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衍 柱(山東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青春在詩的王國中綻放
——徐曉詩歌評析
李 衍 柱
(山東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青春與美有不解之緣。徐曉詩歌的審美形態(tài)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大音希聲”的無言之美;其二,象征、隱喻的境界之美;其三,“出水芙蓉”、清真自然的樸素之美。她自由體詩的表現(xiàn)形式呈現(xiàn)于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實踐過程中。中國90后新銳詩人的詩作體現(xiàn)了中國詩歌的回暖和復(fù)興。
青春;徐曉;詩的王國;審美形態(tài);自由體詩;新銳詩人
在悠久的中華文明史上,詩歌占有一個獨特而耀眼的地位。每一個炎黃子孫,一談起詩經(jīng)、楚辭、唐詩、宋詞、元雜劇和明清小說(廣義的詩包括戲劇、小說),無不感到驕傲和自豪。
詩歌是時代的花朵。在優(yōu)秀的詩篇中,總是跳動著時代的脈博,表達著人民的心聲,顯示出生活的面影,以某種深邃的意蘊給人以啟迪。
中國詩歌發(fā)展的道路,有輝煌,有曲折,也有“沉淪”①參見楊守森《走向沉淪的當代詩歌》,見《追尋詩性之光》,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21世紀是中華民族走向新的“文藝復(fù)興”的世紀。中國當代文學(xué)出現(xiàn)了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態(tài)勢。2012年12月11日,莫言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2015年8月23日,劉慈欣以他的長篇小說《三體》榮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fā)的“雨果獎 最佳長篇小說獎”;2016年4月4日,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從培育出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莫言的高密這片文化沃土中走出的徐曉,迎著中國文學(xué)的春天,奉獻出用自己的心血和激情編織出的青春詩篇,發(fā)出了中國詩歌回暖和復(fù)興的新聲,正在朝氣蓬勃地追尋著90后一代青年詩人的文學(xué)夢、青春夢。
一
自2013年開始,徐曉(1992-)先后在《人民文學(xué)》《詩刊》《山東文學(xué)》《星星》《中國詩歌》《詩歌選刊》《延河》《西部》《作品》等全國文學(xué)刊物上發(fā)表詩歌、小說、散文作品。2014年出版詩集《局外人》(卓爾書店2014出版)和長篇小說《愛上你幾乎就幸福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4出版)。徐曉的創(chuàng)作很快吸引了文學(xué)界和廣大青年文學(xué)愛好者的眼球,并獲得多項青春文學(xué)獎項。2016年1月榮獲第二屆“《人民文學(xué)》詩歌獎 年度新銳獎”。詩人夏午、黃智揚、徐曉分別以組詩《唯有滿目星辰》《夜行者》《大雪之夜》獲獎。獲得新銳獎的全國共三人,三人中徐曉最年輕,又是唯一的一位在讀大學(xué)生。頒獎大會上對徐曉的組詩《大雪之夜》的授獎詞是:
徐曉的組詩《大雪之夜》有顯明的抒情特質(zhì),往往將生命的體驗轉(zhuǎn)化、營造為有象征性內(nèi)涵的語言時空。詩人仿佛屹立在蒼茫歲月的風(fēng)口,她致力描述的既是自然的物象也是現(xiàn)代文明進程中的種種喻象。世事紛擾而艱辛,在現(xiàn)代人精神的疲憊與厭倦中,有一種祈禱般的安靜與純粹。有鑒于此,特授予徐曉第二屆“人民文學(xué)詩歌獎·年度新銳獎”。①《人民文學(xué)》雜志社等的第二屆“《人民文學(xué)》詩歌獎 年度新銳獎” 《大雪之夜·授獎詞》.http://www.chinawriter.com.cn
