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出版了《中國寓言初編》,是中國最早的一本“寓言 選”。
· 1919年:8月,用白話翻譯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說《在家里》,這是茅盾的第一篇白話翻譯小說。
· 1920年:開始主持大型文學刊物《小說月報》小說新潮欄的編務工作。這是連續(xù)編寫了《小說新潮宣言》《新舊文學平議之平議》和《現(xiàn)在文學家的責任是什么》等論述,表露了茅盾的早期的文學見解。10月,茅盾加入了共產(chǎn)主義小組,開始為《共產(chǎn)黨》月刊寫稿。
· 1924年:編輯《民國日報》的副刊《社會寫真》,后改名為《杭育》。
· 1925年:6月和鄭振鐸等創(chuàng)辦了《公里日報》,不久被迫???。
· 1927年:4月初,擔任《漢口民國日報》的總主編。9月中旬,寫完《幻滅》,11月到12月間,寫了《動搖》。
· 1928年:6月,寫完《追求》《幻滅》《動搖》,先后在《小說月報》連載,并出了單行本,出版了《神話的研究》《小說研究吧ABC》《歐洲大戰(zhàn)與文學》。
· 1929年:7月,茅盾出版了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野薔薇》,收入五篇作品。與此同時,他寫了論文《讀<倪煥之>》,并開始寫作長篇小說《虹》。還寫了《賣豆腐的哨子》《霧》等十幾篇散文。出版《神話雜論》《中國神話研究ABC》《六個歐洲文學家》《騎士文學ABC》《近代文學面面觀》《現(xiàn)代文學雜論》。
· 1930年:接連寫了《豹子頭林沖》《石碣》《大澤鄉(xiāng)》等三篇以上傳說和歷史為題材的小說。出版《北歐神話ABC》《西洋文學通論》《希臘文學ABC》《漢譯西洋文學名著》。五月,出版《蝕》。
· 1931年:2月。完成了中篇《路》。五月出版《宿蟒》(小說、散文合集)。11月,又寫成中篇《三人行》。編輯出版了《前哨》。第二期改名為《文學導報》。開始寫作《子夜》。
· 1932年:出版《路》。寫了幾篇農(nóng)村集鎮(zhèn)生活題材的作品:《小巫》《林家鋪子》《春蠶》和散文《故鄉(xiāng)雜記》。
· 1933年:寫《秋收》《殘冬》和《春蠶》通稱“農(nóng)村三部曲”。出版《子夜》《茅盾散文集》。
· 1934年:2月,出版《話匣子》。
· 1936年:5月,《泡沫》出版。10月,出版《印象·感想·回憶》。出版《西洋文學名著講話》《創(chuàng)作的準備》。
· 1937年:5月,出版《多角關系》《眼云集》。
· 1938年:3月27日,被推為《抗戰(zhàn)文藝》的編委。
· 1939年:4月,出版《炮火的洗禮》。
· 1941年:2月,寫《風景談》。同年寫了日記體的長篇小說《腐蝕》,在《大眾生活》上連載,10月出版。主編專門登載雜文的刊物《筆談》,在《客座雜憶》這個總標題下發(fā)表了一些隨筆。
· 1942年,3月,出版了中篇《劫后拾遺》。寫作短篇《某一天》《虛驚》《耶穌之死》《參孫德復仇》《列那和吉他》《過封鎖線》等,除《某一天》外都收集在《耶穌之死》集中。8月寫作長篇小說《霜葉紅于二月花》,以及雜文、文學評論等。12月,出版《文藝論文集》。
· 1943年:4月,出版《見聞雜記》。7月,出版《茅盾隨筆》。10月,出版《霜葉紅于二月花》。
· 1945年:出版了《第一階段的故事》《委屈》《時間的記錄》。10月出版《清明前后》,12月出版《耶穌之死》。
· 1946年:3月,和葉以群主編中外文藝聯(lián)絡社的《文聯(lián)》半月刊。
· 1948年:4月,出版《蘇聯(lián)見聞錄》《雜談蘇聯(lián)》。
· 1949年:7月,茅盾參加籌備并出席全國文代大會,在會上作了在《在反對派壓迫下斗爭和發(fā)展的革命文藝》的報告。
· 1958年:8月,出版《夜讀偶記》。
· 1959年:1月,出版《鼓吹集》。
· 1962年:10月,出版《鼓吹續(xù)集》。11月出版《關于歷史和歷史劇》。
· 1963年:11月,出版《讀書雜記》。
· 1979年:11月,出版《茅盾詩詞》。
· 1980年:5月,出版《茅盾近作》。
· 1981年:5月,出版《鍛煉》《我走過的道路》。
· 1982年:4月,出版《少年印刷工》。
· 1984年:10月。出版《茅盾書簡》。人民文學出版社開始陸續(xù)出版《茅盾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