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瑞
有些人一到夏秋季節(jié),就會出現手掌、手指的掌面脫皮現象;有的人除了手掌以外,足趾、足掌部也可能發(fā)生類似的脫皮現象。
正常人的皮膚可分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部分。在最外層的是表皮,其中,表皮又可分為五層,最淺表的一層叫做角質層。角質層是可以自然脫落的,如梳頭時常常有白色的鱗屑脫落,這種鱗屑就是脫落的角質。手掌、足掌脫下來的皮與上述鱗屑一樣,也是脫落下來的角質。
很多皮膚病可以出現手足脫皮,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剝脫性角質松解癥。是一種角質層淺表性剝脫性皮膚病,好發(fā)于春夏或秋冬之交,脫皮由部分表皮角質層與其下組織松解所形成,多汗可能是促發(fā)因素,表現為掌跖對稱性點片狀反復脫屑,皮膚無炎癥,無水皰,常反復發(fā)作,以溫暖季節(jié)為甚。
中醫(yī)外治處方:(1)黃柏12克,蒲公英30克,生地榆30克,白及15克。諸藥煎水浸泡患處,每日浸泡1-2次,每次10-15分鐘。(2)苦參、黃柏、白鮮皮、蒼術、連翹各30克。諸藥煎水浸泡患處,每日浸泡1-2次,每次10-20分鐘。
2.汗皰疹。汗皰疹是濕疹的一種特殊類型,水皰有米粒大小,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感和瘙癢。水皰多對稱性分布在手掌或手指側面,顏色和皮膚一樣,無紅暈。汗皰疹往往出現在皮膚深層,所以水皰一般不會自行破潰。等到皰疹干燥后就會開始脫皮,一般不會出現皮膚感染。
剝脫性角質松解癥與汗皰疹不同之處在于:剝脫性角質松解癥是脫皮不起皰,而汗皰疹先是手掌上出現一個個的小水皰,然后小皰干涸,成為點狀脫皮。
中醫(yī)外治處方:(1)用黃柏、白鮮皮、苦參各30克,石榴皮、王不留行各20克,明礬10克。水煎取汁,泡洗患處,每次5-10分鐘,每日1-2次。(2)蛇床子、地膚子、苦參、威靈仙15克,明礬10克。水煎取汁,泡洗患處,每次5-10分鐘,每日1-2次。
3.手足癬。是發(fā)生于掌、跖與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男女均可罹患,往往夏季加重,秋冬季減輕,若未徹底治療,常遷延多年。依其皮損表現,分為鱗屑水皰型、浸漬糜爛型和角化過度型3型。其中,鱗屑水皰型最常見,常于趾間、足跖及其側緣反復出現針頭大小丘皰疹及皰疹,有不同程度炎性反應和瘙癢,皰干后脫屑。此型病情穩(wěn)定時,常以脫皮屑表現為主。
手足癬和汗皰疹,臨床上需要做鑒別診斷:一般來說,手癬的患者往往是先有一只手出現脫皮現象,隨后發(fā)展到雙手?;际职_的患者大多同時患足癬。手足癬由真菌感染引起,且具有傳染性。而汗皰疹往往是在雙手對稱地出現皰疹,隨后開始脫皮。汗皰疹不具有傳染性。
中醫(yī)外治處方:(1)黃精15克,苦參15克,黃苓10克,紫花地丁10克,地膚子10克,蛇床子10克,白鮮皮10克。水煎取汁,泡洗患處,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2)苦參20克,土槿皮20克,海桐皮15克,蛇床子15克,地膚子15克,白芷15克,當歸15克。水煎取汁,泡洗患處,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