這一授獎詞較比準確地概括了徐曉獲獎組詩《大雪之夜》的抒情性和審美特征。對于《人民文學(xué)》舉辦的這次詩歌評獎活動的意義,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吉狄馬加在致辭中說,現(xiàn)在是一個講究“迅馳”的時代,但詩歌卻為我們提供了“慢下來”的可能。詩歌正在不斷回暖,呈現(xiàn)出繁榮發(fā)展的態(tài)勢,各類刊物和新媒體要為詩歌寫作者構(gòu)建一個廣闊的發(fā)表平臺。同時,可以通過獎掖佳作的方式鼓勵詩人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愛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青春與美有不解之緣。青春是人生最美的詩篇。撲捉美的意象、創(chuàng)造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優(yōu)秀詩人追求的審美理想。對美的渴望和創(chuàng)造美的理想是驅(qū)使90后年輕詩人徐曉實現(xiàn)自己寫詩、寫出更多更美的詩篇的文學(xué)夢的不竭動力。徐曉詩歌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審美形態(tài)是絢麗多彩的。以我個人已經(jīng)遲鈍生銹了的鑒賞力來看,主要表現(xiàn)在“大音希聲”的無言美;象征、隱喻的境界美;“出水芙蓉”、清真自然的樸素美等幾個方面。
二
《老子》第四十一章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從審美視角看,“大音”是指最完美的音樂,“大象”是指最完美的形象;“希聲”是說最美音樂的聲音是聽不見的,“無形”是說最美的形象是看不見、說不清的。這里的“道”,是指美的理念?!按笠粝B暋薄按笙鬅o形”實際是一種“無聲之美”“無言之美”。這是中國古代美學(xué)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的美。后來歷代文論家提出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韻外之致”“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等,都與老子的這一思想有著不同程度的關(guān)聯(lián)。聯(lián)系徐曉的詩歌創(chuàng)作實際,應(yīng)該說她是深諳中國古代美學(xué)的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大愛無言,大美無聲。徐曉發(fā)表在 《人民文學(xué)》 2015年第9期、后又被選入《2015中國詩歌年選》(中國詩歌學(xué)會主編,花城出版社2015出版)、《2015中國詩選》(徐庶主編,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5出版)的《大雪之夜》,是一首給人以美感的有光亮、有深情、有感染力的愛情詩歌。全詩雖然只有十二行,卻鮮明地繪制出了一個充盈于天地之間的大愛無言、大美無聲的理想境界:
大雪封山,夜晚守口如瓶
我是否該燙一壺好酒
等你。在江湖之遠
一定要醉,免得說離別
半個月亮爬上來。微亮
接近入世的燈盞
你卸甲歸來
把喜悅盛在掌心
我們無需把沉默喚醒
一言不發(fā),在內(nèi)心留下一塊空地
悄悄把來路隱藏
這世界,只剩下我們的山河[1]
白雪,象征著忠貞、純潔。在一個皚皚白雪封山的夜晚,一對久別重逢的戀人,“把喜悅盛在掌心”,對酒相視,“一言不發(fā)”,這愛,這境,有多純、多深、多美??!
在《以白云為枕》中,詩人以宇宙的情懷、用短短的九行詩,無言無聲地顯示出牧羊老人一生“道法自然”、回歸自然的悲劇命運:
一個垂暮的老人,枕著白云
收割炊煙,把一生時間
用麻繩捆扎
那輪凄迷的落日,頷首挺胸
在特定的日子里,歸于沉寂
走失的羊群,還沒回來
其實世上所有的人,都沒有回來
太黑了,月亮彎起了腰
那姿勢,多么耀眼而孤獨[2]
