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君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
【文化哲學】
論柏拉圖《呂西斯篇》的友愛觀
王叔君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呂西斯篇》中的對話被稱是“最迷人同時也最讓人困惑”的對話之一。筆者通過梳理《呂西斯篇》的對話,就三個最迷人的困惑之處展開討論:誰是我的朋友、對立相屬成為朋友、同類相吸成為朋友。重點區(qū)分愛者與被愛者,涉及好人壞人與友愛的關系。通過以上梳理和討論,探究友愛問題的本質(zhì)和核心。
《呂西斯篇》;友愛;朋友;同類
《呂西斯篇》是柏拉圖對話集中一篇關于“友愛”的談話,而友愛問題在古希臘思想中一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筆者將從文本內(nèi)容出發(fā),歸納關于友愛的核心問題,并展開討論。
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說:一個人一旦愛上了另一個人,則會產(chǎn)生愛者(the lover)和被愛者(the loved)兩個主體。那么,是愛者成了被愛者的朋友,還是被愛者成了愛者的朋友?或前兩種說法其實本質(zhì)一樣,即愛者與被愛者互為朋友?抑或他們都沒有成為對方的朋友,除非彼此相愛?
在蘇格拉底和美涅克塞努的討論過程中,在“是不是朋友”的問題上幾次出現(xiàn)與之前相矛盾的結(jié)論。原因在于,朋友到底是單向的友愛,還是雙向的關系,這點在常識中具有模糊性。父母愛孩子且對他們好,即使被孩子痛恨也堅定不移,這算作最高意義的朋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單向的愛也可以是朋友,且愛者是被愛者的朋友。進一步來說,許多人是愛他們的人的敵人,是恨他們的人的朋友。那么一個人可以是他朋友的敵人,又是他敵人的朋友嗎?蘇格拉底認為這不可能,因為在這里他認為友愛或敵對都是雙向的關系,所以雙方態(tài)度應具有一致性,而不該出現(xiàn)矛盾,因而可以推出被愛者一定也是愛者的朋友,但一個人愛上自己恨的人,或者一個人痛恨一個愛著自己的人,這類情況在現(xiàn)實中也是存在的。由于兩個評價主體的標準不一,所以出現(xiàn)這樣不同的結(jié)論也是合理的。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論證過,單向度的愛可以是君主制中的愛,而嚴格意義上的交互性友愛是民主共和政治所特有的愛。正是因為蘇格拉底和美涅克塞努在單向雙向之間游離,這種模糊性導致在討論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與之前相矛盾的結(jié)論。
把友愛關系中的兩方分為愛者和被愛者,原因在于愛者不一定為被愛者所愛,這個觀點暗含了友愛雙方存在既為愛者也為被愛者的可能性。實際也存在在愛上某一對象時,“得到回愛”和“無法得到回愛”是不同的情況?!暗玫交貝邸鄙踔潦鞘鄣哪康闹?,或者說是自然渴求。但按照對象來分,友愛有很多種,不僅可以愛人,還可以愛財、愛狗、愛音樂,因為愛的主體只能是人(暫時認為動物不具備去愛的能力),那么對于被愛者是非人的這部分對象來說,被愛者永遠無法成為愛者,并不存在實現(xiàn)兩重角色兼任的可能性。人在愛體育時,從未有過讓體育也愛我們的想法,我們通過體育得到的是健康的身體、挑戰(zhàn)身體極限的快樂等。人愛狗,所希冀的也只是狗的忠誠與陪伴。在回愛并不可能的情況下,我們?nèi)匀荒墚a(chǎn)生友愛的感情,并感覺擁有朋友,盡管對方并無意識。
赫西奧德說過:“陶工與陶工競爭,工匠和工匠競爭,乞丐妒忌乞丐,歌手妒忌歌手。”[1]對話中,蘇格拉底對自己提出的“相同的人成為朋友”展開了反駁,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兩件事物越是對立,它們相互之間就越是友好”。
這個觀點有一個前提,朋友不會在毫無用處的事情上愛我們。蘇格拉底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父母希望我們快樂,但卻經(jīng)常阻止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分析其原因,在父母認為我們內(nèi)行的事情上,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某些事情上認識不足,那么他們就會盡力阻攔我們。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人要和我們交朋友,也不會在我們于一件事情毫無用處的時候愛我們。
