)
紅花染是溫州地區(qū)明朝中后期至民國初期重要的家庭染織方式之一,維持溫州地區(qū)400年的時尚,使溫州女妝獨領風騷。溫州紅花染已形成一套富有地方特色的萃取、貯藏和染紅的工藝流程,有其重要的傳承價值。
溫州;紅花;染織工藝
紅花,又名紅藍或黃藍,西漢時張騫得種于西域,具有染料和藥用兩種功用[1]。唐代作為染料種植比較普遍。《乾隆溫州府志》引《萬歷溫州府志》記載紅花:“紅花,《萬歷志》:染絳,亦入藥,頗行遠?!盵2]紅花之所以成為最重要的染紅顏料,是因為它的色澤最好,可以染作其他染料所不能的“真紅”。從明朝中后期至民國時期的400多年時間里,溫州地區(qū)大規(guī)模種植春季紅花,并將它作為染料使用。可以說,紅花染是溫州地區(qū)明朝中后期至民國初期重要的家庭染織方式之一。除了當?shù)丶彝ト咀骱凸し蝗咀魍?,還制成紅花餅運銷杭嘉湖地區(qū)和江蘇等地。這些史實被大量記載于當時的地方志和竹枝詞,以描寫紅花染而被稱為“金紅花”的清代溫州詩人金左峨《后紅花詞》形容溫州紅花染的盛況:“全城倒映晚霞天,漲膩紅流一月鮮。十萬戶成仙子宅,春溝沿路出丹泉。”[3]311
溫州紅花染以繼承漢、唐傳統(tǒng)為己任,有其重要的傳承價值。然而,溫州紅花的價值并未得到相應的重視,學界對紅花的研究大多是針對醫(yī)藥領域,僅有些微染織領域的紅花研究也是針對全國或西域紅花,紅花染相關研究仍屬空白。本文對紅花染工藝的溫州特色進行研究,使紅花染重回溫州百姓視野,再現(xiàn)染織領域,以促進紅花染及其他傳統(tǒng)手工藝的恢復和振興。
1.采買
紅花的采摘和挑揀是一道細致工序。紅花待開到全紅才能采摘。色黃,黃色素多,說明花信未到;色紅,紅色素多,說明花信已到?;t程度高,被稱為“勁綱”,展示“旺發(fā)”的勢道。孟錦城《續(xù)紅花竹枝詞》:“一場辛苦教誰憐,花買勁綱分外妍。剩有余漿閑委地,猶疑紅雨落溝邊?!盵3]318故而紅色素的含量直接影響了染色效果和價格差異,出現(xiàn)“十字街頭花市鬧,家家論色不論錢”[3]318,“關心花事有檀郎,曉出探尋手兩框。巷北巷南分地買,攜歸細較色紅黃”[4]256的局面。
2.萃取
紅花采摘之后,染作之前,去黃留紅并且發(fā)色的過程為萃取。萃取一般經(jīng)歷揀花、浣花、揉花、磨花、淘水、取汁六個程序,其中浣花與淘水、揉花與磨花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后世被簡化合并。
(1)揀花。揀除紅花中的雜質(zhì)。這是一道相當考驗眼力和耐心的工序,金左峨《紅花詞》:“紅濕相依借箸分,揀花端藉小姑勤。柎痕細似初荑柳,費盡搜尋兩竹君?!盵4]256“柎”指紅花子房上的護刺。田間采摘的紅花會有雜草、樹葉等,尤其是花蕾上的護刺,會大量地雜入花絲,給手工染作帶來不便,要一一揀出?;ńz從子房里長出,子房為球狀,長滿尖利的護刺,摘花和揀花時手指很容易被這些護刺刺傷,因而采花宜在有露水的清晨,護刺較軟,操作更安全便利。為了不傷手指,需用筷子揀,揀過的花一般從提筐換入盂盆,盛具更為精致。孟錦城《紅花詞》:“提筐舉箸笑相呼,爭把新紅盛漆盂??赡涡」眯奶殻瑨ㄉ肥琴M工夫。”[3]317王德馨《紅花詞》:“揀花清早愛花紅,姊妹心思約略同。揀到晝時花未了,大家頭發(fā)尚蓬松?!盵3]318可見,揀花是一項費時而辛苦的工作,會動員全家老少幫忙。
(2)浣花。將鮮花浸入水中浣洗。最好是挑到溪水中浣洗,溪水流動而且有沖力,浣洗最有效。王德馨《紅花詞》描述溪中浣花的景象:“東家染花花方出,西家染花花將收。明朝相約浣花去,三三五五碧溪頭?!盵3]318城里居民沒有臨水而居的,往往用山泉、井水浸泡,讓花瓣一齊浮在水面,這樣用水較省。且在用水上,以偏酸性的水質(zhì)為佳,更容易讓紅色發(fā)色顯得鮮艷。