面對這位“枕著白云,收割炊煙,把一生時間用麻繩捆扎”的牧羊的“垂暮老人”,落日“頷首挺胸,在特定的日子里,歸于沉寂”,月亮也“彎起了腰”,在漆黑的夜空,發(fā)出“耀眼而孤獨”的光。詩人以無限崇敬的心情,超越時空,描繪和顯示出這位牧羊老人的悲劇美、崇高美。
《像卡西莫多一樣活著》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詩人追求美、為美而獻身的價值觀、美學(xué)觀??ㄎ髂嗍抢寺髁x大師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創(chuàng)造的一個典型人物。他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雖然形貌丑陋,但內(nèi)心是美的。艾斯美拉達是小說塑造的一個美的典型人物??ㄎ髂嘁恢毕駛€啞巴一樣不說話,密切關(guān)注著、保護著艾斯美拉達,最后為營救艾斯美拉達而獻出生命:
一場無法選擇的降生,我自從打娘胎里
就把未曾謀面的美,給了你
把正常的面容,基本的思想,完整的肉身
全部給了你
把父母給了你,成了孤兒
把自由給了你,成了傀儡
此刻,我活著,氣喘吁吁
準備一點一點、一厘一厘地
把所剩無幾的光陰、良善和愛,也給你。
為配合教堂頂樓的大鐘按時響起
我把聽力和聲音給你
留下一個什么也說不出的干咳喉嚨
為呼應(yīng)大軍攻城城欲摧的狂風(fēng)暴雨
我把蹣跚的腳步、佝僂的駝背也給你
把人群眼中沒有的光亮
心臟缺失的跳動、血液里流走的血紅
都給你
給你給你給你
最后只留下一點氣力,足夠我爬得動
幾米的路程
當我抱緊艾斯美拉達、抱緊雷霆
我這把丑陋的老骨頭,也一并
給你——[3]
作者在詩中,選擇第一人稱的視角,以卡西莫多內(nèi)心的意識流動的方式,展示出這位無聲無話的敲鐘人為美而生、為美而活、為美而獻身的悲壯一生。詩的題目《像卡西莫多一樣活著》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是:我要像卡西莫多一樣,以無言、無聲的方式,為追求美、捍衛(wèi)美、創(chuàng)造美而努力前行。徐曉詩中孤獨這個詞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她在《局外人》詩集后記中稱:“孤獨是一種坦蕩和自由”,“我無限熱愛這種千帆過盡之后的坦蕩和自由?!保?]這種“坦蕩和自由”體現(xiàn)在詩歌創(chuàng)作過程中,那就是要在沉思和想象中追求創(chuàng)造出一種“大音希聲”的無言之美的理想境界。
三
徐曉詩中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境界,既有超越時空的“大音希聲”的無言之美境界,又有具有一定時空的象征、隱喻、朦朧美的藝術(shù)境界。兩種境界都可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效果,達到葉燮在《原詩》中所說的“詩之至處”:“妙在含蓄無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與不可言之間,其指規(guī)在可解不可解之會;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離形象,絕議論而窮思維,引人于冥冥恍惚之境,所以為至也?!保?](P313)通過象征、隱喻的途徑,創(chuàng)造朦朧美的詩歌境界,可以徐曉的《局外人》一詩為代表。詩中的時空規(guī)定性是明確的。時間是“石頭的一生”;空間是“石頭堆成的小山”、“石頭壘成的小屋”、石頭村與石頭城。詩所顯示的意蘊,“妙哉含蓄無垠”。
石頭的一生都在與石頭打交道
石頭姓石 石頭住在石頭村
石頭出生在由石頭壘成的小屋里
石頭長在由石頭堆成的小山上
石頭來到城里搬運一袋袋石頭
沉重的石頭壓在石頭的肩上壓彎了石頭的腰
瞧,這些可恨的石頭 不斷攫取著石頭年輕的生命
石頭躺在有石頭加工而成的水泥路上
一根肋骨孤獨地與他并排而臥
石頭村的石頭那一把熱忱的鑰匙 卻打不開石頭城的心事
石頭村里石頭年邁的老母親站在村口的大槐樹下
等著一個并不完整的石頭 回家[6]
