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卡夫卡《城堡》中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意蘊

2016-03-19 10:28:54黃星玲
關(guān)鍵詞:克拉姆巴納瑪麗亞

黃星玲

(廣西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廣西南寧530299)

論卡夫卡《城堡》中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意蘊

黃星玲

(廣西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廣西南寧530299)

卡夫卡的《城堡》是對“存在”的叩問,這小小的城堡實際上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存在的叩問。這種叩問體現(xiàn)在作品人物身上,是對巴納巴斯、K先生和阿瑪利亞父親的“存在”狀態(tài)的叩問。巴納巴斯的“存在”狀態(tài)是等待的荒誕,K先生的“存在”狀態(tài)是尋找的荒誕,阿瑪利亞父親的“存在”狀態(tài)是冤屈的荒誕?!冻潜ぁ烦私沂救宋铩按嬖凇睜顟B(tài)的荒誕外,還通過具體的情節(jié)揭示了世界存在的荒誕性。即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沒有隱私的世界,一切都是透明的。從存在主義哲學(xué)的角度分析《城堡》,有利于更好地解讀作品,為對該作品的解讀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時挖掘出該作品的更多哲學(xué)意蘊。

卡夫卡;《城堡》;存在主義;哲學(xué)意蘊

米蘭·昆德拉認為,小說存在的理由,或者說小說的存在真理是對存在的探尋、叩問與發(fā)現(xiàn)。但這一存在是曖昧的、相對的、不確定的,故不存在什么絕對的真理,不存在絕對的善惡兩極。[1]既然小說不像教誨詩一樣,發(fā)揮對社會的教化作用,那么小說何以存在?米蘭·昆德拉的觀點已經(jīng)給出答案——小說照亮存在,讓人們不至于遺忘存在??ǚ蚩ǖ男≌f《城堡》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筆者認為是因為它是對“存在”的叩問,小說里閃爍著“存在”的足跡,蘊含著深刻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意蘊。

存在主義哲學(xué)并不注重傳統(tǒng)哲學(xué)的意識、知識、本源等抽象方面,而是關(guān)心人生,注重存在。薩特認為,存在先于本質(zhì),人的本質(zhì)是人的主體意識自行選擇和行動的結(jié)果。人存在的最真實表現(xiàn)就是痛苦、荒誕與虛無。而《城堡》給筆者最大的感觸就是:人生是荒誕的、虛無的與痛苦的。作品主人公K和巴納巴斯的尋找與等待、阿瑪麗亞父親的冤屈等,恰恰就是對人的存在是痛苦、荒誕與虛無的真實寫照。

作品中巴納巴斯的“存在”狀態(tài)是等待的荒誕,他是城堡官員克拉姆的信使,是克拉姆與K的聯(lián)系人。然而,他卻是一個具有悲劇色彩和喜劇色彩,即集荒誕于一身的人物。他的等待,是對存在主義“人生的荒誕與痛苦”的最好闡述。

身為信差的巴納巴斯,沒有工作服,不確定是否和城堡有聯(lián)系,不確定其接觸者是否是真正的克拉姆本人,但是為了名譽,為了家庭,為了給家庭帶來榮譽,他在官員面前卑躬屈膝,唯唯諾諾,不敢發(fā)表任何意見,只會默默地等待任務(wù)、命令,永遠無休止地等待,或許一年、兩年……甚至一輩子,“每當(dāng)巴納巴斯一大早說他要去城堡,我心里總是好難受。這一趟明明是完全徒勞的跑腿,這明明是白白浪費的一天,這種明明是徒然的希望。”[2]356-357明知徒勞,卻還是要等待,這是多么的荒誕,似乎人生除了等待之外就別無選擇,可見人生痛苦。

