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美好的記憶永恒的懷念——賀安農(nóng)大林學和園林學院80年誕辰

2016-03-17 02:09尤傳楷
安徽園林 2016年3期
關鍵詞:林學母校園林

□尤傳楷

美好的記憶永恒的懷念——賀安農(nóng)大林學和園林學院80年誕辰

□尤傳楷

我是文革前入學安農(nóng)大林學系(林學和園林學院前身),也是學校辦學以來唯一實行半農(nóng)半讀體制的一屆。畢業(yè)后,一直在合肥這塊土地上從事園林綠化工作,為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森林城試點城市、優(yōu)秀旅游城市作出過自己應有的努力,并與母校始終保持著聯(lián)系。我與母校的關系,半個世紀來,可以說水乳交融。林學當時是校內(nèi)歷史最悠久、師資和教學質(zhì)量最好的王牌系之一?,F(xiàn)在慶賀成立80周年,重溫母校對我的培養(yǎng)與教育,心情特別激動,感恩之心由然而生。為感謝母校的恩情,現(xiàn)將我人生理想和綠色追求過程中撰寫的有關論文和相關文章匯編成冊,即《圓不完的綠色之夢——城鄉(xiāng)園林一體化的探索》一書,作為學子向母校80年紀念活動的獻禮。

一、難忘的專業(yè)啟蒙教育

我進入安農(nóng),無疑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當時,在極左思潮背景下,要求試行半農(nóng)半讀教育,就是一半勞動、一半讀書,而且當時認為只有體力勞動才算勞動。在那個大背景下,校系領導能夠從實際出發(fā),明確勞動課主要集中高年級結(jié)合專業(yè)課時實施,正因如此,我們基礎理論學習未受到太大影響,僅在入學教育時,在校內(nèi)林場(當時校內(nèi)農(nóng)林場很大)參加苗圃整地和林地養(yǎng)護管理。適度的勞動對于我這位城市長大的學生,既補上了勞動課又從勞動中初步認識到林學的概念,并提前接觸到專業(yè)課老師。尤其,在校近五年時間,從第二學期開始,學校就以半農(nóng)半讀的名譽為我們爭取到伙食費的全額補貼,解決了我們在校學習期間的后顧之憂,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正因為實行半農(nóng)半讀體制,我人生栽下的第一株樹苗就在校園內(nèi)。1968年底,還隨學校下遷滁縣瑯琊山林場,在那里多次上山植樹造林,開始體驗到綠化荒山的艱辛。我們這屆專業(yè)課基本沒有學,僅在1967年上半年復課鬧革命時接觸到一點,好在班級激進分子不多,老師均有請必到。尤其與我交往最多的江家榮同學,他來自桐城縣農(nóng)村,自小就接觸到植物,且樹木認識的比我多,故空閑時常相伴到花園、樹木園,甚至公園認樹。我們凡不認識的植物均采下枝葉或花果,登門請教老師。對于我們這樣的學生,老師特別熱情,有問必答。這種對學問的獵奇心態(tài),應追述到我的少兒時代,那時南京小學教師每周有兩個下午政治學習,我除了與同學踢小皮球外,常喜歡三五成群結(jié)伴到城郊雨花臺南邊的花神廟看花,那里曾是南京的花卉生產(chǎn)基地,建有許多玻璃溫室,早被那里的奇花異卉所吸引,無疑對自己的一生產(chǎn)生了潛移默的影響。