石頭在詩中是一個隱喻的象征性符號。“第二屆人民文學(xué)詩歌獎 年度新銳獎”的授獎詞中明確指出:徐曉詩歌的抒情特質(zhì)是“將生命的體驗轉(zhuǎn)化、營造為有象征性內(nèi)涵的語言時空。詩人仿佛屹立在蒼茫歲月的風(fēng)口,她致力描述的既是自然的物象也是現(xiàn)代文明進程中的種種喻象?!笔^隱喻什么,又有什么象征意義,并非一句話能說清楚。在詩人構(gòu)思過程中它是情與理、感性隱喻和理性隱喻和諧統(tǒng)一構(gòu)成的藝術(shù)結(jié)晶。
讀者看到的自然物像是一座“由石頭堆成的小山”,這座小山上看不到綠蔭覆蓋的森林、草地,聽不到潺潺流水,聞不到桃李花香,裸露出來的是山的脊骨——石頭。這一自然物象的隱喻,默默地告訴人們:這是一座自然生態(tài)被嚴重破壞的荒山。作者賦予石頭以生命,石頭家住在山間的石頭村,出生在“由石頭壘成的小屋里”。他雖然一直與石頭打交道,在這荒山下的石頭村仍無法生存和發(fā)展。于是石頭便到城里作了搬運石頭的“農(nóng)民工”。石頭的命運如何?沉重的石頭“壓彎了石頭的腰”,“不斷地攫取著石頭年輕的生命”。他想在建設(shè)“石頭城”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創(chuàng)業(yè)成家、擺脫貧困的夢想,卻終成泡影。
石頭躺在由石頭加工而成的水泥路上
一根肋骨孤獨地與他并肩而臥
這就是石頭命運的結(jié)局。全詩最后兩行特別具有隱喻象征的意味。
石頭村里年邁的老母親站在村口的大槐樹下
等著一個并不完整的石頭 回家
維科在《新科學(xué)》中認為,人類最初的詩性智慧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就是以己度物的隱喻。隱喻的特點是“使無生命的事物顯得具有感覺和情欲,最初的詩人們就用這種隱喻,讓一些物體具有生命實質(zhì)的真事真物,并用以己度物的方式,使它們也有感覺和情欲,這樣就用它們來造成一些寓言故事。”[7](P180)葉芝則進一步闡明隱喻和象征的關(guān)系,他說:“當隱喻還不是象征時,就不具備足以動人的深刻性。而當它們成為象征時,它們就是最完美的了。因為在純真的聲音之外,可以說它們最為神秘,而且通過它們,人們可以最深刻地領(lǐng)會什么是象征。”[8](P54)石頭村口大槐樹下孤獨地站著望著等著自己的兒子回家的老母心中是多么盼著“望子成龍”、進城創(chuàng)業(yè)獲得幸福,結(jié)果等來的竟是“一個并不完整的石頭”——一個被沉重的石頭壓斷脊骨、一根肋骨蹦在胸外的殘廢人,一個被當局完全拋棄了的“局外人”。石頭一家本是石頭村、石頭城的真正建設(shè)者和主人,到頭來得到的卻是悲劇的命運?!毒滞馊恕肥巧絽^(qū)貧困農(nóng)民和進城的“農(nóng)民工”,以無言的憤怒,對那些不顧人民死活的“當局者”聲討的檄文,它喚醒全社會對城鄉(xiāng)貧困戶和“農(nóng)民工”生存、生活、發(fā)展所面對的種種急需解決問題的重視和關(guān)注?!毒滞馊恕匪囆g(shù)地以隱喻象征的方式,引導(dǎo)讀者還可在更廣闊的時空中想得更多、更遠,進而體悟到更深邃的無言之美、悲劇之美。
徐曉的《與野馬說》也是一首飽含隱喻和象征的詩歌。無疑,“野馬”這一意象是一個象征符號,它不僅僅指現(xiàn)實世界中的“野馬”,還象征著對自由的向往和對乏味的當下生活的逃離。
這樣一匹脫韁的野馬,遺落民間
數(shù)年前你枕著灑落在屋頂?shù)男枪?,入?/p>
多愁善感的夜晚,內(nèi)心的荒草枯了又青
你選擇,與一匹馬互訴衷腸
在密不透風(fēng)的鋪張陳述里
在盛開的故事背后
在無端被月光染上離愁的酒杯里
你把自己投放到夢魘的曠野。奔跑,吶喊[9]
在一個“多愁善感的夜晚”,詩人選擇與一匹野馬“互訴衷腸”,隨后又“把自己投放到夢魘的曠野。奔跑,吶喊”,詩中涌動著一種跳躍奔騰的生命氣息,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華茲華斯在《〈抒情歌謠集〉一八〇〇年版序言》中說:“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徐曉寫的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抒情詩,都能清晰獨特、自然而然地表達出自己的審美情感體驗,給人以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量。其中《你是令我絕望的甜》[10]讀來就令人感動。