或許比這更殘忍的是,這“荒誕”與“痛苦”或許就是人生的寫照?!靶≌f審視的不是現(xiàn)實,而是存在。而存在并非已經(jīng)發(fā)生的,存在屬于人類可能性的領(lǐng)域,所有人類可能成為的,所有人類做得出來的。小說家畫出存在地圖,從而發(fā)現(xiàn)這樣或那樣一種人類可能性。但還要強調(diào)一遍:存在,意味著:‘世界中的存在'。所以必須把人物與他所處的世界都看作是可能性……它是人類世界一種極限的、未實現(xiàn)的可能性?!保?]54-55甘于徒勞地等待的巴納巴斯其實就是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可能性,是一種先驗性的自我,這種可能性或許已經(jīng)實現(xiàn),或許還沒有,誰知道呢?但筆者認為這小城堡的巴納巴斯有點像現(xiàn)實社會中找官員辦事的小老百姓,一般他們遇到官員就畢恭畢敬,畏畏縮縮,沉默不語,哪怕受到不公正待遇也只會咽下去,所以他們還會一如既往地找這些官員,一如既往地相信他們,哪怕是徒然的。這樣說巴納巴斯不過是夸張化和戲劇化的現(xiàn)實人生,夸張和戲劇化只不過是為了凸顯這一存在的可能性。正如卡夫卡所指出那樣,這“只不過是將尚未進入我們意識中的畸形記錄下來?!保?]那么,巴納巴斯則是未被人們察覺的畸形意識(人生是荒誕的)的結(jié)晶。卡夫卡之偉大,就是他總是走在經(jīng)驗世界的前面,總能以敏銳的眼光看到超驗的存在,以供人類思考,讓人類的精神世界不至被浮躁與喧囂所掩蓋。

作品中K的“存在”狀態(tài)是尋找的荒誕,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他不斷地尋找答案。K受到克拉姆的聘請,成為當(dāng)?shù)氐耐恋卣闪繂T。但是,城堡并不承認這一聘請,村莊和酒店里的人都排斥K,不接受他,于是K開始進行了漫無休止地尋找,千方百計地接近那可望不可即的城堡,那個白茫茫一片、空蕩蕩的城堡,“城堡山蹤影皆無,霧靄和夜色籠罩住它,也沒有一絲燈光顯示出這座大城堡來。K久久佇立在從大路通往村子的木橋上并仰視這看似空蕩蕩的一片。”[2]199這“空蕩蕩”與“白茫?!钡某潜んw現(xiàn)了一種存在的虛無,在存在主義看來,人生本就虛無。因而,K所要尋找的城堡實際上也是虛無的,它根本無法真正實現(xiàn)。K之所以這樣不遺余力地尋找,就是為了確定自我身份。

K為了見到城堡官員克拉姆以便進入城堡,于是接近克拉姆的情人弗里達,而結(jié)果是弗里達離開了克拉姆,這樣一來K的如意算盤也就沒能實現(xiàn)。更為荒誕的是,K從村長那里得知,村莊壓根就沒聘請過土地丈量員,他收到的所謂聘書純屬官僚機構(gòu)的失誤。但村長答應(yīng)給他另作安排。然后他又從大橋酒店老板娘那里得知村長的安排可能失效,就這樣,弗里達、村長和老板娘都不能幫助K接近城堡,K的依靠不得不一個接著一個消失。面對這樣的痛苦的局面,K還是永無休止地等待與尋找,當(dāng)K在等候克拉姆時,K覺得“人們仿佛已經(jīng)切斷了和他的一切聯(lián)系,仿佛如今他的確比任何時候都更自由,可以在這平時不準(zhǔn)他來的地方等候,愿等多久就等多久,贏得了別人很少能贏得的這種自由,沒有人可以動他一根毫毛或攆他走,但是——這一信念至少同樣強烈——也覺得仿佛同時也沒有比這種自由、這種等候、這種不可侵犯更沒有意義、更沒有希望的了。”[2]291這一等待就跟巴納巴斯的等待一樣,K別無選擇,只能等,盡管不知道這一等待的彼岸是否有意義,哪怕是沒有意義,K也要等,聽起來很荒唐,但是這確是事實。這就有點像《等待戈多》中的永無休止地等待,K的“自由”沒有意義,人生是多么地荒誕與虛無。K就這樣漫無目的地尋找克拉姆,以確定自己的身份,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卡夫卡式更像是代表了一種與其所處世界的基本可能性,一種歷史上并沒有確定下來的可能性,它幾乎永恒地伴隨著人類。”[1]135K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與周圍的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K從村長那否定了之前的一切,然后又從老板娘那否定了村長的安排……K就這樣周旋在這些人之間,以尋找克拉姆,最終落實自己的身份。其實,這一“世界中的存在”與海德格爾不謀而合,海德格爾提出“世界中的存在”,“在海德格爾看來……超時空的純粹先驗自我事實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拋在時空中并不得不與他人共在的具體個人,海德格爾稱之為‘此在'……薩特的生存主義已經(jīng)遠離了他的‘此在論',因為薩特忽略了‘此在'之‘此'(時間空間、社會歷史)作為人生存的基本結(jié)構(gòu)機制對人的自由的限制”[4]。在卡夫卡的世界里,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K就是如此,他在村莊里的人,老板娘、村長、教師、弗里達等人中間開始永無終點的尋找,正因如此,K才是現(xiàn)實人生的一種可能性,或許你就是K,或許是他,或許就是我!

