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楠楠
【摘要】我國中職音樂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多元音樂文化的發(fā)展趨勢,嚴重制約了中職生音樂審美心理培養(yǎng)。而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順應了時代發(fā)展潮流,采用多元音樂文化內容,并為學生提供平等的多元音樂文化學習環(huán)境,能夠滿足學生的音樂審美需要,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屯美需要健康發(fā)展。本文對中職音樂教學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意義進行分析,提出了中職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音樂審美心理思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多元音樂文化 中職生 審美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3.951;J60-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223-01
學生通過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可以將不同民族音樂文化中所蘊涵的豐富的審美意識、審美經驗整合到自身音樂審美心理結構之中,從而生成新的、更高層次的音樂審美心理結構。
一、中職音樂教學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意義
1.能夠豐富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覺
多重音樂感知力離不幵多元音樂文化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給學生提供了不同民族的各種類型、風格的音樂。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多元音樂文化審美實踐活動中,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覺得到訓練,對組成不同民族音樂的各種音樂元素的感覺、體驗會日益敏感,對音樂風格的分辨能力也越來越精細,最終形成具有把握和區(qū)分不同音樂形式、風格的跨文化音樂感知能力。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想象力
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強調通過現代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及音樂課程資源廣泛利用為學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多元音樂文化生活,讓學生深入到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各種音樂文化之中與之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從而獲得音樂審美想象的現實生活基礎。同時,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重視在文化中理解音樂,幫助學生們了解音樂創(chuàng)作的人文背景知識,如歷史時代、作曲家的生活經歷等等,并將文化與音樂融為一體,而不是傳統音樂教育的文化與音樂相分離的教學方式。多元音樂文化教育為學生在音樂體驗時獲得具體而豐富、形象而生動的屯美想象搭建橋梁,使學生遠離盲目的、脫離音樂形式與內容的非音樂屯美想象。
3.能夠加深學生的音樂審美情感
音樂藝術與人類的情感有著異質同構性,可以說,音樂藝術是最善于表達人類感情的藝術形式,音樂也因此成為了人類共通的語言。但是每一種音樂文化都有特定的文化土壤,不同民族表達情感的音樂藝術語言各不相同。與音樂背后文化的存在,人們在欣賞異文化音樂時,音樂審美情感體驗與共鳴離不幵對異文化的了解。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對不同民族音樂語言形式旳審美感受,體驗他們用音樂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用以表達情感的不同音樂藝術語言形式,因此能夠在音樂審美體驗中獲得與異文化音樂情感的互相交流,從而不斷加深音樂審美情感、塑造自身的音樂取美能力。
4.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審美理解力
多元音樂文化教育認為音樂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tài),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倡導從音樂的文化背景入手,讓學生通過體驗、探索、比較的多元化方法了解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用以表情達義的音樂語言,如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力度、,裝飾音等功能表現。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音樂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他們正確對待音樂文化差異,擴大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對跨文化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音樂審美理解力。
二、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音樂審美心理
1.重視教學內容的民族性
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本身就由多元音樂文化組成,具有鮮明的多元音樂文化特征。因此,我國少數民族創(chuàng)造和傳承下來的優(yōu)秀而獨特的音樂文化對豐富學生的民族音樂審美心理是必不可少的寶貴財富。另外,我國少數民族音樂采用了多種音樂體系,其中包含使用歐洲音樂體系的哈薩克、維吾爾、俄羅斯等民族音樂文化和使用波斯——阿拉伯音樂體系的維吾爾、塔吉克和烏孜別克族音樂文化。還有蒙古族、朝鮮族等與外域音樂文化直接相通的民族音樂文化。對我國這些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熟悉無疑為提高相關外域的音樂文化屯美理解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應將民族性原則放在重要位置。 .
2.教學方法多元化
音樂教學方法貫串在音樂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是音樂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教育中介要素。筆者認為,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心理可采取以下方法:
2.1 重復聯聽法
人們在重復體驗某種音樂的過程中獲得了審美經驗,審美經驗直接關系著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人類的感知覺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感知覺的理解性。而這種理解性是以人們的經驗為基礎的。通過反復的審美感知,人類建構起良好的屯美感受力,為鑒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奠定基礎。因此,重復的感性接觸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
2.2 比較探究法
比較探究法能夠讓學生通過對音樂內容與形式要素的比較分析,更清楚地了解世界各民族不同的音樂風格是如何用不同的音樂語言表現出來,的,從而提高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加深審美情感體驗、獲得審美理解能力。各民族音樂語言雖然都是通過音高、力度、節(jié)奏、調式等各音樂要素表現出來,但表現形式各異,而個體對音樂風格的的感知具有整體性,如不加引導,學習者很難注意到各要素的獨特作用,對該民族音樂的體驗也就難以真正達到深刻性。但如果采用比較法,即可使體驗者獲得對這一要素的深刻印象。
2.3 音樂實踐法
實踐性是音樂審美的重要特性。音樂審美心理的發(fā)展離不幵音樂審美實踐活動。除了欣賞,歌唱、樂器演奏、創(chuàng)作等音樂審美實踐活動也是實施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心理所必須的教學方法。通過音樂實踐,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音樂審美想象、音樂審美情感、音樂審美理解都能夠得到充分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多元音樂文化教育過程中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覺得以豐富、多里樂感逐漸形成、音樂屯美想象力不斷提高、音樂屯美情感逐步加深、音樂審美理解力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是培育學生音樂審美心理的重要途徑,應成為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改革方向。
參考文獻:
[1]張黎紅.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李景玉. 多元文化視野下的中國音樂教育研究[D].蘭州大學,2014.
[3]閆紅. 世界音樂教育大會視角下的中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