你是我人生試卷上,那道未曾解出答案的難題
而它或許永遠無解。你讓我看見
光陰之河倒流了一年,三年,二十年。
你從陌上經(jīng)過,卻無意賞花。你讓一夏天的風(fēng)
染上野薔薇的香而不再消散。你是冰山一角
噴涌而出的滾燙的水,激起大海上
從未有過的漣漪。你是慌亂中認錯酒杯
而滑進別人嘴里的玉釀,是近在眼前
卻觸碰不到的遠。你是一首詩結(jié)尾處的
悸動和喘息,讀你便意味著
在詞語的火焰里流浪。你是蚊蟲叮咬在胸口
卻不忍抓撓的癢。你是一出場就被困于喧囂中的光,
霓虹燈下的落落寡歡,來不及告別就已離開的情人。
你還是那漫無邊際的空,是沉默,是一朵玫瑰
顫巍巍盛開在刀刃上的誘惑。
你是我迷戀多年如一日卻不敢承認的渴望——
我們頭頂?shù)囊箍杖盒氰玻憔褪?/p>
那深不見底的暗。在廣闊的陰影中,
你能輕易找到我的臉——
這死亡般的寂靜令我羞怯和狂喜,此時你便是世間
一切可能存在的默契——
再美的白日夢也終將被現(xiàn)實的毒瘤摧毀,而
所有虛構(gòu)的事實,構(gòu)成我經(jīng)久不愈的一場病
有著令人絕望的甜。[10]
詩中說的“甜”,是愛的萌動、愛的渴望產(chǎn)生的滋味,那種“令我絕望的甜”,可以說是“柏拉圖式的戀愛”,即精神戀愛的絕妙象征。
四
宗白華先生認為中國古典詩歌主要呈現(xiàn)出兩種審美形態(tài):“錯彩鏤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他說:“初日芙蓉”比之于“鏤金錯采”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藝術(shù)中,要著重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11](P450-451)李白在《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一詩中,明確提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xué)主張。在《古風(fēng)》(其一)中又寫下“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圣代復(fù)元古,垂衣貴清真”的詩句,一反頹廢綺麗之音,倡導(dǎo)“清真”的詩風(fēng)。讀徐曉的詩,第一感受就是感到不俗。她的詩既無那種聲嘶力竭、“假大空”的語言和腔調(diào),又無趨時、媚俗、矯揉造作的華麗外衣,迎面撲來的是一股出水芙蓉、清真自然樸素美的清音。詩中有對大地母親的贊美,引導(dǎo)讀者去《看看你的山河》[12]:“……你舉起藍天的鏡子,照醒了沉睡的雷鳴/山水和晨曦拌在一起,一縷炊煙裸露在上空//來,看看你的云水河,時而煙波浩渺/時而雨霧迷蒙。抖一抖煙卷/把草長鶯飛的內(nèi)心清洗干凈//看看你的田野,贏弱黑瘦中生長著/花生、大豆、高梁和玉米。你未發(fā)現(xiàn)/ 草莖深處一只蝴蝶正馳騁在你的脊背上/醉醺醺,似是喝高了般搖搖欲墜//看看你的牛羊,在坡地的盡頭品嘗著/生硬的枯葉。你看了一會兒就垂下了眼臉/插翅難逃的蚊蟲跌進你深不見底的眼眸//…… ”在《夏日記憶》一詩中表達出的對父老鄉(xiāng)親的贊美和深情,令人感動:“這個時候,一根繡花針繡出了一幅好山水/我的鄉(xiāng)人,我的村莊,我的田野 /甚至池塘里的鴨子的叫聲/都沾滿了熱氣騰騰的氣息//一起勞作著,父親和鋤頭/一穗穗小麥,縈繞了四十里/杏花村的傍晚,走來母親、我和小白羊//一把汗一雙手,換來豐年/一縷風(fēng)是一股清泉/一株草是一堵圍墻//烈日掃過父親的脊背,停在腰上/盯了又盯,緊了又緊/陽光、鳥叫、野花、土溝、一壺水/你流汗,我捉蟬//那個逍遙的夏日,讓我愧疚/被風(fēng)吹皺的記憶,隔著多年的陽光/有些暖有些苦澀/風(fēng)吹幾十里/那個夏日,太陽和我一樣在草叢中停了下來”[13]。這首詩的語言是大眾化的語言,平實、形象,呈現(xiàn)出一幅同父輩鄉(xiāng)親一起勞作的田園風(fēng)光畫面,每句話都是出自作者的內(nèi)心,讀來是多么樸素、多么美!