其實,K和巴納巴斯挺像的,他們都對主宰自己命運的上級茫然不知,但不同之處在于巴納巴斯起碼有“信差”這一可能工作,但K卻什么也沒有,因而K比巴納巴斯更加地茫然無措。前者是無休止地尋找可望不可即的城堡,后者是無休止地等待城堡的命令。二者似乎猶如加繆的西西弗斯一樣,不停地搬石頭,他們并不追求超越,且麻木到不愿去選擇,只會永遠地將這無聊進行下去。一個永無休止地尋找,一個永無休止地等待,二者合一,成為一個永無休止地純粹為活著而活著的人,無需超越,因為人生本是虛無與荒誕,“不管人們怎樣無視失敗、一再努力,結(jié)果只能離目標(biāo)越來越遠,而不會接近目標(biāo)。[5]

如果說巴納巴斯和K的“存在”狀態(tài)是等待與尋找,那么阿瑪麗亞的父親的“存在”狀態(tài)則是冤屈的荒誕,筆者認為這一人物的荒誕在于他充滿了悲劇和喜劇的色彩。

阿瑪麗亞收到來自官員的充滿侮辱的信,她毫不猶豫地將信撕毀了,于是她們一家莫名其妙地被判有罪,這一罪名沒有警察,沒有法官,沒有罪狀書,什么也沒有,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被扣上。他們具體犯了什么罪,誰也不知道,但村民就像躲避鼠疫一樣躲避他們。她父親由于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于是他到處向人去求情,去請求寬恕,“父親開始行動,一趟趟毫無意義地向村長、秘書、律師、文書的求情活動開始了……他究竟要干什么?他出什么事了?要寬恕他什么?城堡里究竟什么時候,誰對他動過一個手指頭啦?”[2]388。父親的求情這一舉動的確莫名其妙,但米蘭昆德拉卻從中看出了屬于卡夫卡的東西——負罪技巧。“阿瑪麗亞的父親想保護他的家庭。可有個困難:不光判決的主人找不到,而且判決本身也不存在!要想能夠上訴,要想要求寬恕,先得被定罪……被懲罰的人哀求人們承認他是有罪的!”[1]131于是,阿瑪麗亞一家不惜變賣家產(chǎn),支持父親的行動,夫妻倆也因為常年在寒風(fēng)中等待,食不飽,穿不暖,最后得了風(fēng)濕病。阿瑪利亞父親的這種求情是無法理喻,一個人本無罪,更無人判他有罪,因而這種求情是沒有緣由的,也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但阿瑪利亞父親還是固執(zhí)地去向人求情,企圖求得別人的原諒,這是多么的荒誕與痛苦。其實,小城堡里的父親,他荒誕的所作所為看似與現(xiàn)實中的人們八竿子打不著,現(xiàn)實中的人們無非就是一個個看客,人們在看小丑導(dǎo)演屬于自己的喜劇的看客。

