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在小學教師的工作當中,班主任的工作是重中之重,班主任是一個班級教師隊伍的核心所在,他不但管理著班里的大小事務,而且還擔當著學生學校家長的角色,是學生在學校的老師和長輩。班主任如果能正確地處理好班級的各項事務,班級就會容易向良性的方向發(fā)展,班級氛圍良好,學生積極向上,如果班主任沒有起好掌控方向標的作用,班級的各項工作就會向反方向發(fā)展。
說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人物,毫不為過,那么,班主任該如何起到這個帶頭作用,掌控好班級行進的方向盤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首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進行溝通和處理問題的前提和保障,同樣的,和諧、愉悅的班級環(huán)境也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對于班主任的工作來說,最主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能夠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在班里能夠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小學生一般對教師是抱著尊敬、崇拜的心態(tài)的,但是因為年紀小,加上一些教師比較嚴肅,難免會對教師產生敬而遠之的思想。其實,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小學生而言,適當地放低自己的架子,用一種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遠比對他們嚴厲更有效。當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消失之后,你會發(fā)現,學生會非常愿意跟你交流他的心里話,那樣,班主任的工作做起來就更容易了。
其次,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可取處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這人世間最偉大的奇跡,學生們也一樣,每個學生都如同一塊塊璞玉一樣,等待教師的慧眼去發(fā)現他們內在的價值,用工具去雕琢他們,修飾他們,讓他們發(fā)散出自己最燦爛的光芒。作為班主任——學生最信賴的人,要用一顆寬大、慈愛的心,面對班里的每一個學生,要有一雙慧眼,能夠發(fā)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要發(fā)現他們的長處,及時地表揚他們,贊許他們,讓他們在教師的鼓勵的語言和眼光中找尋到自信,用自己的愛心給學生插上一對自信、堅定的翅膀,讓他們在自己的天空越飛越高,搏擊風雨。比如,有的學生語文成績好,可以表揚他們文采飛揚;有的學生數學學得好,可以用未來“小數學家”來鼓勵他們??傊灰菍W生身上的優(yōu)點,就要用放大鏡來放大,讓學生從這些表揚和贊美中獲得自信和力量。
第三,德智并進,潤物無聲,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很多班主任的工作會進入一個誤區(qū),即,主要抓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F在的小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比較多,從網絡、電視中看到的東西也很多,加上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差,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為的影響。有的學生為了追求時髦,盲目地進行穿戴上的攀比;更有的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義氣和英雄氣概,學習電視上的“大俠”進行拉幫結伙,打抱不平。另外,在農村中,有不少孩子屬于留守兒童,平時只跟著爺爺奶奶,家庭環(huán)境缺乏教育和疏導,養(yǎng)成了孩子孤僻、跋扈的性格。這樣的行為是很危險的,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的這些苗頭,發(fā)現他們的不良行為之后,及時地把這些不良思想的火苗扼殺在搖籃里。班主任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比如,觀看文明禮貌宣傳片或電影來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上的感化,讓他們清楚,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文明的行為,什么行為是不可取的;還可以通過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的行為進行表揚的方式,引導學生向好學生看齊,加強自己的思想品質修養(yǎng)。
第四,一視同仁,因材施教,幫助后進生循序漸進地進步
通常,一個班里有幾十個學生,如果要班主任把愛心和關注力平均地分配給他們,也有點不大可能。有些班主任比較喜歡聽話的、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因為那樣的孩子比較好教育,不用花費太多的精力。而一些調皮搗蛋、成績差的學生則很容易惹得班主任厭煩和忽視。這種現象,從思想到行為上來說,班主任都是不對的。從年齡特點上來說,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級,有些調皮搗蛋完全是因為兒童的天性使然,教師切不可把這種行為歸為生性頑劣,而是應該用一些教學方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把活潑好動的天性轉到對學習的熱愛上來。另外,一些學生因為成績差,拖了班級平均成績的后腿而備受教師的冷眼。其實,班主任應該及時跟任教老師溝通,找出學生成績差的根源是思想上的不重視,還是接受能力差,再或者是外界因素。有一個班主任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情況,任課老師反應,一名學生不好的學生最近一段時間,上課精力不集中,總是昏昏欲睡,作業(yè)也經常有完不成的現象。班主任聽了之后,并沒有直接批評這位學生,而是找他進行耐心細致的談話。原來,他是一個留守兒童,最近,爺爺生病了,他幫助奶奶照顧爺爺,晚上睡不好,所以白天上課沒有精神。聽了學生的回答之后,班主任進行了家訪,發(fā)現情況確實如學生而言。回到學校之后,班主任并沒有批評這位學生,而是在班里對學生孝順爺爺的行為進行了表揚,并在班里自愿讓學生組成了“紅領巾小組”,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幫助這名學生照顧爺爺。過了一段時間后,爺爺的病好了,這名學生從這件事情中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和班集體的溫暖,集體榮譽感大大增強,成績也慢慢地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