好的詩歌是有溫度、有風(fēng)骨并能顯示出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的。徐曉是一位正在成長的青年詩人,有的詩歌由于作者對所寫對象觀察、體驗得深刻細微,因此也使讀者從詩行中仿佛觸摸到了它的冷熱炎涼起伏升降的溫度。徐曉的《燃煤記》,我讀時就感到這是一首有溫度的好詩:
清水洗不掉一雙在黑暗中伸入煤堆
被染黑的手
一個少女在落滿積雪的夜晚
胸前懷抱著一堆煤塊趕往家中
她已往返于囤煤處與家中數(shù)次
并決定不再去舀大缸里的清水
取煤的間隙她盛了一盆雪——
她要用它們搓洗凍僵的雙手
她的臉頰通紅,腳步匆匆
她沉重的喘息蓋過了街上的狗吠聲她的靴子早就結(jié)了冰
她的眼睫毛和額前的頭發(fā)也結(jié)了冰但她滿腦子都是家中的爐火
以及爐火升騰出來的溫暖
一會兒她要點燃它
并讓它的熊熊烈焰一直持續(xù)到
晚歸的父母回家[14]
百事孝為先。詩中寫的這位少女承傳著中華兒女的傳統(tǒng)美德,胸中燃燒著愛的火焰,雖然自己的雙手早已凍僵,渾身發(fā)抖,“沉重的喘息蓋過了街上的狗吠聲”,“眼睫毛和額前的頭發(fā)也結(jié)了冰”,但她滿腦子還是家中的火爐,為了家中能夠保持較高的溫度,她一次次地在一個冰凍三尺、“落滿積雪的夜晚”,“胸前懷抱著一堆煤塊趕往家中”,親自點燃火爐,讓爐火熊熊燃燒起來,等待“晚歸的父母回家”。冰天雪地的夜晚與熊熊燃燒的爐火相互輝映,使這個“臉頰通紅,腳步匆匆”的少女,顯得更美。
生命對象化,對象生命化。這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過程所揭示出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從詩人的生命體驗中創(chuàng)作出的優(yōu)秀詩篇,總會不同程度地打上自己個性的印記。徐曉寫的《這樣一個女人》,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理想人生和要追求什么樣的愛情,走一條什么樣的道路。
要做就做這樣的女人
柔韌如蒲草,堅強如磐石
不涂脂抹粉,不嬌嬌滴滴
把優(yōu)柔寡斷踩在腳底,絕不
膽怯和懦弱
高興了就開懷大笑,煩惱了
就舉杯消愁,在月下對影成三人被誤解了,就揮一揮衣袖
不作任何解釋[15]
對于愛情,她不去追求時尚,“不要玫瑰,香水和眼淚” ,也不要古典式的“多愁善感和淺吟低唱”。她“敢愛敢恨”,“要它濃烈、忠貞,具有火的屬性/燃燒起來的時候,轟隆作響//如驚雷,會有璀璨的蛻變和重生/我要它像大漠般遼闊悠遠/我要它像暴雨般酣暢淋漓”[15]。
這樣一個女人,習(xí)慣了在蒼茫的世界掙扎和忍耐,一個人走走停停
這樣一個女人,輕易不言愛,容易
拒人于千里之外
這樣一個女人,傷口太深
但她卻是自己的王,有著
無人能觸及的萬丈光芒[15]
“做這樣的女人”,這是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宣言書。她有著“柔韌如蒲草,堅強如磐石”的性格,果斷頑強,瀟灑倜儻,敢愛敢恨,敢于擔(dān)當,不管在她前進的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和暗箭明搶,都不能阻止她奮勇前行。她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創(chuàng)建起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詩的王國。“但她卻是自己的王,有著/無人能觸及的萬丈光芒”。
五
徐曉的詩歌是自由體詩。讀起來仿佛有一種內(nèi)在的律動撥動著你的心弦。二十世紀美國現(xiàn)代派詩人艾·龐德說:“我認為只有在‘必須’在寫自由詩的時候才寫,也就是說,只有當‘事物’組成的韻律更美的時候才寫”[16](P423)。對于詩的形式表達,徐曉正處于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的實踐過程中。《局外人》中的“石頭”構(gòu)成全詩節(jié)奏的基本因子,12行詩中,“石頭”二字出現(xiàn)22次?!笆^”的每次出現(xiàn),表明石頭的生命律動的起伏和發(fā)展。石頭由石頭村——石頭城——石頭村的生命循環(huán)圈運行的規(guī)律與詩人的情感海洋的波濤相呼應(yīng),從而產(chǎn)生了《局外人》 一詩的節(jié)奏美與韻律美。在《致歲月》中,作者將“歲月——時間”擬人化,以第二人稱的視角,抒發(fā)“歲月”對“我”一生的“改變”。
此時談離別尚早。我的身體變得沉重
當時間深處的轟鳴聲覆蓋過來的時候
我的并不漫長的一生被一覽無余地攤開:
血液、骨骼、毛發(fā),我所有的氣息
都被你改變。我的日漸粗糙的雙手
——那仿若鳥兒的左翼與右翅
承你厚愛,它們因困惑而被自由赦免
而我的熱情、稚拙,我的青春期
我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已被風(fēng)雨剝蝕
被你飛速轉(zhuǎn)動的車輪,碾成粉末
——還剩下些什么?一生的浮光
不得不說出的恐懼、羞愧、孤獨
還有那莫名的罪感?
