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白土苓栽培技術(shù)

2016-03-17 14:38魏紅國雷振宏王玉龍關(guān)扎根高維政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年12期
關(guān)鍵詞: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shù)

魏紅國, 雷振宏, 王玉龍, 關(guān)扎根,高維政, 陳 芳

(山西振東道地藥材開發(fā)有限公司,山西長治 047100)

白土苓栽培技術(shù)

魏紅國, 雷振宏, 王玉龍, 關(guān)扎根*,高維政, 陳 芳

(山西振東道地藥材開發(fā)有限公司,山西長治 047100)

摘要為了提高白土苓的栽培水平、規(guī)范種植技術(shù),通過多年對白土苓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術(shù)開展的研究和探索,從白土苓的植物學特征、形態(tài)學特性、栽培技術(shù)、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技術(shù)方面對白土苓栽培技術(shù)進行了初步總結(jié),以期為肖菝葜屬植物的研究開發(fā)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guān)鍵詞白土苓;栽培技術(shù);病蟲害防治;采收

白土苓為百合科植物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yunnanensisGagneb.)或華肖菝葜(HeterosmilaxchinensisWang)的干燥塊莖,具有健脾除濕、祛風、解毒功能,用于風濕關(guān)節(jié)疼痛、脾虛瀉泄、惡瘡腫毒、梅毒、汞制劑慢性中毒、瘰疬潰爛[1-2]。白土苓民間習稱土茯苓或白土苓,與《中國藥典》收載的土茯苓不僅藥名相近,且歷代本草常以同藥名土茯苓記載。《本草綱目》謂“土茯苓有赤白兩種,入藥用白者良”,所稱為白土苓。白土苓主要化學成分為甲基氧化偶氮甲醇櫻草糖苷,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云南、貴州、湖北等地,而中藥材市場流通的白土苓基本來源于野生資源,因此,人工栽培已成為必然。

由于中藥材的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現(xiàn)象以及各地用藥習慣的差異,白土苓和同屬植物藥材土茯苓混用較普遍,基源不穩(wěn)定,來源混雜[3];野生資源采挖混亂,資源緊張;環(huán)境破壞嚴重。因此,人工栽培白土苓是實現(xiàn)白土苓可持續(xù)供應(yīng)的必然途徑。國內(nèi)外對白土苓的研究較少[3-4]。山西振東道地藥材開發(fā)有限公司于2005年開始進行了白土苓的野生資源調(diào)查,2007年開始撫育研究,對白土苓的標本采集、物種鑒定、標準制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時對白土苓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術(shù)開展了研究,為肖菝葜屬植物的研究開發(fā)提供科學依據(jù)。筆者從白土苓的植物學特征、生態(tài)學特性、栽培技術(shù)、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技術(shù)方面對白土苓栽培技術(shù)進行了初步總結(jié)。

1植物學特征

全株除老莖、葉柄、花被外,或多或少具短硬毛。小枝有棱。葉互生,紙質(zhì),長矩圓形至披針形,長3.5~16.0cm,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全緣,常呈微波狀,主脈5條,外邊2條靠近葉緣,但不與葉緣結(jié)合,小脈密網(wǎng)狀,在兩面明顯;葉柄長0.5~2.5cm,在下部1/3處有卷須和狹鞘。傘形花序生于葉腋或褐色苞片腋內(nèi);總花梗扁,有溝,長0.5~3.0cm;花序托球形,直徑2~3mm;花小,單性異株;雄花,花被筒矩圓形,長5~6mm,頂端具3枚長尖齒,雄蕊3,花絲下部合生;雌花,花被筒卵形,長2.5~3.0mm,頂端3齒明顯,子房3室,花柱短,柱頭3裂,退化雄蕊3。漿果近球形,熟時深綠色,直徑4~5mm[1,5]。種子黑色,橢圓形,長8~10mm、寬4~6mm。漿果有光澤,圓形,內(nèi)含4~6粒種子,延伸形成合點,至下端連于種臍。自然條件下種子貯存壽命為2年,適宜的發(fā)芽溫度20~30 ℃。未經(jīng)處理的種子發(fā)芽率為0,特殊處理后,6個月可萌發(fā)[6]。

2生態(tài)學特性

白土苓常生于海拔300~2 200m山谷密林中或灌叢中,喜陰涼、潮濕的環(huán)境。野生白土苓分布非常分散,多單株分布,在灌木叢下疏松的腐殖土中,有利于塊莖的膨大,灌木叢有利于白土苓莖的攀援使葉片能夠充分接受陽光照射;在樹木比較高大完全遮蔭的環(huán)境中生長緩慢,生長期較長,導致野生資源采收后,需要比較長的休養(yǎng)時間來恢復。

3栽培技術(shù)

3.1選地與整地白土苓對土壤要求十分嚴格,由于根系較為發(fā)達,因此,種植地應(yīng)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地為宜。選地后翻耕,深30~40cm,耙碎土塊,施37 500~52 500kg/hm2農(nóng)家肥作為基肥,做畦,畦東西走向,呈三角錐形,高20~25cm。