(3)揉花。用手或工具搓揉擠壓,破壞紅花結(jié)構(gòu),使黃色素脫離。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將鮮花裝在網(wǎng)眼漏袋里,搓揉捶打,反復放到水里沖洗或浸泡。“均勻儂艷就庭陰,浴過春酣紫色侵。團作彩球愁著力,揉花亦動惜花心?!盵4]260生動地描述了揉花情狀。
(4)磨花。又稱研花,借用石磨、碾槽等工具進行研磨。石磨是溫州磨花研紅的主要工具。磨花與磨米、磨面用的是同樣的磨具和磨法。金左峨《再續(xù)紅花詞》:“磨齒紅泥次第封,左旋規(guī)軸午從容。扶擔疑蕩春江櫓,咿啞聲聲正懊憹?!盵3]309磨花主要是女性充任勞動力:“研花長日挽推和,困倚東風引睡魔。癡絕閨情堪一笑,買愁花少磨愁多?!盵4]260磨花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多次反復研磨。王德馨《紅花詞》:“頭番研花花膏粗,二番研花花膏腴,一研再研儂無力,吩咐阿兒喚小姑?!盵3]318金左峨《紅花詞》:“磨蕩生香艷化膏,赭黃色漸轉(zhuǎn)紅嬌。怪他炙手重研后,絳紅經(jīng)春暖不消?!盵4]257這些都是描寫婦女磨花勞作狀態(tài)和鮮花化膏轉(zhuǎn)紅過程。
(5)淘水。將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被破壞的紅花膏進行淘洗,清除黃色素。用水和酸性溶液對研磨之后的花反復浸漬、淘洗,在溫州地區(qū)使用更多的是烏梅汁。紅花中黃色素可溶于酸性溶液,但紅色素不溶于酸,故選用酸性溶液溶解黃色素。金左峨《紅花詞》描述了淘水工序:“微凝花汁午當風,勺水和調(diào)紫塊融。捧盆失防纖手顫,苔階艷滴落花紅。”“丹漆盂同火鏡熒,拈花俯照惜娉婷。玉顏映上芙蓉色,不染秋波兩點青?!盵4]257
(6)取汁。又稱發(fā)色,是將紅色素脫離花絲溶于水的過程。首先以1:1的量將濾過黃色素的花絲浸于水中,兌入堿性溶液,溫州多用稻草灰的濾液,將紅色素溶于水中;然后用濃度較高的烏梅汁調(diào)和成弱酸性,即可施染。萃取的紅色素留在水里和膏里,被稱為“紅花水”“紅花膏”。
3.貯藏
除了大量的鮮花染紅外,溫州有自己的紅花或紅花素的貯藏方法,一般為鮮花研汁、淘揉成餅和晾曬成絲三種保存方式。鮮花研汁是直接將染料存于施染物上,待需要用時再以堿水溶出。鮮花研汁工序是在萃取的基礎上,直接染色,存放方便,直接萃取的染料色澤最佳,但難以用于交易,大部分為貯藏自用。淘揉成餅是待紅花卻黃后壓制成掌心大小的花餅,陰干存放通風處。制餅工序大致分為研花、淘水、晾風、制餅等程序。經(jīng)過淘水的紅花,一定要有時間發(fā)酵;將淘過水的殘花瀝干,覆蓋青蒿陰晾一夜。青蒿主要起殺菌和抑制微生物的滋生作用,以防紅花素被破壞或影響。制餅要待第二日晾至半干半濕狀,捏餅呈巴掌大小,陰至全干?;ㄘ湠楸苊馊諘裨斐捎行С煞值牧魇?,多用直接風吹陰干的方式制作。溫州紅花餅主要銷往杭嘉湖地區(qū)和江蘇等地,用于絲綢染織,成為當時溫州的品牌產(chǎn)品。金左娥《再續(xù)紅花詞》記載了瑞安市白門一帶地方花販將紅花餅賣到江南地區(qū)的史實:“白門紫岙正紅酣,花窟遙來賈客探。私恨收花團作餅,分儂春色到江南?!盵3]309據(jù)《民國瑞安縣志》記載:“邑婦女于花熟時露采其頂染素布,一再入,猩紅無比。并有杵膏成餅,販賣他邑者?!盵5]這說明紅花餅的制作是為了方便貯運銷售。然而,紅花餅有存放期限,對存放環(huán)境要求較多,一般能存一年是極限。晾曬成絲是直接將紅花打散曝曬或陰干成干絲,此法多為藥用,溫州紅花極少以此法貯藏。