——你掠奪了我所有的美
只有石頭般堅硬的意志,匍匐在
你巨大的腳掌下。而
那顆碎成幾瓣的心臟
正在拼命地愈合,并企圖向你妥協(xié)[17]
這首詩中,詩人將“我”成長中的由外到內(nèi)的“改變”和對已逝歲月的反思與時間流、語言流融為一體,清晰地表現(xiàn)出一種詩的動態(tài)美。時光如似水流年,春風(fēng)如柔軟多姿的少女,“邀草葉上的露珠入詩”,賦予種種選取的物像以生命,創(chuàng)建一種動態(tài)的意境美,是徐曉一些抒情詩顯示出的一個重要審美特征。請看《春風(fēng)念》中,“春風(fēng)拖著柔軟的身軀,步步侵入/這鬼魅的人間。……//吐芽的柳枝,下河的鴨子/撒歡的牛犢:它們在鬧春風(fēng)/就連太陽,也放出了一冬的光”[18]。《我在故鄉(xiāng)的風(fēng)里,風(fēng)在我的身體里》中寫道:
在北方,在我多山的故鄉(xiāng)
水是清涼的,風(fēng)也是清涼的
每一塊石頭每一片樹葉都浸潤了涼氣
我腳下的土地,收藏了我清涼的淚滴
時光還沒有老去,我的愛還在延續(xù)
月光把村莊吞沒
把我磕磕絆絆的路途纏繞
我抱緊了風(fēng),就像抱緊了一個秘密
天色已晚,我發(fā)現(xiàn)我的懷里卻空空蕩蕩
于是我放棄回憶,我的哭聲在河流里消亡
我的先人,就在這黑沉沉的大山里
用瘦弱的脊梁,擔(dān)起了歡樂和痛苦
我聽到了我的血液里,風(fēng)在呼呼地刮著[19]
徐曉詩中出現(xiàn)的風(fēng)的意象,有時像一位柔弱多情的少女[18],緊緊被詩人抱在懷里,“我抱緊了風(fēng),就像抱緊了一個秘密”[19];有時像一顆閃閃發(fā)光的寶石,“該怎樣把一個人手心里攥緊的風(fēng)聲 都送回天空”;有時像孫悟空一樣鉆進人的內(nèi)臟骨隙,“而在深夜我無數(shù)次與骨頭里的風(fēng)聲不期而遇”[20](《無題》);有時又“像一只野獸潛入一個人的心肺/麥田和森林發(fā)出無聲的怒吼/回應(yīng)著神的絮語和歌唱”[21](《村街往事》);有時還會撥動人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風(fēng)總是/能夠適時地吹散我們眼角蕩漾出的/那層薄薄的苦澀”[22](《談心》);它如影隨形,“在流離的他鄉(xiāng),我能看到風(fēng)的影子/在夜的上空穿行,我拒絕它的靠近/拒絕細碎的腳步聲鉆進夢中”[23](《沿途》)。風(fēng)的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運用,是徐曉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大亮點,讀來生氣盎然,頗有新意。它在詩中的出現(xiàn),就像流動的血液一樣,賦予詩以新的生命。
“文變?nèi)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原始以要終,雖百世可知也?!保?4](P675)在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社會思潮、眾生百態(tài)幾乎都會在詩歌這面“三掕鏡”中呈現(xiàn)出來。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的確出現(xiàn)過如北島、舒婷等青年詩人寫下的優(yōu)秀詩篇,給人以美的享受,使讀者從現(xiàn)代個人迷信中驚醒。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西方現(xiàn)代派、后現(xiàn)代派作品潮水般地涌進,不可否認中國詩壇也出現(xiàn)了一些趣味底下、粗鄙惡俗的“作品”,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出現(xiàn)的所謂“下半身詩派”“垃圾詩派”的作品,更是不堪忍讀。這類作品褻瀆了詩的審美性和神圣性。從而使當代詩歌,因其背叛中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背離現(xiàn)實而失去了讀者。筆者也是多年不去光顧新詩刊物,已經(jīng)失去了像當年曾托朋友借一本《天安門詩選》閱讀的那種熱切渴望的興趣。
徐曉寫過一首《我的青春不開花》:
花還沒開就落,多像
我的青春,還沒等揮霍
就已失色
我的春天不開花 只發(fā)芽
我在人間被磨損[25]
詩人“在人間被磨損”的苦難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驅(qū)使她將自己“只發(fā)芽”的青春,在度過嚴冬的初春中,開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詩歌之花。徐曉的詩歌,使我這個與中國當代詩歌久違了的讀者,重新喚起了閱讀新詩的興趣。我從這位90后新銳詩人的詩作中,看到了中國詩歌回暖和復(fù)興的曙光。一顆顆青春文學(xué)的新星,伴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歷史進程,正在神州大地冉冉升起。