3.2播種時間春播,應(yīng)在3月20日~4月15日播種,播種于陰面并用草覆蓋,否則土壤易板結(jié),不利于出苗。秋季早播種,種子脫皮處理曬干后播種,最晚在11月中旬前播完。

3.3種子處理將采集的白土苓果實浸潤,通過皮核分離機脫去果皮,晾曬種子,然后用冰乙酸拌種,每100kg短柱肖菝葜種子需10L拌種,拌勻后堆悶2~4h,然后沖洗15~20min,至pH接近中性,晾曬后播種。處理后的種子出苗時間為6個月,出苗率為86%。

3.4播種先在平地播種,待苗高6~8cm,再移栽至畦,按行距40~60cm、株距30~40cm開穴,穴深5~6cm。穴播因種在陰面,生長發(fā)育效果佳。也有采用野生莖桿移栽,留莖節(jié)3~5節(jié)取葉移栽至畦。也可用白土苓塊莖移栽,將野生白土苓塊莖切碎,切成直徑4~5cm的小塊莖進行移栽。種子用量45kg/hm2、莖桿用量55 500株/hm2、塊莖用量2 220kg/hm2。

3.5田間管理正常條件下播種后180d左右出苗。由于雜草生長較快,應(yīng)及時清除,并中耕松土。出苗后進行根部追肥,以氮肥為主,促使幼苗的營養(yǎng)生長;植株生長至30cm后再進行1次追肥,以氮∶磷∶鉀=1∶3∶2的比例進行追施,促進根部營養(yǎng)成分的積累。第2年秋季再松土1次,以促進越冬。生育期7a內(nèi)每年中耕6~7次。貴州地區(qū)春季容易發(fā)生干旱,應(yīng)及時進行灌溉,來保證幼苗的正常生長。因白土苓塊莖易吸水,播種時覆土要深,塊莖移栽種植一般出苗較慢,多進行田間管理。在采收之前,每年均重復上一年的管理工作,同時進行打頂剁莖,保證根部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以便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中藥材。

4病蟲害防治

白土苓基本上沒有嚴重病害發(fā)生。蟲害主要是白蟻,危害嚴重。接種后當年7~9月份和次年5~6月份地溫高,白蟻繁殖快。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蟻路,及時用藥噴在蟻身上,使之帶回窯內(nèi)互相傳染中毒死亡,或用煤油或開水灌水蟻穴,并加蓋砂土,滅除蟲源。

5留種

選取健壯植株的果實留種,一是加強水肥管理;二是適當疏花,去掉側(cè)枝花序,同時對主花序去頂(1/3~1/4),以便獲取飽滿的籽粒。當果實由綠色變?yōu)辄S褐色或棕褐色時采收,稍加晾曬,人工或機械脫粒,除凈果皮等雜物,晾曬5~7d,置通風干燥處存放。

6采收加工

6.1采收白土苓一般在接種后9~10個月內(nèi)成熟,成熟白土苓的一個特征是外皮帶黃褐色;椴木變疏松呈棕褐色,一捏就碎,表示養(yǎng)料耗完,應(yīng)采收。

6.2加工將采收的白土苓堆放室內(nèi)避風處,利用專業(yè)中藥材切片機進行切片,然后倒入烘干設(shè)備進行烘烤,烘烤溫度為60~80 ℃,裝至中藥材專用袋待用。也可置于蒸籠隔水蒸干透心,切片,置陽光下曬干。產(chǎn)品質(zhì)量以成品干、外皮凈、厚薄均勻、白色者為優(yōu)質(zhì)。

參考文獻

[1] 秦文杰.短柱肖菝葜化學成分及質(zhì)量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

[2] 喬蕾.中藥白土茯苓質(zhì)量控制方法研究[D].濃陽:沈陽藥科大學,2007.

[3] 李玉蓮,李玉琪,曾平,等.土茯苓植物資源調(diào)查[J].中草藥,2002,33(9):85.

[4] 杜素蘭,杜素芳,宋慧,等.白土苓藥材的真?zhèn)舞b別[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0,20(2):49-50.

[5] 蒯玉花,海麗娜,菅曉勇,等.肖菝葜屬藥用植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1):207-209.

[6] 張思巨,潘炯光,吉力,等.白土苓等揮發(fā)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1999,24(12):740.

CultivationTechniqueofHeterosmilax chinensis

WEIHong-guo,LEIZhen-hong,WANGYu-long,GUANZha-gen*etal

(ShanxiZhendongFamousRegionDrugDevelopmentCo.Ltd.,Changzhi,Shanxi047100)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cultivation level, standardize cultivation technique, through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Heterosmilax chinensis in recent years,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eterosmilax chinensis were summarized from aspects of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 harvest,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terosmilax plants.

Key wordsHeterosmilax chinensis; Cultivation techniq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Harvest

作者簡介魏紅國(1984-),男,甘肅定西人,中級農(nóng)藝師,碩士,從事白土苓栽培技術(shù)研究與開發(fā)工作。*通訊作者,高級農(nóng)藝師,從事大宗中藥材種植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16

中圖分類號S 5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12-144-02

猜你喜歡
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shù)
淺談四川地區(qū)果樹病蟲害防治誤區(qū)及對策
淺談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對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shù)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xiàn)及豐產(chǎn)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