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遺留的代課老師問題,其實就是中國教育良心的問題
從17歲到57歲,山西省陵川縣積善村代課教師宋玉蘭堅守三尺講臺整40年,她用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照亮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吧鲜兰o八九十年代,我一直代小學的課程,2000年以后學校的小學老師多起來了,我便開始帶幼兒班。”宋玉蘭說,“村子里老師少,逼得我們幾乎都是全能教師?!北J毓烙?,在這個現在有1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宋玉蘭累計教出了上千名學生。
但現在,宋玉蘭每月工資只有150元,一年結一次,到了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很難想象,40年,她是怎么堅持過來的?她堵過領導的門,拍過領導的桌子,但十幾年來始終沒有解決。她卻一次次哭過后再接著給孩子們上課。她說:“不是孩子們離不開我,是我離不開孩子們?!?宋玉蘭用智慧和愛心守護著大山的教育希望,被村民稱為“村里不滅的蠟燭”。她的事跡無疑讓人敬佩,也讓人心酸,媒體報道直接戳中讀者淚點,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然而,宋玉蘭的悲涼境遇,不只是全國代課老師中的個別現象,根據調查測算全國仍有代課教師20多萬人,主要集中在農村中小學。這說明,起碼有20多萬“宋玉蘭”在自己的理想和情懷之間徘徊掙扎。
就在1月2日,針對此前媒體報道,陵川縣人民政府在其官方微博上作出情況說明,稱2015年把村雇幼兒教師待遇補充至每人每月900元,但需待今年批準后執(zhí)行。
媒體評點:宋玉蘭老師的經歷和境遇,堪稱一代鄉(xiāng)村教師的悲情典型。中國歷史遺留的代課老師問題,如何解決好他們的去留和待遇,其實就是中國教育良心的問題。這位被當地村民稱為“村里不滅的蠟燭”的月薪150元代課老師宋玉蘭,如果真能靠媒體的報道改變命運,那么其他20多萬同樣的代課教師呢?沒有制度的堅定保障,人人都是弱者。(劉著民,新浪專欄)
話題拓展:不滅的蠟燭;熱愛與堅持;高尚的情懷與殘酷的現實;教育良心;公平正義……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青年網、《華商報》等)
編輯/華放 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