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彬
一、確定德育工作的目標
要構建良好的德育工作,首先就要確定一個明確清晰的目標,這樣可以給班集體以希望,對學生會起到極大的鼓舞作用。當然,目標的確定一定要有可行性和時間性,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實現(xiàn)目標。為此,班主任可以將目標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目標逐一實現(xiàn),這樣才有利于目標的實現(xiàn)。對一個班集體而言,目標是增強責任感、信任感的唯一砝碼,只要大家為著共同的目標奮斗,何愁德育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班集體不夠優(yōu)秀。
如在上學期的紅五月活動中,才剛入學兩個月的我班同學,就能自覺日日夜夜積極準備紅五月的跳大繩、海底傳月、定點投籃和踢毽子等各項比賽項目,并在比賽中取得了幼教部的第二名。作為新生,我們正常應該取得后三名的名次,而能取得前三名的成績,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在廣播操比賽中,我班能有名次也是大家有著共同的奮斗目標,全班凝聚力強,積極練習的結果。
二、注重師德模范的塑造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學生,學生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記在心里、看在眼里,老師成為他們在學校中最信賴和敬畏的人。在學生的眼里,老師永遠都是對的,他們極少會用懷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老師,對于老師的話基本上是言聽計從。如果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不注重自己的儀表儀態(tài),那么如何對學生談論德育。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師德模范的塑造,只有班主任正其身,才能達到使學生不令而行的效果。
在要求學生遵守班規(guī)和校規(guī)的同時,我也嚴格要求自己。比如上課不遲到等。在要求學生不亂丟垃圾的同時,我對學生說,無論何時何地何人,看到我亂丟垃圾的話,我罰100元給對方。
三、加強師生溝通與交流,給學生更多的關懷
師生之間不應該成為敵對關系,而應該成為友好的朋友關系。班主任雖然像學生的家長一樣,但是彼此之間應該是平等的,師生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此基礎上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和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就會事半功倍。否則,班主任永遠都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焦點,永遠都無法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其工作的開展就會變得舉步維艱。
我班曾有個學生,經(jīng)常和家里有矛盾,經(jīng)常離家出走。我經(jīng)常耐心開導她,化解她和家人之間的矛盾,最終,她能靜下心來學習,也能和家人友好相處。
班上曾有個學生是個孤兒,剛入學時有自殘行為,而且經(jīng)常曠課,并頂撞老師。老師和同學經(jīng)常關心他,開導他,有時候煮個雞蛋給他吃,或下雨時給他送傘等,讓他感受到溫暖。后來,他就很少會夜不歸宿、頂撞老師等,對老師的話也是言聽計從。
四、不斷完善教育方式方法
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完善教育方式方法。一種教育方法不可能適合每一位學生,因此,班主任要注重教育方法的靈活多樣性。但是,不管使用怎樣的教育方法都必須是科學的,因為只有在科學的指引下才能找到真諦。
對于學優(yōu)生,一旦犯了錯誤,就要毫不客氣地在大庭廣眾面前指出,嚴厲批評,并馬上說他說出犯錯誤的原因和改錯的決心,盡早打消他犯一兩個錯誤沒什么了不起的糊涂念頭。背后,及時找他談心,盡可能多地說出他身上具有的美好東西,并對他改正錯誤的決心表示贊賞,讓他體會肩負“大任”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對于后進生,只要他們?nèi)〉昧艘稽c點進步,就馬上在大庭廣眾面前,多次不厭其煩地表揚他們,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背后,再指出他們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使他們經(jīng)過努力,就可解決,大大激發(fā)了興趣,從而出現(xiàn)師不揚鞭自奮蹄的局面,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五、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
首先要以身作則,勞動中和學生搶著干,特別到那些怕勞動的學生身邊干,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他們,他們會羞愧自責,在以后的班級勞動中全身投入,不令而行;其次利用“五一”節(jié)等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主動找些臟活累活帶領學生去做,讓學生得到鍛煉,體驗甘苦。每次勞動之后鼓勵表現(xiàn)好的、嘉獎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們以后再遇到臟活、累活,也會覺得無所謂。久而久之,學生們的勞動觀念強了,習慣養(yǎng)成了,即使班主任有其他事,不能坐鎮(zhèn)指揮,也會自愿去做。這說明了學生們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強了,綜合素質提高了。
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學習習慣
這對職校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終生受用。我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因勢利導,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習慣。
(一)榜樣示范。職校學生善于模仿,并且爭強好勝。我在班會上讓學生觀察誰的衣服最整潔,誰的頭發(fā)最整齊,誰的個人衛(wèi)生最好。最后一致舉手推薦吳彤榜樣,學生自己找,學生天天照著吳彤的樣子做,吳彤更是嚴格要求自己。班內(nèi)個人衛(wèi)生臟、亂、差的不見了,蓬頭垢面的學生也沒有了。
(二)有錯及時糾正。良好的行為一時做到并不難,而長期堅持并不易。班長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讓學生自查作業(yè)、衛(wèi)生,然后班委會檢查,對于違規(guī)的同學及時幫助糾正糾正.并對被幫助的同學做好記錄,向班主任匯報。這樣長期堅持,一學年下來,學生就自覺養(yǎng)成了各種良好的習慣。
(三)適時贊美。有時,教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贊美的話,會激發(fā)學生的成功感,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當學生改掉一個壞毛?。划攲W生做好一件事;當學生有了進步時:“你行!”“你在努力!”等,給予學生鼓舞,增強自信,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他們提出下一步努力的目標,從而使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有新的目標。
七、教育無小事,班主任應樹立責任感
所謂責任心,就是個人對自己、家人、企業(yè)乃至是對社會所應盡的責任和對義務的認知態(tài)度。責任心是做人的基礎,具備強烈的責任心與責任感是班主任能夠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要的核心素質,也是增強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與方法。在班級管理方面,班主任應對學生的未來負責,對學生家長負責,也對社會負責。教育無小事,班主任應全方位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班主任作為“一家之長”,應加強自身的責任感建設,盡量立足于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對學生的人生觀和處世態(tài)度進行正確的指導。
八、德育工作應貼近生活并高于生活
生活中,班主任應秉承生活化德育形式,提升學生的認識,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引導其良好生活與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在學習管理上讓優(yōu)秀學生學會幫助同學,讓這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幫助成績不好的同學一起進步,讓他們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讓優(yōu)秀學生學會幫助他人,還能提高其他學生的學習成績??傊?,增強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強化班級管理的方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高速發(fā)展,以及教育對象的不同和特點的不斷深化,當代班主任必須依據(jù)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特征,提出創(chuàng)新的管理觀念與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并深化,建立行之有效的策略體系,提高德育素養(yǎng),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