其實不然,筆者認為,卡夫卡其實又揭示了人類存在的又一可能性,一個先驗性的自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倘若你遇到一個被關(guān)了12年的囚犯,大多數(shù)人都會對他避之若浼,人們多半不會考慮他是否有冤情,因為他們認為既然國家判你有罪,你就有過錯,不然怎么可能會坐12年的牢,有懲罰就一定有過錯,其實這和阿瑪麗亞的父親“被懲罰的人哀求人們承認他是有罪的”并無實質(zhì)上的不同。這樣的事情其實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只是我們已經(jīng)不喜歡思考,或者已經(jīng)被這些事情同化了甚至是已經(jīng)到了麻木的狀態(tài),但是,卡夫卡卻以其深邃的思想向人們展示了存在的可能性,供人們反思。既然這樣,人們就不能以一看客的身份取笑阿瑪麗亞的父親,相反會以憐憫之心對待他,因為我們或許就是他,或許我們就有這樣的“負罪”意識,只是我們當(dāng)局者迷。尤奈斯庫曾說過:“因此,莎士比亞所寫的并不是歷史,盡管他把這作為歷史來寫。這不是具體的歷史,而是我的‘歷史',我們的‘歷史',超出一切時代之上的我的‘真理',它通過一個時代而超越了一切時代,與普遍的、無情的真理合而為一?!保?]628雖然尤奈斯庫講的是戲劇,但戲劇也是文學(xué)的一種,故這一觀點也適用于其他文學(xué),即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就是因為它超越了一切時代,照亮著每一個人,讓人們?nèi)グl(fā)現(xiàn)那隱藏著的不可知的存在。

其實,阿瑪麗亞父親的荒誕是充滿喜劇色彩的,或許人生就是一場喜劇?;恼Q派戲劇大師尤奈斯庫認為悲劇和喜劇沒有嚴格的界限,“喜劇因素和悲劇因素只不過是同一情勢的兩個方面,……我發(fā)現(xiàn)這兩者是難以區(qū)別開來的”。[7]303尤奈斯庫認為,真正的喜劇是以可笑示可悲,真正的悲劇是以可悲示可笑。有時候,真正的喜劇其實比悲劇更“悲”,因為它直視荒誕,將安慰給粉碎,讓人更加地絕望;真正的悲劇其實比喜劇更滑稽,因為它所展示的人之軟弱無力、努力的徒勞無益其實更具可笑性。“在卡夫卡式的世界內(nèi),喜劇并不像在莎士比亞那里是悲劇的對應(yīng);它并不靠輕松的口吻試著讓悲劇變得更好受些;它并不陪伴悲劇,不,它把悲劇扼殺在搖籃中,這樣就使受害者連惟一可以企盼的安慰也失去了:處于(真實的或假設(shè)的)悲劇的崇高性中的安慰?!保?]133卡夫卡的喜劇是絕望的,恐怖的,盡管里面有可笑的因素,他是以可笑示可悲,以笑聲展示人生的絕望與痛苦?!八诎旣悂啽澈笈ね嶂樜⑿χ⒈牬笾劬χ钢旣悂喯胂蛭覀儼凳?,由于他的努力阿瑪麗亞的得救指日可待,沒有人會比阿瑪麗亞更對這感到驚喜,但是一切還是秘密,我們應(yīng)該嚴守這個秘密:看到他這個樣子,真是痛心極了?!保?]390“扭歪著并睜大眼睛”這一表情在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身上是多么地滑稽,倘若這是一出喜劇,想必觀眾一定會捧腹大笑,但是笑完之后,不禁深感絕望與恐怖,因為阿瑪麗亞父親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個走投無路的人所采取的可憐的行動,卡夫卡殘忍地讓讀者直視這種荒誕,讓讀者深感焦慮與不安。