[1] 徐曉.大雪之夜[J].人民文學(xué),2015,(9).
[2] 徐曉.以白云為枕[J].北方文學(xué),2013,(11).
[3] 徐曉.像卡西莫多一樣活著[J].時代文學(xué),2015,(2)(下半月).
[4] 徐曉.局外人[M].武漢:卓爾書店,2014.
[5] 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美學(xué)教研室編.中國美學(xué)史資料選編(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
[6] 徐曉.局外人[J].山東文學(xué), 2013,(1)(下半月).
[7] [意]維科.新科學(xué)[M].朱光潛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6.
[8] 伍蠡甫主編.現(xiàn)代西方文論選[C].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9] 徐曉.與野馬說[J].詩刊, 2014,(3)(下半月).
[10] 徐曉.你是令我絕望的甜[J].詩歌風(fēng)賞,2015,(1).
[11] 宗白華.宗白華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2] 徐曉.看看你的山河[J].星星,2013,(9).
[13] 徐曉.夏日記憶[J].星星,2013,(9).
[14] 徐曉.燃煤記[J].西部,2016,(7).
[15] 徐曉.這樣一個女人[J].山東文學(xué),2015,(5)(下半月).
[16] 伍蠡甫主編.西方古今文論選[C].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84.
[17] 徐曉.致歲月[J].作品,2016,(3)(上半月).
[18] 徐曉.春風(fēng)念[J].山東文學(xué),2015,(5).
[19] 徐曉.我在故鄉(xiāng)的風(fēng)里,風(fēng)在我的身體里[J].星星,2013,(9).
[20] 徐曉.無題[J].作品, 2016,(3)(上半月).
[21] 徐曉.村街往事[J].星星,2013,(9).
[22] 徐曉.談心[J].人民文學(xué),2015,(9).
[23] 徐曉.沿途[J].中國詩歌,2013,(11).
[24] 劉勰.文心雕龍註(下).范文瀾注.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1.
[25] 徐曉.我的青春不開花[J].中國詩歌,2013,(11).
責(zé)任編輯:馮濟平
Youth Blooms in the Kingdom of Poetry: Comments on Xu Xiao's Poetry
LI Yan-zhu
(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hang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
There is an indissoluble bond between youth and beauty. The aesthetic form of Xu Xiao's poetry mainly appears in the speechless beauty, the beauty of symbols and Metaphor, and of course the simplistic beauty of freshness and nature. She is constantly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 the forms of expression of her free verse. The poetry of this cutting-edge Chinese poet born in the 90s refect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poetry.
youth; Xu Xiao; kingdom of poetry; aesthetic form; free verse; cutting-edge poet
I207.25
A
1005-7110(2016)05-0096-08
2016-04-22
李衍柱(1933-),男,山東青島人,山東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