溫州紅花染的工藝流程和施染方式,可以歸結(jié)為晴染、晾紅、冷染和熱染、加染、拔染、點染等。工藝流程和施染方式所追求的目的,都是源自紅色色澤的不同,其中一種被稱為“美人紅”的色彩,一直是溫州染紅的最高追求。
1.晴染
天晴、有風是染紅的最好時機,有“染紅喜霽色鮮明”之說,染后織品也是向北晾干為宜,對風的要求較高。戴文俊《紅花詞·甌江竹枝詞》:“染花衣桁要當風,濃淡隨時各不同?!盵4]135但溫州三四月天多陰雨、溽濕,難得放晴,而“雨好買花”,采花和買花都希望天雨,于是就出現(xiàn)了“四鄉(xiāng)有雨一城晴”的不同愿望。為了天晴,朱步墀《紅花詞》道出閨工們向東皇神祈禱風晴日麗的情景:“黃梅時節(jié)雨潸潸,生怕嬌紅變紫殷。頻向東皇祝風日,明朝佳氣滿柴關?!盵3]313
2.晾紅
晾紅是借助風給紅色素充分氧化的機會。都市庭院空間有限,晾紅掛滿如同洞房,給人滿紅的刺激。楊淡風《晾風》:“誰愛深紅誰淺紅,美人紅色染猶工。染紅只怕太陽曬,掛向檐陰晾晾風?!薄稌窳馈罚骸叭玖T恰逢天氣新,庭前曬晾趁芳辰。癡奴又道畫圖好,一桁紅云兩玉人?!盵4]287
3.冷染和熱染
冷染是紅花染的主要方法,一般要浸布一天才算是染過一綱。金左峨《續(xù)紅花詞》:“花水先期滲布濃,眼乾色轉(zhuǎn)退芙蓉。關心面背掀翻看,漂凍多悉慮損茸。”[4]260染紅非常講究色彩,嬌紅顏色的染出要防止觸熱,所以禁忌手心熱燙、心火旺的閨工染紅。金左峨《廣紅花詞》:“花時纖手惹余香,檢點閨工子細商。色太嬌紅防觸熱,生來幸得掌清涼。”[3]311并注云:“手心涼者染花色勝?!奔t花染忌熱,但在染紗線的時候,為了固色和提純,一般用紅花水與烏梅一起放進鍋中加溫煮染,出色為淺紅,尤為艷麗。金左峨《續(xù)紅花詞》:“炙手湯翻赤水華,釜中色艷淺紅紗。應憐梅子同煎苦,一點酸生咽唾花。”[4]260
4.加染
紅花染布需要一綱一綱地加染,才能使紅色一遍遍地加深。朱步墀《紅花詞》:“夜夜篝燈小院東,榴裙拖罷復求工。其如貪色心無奈,一度加采一度紅。”[3]313
5.拔染
紅花染紅花素溶于堿而不溶于酸,卻能在酸性環(huán)境下著色。利用這個特質(zhì),古人發(fā)明了拔染印花,在染過的織物上用堿性漿印染花紋,待加溫水洗后,堿性漿溶解紅花素然后脫落,顯露素色花紋。
6.點染
點染是在白色或藍色的基礎上套染紅色。金左峨《再續(xù)紅花詞》:“新傳紺碧色生妍,受采寧須白地先。閨閣聰明工點染,宛如霞映蔚藍天?!盵3]309紅色是植物染色中上色難度最大的顏色之一,紅花之所以是非常重要的紅色染料,是因為可以染出獨具一格的“真紅”,另外還可以染出大紅、蓮紅、桃紅、銀紅、水紅等不同深淺的紅。此外,還可以利用黃色素染得黃色織物,更是可以通過混和其他染料染就不同的效果。
溫州人獨愛的“美人紅”是一種淺紅色,屬于朱紅和碧綠之間,有閃色效果。金左峨《紅花詞》形容“美人紅”:“諸姑獨解翻新樣,不愛深紅愛淺紅?!比~大兵注:“紅花染衣,有濃有淡,當時最為流行的是一種淺紅略帶碧色的,叫‘美人紅’?!盵4]258戴文俊《紅花詞·甌江竹枝詞》也說明溫州人偏愛“美人紅”:“莫笑看朱反成碧,儂家偏愛美人紅?!盵4]135
