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姑娘
摘 要:小學蒙漢雙語文教學必須貫穿著美育。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實現(xiàn)人格的完美和心靈的和諧,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讓小學蒙漢雙語文靜態(tài)的文字展示美質,就會使學生真正的喜愛蒙漢雙語文,逐步形成鐘情于美的心理品質。蒙漢雙語文教材中的美無處不在.有位名人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那么,如何挖掘小學蒙漢雙語文教材中的美,如何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得到審美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們總結了很多小學蒙漢雙語文審美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淺談;小學;蒙漢;雙語;教學;美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347-01
美育又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必然結果。美育最重要的任務是教給兒童通過發(fā)現(xiàn)周圍世界的美、人際關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摯,并在此基礎上確立自己美的品質。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講的:“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yǎng)成高尚純潔之人格?!?蒙漢雙語文美育是指以蒙漢雙語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學生,陶冶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蒙漢雙語文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由愛美而動情、由動情而曉理、由曉理而實踐,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各種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一、發(fā)揮教師的人格魅力,注重審美的表率
蒙漢雙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應符合蒙漢雙語文教育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教師自身的形象和精神體現(xiàn)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身教甚于言教,教師的儀表、教態(tài)、語言的表達、書寫及板書的設計、作業(yè)作文的批語等都無不給學生以無形的感染。如果教師在這些方面都首先做到符合審美標準要求:端莊大方的儀表,自然和諧的教態(tài),流利標準的普通話,幽默風趣的語言藝術,漂亮的字體,規(guī)范工整的藝術的板書設計,流暢規(guī)范的批語……這本身就是美,就能給學生一種享受、美的陶冶,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受到影響,乃至效仿。而與之相反的不拘小節(jié)、邋遢拖拉的儀表,扭捏拘謹?shù)慕虘B(tài),口齒不清、言不達意的語言,潦草雜亂的書寫等會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據(jù)筆者調查,在一個教師寫字好的班級,學生普遍寫字都好;而在一個教師寫字潦草或較差的班級,學生亦然,大多較差。的確,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不在對學生造成影響,幾年下來,效果顯著。鑒于此,蒙漢雙語文教師要注意充分發(fā)揮好在教學中人格美的魅力,給學生做好審美教育的表率。
二、挖掘教材本身的審美價值,注重課文中的語言美
蒙漢雙語文課本中的一篇篇優(yōu)秀作品,傳遞著人類社會的各種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文字美,如“月”字,會使人聯(lián)想到藍藍的夜空中或像鐮刀或像玉盤的月亮,使人產(chǎn)生不盡的遐想之美;有詩句名篇美,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使人感受到雄偉氣勢之美……這些美的教學內容都是對學生進行審美觀教育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極好材料。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整體,引導學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產(chǎn)生藝術魅力的因素。
三、創(chuàng)設愉悅的審美環(huán)境,注重美育的滲透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從感知美的表象入手,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因為這是審美的基礎,要使學生感受到美,必須在他們眼前顯示鮮明的形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悅目、悅耳、悅心的審美環(huán)境,通過插圖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審美想象,渲染美的氣氛,并運用直觀教具展示文章的畫面,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的構思。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我們借用富有感情的語言揭開“序幕”:“同學們,你們記得大年夜嗎?大年夜對我們來說多么美好啊!一家人在溫暖舒適的房間里,圍坐在圓桌旁,品嘗著美味佳肴,享受親人團聚的快樂。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辟辟啪啪的鞭炮聲,陪伴著我們迎接新年的到來……但是,你是否想到過,在一個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有個小女孩光著頭赤著腳,穿著一身破爛的衣服,手里拿著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著賣火柴……”
四、培養(yǎng)濃厚的審美氛圍,感悟美育的關鍵因素
要使小學生學好蒙漢雙語文,培養(yǎng)學生對蒙漢雙語文的學習興趣最為重要。課堂教學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覺的形象性、經(jīng)驗的理論性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悅性等引進課堂教學,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產(chǎn)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強烈的感召力、更濃烈的誘導力,將學生帶進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情境,從而使學生對蒙漢雙語文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促進學生蒙漢雙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如我對學生曾講過一首兒歌《小小的船》,在指導學生表情朗讀時,我除了按常規(guī)指導學生注意恰當?shù)耐nD和讀出重音外,還指導他們讀出“彎彎”、“小小”、“閃閃”、“藍藍”等疊字詞所表達的可愛、親切、贊美之情。此外,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一段“月夜星空”的圖像,啟發(fā)學生邊看邊想象詩歌中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內心視象,把詩中內容清晰、形象地再現(xiàn)于自己的腦海中,最后,師生一起跟著錄音磁帶唱《小小的船》這首歌。整節(jié)課學生都十分投入,兒歌內容也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中。
“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是小學蒙漢雙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小學蒙漢雙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美育是培育新時代人才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的需要。在蒙漢雙語文教學中隨處都可以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滲透,蒙漢雙語文教學中美育如影相伴,在蒙漢雙語文教學的同時,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當然,蒙漢雙語文教學有其特點,在滲透美育時,不能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意滲透的反復性,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綜合開發(fā)素質培養(yǎng)、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全人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