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君
(沈陽大學 黨委組織部, 遼寧 沈陽 110044)
新時期高校黨校的發(fā)展及其作用
馬 君
(沈陽大學 黨委組織部, 遼寧 沈陽 110044)
分析了新時期高校黨校的特點及作用;提出高校黨校功能發(fā)揮作用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高校黨校功能拓展與作用發(fā)揮的思路。
高校; 黨校; 發(fā)展; 作用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加強新形勢下黨員發(fā)展和管理工作。因此,高校應該順應時代形勢和黨中央號召,切實做好高校黨校對學員的“德育”和“才育”工作。
1. 新時期高校黨校的特點
(1) 對象高層次化。學歷層次和素質層次較高是高校黨校培養(yǎng)對象的一個重要特點。具體而言,高校黨校培養(yǎng)對象主要包含兩類:一類是高校學生,另一類是高校教師。高校學生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較高,有強烈的民主意識和自主意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師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是專業(yè)領域的佼佼者,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方向。高校黨校加強對此兩類人的培訓,用黨的理論知識武裝他們的頭腦,一方面有利于推動高等教育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整個社會思想文化事業(yè)的進步。在新的時期,高校黨校的培訓對象更加多元化,既包括在校學生與教師,又包括校行政干部。面對多元化的學員,高校黨校采取進修班、培訓班、專題研討班相結合的形式,為學員提供了高層次的學習平臺。
(2) 培訓內容與時俱進。目前,國內外局勢正在發(fā)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面,國際貿易、金融交易逐年增長,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政治多極化格局逐步形成。另一方面,我國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體系,同時,各項改革進入攻堅克難階段,對我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在這樣復雜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下,高校黨校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要適應新的形勢變化進行教育、培訓工作。要把堅持原則和與時俱進結合起來開展對學員的培訓工作,把符合新時期形式的內容添加到預備黨員培訓班、黨員培訓班、領導干部培訓班等培訓中。黨的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為核心的領導集體對黨的發(fā)展與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從嚴治黨、建立“三型”政黨以及“為民、務實、清廉”等內容,高校黨校要把這些新的時代性的要求融入到黨校培訓內容中,從而培養(yǎng)出合格的黨員干部。
(3) 堅守思想陣地。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既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發(fā)展機遇,又促進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創(chuàng)新。同時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模式,對我國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也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高校黨校作為傳播黨的指導思想以及對廣大學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必須抓好思想政治建設,堅守好思想陣地,防止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在高校黨校的課程設置上尤其要堅守思想陣地,既要借鑒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先進思想,同時還要結合國際國內時事展開。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黨員干部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而要達到這五項標準就必須堅守思想上的陣地。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內外形勢更加復雜,黨校的各項工作必須堅守好思想上的陣地,使學員能夠堅定理想信念,通過黨校培訓補好精神上的“鈣”。
2. 新時期高校黨校的作用
(1) 是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習近平同志指出“黨校事業(yè)是黨的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盵1]高校黨校是各個高校加強黨建和發(fā)揮對廣大學子、教師隊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在學員理想信念培養(yǎng)以及思想道德建設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黨校根據(jù)不同學員的思想層次和思想實際,對學員進行思想培育工作, 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 使廣大學員全面準確地掌握黨的基本知識,把握時代的脈搏。 高校黨校對于校園黨組織建設也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尤其體現(xiàn)在對黨員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上。 黨校是各高校的入黨積極分子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重要場所。 通過黨校的培訓, 使學員加深對黨組織的理解, 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班, 切實提高了廣大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 為推進高校黨建工作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依托。