二、難忘的軍墾生活

我們這屆同學除少數(shù)留校外,大部分被分配到部隊農(nóng)場勞動鍛煉、接受再教育,艱苦的軍墾生活延續(xù)了我們的學生生涯。我們?nèi)サ氖鞘≤妳^(qū)農(nóng)場,排以上干部均由軍人擔任,在那里除了體驗軍隊生活,就是干農(nóng)活。每人平均2~3畝地從種到收,而且多是水田,需種雙季稻,全人工操作,其勞動強度可想而知。尤其收割期,一旦挑起剛剛割下的稻把就得一口氣送到二三里外的打稻場,而且多為田埂上坡小道。百來斤的擔子中途絕對不能休息,否則稻把垛落地就會灑脫掉糧食,那個時代更是絕不允許的。因這不僅僅看作浪費,而且要上綱上線,從政治上檢討你對貧下中農(nóng)的態(tài)度,成為階級感情問題。當然,這樣的艱苦勞動能磨練人,尤其勞動的第二年春,我還被抽調(diào)窖建班。那里,陽春二月就得采用最原始方式,赤腳趕老牛踩踏攪拌黃泥土,準備磚坯的原料。艱辛的農(nóng)場生活還可以洗澡為例,那里一年四季只有寒冬臘月才燒一、二次熱水,300天以上都得到農(nóng)場旁的淠河干渠洗刷,下河游泳則成為有水性同學的生活必須內(nèi)容。因此,學生時期的艱苦生活,對走入工作崗位后不怕困難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三、難忘的師生感情

1966年6月初文化大革命興起,打亂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全面停課鬧革命。殘酷的階級斗爭,引導學生批斗所謂的反動學術權(quán)威,嚴重地破壞了師生感情。而我由于自1960年,初中期間就隨父母由南京遷到合肥,而且父親又是學校職工,全家生活在校內(nèi)家屬區(qū)。正是家庭和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我沒有卷入造反組織。那時除了參加學校組織的“三秋”下鄉(xiāng)勞動和外出大串聯(lián),其余時間多待在家中,成為典型的逍遙派。由于派性不強,與班上各派代表人物均能交上朋友,這也使我在錯綜復雜的人事關系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與不同的人進行交往,尋找共同的話題。在朋友間逐步養(yǎng)成不亂傳話、不搬弄是非,友善真誠待人的品德。這一良好的性格,讓我受益終生。如1967年夏,學校因武斗成為一派大本營,為了同學的衣物等用品不受損失,我利用家在校內(nèi)的優(yōu)勢,騰出家中里屋專門堆放同學用品,確保了安全。1966年秋,時任系總支副書記蔡其武從農(nóng)村四清工作隊返校參加運動,他懷著對黨的深厚感情,深入到學生中了解運動情況,曾個別找過我,我也如實報告了各人的觀點。誰知1967年初,所謂一月革命風暴,造反派奪權(quán)后為了整當權(quán)派,通過校工作隊要我交待蔡其武書記找我的情況,并以不揭發(fā)不讓我參加軍訓相威脅。由于我始終咬緊牙關什么也沒說,沒有給蔡書記帶來麻煩,從此我們結(jié)下了終身友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1979年,安農(nóng)大(原安徽農(nóng)學院)總院經(jīng)中央批準,將從宿縣回遷合肥原址,但最初方案并不含滁縣的林茶蠶三個系。正是蔡其武書記聽說時任省委書記萬里同志夫人邊濤曾到過合肥市苗圃,旗幟鮮明地支持發(fā)展被四人幫批判為資本主義毒草的花卉盆景事業(yè),當時我正是苗圃的技術骨干,于是找到我通過邊濤同志走了捷徑,為母校回遷盡到我的微薄之力。

1967年下半年至1969年,全國開展所謂清理階級隊伍。凡是在舊社會有點情況的老知識分子,以及所謂的走資派都被集中關押接受審查。我作為群眾代表,曾被推薦擔任群專隊員,參加看管和組織他們學習,協(xié)助組織落實政策,前后時間長達一年多。由于我在履行職責中,能文明執(zhí)法、秉公辦事、友善待人、不坑人不害人,并實事求是、盡力幫人,因此曾經(jīng)的“專政對象”大多成了我終身的良師益友。如,經(jīng)受過磨難的樹木分類學著名教授李樹春,1987年幫助我運用拉丁文,為我撰寫的《中國花徑》重點長條目“石榴”一文的數(shù)十個品種進行定名,確保了任務的園滿完成。劉世琪教授是樹木病蟲害權(quán)威,對我工作中遇到難題也總是有求必應。其他老師更不用說,如李宏開、吳詩華、康忠明等教授更是鼎力支持,多次通過我?guī)椭戏适薪鉀Q各種技術難題。

