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途徑

2016-03-25 05:01:14馮莉陳偉彬孫影劉巖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2期
關鍵詞:提升途徑教學能力信息化

馮莉++++陳偉彬+++孫影+++劉巖+++薛榮+++李倩

【摘要】通過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內涵以及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現狀,探討信息化環(huán)境中教師面臨的能力挑戰(zhàn)和教師的角色轉變,提出了提高教師信息化教育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提升途徑。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能力 提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204-02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重大課程,解決了它,就把人類社會向前推進一步。社會信息系統可以看作整個社會的神經系統,那么教學信息系統就可以看作整個教學的神經系統,然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則無疑成為促進教學信息系統良性循環(huán)的助推器。積極實踐信息化教學對探討新的教改思路、培養(yǎng)新的教與學的思維方式、尋找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點都具有現實的意義。

一、教育信息化的內涵

教育信息化基本內涵是信息與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和教育、教學部門的普遍應用與推廣。這也給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指明了方向[1]。也就是說,平板電腦再薄,服務器速度再快,如果沒有與教育過程相結合,只能是IT產品的教育,而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我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概念隨著認識的深入也在不斷更新。從早期的定義“新形態(tài)下教師職業(yè)的核心素養(yǎng)”到“信息化教學遷移能力、信息化教學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學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信息化協作教學能力、促進學生信息化學習能力”的界定,給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指明了方向。它是信息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的系統工程,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興趨向。

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現狀

1.教育環(huán)境因素

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還處于粗放型階段,硬件環(huán)境大投入和教學效果的微收效形成鮮明對比。信息技術目前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工具手段而存在,而與教學和課堂的應用尚不夠緊密,對教育的影響遠未達到預期的目標。宏觀上,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國家政策的保障、教育改革的引導、學校組織的支持是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境條件。據了解,部分美國高校已開始在校園中采用無線網絡技術,可為學生提供靈活性更高、移動性更強的信息獲取方法,滿足他們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的需要。微觀上,雖然我國教育信息化手段與國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在技術手段的推廣應用和基礎設施建設上還有待完善,各種教學軟件和素材的開發(fā)和利用不足,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中運用發(fā)展不平衡,這是制約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2.教師自身因素

教師是學校的中堅力量,是學校決策和教學任務的執(zhí)行者,是教學信息化進程的直接推進者,是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愿景的參與和支持者。教師信息化專業(yè)能力儲備不足是制約教育信息化進一步發(fā)展的瓶頸,必須集中精力突破這個瓶頸,從而贏得新的發(fā)展機遇。首先教師對信息化技術運用興趣不足,計算機水平也參差不齊,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的有無不影響教學的順利開展,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媒體資源的應用和制作過于耗時耗力,且使用頻率不高,學校對這方面的鼓勵政策不如科研項目那么支持,也澆滅了一些熱情和積極性。但更多的教師是由于相應的信息化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的欠缺,信息化教學的設計能力有所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和呈現信息化媒體資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洋興嘆。

三、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途徑

1.信息化教學的必備條件

學校在做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時,必須兼顧硬件投入、教師培訓、軟件開發(fā)。只有資源平臺與硬件設備、教師素養(yǎng)同步發(fā)展,我們的教育信息化才可能走上協調、高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軌道。這三者的關系大致可以概括為:硬件奠基、培訓鋪路、軟件搭橋。硬件奠基是實現信息化教學深度融合的基礎。硬件設備要根據實際需要來配置,不必追求最新、最高端,只要保持設備適合或適度領先就可以了。培訓鋪路可以通過參加面對面的培訓或基于網絡的培訓進行。雖然專家的培訓指導很重要,但更要重視吸取身邊同事的經驗和教訓,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軟件搭橋是教學和技術融合的橋梁。軟件和資源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注意盡可能使學校的各種軟件和資源盡相互兼容,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2.加強師資培養(yǎng)和培訓

曾經我們以為教育信息化探索歷程最大的癥結和難處是硬件問題、設備問題,其實不然,我們忽視了關鍵的一環(huán),即教師的培訓和資源的開發(fā),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教師培訓問題。教師培訓投資比重應增大,最終需達到信息化總投資比例的30%。學校對教師的培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認真謀劃、分步實施、力求實效。只有教師的理念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學的結構性變革才可能真正實施。可以先選派一些具有五年以上教齡的年輕一線教師到全國與教育信息化步伐接軌比較好的學府去考察學習,并參加相關的培訓。相較而言他們可能對信息化手段的應用更易接受且較嫻熟。同時應加強師范院校建設,促進職業(yè)發(fā)展,將教育技術應用納入師范教育課程,制定相應的學業(yè)標準和教師職業(yè)證書標準,保證所有新教師職前就能得到良好的技術訓練。

3.加強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

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技術和信息讀寫技能,以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需求。學生不再只有被動接受知識,而應轉變成為信息加工和知識創(chuàng)新者。學生不僅要掌握計算機操作等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信息素養(yǎng),以自主學習獲得知識積累,以信息化途徑獲得知識遷移,以師生互動獲得教學相長。

4.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

現代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應以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時代需求而改變。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不僅應能夠講授學科知識、教學法知識,而且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技術方法和手段,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要素,執(zhí)行并完成課程計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實現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這是教育信息化戰(zhàn)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四、總結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是信息化教學有效開展的核心內容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在不同的時期和教育背景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始終處于一種動態(tài)變化的狀態(tài),教師要適應這種變化,應具有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加強自身能力和專業(yè)實踐,使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不斷發(fā)展,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1,(1):1-19.

[2]段玉斌,畢輝,裴建明等.基礎醫(yī)學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 西北醫(yī)學教育,2008,16(3):493-494.

河北聯合大學2014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青專重點項目,項目編號:Qz1427-05

猜你喜歡
提升途徑教學能力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SPOC背景下提升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
價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23:59:42
淺析會計專業(yè)“一體化”教師的培養(yǎng)與提升新途徑
MOOC環(huán)境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關于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提升途徑的探索與思考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27:11
淺談博物館講解員的專業(yè)素質
探究高職商務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質量現狀及提升途徑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對策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9:34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與途徑
科教導刊(2016年9期)2016-04-21 02:05:44
凭祥市| 台东市| 山丹县| 武强县| 岳阳县| 四会市| 南部县| 乌鲁木齐市| 漳平市| 阿图什市| 隆林| 浦北县| 抚松县| 临江市| 澄江县| 颍上县| 石嘴山市| 分宜县| 娱乐| 高碑店市| 灵川县| 青龙| 多伦县| 太原市| 河北区| 图片| 阿合奇县| 车险| 彭水| 宁强县| 牟定县| 东兴市| 伊吾县| 达孜县| 贵溪市| 崇礼县| 威远县| 民权县| 苏州市| 乐至县|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