(2) 是提高教學骨干和管理干部素質的保障。高校教學骨干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教學工作的質量,而管理骨干的素質則決定了高校各項行政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因此,要通過高校黨校建設提高教學骨干和管理干部的素質。當前,各高校的教學骨干和管理干部隊伍在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整體素質上雖然普遍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與時代和教育改革不相匹配的問題。例如,高校部分教學骨干只關注其專業(yè)領域的學術研究,對于學校的黨建問題表現(xiàn)出漠不關心的態(tài)度。高校的教學骨干和管理干部是高校順應時代步伐和促進教育改革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石,是駕馭復雜局面和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的根基,所以他們要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黨的理論、方針和政策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黨校作為思想的陣地和黨性鍛煉的熔爐,是培養(yǎng)和造就一支適應當今形勢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保障。
(3) 是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高校的入黨積極分子、黨員和管理干部要不斷提升黨性,通過學習提升自我的政治思想覺悟,從而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下和改革的大趨勢下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思想上入黨”,因此就要求高校黨校的廣大學員不斷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素質,時刻以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只有如此才能夠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高校黨校加強學員的黨性鍛煉,增強高校黨校全體學員的黨性修養(yǎng)有三個工作重點:一是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重要思想;二是規(guī)范黨的組織紀律,促使每名學員都能時刻以黨章、黨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行動準則;三是開展黨性修養(yǎng)課程,包含黨風、黨紀、黨性教育等培訓內容。“分別在黨校教育的不同層次,從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再到黨員的集中學習和培訓,都應該有信仰教育的內容。并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整合,以達到教育內容的有機統(tǒng)一?!盵2]
目前,受多種不利因素影響,高校黨校在建設上和功能發(fā)揮上存在諸多問題。從理論發(fā)展上來看,存在過分關注理論培訓、存在教育對象過分局限、育德教化效果不佳、資金政策引領能力欠缺的問題。
1. 過分關注理論培訓
根據(jù)《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對黨校功能與作用的界定,高校黨校有三方面功能:一是培訓功能;二是宣傳功能;三是研究功能。高校的三方面功能根據(jù)現(xiàn)實實際,又需要發(fā)揮培訓、理論武裝、理論創(chuàng)新、政黨建設、黨性鍛煉等五個方面的作用。當前,高校黨校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功能與作用發(fā)揮不匹配的問題,這一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則會限制黨校綜合功能的發(fā)展。隨著高校擴招,高校的教學任務和管理任務逐漸加重,導致高校黨校無暇顧及宣傳和研究方面的工作,而是過分關注對學員的理論培訓和理論考察。過分關注理論培訓導致高校黨校的其他功能被人為地忽視,使黨校逐漸淪落成為一個理論培訓中心。“高校黨校教育研究中重視宏觀問題和宏觀理論,卻忽視了主要針對學員與教師的觀察研究,缺乏從學員到教師角度考慮問題的意識?!盵3]另外,高校黨校由于功能上的弱化,導致其對新功能拓展不足,因此逐漸喪失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的內生動力,最終造成黨校地位下降,以及在高校廣大師生心目中的地位與神圣感淡化。
2. 教育對象相對局限
長期以來,高校黨校在工作上存在“受人牽制”的問題。一方面,高校黨校機構設置上的掛靠或隸屬關系;另一方面,高校黨校資金來源和人員配置方面受牽制嚴重。高校黨校發(fā)展較為緩慢,不能很好的適應高校擴招的實際,導致辦學能力無法充分適應學員的需求。高校黨校的培訓任務普遍繁重,大部分高校學生、教師、行政人員等的規(guī)模在兩萬人左右,每年需要培養(yǎng)預備黨員、黨員、骨干教師等的人數(shù)可達到近千人。但是,由于黨校軟、硬件設施配備不齊全,導致高校黨校的培訓活動普遍以青年學生為主,而對于教師骨干、行政工作上的黨員干部培訓則較少。高校黨校培訓對象日益局限在學生上,未能在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上發(fā)揮出黨校應有的作用,使培訓對象的單一性、局限性問題逐漸凸顯。
3. 育德教化效果不佳
墨守成規(guī)只會讓高校黨校在德育工作中止步不前,甚至是出現(xiàn)倒退現(xiàn)象。高校黨校是對學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員提升綜合素質的學習場所,因此應該在理論創(chuàng)新和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上發(fā)揮自身的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高校黨校由于沒有重視理論的“與時俱進”,所以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具體表現(xiàn)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就是不能準確把握學員的思想變化、價值追求、學習興趣等變化,所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大多采用向學員灌輸馬列主義知識的教學方法,導致學員思想保守,甚至是僵化。并且部分高校黨校還存在教學內容枯燥、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銜接較為生硬等問題,導致黨校培訓對學員的德育教化效果不佳,甚至有時還會引起學員的反感。由此可見,高校黨校教育著眼于發(fā)揮育德教化作用,推進功能拓展優(yōu)化刻不容緩。
4. 吸引資金、人才能力欠缺
高校黨校受到來自體制、人員與經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導致高校無法順利發(fā)揮其在整合人才與智力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未能對高校黨建相關理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案咝|h校的師資隊伍建設落后,任課教師的選擇范圍過窄,學科知識過于優(yōu)秀而黨建工作的理論知識相對缺乏,導致教學效果降低?!盵4]具體來說,導致高校黨校理論研究成果較少、水平較低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高校工作人員自身問題,黨校工作人員普遍行政任務繁重,因此無暇顧及科研項目申報和理論問題研究;二是經費投入方面的問題,高校黨校自身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都沒有對黨校教師進行科研工作方面的指導,并且沒有設立專項資金進行扶持。正是由于存在諸多限制性因素,導致高校黨校研究能力較低,參謀、智囊和思想庫等職能更是難以發(fā)揮。