四、共謀城鄉(xiāng)園林一體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趕上了干部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革命化的四化要求,順理成章地進入市園林部門的領導班子,為我情系園林、圓好綠色夢提供了機遇與平臺。在領導崗位上我一蹲就是二十多年,沒有養(yǎng)成做官當老爺?shù)膼毫?,這應受益于母校老師好作風對我的影響。工作中凡我自己能做的事決不讓別人代勞,甚至講話稿或匯報材料也自己動手。世紀之交時又主動學會開車,為退休后提供了方便與增添了幸福感?,F(xiàn)在我一個人把《安徽園林》雜志辦起來,正是受益于這種良好習慣的結(jié)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學校回遷合肥,凡需要穿針引線,或直接要我辦的事,無論大小均盡力為之。其中,接觸最多的是彭鎮(zhèn)華與江澤慧夫婦,因為彭鎮(zhèn)華老師最早從事核輻射育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選擇菊花作核輻射試驗研究,需要合肥市苗圃合作。后來合肥市開展大環(huán)境綠化,又通過我積極參與和支持,還曾一道赴江蘇泰興、揚州等地考察銀杏經(jīng)濟林和農(nóng)田水網(wǎng)。1994年又力促合肥市成為國家林業(yè)部最早的森林城試點城市和世紀之交時的全國綠委開展的城鄉(xiāng)綠化一體化試點城市。為加快發(fā)展安徽花卉事業(yè),在他們夫婦力促下,由省綠化委牽頭成立了省花卉協(xié)會,江澤慧老師擔任安徽省花協(xié)常務副會長。1992年他們夫婦與我所在的合肥市園林局聯(lián)合組團,赴香港參加一年一度的花展,并進行了境外花卉市場調(diào)研。緊接著又在他們夫婦倡導下省首屆花博會在馬鞍市舉辦,接著又由江老師親自率團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第三屆花博會。1993年5月,我還隨他們夫婦一同訪問與考察了美國和加拿大。緊接著的幾年又與彭鎮(zhèn)華教授一同參加了澳洲的國際花展、赴歐洲園林花卉考察和出訪東南亞。此外,我還有幸參加了他們夫婦承擔的跨市域、省域的科研課題活動,例如:興林滅蜾、長江中下游灘地綜合治理,森林生態(tài)網(wǎng)絡建設等項目。在那段時間內(nèi),我除盡力為母校服務,還在1989年夏秋,江老師父親江上青烈士犧牲50周年之際,受委托準備了鮮花花藍,通過他們在蚌埠火車站工作的侄兒帶到蘇北墓地。

目前,我雖退休多年,仍在母校的關懷下,通過社會組織為園林綠化事業(yè)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尤其主編的《安徽園林》雜志早己成為國家圖書館館藏刊物。甚至,在紀念長征70周年之際,母校90高齡的老紅軍、黨委老書記張勁武還專門為我重走長征路,所著的《追尋崢嶸歲月》一書作序,成為我終身難忘的紀念。前幾年,林學與園林學院時任院長黃成林還聘請我為學院的客座教授,以及省政府文史館聘請我為特約研究員,這些榮譽鼓舞著我在有生之年更好地服務于我所熱愛與從事的風景園林事業(yè),不斷地園著美好的綠色之夢。

猜你喜歡
林學母校園林
告別母校
林木病理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貴州大學林學專業(yè)為例
清代園林初探
古代園林里的“美人”
你知道愛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兒嗎
母校情
和千年園林的今世之約
親愛的母校,你還好嗎?
雪中園林的七個片段
如何構(gòu)建高效的職業(yè)院校林學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