紅花染維持溫州地區(qū)400年的時尚,從萃取到染作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染織系統(tǒng),成為舊時溫州民間的特色風景。紅花染作為明朝中后期至民國初期重要的家庭染織方式之一,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富家到貧室,無不以春夏之交染紅為盛事。紅花染使溫州女妝超越江南地區(qū),獨領時尚風騷。金左峨《紅花詞》:“生來佳麗稱蓉裳,時世衣妝耀水鄉(xiāng)。漫說江南歌白苧,風華端不讓吳娘?!盵4]259然而,染紅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往往改變了婦女的日常生活情態(tài)。孟錦城《續(xù)紅花竹技詞》:“早起樓頭催曉鐘,染紅心事十分濃。請郎莫笑儂疏懶,那有工夫自整容?!盵3]318正是染紅,賦予了溫州婦女一種塑造女性和表現(xiàn)女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金左峨《廣紅花詞》:“生成嬌懶綺羅人,誇說花坊染作新。爭似儂家諳施色,年年出自手中春。”[3]312如今,紅花施染應用范圍不斷擴展,從新嫁衣、舊衣裳、大宗女性日用品,擴大到紅花被、紅襁褓、紅絲帶、錦幢、胭脂、描紅粉等女性用品、宗教用品和文士用品。
[1]林亦修,林可.從物俗到信俗:溫州紅花染研究[J].文化遺產(chǎn),2015(5):101.
[2]齊召南,汪沆.乾隆溫州府志[M].李琬,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182.
[3]溫州市圖書館.溫州歷史文獻集刊:第2輯[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4]溫州竹枝詞[M].葉大兵,輯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5]民國瑞安縣志[M].溫州:溫州市圖書館古籍部藏.
[責任編輯:林亦修]
Safflower Dyeing Technique with Wenzhou Characteristics
LIN Ke
(College of Design & Art, China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310000, China)
Safflower dyeing us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mily dyeing techniqu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 maintained the fashion for 400 years in Wenzhou area and impelled women in Wenzhou to take the lead in fashion. Safflower dyeing has created the technique with Wenzhou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extraction, storage and red-dyeing. It is of important value for us to inherit.
Wenzhou; Safflower; Dyeing and weaving technique
J523.2
A
1671-4326(2016)01-0079-03
10.13669/j.cnki.33-1276/z.2016.018
2015-11-17
浙江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孵化項目(2014R402048)
林可(1990—),女,浙江溫州人,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