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紅
以物易物,各取所需,既讓閑置物品得到了再利用,又節(jié)省了購買必需品的資金,這種方式確實不錯。
說起理財,大家想到的往往就是購買哪種理財產品,如何投資獲取更多收益。其實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量入為出,精打細算,避免失財更為重要。
在消費購物上,女人較為情緒化,沖動消費就常會發(fā)生,“沖動是魔鬼”。東西買回家后擱著那里,看著又后悔。我也不能免俗,心情好時去購物,美名其曰獎勵自己;心情差時也購物,說是能解壓;遇到商場打折或節(jié)慶優(yōu)惠,會不由自主地搶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買了不少沒多大實際用處的東西。浪費了錢,東西放在家里還占地方。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從老公眼里的“敗家娘們”變成了一個懂得理財、善于理財?shù)木髦鲖D。有一次與同事聊天,說起自己曾在網(wǎng)上買了一件價格3000多元的韓國代購裘皮大衣,覺得不適合自己的氣質,一直掛在櫥柜,同事聽了,說正想買件裘皮大衣,試穿之后她非常喜歡,希望我能轉讓。她愿意拿一臺價值近四千元的立式空調交換。這合空調是她抽獎獲得的,因為家里有,一直閑置著,
我家里正好缺一臺立式空調,于是欣喜地與她做了交換。以物易物,各取所需,既讓閑置物品得到了再利用,又節(jié)省了購買必需品的資金,這種方式確實不錯。
上網(wǎng)一查,發(fā)現(xiàn)在同城網(wǎng)站供需信息里,有好多人發(fā)布出售和置換二手商品的信息,我也將家里的幾樣閑置物品拍了照片,上傳到網(wǎng)上,信息發(fā)布后。很快就有人詢問,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我用一臺閑置吸塵器和一件連衣裙,換回了一個高壓鍋和一條香港代購的羊毛圍巾,這兩樣東西都是需要的。
陸續(xù)換了幾次東西后,我在一家易物網(wǎng)站注冊了自己的店鋪,將閑置的物品拍照、上架,等待青睞它的人換走。經過幾次交易,從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模式里。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換一換,積壓的東西就活了;自己用不著的東西換給需要的人。不僅節(jié)約,還能增值。我用家里一些閑置多年的物品,換回了一批實用的小配飾、掛件、衣物、小家電等,然后將這些東西掛到網(wǎng)店里售換結合交易。全部出手后我算了一筆帳。除去成本,竟還賺了幾千元。
此后,嘗到甜頭的我成了一個業(yè)余“換客”,活躍于網(wǎng)上各大易物換物網(wǎng)站,靠換進換出賺取差價。去年5月,有位做化妝品生意的朋友積壓了一批貨,問我能不能幫她找到銷路。我將這些化妝品放上了網(wǎng)店貨架,通過論壇和微信微博推廣,經過一段時間的置換與銷售,賣出了一小部分,大部分產品換成了無保質期的家居用品。此后這些家居用品陸續(xù)售出。這樣一進一出,我不但幫朋友清理了庫存,盤活了資金,自己也賺到了8000多元。
需求決定價值,不久我又以置換的方式,幫一家貿易公司將一批洋酒換成了酒店的旅游卡和購物卡,然后再將這些旅游卡和購物卡放到網(wǎng)上銷售。這筆生意也讓我獲得了不菲的回報。
就這樣,作為業(yè)余“換客”邊換邊理財,到2014年年底,我通過網(wǎng)絡易物賺取的利潤已達到3萬元。雖然這點錢對于有錢人來說只是小錢,但對于我們工薪家庭來說,還真就起到了補貼家用的作用了。
花錢容易理財難,花著花著錢就一點點從手指縫里漏掉了。其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與其無節(jié)制“敗家”,讓錢從手指縫里漏掉,不如多想一點開源節(jié)流的辦法,將漏掉的損失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