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亮
老山在城郊開了一家廢品收購部,效益可觀。這年暑假的一天,收購部里來了一個小伙子,自稱是在校大學生,想在老山這里打短工賺點學費。
通過交談,老山得知這個小伙子叫小勇,家住本地農村。眼下正是收購旺季,正缺人手,老山稍作考慮后便答應了小勇的請求。
試用三天后,老山對小勇非常滿意。一看小勇滿是老繭的雙手就知道,這孩子是貧寒出身,吃苦耐勞不在話下。老山開出的工錢小勇很滿意,干起活來更加賣力了。
那幾天,收購部里來送廢品的小販扎了堆,整整一上午后,才勉強理順。老山直了直腰,正準備休息,卻見小勇還在廢品堆里翻來倒去地搜尋著什么。
老山喊了一聲:“小勇,那堆是已經分揀過的,不用再忙活了?!边B喊了幾遍,小勇才意猶未盡地罷手,走過來問老山:“老板,那堆廢品都是要運走賣掉嗎?”老山點了點頭,小勇又問:“那是怎樣賺錢的?”老山搖頭苦笑:“真是個書呆子,賺差價啊,賣出價大于收購價,不就賺了?”
“哦。”小勇明白了,“也就是說,這些都是按重量計算的對吧,可這里頭還有潛力可挖呢?!崩仙姐读算叮瑳]明白小勇說的什么意思。
小勇指著剛分揀好的那堆廢品,解釋說:“老板,你去看看,那堆廢品里頭,大多是舊書舊報,其中還有很多學習資料,想必是正值暑假,有很多學生把以前用過的資料當廢品處理了,這樣論斤賣掉,多可惜啊。如果把這類舊書再整理一下,賣給有需要的學生,既能減輕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又能獲得更多的利潤,豈不是一舉兩得?”
聽了小勇的話,老山沒吭聲。其實這事兒他并不是沒考慮過,但因為得耗費不少精力,自己忙活不過來,請人又不劃算,所以只好作罷。
小勇見老山沒表態(tài),有點著急了:“老板,就試一試吧,分揀的活兒我抽空來干,只需要在收購部里騰出一間小房子就行了。我再出去宣傳宣傳,保證好使。”
話說到這份兒上,老山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但丑話也說在了前頭:小勇想怎么操作隨便他,前提是利潤不能比之前少,還有,干這活兒不再另付工錢。
小勇對這工作很是上心,當天就擺開了架勢,把一摞摞書報逐一清理,擺放得整整齊齊,并在上面貼著白紙裁成的小標簽,定好了價格。他還別出心裁,在裝舊書的房門上釘了塊木板,上面寫著“黃金屋”三個大字。為什么叫這名兒?小勇解釋了,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叫這名字再合適不過了。
一切準備妥當后,小勇又踩著自行車在附近的農村轉悠,挨家挨戶地宣傳。他相信,此事一傳十十傳百,總會收到效果的。
一段時間過去了,小勇打理的舊書攤無人問津,老山有些不高興了。見老山悶悶不樂、欲言又止的樣子,小勇拍著胸脯說:“放心吧老板,眼下學生都在過暑假呢,等到快開學的時候,便是銷售舊書的旺季,瞧著吧,到時候這些書還不夠賣的?!?/p>
轉眼暑假過了大半,事情果然跟小勇預料的一樣,到老山的收購部來打聽舊書舊資料的學生絡繹不絕。才幾天工夫,幾乎被搶購一空。
老山徹底服了,他笑呵呵地問小勇:“還是讀書人厲害,跟書有緣,你怎么算得這么準?”小勇也笑了,回答說:“我哪里是算得準,是有經驗啊。記得我讀小學和中學的時候,老是為學習資料和課外書發(fā)愁,因為家里缺錢嘛,那時候我就想,誰能免費送點舊書給我就好了?!?/p>
小勇頓了頓,一臉憂傷地說:“記得讀初中的時候,老師要求同學們去新華書店買詞典,那工具書可貴了,我愣是沒敢向爹媽開口。后來我看到一個小書攤上也有詞典賣,而且價格比書店里低多了,這才買了一本。書舊點沒關系,知識永遠是新的,我不想看到這些好書就這么白白地被糟蹋掉,所以便有了出售舊書的想法……”
時間過得很快,暑假就要結束,小勇該返校上學了。老山結清了小勇的工錢,另外還多給了幾百塊錢作為獎勵,因為小勇在廢品堆里分揀出的舊書為老山賺了不少錢。
那額外的獎勵小勇卻一個勁地推辭,在老山的再三堅持下,小勇只好說:“那我就用這些錢在老板這兒淘點舊書吧?!?/p>
老山笑了:“好吧,我這里收購的舊書隨便你挑。小伙子有志氣,也有經濟頭腦,把這些舊書拿去賣,還能多賺點錢?!?/p>
小勇突然正色道:“老板誤會了,我淘舊書不是賣錢的,是想把這些書打包寄給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買一本舊書的錢對我們來說算不了什么,但對于那些孩子來說,也許就是他們一周的生活費,我想他們更需要這些舊書……”
聽了小勇的話,老山感慨萬分,直到小勇告辭,他才醒過神來,忍不住大喊道:“小伙子,放假的時候,歡迎你再來我這兒幫忙。對了,這‘黃金屋我還給你留著!”小勇回過頭來,遠遠地朝老山揮了揮手,做了個“OK”的手勢……
(發(fā)稿編輯/黃素萍 插圖/盧仲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