小城堡里的巴納巴斯、K和阿瑪麗亞的父親都是現(xiàn)實大社會的一個個影子,是人們沒有意識到的影子,或者說是人們不愿意承認的影子罷了。米蘭·昆德拉在《城堡》里就看見了自己的影子,當(dāng)他第一次讀《城堡》時,他并沒有看懂,但是后來,“我的眼睛習(xí)慣了‘詩'的光芒,我開始在震撼了我的東西中看到我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1]147卡夫卡的作品并不打算提供什么答案,并不打算說教,也不想創(chuàng)造什么,它們只是去探尋人的可能性,去發(fā)現(xiàn)那被人遺忘或者不愿意承認的可能性。

《城堡》除了揭示人物“存在”狀態(tài)的荒誕外,還通過具體的情節(jié)揭示了世界存在的荒誕性。它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沒有隱私的世界,一切都是透明的,這個世界不存在孤獨。

K與弗里達第一次做愛,兩個助手竟然坐在柜臺上觀看,“‘可是你看,這兩個人在笑。'‘誰'K邊轉(zhuǎn)過身去邊問。柜臺上坐著他的兩個助手……”[2]234,連做愛都要被助手監(jiān)視,這是多么的不可思議與荒誕,這一幻想般的現(xiàn)實讓人哭笑不得;K第一次打電話確認他的身份時,他是在眾人面前打的,談話內(nèi)容被聽得清清楚楚;后來K被老板娘收留,住在女仆的房間,但是女仆卻可以在這房間進進出出,絲毫沒有隱私可言;當(dāng)K在房間和弗里達纏綿時,就被女傭的“破門而入”撞個正著,“隨后女傭們也上來,‘瞧,他們在這兒怎么躺著。'一個女傭說并出于同情扔了一塊布蓋在他們身上?!保?]237K就這樣生活在一個透明的極權(quán)世界里,“極權(quán)社會,尤其是在它的極端形式下,總有打破公眾世界與私人世界之間界線的傾向;變得越來越晦暗的權(quán)力,要求公民的生活比任何時候都要透明。”[1]140私人世界與大眾世界就這樣渾然一體,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私人世界。這樣的世界是難以理解的,荒誕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存在”都有自己的隱私,從某種程度講,這“隱私”是每一“存在”與眾不同的重要因素。故沒有隱私的透明世界是荒誕的。

在許多現(xiàn)實的家庭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嗎?父母親都希望兒女在他們面前是沒有秘密的,他們往往在兒女的房間進出自如,有時甚至可以不打招呼。再如,一個宿舍的四個舍友經(jīng)常形影不離,有一天,其中三個一起出去了,只剩下A獨自一人在宿舍,A十分享受這種可以在宿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享受這種孤獨,于是,發(fā)了一個朋友圈,抒發(fā)情感,一舍友回來開玩笑說:“沒有我們在竟然那么開心”……這本是十分基本的個人需求——隱私與孤獨,但是卻被所謂的“集體主義”給誤解了,他們更加喜歡透明的心靈,更加喜歡沒有隱私的個人。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曾闡述了叔本華的三種悲?。骸坝墒灞救A之說,悲劇之中又有三種之別:第一種之悲劇,由極惡之人,極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構(gòu)之者。第二種,由于盲目的運命者。第三種之悲劇,由于劇中之人物位置及關(guān)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質(zhì)與意外之變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實……”[8]14,真正的悲劇是普通人之普通境遇,不是蛇蝎之人的盲目命運,正因如此,真正的悲劇才能更好地激發(fā)悲憫之心與恐懼感,才更能引起共鳴。其實,將王國維的“悲劇觀”推及到所有文學(xué)不也是如此嗎?真正的文學(xué)是展現(xiàn)普通人之普通事,不是蛇蝎之人或盲目命運,而這“普通人之普通之事”其實就是人的存在的可能性,世界中的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展現(xiàn)普通人之普通事”并不是主張描摹生活,將生活印刻在書上,而是希望作家能夠承擔(dān)責(zé)任,去發(fā)現(xiàn)那遙遠之處的可能性,以此照亮人生的精神世界?!冻潜ぁ返摹皹O權(quán)社會下的透明世界”不就是如此嗎?這一“透明世界”不僅僅屬于“城堡”,也存在于現(xiàn)實這個大社會。

