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萍
摘 要:隨著新課程和中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學科的重要地位越來越突出。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已成為語文教師深入研究的課題。語文教師要不斷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將“講堂”變?yōu)椤皩W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初中語文課堂更快、更好地走上優(yōu)質(zhì)、高效之路。
關鍵詞:轉變理念;明確預習;自主與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272
高效課堂不僅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更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用嶄新的理念,為課堂高效奠基
在新課程理念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操控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助手、引導者、服務者。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而不再是教師。這就要求我們要徹底轉變角色,走下講臺,俯下身子,指導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獲得知識和情感的體驗。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想方設法讓學生動起來,變沉悶的講堂為學生積極探究的學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享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學習舒婷的《童年絮味》時,我完全放權于學生,只是對如何學、學什么做了指導。那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勁頭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們自己講解舒婷,分配朗讀任務,互相評價,通過小組研討、設計、思考、分析問題……我站在他們中間,和他們交流,學生那爭先恐后舉著的手和滿臉的笑容,竟然使我難以自持——“我也捉過蝴蝶!”“我也挖過蚯蚓!”“我也把自己的頭梳成過萬國彩旗!”——聽著學生激動地話語,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不由自主地給他們講起了自己童年中的奇葩趣事。那節(jié)課,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快樂、主動的,這讓我明白:不是學生不愛學,也不是他們不會學,只是長久以來,我們觀念落后,一個人霸占著課堂當講師,沒給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機會。由此可見,轉變教育理念,甘當學生學習的助手,應該是高效課堂的前奏。
二、用明確的預習,為課堂的高效啟航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高低,與他們課前的預習密不可分。可以說,扎實的預習是課堂高效的良好開端。而學生的預習是否扎實有效,主要取決于教師布置的預習是否明確細致。常聽到有些教師抱怨學生預習應付,課上得不順暢,其實是因為教師只要求了學生預習,而沒有對預習的內(nèi)容和方法做出明確指導和要求。語文預習事先要有預習學案設計,內(nèi)容不能僅僅停留在寫幾個生字,介紹作者這個層面,而應該有坡度,在完成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應該要求學生寫下對文本的一些閱讀體會,哪怕是些稚嫩的理解,但只要是學生自己取得的,那就是學習的成就,只有學有所得,預習才是有效的。我一直在做預習學案的設計,最后一個練習,我都要求學生寫初讀感悟,一開始,學生寫得艱難,有的人只寫一兩句,有時還詞不達意,可堅持了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理解漸漸深入了、準確了。所以說,明確細致的預習要求,將會讓高效課堂順利起航。
三、用精彩的導入,為課堂的高效激趣
正如于漪老師所說:“閱讀課文的起始階段,猶如一篇文章的開頭,須反復斟酌,讓學生的思維興奮起來,迅速進入學習的軌道?!鄙险n伊始,教師應該用最短的時間、最精練的語言,把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不僅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xiàn),也是學生認知過程的心理需要。在教學活動開始之際,學生普遍存在著希望上好課的準備,心理學稱此現(xiàn)象為“心向”,這種“心向”強烈但卻很短暫。所以,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非常重視每堂課的導語設計,他們往往能以精彩的導入愉悅學生的耳目、激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起他們高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急切地想進入課堂學習中去。導入所用的時間不長,但它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往往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一個好的導入設計,能使這堂課先聲奪人,引人入勝,更為重要的是,好的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提高課堂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用真實的自主、合作探究,為課堂的高效固本
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進一步明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一節(jié)課要在有限的40分鐘內(nèi)讓學生學到知識,得到發(fā)展,教師就必須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將“講堂”變?yōu)椤皩W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我們一定要摒棄“滿堂灌”和“滿堂問”這種惡習,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指導學生學什么、怎么學。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同時,也要容許學生犯錯,要采取最好的方法,讓學生動起來,避免假討論、假合作,避免作秀式的個人展示。教師應對學生如何閱讀,如何圈點勾畫,如何設計問題,如何提取并整理文本關鍵信息,如何組織自己的語言等給予指導和幫助。要融入學生中間,和他們一起探究、分析,要平等地和學生交流、質(zhì)疑,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看法。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一定要有合理的分層,避免一刀切,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層面的收獲。一堂好課,不是教師講得多么精彩,而是學生學得是否實在,只有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課堂才會有效率。學生的學習和收獲,是課堂的根本,更是課堂的生命和靈魂。只有真實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才能為高效課堂護航固本。
新課標要求我們,課堂教學不僅要使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與技能,還要使學生有過程與方法的經(jīng)歷和體驗。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高效是我們永恒的目標。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要研究的課題。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探索,反復實踐,不斷反思,想方設法改進我們的教學,為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謝業(yè)飛.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反思[J];陜西教育(教學版),2009 (10).
[2] 蘇海珍.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J].新課程(教師),2010(3).
[3] 周偉.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淺論[J].考試周刊,2011(50).
[ 責任編輯 張景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