1. 適應時代要求,在重視理論教育的基礎上突出德育功能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要求高校黨校對學員進行充分的理論教育,使學員對四方面內容深入理解:一是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二是要深入了解我國的歷史發(fā)展道路和現(xiàn)階段的基本國情;三是要繼續(xù)傳承我國源遠流長的優(yōu)秀民族文化和黨的革命斗爭傳統(tǒng);四是要堅持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的精神??偠灾?《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與高校黨校的培訓理念相一致。因此,高校黨校要充分發(fā)揮其職能作用,把時代要求與德育充分融合,培養(yǎng)適應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要求的優(yōu)秀人才。
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具有高尚的品德、綜合全面的能力。當前,高校黨校的德育工作受到眾多不利因素的干擾,出現(xiàn)德育功能逐漸弱化的趨勢,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上難以充分發(fā)揮時效性作用。因此,高校黨校要確立自身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其作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主體的作用,自覺承擔起促進高校師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的責任,尤其是要承擔起對黨校學員的思想素質教育責任和黨性培養(yǎng)責任。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期,各種思潮交相碰撞,一些不和諧的思想不斷侵蝕高校黨校學員。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高校黨校要充分發(fā)揮其德育功能,分階段、有步驟的對學員進行道德教育,從而保持高校的和諧穩(wěn)定,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fā)展。
在新的歷史時期,要更加關注高校黨校對學員道德的培養(yǎng),從而確保黨員政治傾向的正確性和思想的純潔性。具體而言,高校黨校關注德育,發(fā)揮德育功能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把德育融入到黨課中,既要把古代先賢的“民為先”、“先人后己”的思想融入課程中,又要把近代共產黨領導集體德政的智慧融入課程里,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使學員受到道德教育;二是把德育融入到黨校學員考核中,并且要逐步加大道德評價在考核中的比重。以道德作為標準衡量高校黨校對學員教育的成果,充分契合了建設“三型”政黨的理念,使每一位黨員都能自主地提高自我約束力、提升自我的道德品質。
2. 擴展教育對象范圍,發(fā)揮 “三型”政黨建設的智庫功能
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明確了我黨在新的歷史階段下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并且根據(jù)發(fā)展實際重新對黨的建設做出戰(zhàn)略部署,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服務型”政黨。高校黨校集德育、科研、黨建功能于一體,是建設“三型”政黨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因此,高校黨校要進一步擴大其培訓范圍,在重點關注對學生培訓的基礎上,加強對骨干教師、行政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同時,發(fā)揮其理論探索與具體實踐的基地作用,切實發(fā)揮智庫作用。
高校黨校是推進高校“三型”政黨建設的開拓者,發(fā)揮高校黨校的智庫功能是保障其開拓精神與開拓實際相匹配的核心。要對高校黨校進行功能整合,使高校黨校作為一個整體發(fā)揮作用。通過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型”政黨建設進入深入研究和學習,并形成富有成效的理論成果,從而為高校黨委推進黨建工作提供智力上的保障。在日常培訓工作中,要把學習、創(chuàng)新、服務等內容融入其中,并把“三型”政黨建設作為各項培訓的靈魂與主線。要對高校黨校傳統(tǒng)的“灌輸式”進行改造,增加新穎的培訓內容、提升培訓服務工作。為學員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以自身的改變和提高影響廣大學員,使學員樹立學習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服務意識。另外,高校黨校還要樹立與時俱進精神,從而能夠真正意義上成為高校建立“三型”政黨的智庫,發(fā)揮其思想理論主體地位。
擴展教育對象的范圍,對于發(fā)揮黨校的智庫功能有重大的積極意義。一是要打破原有的黨校教育的“層級壁壘”,使一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黨員參與到培訓教師或者行政干部的課程中;通過學生黨員的加入,為“智庫”帶來新鮮血液,從而使智庫的功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二是要聘請專家開展高層次的黨員培養(yǎng)課程。另外,教學方法要根據(jù)教育對象的擴展有所更新,即在教學方法上要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兩種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疏導式、研討式、評論式教學方法,做到自學與灌輸相結合、學習與總結相結合、研討問題與書寫心得體會相結合,使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相適應。
3. 發(fā)揮“核心價值觀”的教化作用,提升思想宣傳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盵5]從習總書記的話中,我們可以體味出深遠的意味。一方面,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對青少年進行德育教化能夠使整個社會保持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另一方面,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從而確保青年一代“三觀”和政治傾向正確。要切實發(fā)揮高校黨校理論宣傳、思想宣傳和黨建研究的基礎性作用,向學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從而培育出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經濟的不斷進步,大量社會矛盾凸顯,西方敵對勢力借機唱衰我國發(fā)展,并用其落沒、腐朽的思想侵蝕廣大師生。在這一背景下,一部分思想意識薄弱的人就當了西方腐朽思想的俘虜,偏離了正確的思想發(fā)展方向。因此,高校黨校要進一步做好對廣大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對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開展黨校工作,始終以黨的方針、路線作為培訓工作的基本內容,發(fā)揮好高校黨校的宣傳教化功能。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廣大師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有效武器,因此高校黨校要進一步加強對學員的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從而使廣大學員能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取向。