在這個前提下,要論證相同的人是友好的,同類相吸成為朋友,就要論證因為他們是相同的,所以他們是有用的。但這點在《呂西斯篇》的對話中并沒有得到論證,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進行了反駁:“如果相同的事物會對相同的事物產(chǎn)生好處或傷害,那么它們不也會對自己產(chǎn)生好處或傷害嗎?能對別的事物做某事的事物,不也能對它自己做某事嗎?”[2]這樣分析的道理是:因為是同類,所以對方的用處自己也具有。既然在這個方面自己是自足的,所以無法關注到他人的同一特點。得不到關注的東西更談不上喜愛,如果不喜愛那么也就無法稱作朋友。
換個角度從正面來論述,朋友之間只有相互需要,才能感受到彼此的用處,進而關注。文本中舉了一些例子來支撐這個觀點,干要濕,冷要熱,苦要甜,利要鈍,虛要盈,但一推到正義是非正義的朋友,節(jié)制是非節(jié)制的朋友,善是惡的朋友,這個觀點便又被推翻。筆者認為,假設因為用處去喜歡對方而成為朋友,這個能產(chǎn)生用處的優(yōu)點自身也可以擁有。一方面,一個人不會在他人毫無用處的事情上愛他,但這里的用處不一定是直接針對這個人。我們愛特蕾莎修女,因為她樂于助人,盡管不是對我們直接產(chǎn)生效用。另一方面,一個人追求的可能是自己欠缺的東西,但關注的可以是自己已有的特點,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共同點讓我們對此產(chǎn)生關注。所以,有用處,產(chǎn)生關注,得到喜愛,進而成為朋友的邏輯可以成立。
“神總是讓同類與同類相聚”,正如上文所說,因為共同之處往往讓我們產(chǎn)生關注、具有凝聚作用,人們相互之間成為朋友。好人合拍是高山流水難覓知音,壞人合伙則為狼狽為奸沆瀣一氣,但都體現(xiàn)了人際交往中共同點的連接作用,但柏拉圖在這個問題上將壞人與壞人相互喜愛的情況排除,認為“同類相吸”的情況僅限于好人與好人之間。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理由。
第一,因為壞人并非同類,所以不在“同類相吸”的范圍內(nèi)。蘇格拉底說:“壞人是變化多端的,他們甚至與自己都不相同,因此不能稱作同類”。[3]這個觀點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說,壞人總是變化多端的。通俗來講,好人大都相似,但壞人各有各的不同。評判好人是要達到一定標準的,思想有價值導向,行為有道德準則,但壞人很難用一類來劃分,壞的方面各不相同,經(jīng)歷各不一樣,甚至作惡生涯也長短不一。換言之,壞人更像是我們劃分出好人之后的剩余品,雖然用壞人這個詞一以概之,但并非都是同類。二是壞人甚至與自己都不相同。壞人并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作惡,而好人是一以貫之地保持良好品行。好人壞人的區(qū)別甚至就在于,壞人難以堅持做好人,一失足成大惡人。由于壞人與壞人之間很難相同,壞人與自己也很難保持一致,所以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將壞人這個群體劃分出去。
第二,從否認“相吸”的可能性進行切割。柏拉圖認為:“相同的壞人聚到一起,見面越多敵意就越大。如果他們傷害對方,對方又用傷害來報復,所以他們要成為朋友是不可能的?!保?]但對于這個論證,筆者并不認同。壞人之為壞人,并不一定要每方面都壞。好人需要在每一方面的品德都趨于美好,但壞人在某一方面作惡就會成為壞人,這是二者門檻不一致之處。所以,雖然好人不能做任何壞事,但壞人也并不需要無惡不作。同理,壞人不需要對所有的人都抱有敵意,“相同的壞人聚到一起,見面越多敵意就越大”的推測缺少根據(jù)。一個小偷是壞人,但他不必去偷盜所有人的錢;或者為了義氣,他和同行的小偷并不會互相偷盜,互相傷害。如果我們承認壞人在不作惡的時候仍為壞人,即“壞人不需要時時刻刻都作惡”,那么相同的壞人聚到一起也不一定相互傷害,因而筆者認為“壞人勢必互相傷害”的論證不合理。
因為《呂西斯篇》整個對話框架并非是助產(chǎn)式的,沒有既定的結(jié)論,所以它被稱作“最迷人同時也最讓人困惑”的對話之一。因為直至最后“我們卻無法發(fā)現(xiàn)究竟什么是朋友”,在現(xiàn)代研究者眼中,這甚至被視為“一次失敗的哲學推演”。正如貝特蘭·羅素所說,我們提出這些問題的能力,比我們無法得到令自己百分之百滿意的答案的無能為力要重要得多。而在筆者看來,這正是蘇格拉底式發(fā)問的意義所在。
[1][2][3][4]柏拉圖.柏拉圖全集[M].王曉朝,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7.216.215.215.
【責任編輯:王 崇】
B82
A
1673-7725(2016)07-0170-03
2016-05-05
王叔君(1995-),女,湖南常德人,主要從事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