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星
人在城市呆久了,對觸手可及的東西,常常覺得理所當(dāng)然,絲毫感受不到,這也是莫大的恩惠。
想象一下:一個人,握著水壺,帶著雨傘,背著雙肩包,行走在千回百轉(zhuǎn)的蒼涼大地上,沒有交通工具,沒有東西填飽肚子,而且目光所及,盡是層層阻隔你的龐大山體……無助、迷茫和絕望,頃刻彌漫開來。
這幾天在云南邊境的采訪經(jīng)歷,再次勾起我痛苦的記憶。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zhèn)前哨村,是我這次采訪的首站。
孟定是個曾被對岸炮火侵?jǐn)_的邊境小鎮(zhèn),一些村莊的對岸是緬甸。
前哨村有多偏?從深圳起飛,兩個多小時后降落昆明。在昆明,坐10小時的汽車才到臨滄市。從臨滄市坐3個半小時的汽車,到孟定鎮(zhèn)。而從孟定鎮(zhèn)到河外(河外原先是一個鄉(xiāng),后并入孟定鎮(zhèn))還要1個小時車程,從河外到前哨村,要半個多小時的摩托車程。
前往偏僻地,發(fā)班次很少。通常錯過一趟班車,就得等上一天。所以,這次采訪,光前往目的地,途中就耗了3天。
從河外到前哨村,摩的司機不好找,因為沒有專職的,多是農(nóng)民兼職開。第一天下村采訪,摩托車司機把我載到前哨村村口,接過錢,一溜煙,走了。
因孤身前往,加上“沒有政府的人帶來”,村民懷疑我是假記者,所以前哨村的采訪并不順利,村民拒絕了我—盡管我滿頭大汗地從包里翻出記者證、工作證、身份證,但他們對這些證件,毫不關(guān)心,也不聽我解釋。在他們意識中,“沒有政府的人帶來”就是假的,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人從千里之外來到邊境,毫不利己地幫他們說話,“這不可能!”。
就這樣,在不屑的目光和極為冷落的警惕中,氣氛凝固了。我頻繁遞煙并試圖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聊聊。但最后發(fā)現(xiàn),只有我一個人在講話,他們或沉默,或圍著牌桌打麻將,還當(dāng)著我的面熱烈地討論假記者。
我只好離開。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忘了向載我來的小伙子要電話了。一個被認(rèn)為是假記者的人,要想讓那兒的村民帶你出去,基本上很難。
沿途返回,我繼續(xù)尋找一些村落采訪。下午3點,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很餓了,包里也沒有可以吃的東西。
原本,我的雙肩包里裝了幾袋水果,但在前往前哨村途中,我遇到一些緬籍難民,他們眼里寫滿無助、迷茫,所以就把能吃的,我都給了他們。
接下來餓肚子,是自然的了。
過去幾年里,這樣的遭遇,我經(jīng)歷過好幾回。有一次是在廣東清遠(yuǎn)的鄉(xiāng)下采訪,坐汽車到終點后,沒有營運車接駁前往采訪地,需要行走一段很長的路。
抵達目的地采訪結(jié)束后,已是上午11點,受訪對象也還沒做飯,我也不可能等著人家做飯吃了再走??赡翘煳覜]吃早飯,沿途返回時,好餓。
恰巧,一個沿村道叫賣豆腐的大媽,引起我的注意。油豆腐7塊錢一斤,我就買了一斤。
在大媽前方幾百米遠(yuǎn)的路邊,有一片桉樹林,見身后沒人,我就閃到林子里,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扯著油豆腐吃。
不知是不是吃得太急,吃了半斤,我肚子就撐了。剩下的,在我起身時,順勢將豆腐朝林間飛灑一地,拍拍手,拎包轉(zhuǎn)身走出桉樹林。
這時,賣豆腐的大媽剛好路過這兒!她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我嘴巴一抹,沒理她,低頭匆匆趕路,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像個落魄的乞丐。
還有一年冬天,在山西。那次采訪主題是:因過量采煤導(dǎo)致村莊塌陷。當(dāng)時,白雪茫茫覆蓋著山西的大地和丘陵,我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朝著一道道的深谷走。
走了很久很久,路上也沒遇到一個行人,偶爾有飛鳥“噗”一聲,從這邊的山谷,飛到另一側(cè)山谷。
所幸,途中遇到拉煤的貨車,搖搖手,司機讓我爬上去,蹭了一段路。
終于抵達目的地,我見到很多老頭、老太太在村口曬太陽,我像見到了久違的老朋友一樣,很興奮。
不過,我很快發(fā)現(xiàn),興奮的只是我自己,對于我這樣一個不速之客,他們沒有好奇,也沒有多少言說的欲望。
中午飯點到的時候,他們各自散去。沒一個人叫我去他們家吃飯,而我早前不知道這地方如此偏僻,也沒有給自己備口糧。
其實,這次采訪,我是為老百姓的利益,而去批判煤礦濫采濫伐現(xiàn)象的,結(jié)果變成了:我?guī)椭膶ο罄渎湮?,我批評的利益鏈相關(guān)方幫助我—在不知道我身份和此行目的的情況下。
那幾天,對此,我一直想不通,憋急了,在一輛出租車上,忍不住問司機:為什么你們這里的村民,即便到了飯點,也不客套地叫客人吃飯?司機說,因為山西礦難多,小煤礦問題也多,很多真、假記者都過來,有時有償不新聞,所以這里的村民看到記者的第一感覺是:又來搞錢了。
很想辯解些什么,但一時語塞,并陷入了長時間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