高校黨校要切實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黨員展開教化,從而使黨校能夠更好的宣傳正確的思想,發(fā)揮思想宣傳功能。一是要建立高校黨校網上學習平臺。通過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微博、QQ群等方法宣傳“核心價值觀”,使學員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理論學習,從而使黨校學員能夠提升辨別不良思想的能力,時刻防止封建腐朽思想和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蝕。二是要針對相關問題展開座談會。要保持黨員思想的純潔性,黨校就必須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員把心中的疑問表達出來,切實發(fā)揮高校黨校在思想教化上的功能。
4. 加大投入力度,發(fā)揮高校黨校的研究咨詢功能
《條例》中明確提出,黨校應當“圍繞國際、國內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科學研究”。高校黨校也應該按照《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對高校黨建問題、高等教育健康發(fā)展問題提供研究咨詢服務。而發(fā)揮咨詢功能離不開科學研究,因此高校自身和相關教育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于高校黨校的資金投入,從而保證黨校的各項科研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下去,為其發(fā)揮智庫功能提供經濟保障?!耙叨戎匾朁h校的條件建設,統(tǒng)籌黨建經費的使用管理,為學校黨校和學院二級黨校配備必要的辦公設備,改善硬件條件。支持高校黨校建設網上平臺,提高利用互聯(lián)網絡開展黨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水平。”[6]
當前,高等教育改革進入攻堅克難時期,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黨校的辦學質量、如何進一步發(fā)揮高校黨校的育人功能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高校黨校就要把研究咨詢功能提高到與培訓、宣傳功能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提升科研意識、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把科研能力的提升作為發(fā)揮黨校事業(yè)的基石,發(fā)揮好高校黨校服務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研究咨詢功能。
要使高校黨校切實發(fā)揮對高等教育良性發(fā)展的研究咨詢功能,就要加大對黨校的投入。一是要加大對高校黨校的資金支持。理論研究和科研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要增加對高校黨??蒲许椖康慕洕С?并鼓勵學員通過黨報、黨刊發(fā)表理論成果。二是要增加對高校黨校的技術投入,加快黨校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進程。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現(xiàn)代化溝通交流手段,鼓勵學員充分利用這些網絡技術開展理論研究與學習。
當前,我國高校黨校發(fā)展進入一個全新時期,在這一新階段上,各種誘惑、各種制約因素頻出,導致高校黨校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這就要求相關主體從適應時代要求,在重視理論教育的基礎上關注德育功能;擴展教育對象范圍,發(fā)揮 “三型”政黨建設的智庫功能;發(fā)揮“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化功能,提升德育教化功能;加大投入力度,發(fā)揮對高等教育良性發(fā)展的研究咨詢功能等四個方面加強和改善高校黨校的工作。當然,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高校黨校工作還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這就要求相關主體研究新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
[1] 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工作原則,切實做好新形式下黨校工作[N]. 人民日報, 2015-12-13(1).
[2] 王秀華,劉坷,劉尚林. 從學員及教師的角度思考高校黨校教學改革[J].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4:517-519.
[3] 朱衛(wèi)彬. 新時期對我國高校分黨校建設改革研究[J]. 前沿, 2012,12:21-22.
[4] 甘小軍. 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高校黨校建設[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6):68-70.
[5] 習近平. 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M]∥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172.
[6] 瞿振元. 發(fā)揮好高校黨校的陣地和熔爐作用[J]. 中國高等教育, 2011(22):8-9.
【責任編輯 曹一萍】
Development and Effect of Party Schoo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ew Period
Ma Jun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CPC Committee,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ew period are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exertion of Party schoo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promoting the expansion and function of the Party schoo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propos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School; development; effect
2016-07-14
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項目。
馬 君(1981-),女,遼寧大連人,沈陽大學講師,沈陽工業(yè)大學博士研究生。
2095-5464(2016)06-0696-05
D 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