卡夫卡的《城堡》向讀者展現(xiàn)了人之為人的可能性,展現(xiàn)了世界中的存在的可能性,這里面包含了太多有關(guān)存在主義的哲學(xué)意蘊,有薩特的“人生是荒誕的與虛無的”,主要表現(xiàn)在信使巴納巴斯、辦事者K的永不停息的等待與尋找、阿瑪利亞的父親的無罪名的求情及沒有隱私的世界;有海德格爾的“存在是世界中的存在”,這主要表現(xiàn)在K在尋找的過程中與村里人的關(guān)系;還有加繆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主要表現(xiàn)在信使巴納巴斯、辦事者K如西西弗斯一樣永不停息地做著一件事,且自以為是地以為自己終將成功。這一切讓筆者如饑似渴,希望能夠挖掘出更多有關(guān)存在主義的哲學(xué)意蘊,但由于能力有限,只能總結(jié)出以上拙見,筆者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城堡》的存在主義哲學(xué)意蘊在筆者心中一定會更加豐富。

[1][法]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shù)[M].董強,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2][奧]卡夫卡.審判·城堡[M].韓瑞祥、張榮昌,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2.

[3]謝瑩瑩.K afkaesque——卡夫卡的作品與現(xiàn)實[J].國外文學(xué),1996(01).

[4]朱元立.當(dāng)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4.

[5]朱維莉.卡夫卡作品的自傳性[J].外國文學(xué),1992(02).

[6]尤奈斯庫.戲劇經(jīng)驗談[M]//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9.

[7]尤奈斯庫.關(guān)于《禿頭歌女》[M]//外國現(xiàn)代劇作家論劇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2.

[8]王國維.《紅樓夢》評論[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責(zé)任編輯:羅瑞寧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Existentialism in Kafka's The Castle

HUANG Xing-l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Guangxi Nanning,530299)

Kafka's The Castle is the inquiry of the"existence",which is actually the inquiry of all kinds of existence in our real life.This inquiry is reflected in his characters,which is the inquiry of the existence status of Barnabas,Mr.K,and Father Amalia. Barnabas'"existence"status is the absurdity of waiting;Mr.K's"existence"status is the absurdity of searching;Father Amalia's "existence"status is the absurdity of being wronged.The Castle reveals not only the absurdity of characters'"existence"status,but also the absurdity of world existence by the specific plots.Namely it shows us a world of no privacy,and everything is transpar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xistentialism philosophy,the analysis of The Castle is conducive to better interpret the works,to provide more possibilities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s,while digging out mor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works.

Kafka,The Castle,existentialism,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I106.4

A

1674-8891(2016)04-0107-04

2016-06-20

黃星玲(1992—),女,廣東惠州人,廣西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2015級比較文學(xué)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克拉姆巴納瑪麗亞
自帶遮陽傘的摩天大樓
高溫瑜伽風(fēng)靡美國:有個印度大師在行騙
大笨熊巴納比
好孩子畫報(2019年2期)2019-06-11 03:47:50
大笨熊巴納比
瑪麗亞·蒙臺梭利:學(xué)醫(yī)的貴族少女
幼兒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0
大笨熊巴納比
從神壇治愈者到世俗偷腥者
人物(2014年2期)2014-10-13 07:39:09
寂寞的瑪麗亞
大笨熊巴納比
讀者(2013年6期)2013-12-25 02:06:12
癡癡地守著呆呆的你
南靖县| 道孚县| 阳城县| 高淳县| 根河市| 荔波县| 尚志市| 新龙县| 天镇县| 崇义县| 苍溪县| 三河市| 德惠市| 南丰县| 兰考县| 奉新县| 正蓝旗| 洪洞县| 嵊州市| 乳山市| 营山县| 弋阳县| 依兰县| 三河市| 道真| 道孚县| 庆云县| 胶南市| 正宁县| 慈利县| 翁牛特旗| 城固县| 象州县| 北票市| 华蓥市| 吴忠市| 东丰县| 桦南县| 砀山县| 襄城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