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摘要:樺南是關防風的適生區(qū),地產關防風以品質優(yōu)良而著稱。由于野生資源減少,通過人工栽培來滿足市場需求。經過多年的摸索,總結出成功的樺南山區(qū)關防風優(yōu)質高產育苗栽培技術,已成為發(fā)展林下經濟,林農致富的好項目。
關鍵詞:樺南;山區(qū);防風;優(yōu)質高產;育苗;栽培技術
防風(Silerdivaricatum)屬傘形科多年生藥用草本植物。以根部人藥,具有解熱發(fā)汗,祛風鎮(zhèn)痛的作用,為常用中藥材。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fā)熱、關節(jié)酸痛、四肢拘攣、破傷風等。防風的藥用品質以黑龍江省的藥材為上品。所以防風是我省的特產藥材之一,商品一向暢銷國內外市場。
中藥防風優(yōu)質高產育苗栽培技術推廣與示范,二〇一二年被列為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資金跨區(qū)域重點推廣示范項目。項目位于樺南縣駝腰子林場半拉瓢營林區(qū)21林班。通過三年的栽培實踐,總結了適合樺南地區(qū)中藥防風優(yōu)質高產育苗栽培技術。編寫了《樺南山區(qū)中藥防風優(yōu)質高產育苗栽培技術規(guī)程》。二〇一五年順利通過國家林業(yè)局驗收。
1.栽培技術
1.1細致整地。項目實施地類為營造經濟林(薄殼杏)失敗地塊,坡向南,坡度15°-20°,土質為沙質壤土,土層厚度45㎝,較肥沃。但應選擇地勢高燥的向陽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適宜。
防風二年生根長可達60厘米以上。因此要求對土地進行深松50厘米以上,然后翻地和旋耕起壟,結合整地撿凈根茬和雜物,為防風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1.2施肥施藥。防風生長發(fā)育對營養(yǎng)成分的需要量大,底肥每公頃施充分腐熟農家肥35噸左右,加入硫酸鉀型復合肥或腐殖酸型復合肥300公斤或者過磷酸鈣400公斤。最適在翻前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層。最遲要在整地起壟、作畦前施入,施肥要均勻。
1.3溫水浸種。先將種子利用風或機械進行精選好,在播種前4天進行溫水浸泡。用25℃的溫水浸泡24小時,用40的溫水浸泡10小時,讓種子吸足水,以利發(fā)芽。浸泡時邊撒種子,邊攪拌,浸泡10小時后攪拌,撈出浮在水面上的癟籽和雜質,將沉底的飽滿種子泡好后取出,稍晾后播種。新鮮種子發(fā)芽率在75%—80%,防風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15℃。
1.4幼苗移栽。選向陽地塊做1.1m平畦,在5月下旬播種,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l(xiāng)O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蓋嚴,稍行壓實,用噴壺灑水。或于播種前將陽畦內灌透水,待水滲下后再行播種。撒播,于播后用篩子篩蓋薄層細土。播種畦加蓋塑料薄膜或草簾,有利于保溫保濕,可加速種子發(fā)芽出苗。大田直播,用藥材專用播種機進行壟播或畦播,省時省力,每畝用種量2.5千克。開溝深2~3厘米,將種子均勻地播撒在溝內,覆土1.5~2厘米厚。
苗高6cm左右,連周圍泥土挖起定植到大田里,并及時澆水以保證成活。待定植苗生出新根和葉片開始擴展時,輕輕松土一次,做好保墑保苗以獲得高產。
1.5當年管理
1.5.1抗旱保墑。露地育苗田和生產直播田,播種至出苗期間管理十分重要。此期要采取一切抗旱保墑措施,確保播種層內有充足的土壤水分,滿足其萌發(fā)需要,嚴防土壤“落干”和種子“芽干”的現象發(fā)生,力爭達到苗全、苗壯。
1.5.2除草定苗。見草就除掉,防止草荒欺苗。進行中耕松土2~3遍,為幼苗根系生長改善環(huán)境。苗高達3~5厘米左右時,進行疏苗。生到一個月左右時,苗高達10厘米以上,進行最后定苗,育苗田苗距2~3厘米,生產田苗距8~10厘米。
1.6生長期管理
1.6.1水肥管理。每畝施過磷酸鈣20kg和硝酸銨10kg。秋后干旱,可澆水幾次,但水不能太多,多則支根叢生,影響質量。一般情況下第一年人工栽培防風,很少表現缺肥和缺水癥狀。在定苗后適當追肥澆水。每畝追尿素8~10千克,硫酸鉀3~5千克,追肥后及時澆水。
1.6.2排洪防澇。防風生長的旺盛時期在6、7、8月份,正逢雨季,田(畦)間發(fā)生洪澇和積水要及時排除,并隨后進行中耕,保持田間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以有利于根系生長。
1.6.3越冬管理。一是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進行澆封凍水,要澆灌均勻。二是防止放牧和畜禽的踐踏為害,做好田間管護工作。三是對育苗田管護好秧苗。
1.7返青管理
清園封閉。返青前人工進行徹底清園,將地表枯干葉莖清除到田外燒毀,以減輕病蟲的發(fā)生和危害。返青前及時噴施防風專用的封閉除草劑,減少雜草滋生。
1.8生長管理
1.8.1中耕除草。防風返青至旺盛生長期持續(xù)時間達二個多月,此期生產田仍以促根生長發(fā)育為主,田間經常進行中耕松土,改善根系生長環(huán)境,促根健壯生長。及時鏟除田間雜草,防治草荒??墒褂梅里L專用除草劑,省工省力。
1.8.2追肥打苔。噴控秧增根劑配合磷酸二氫鉀,控制秧苗瘋長。對兩年生以上的植株,在6—7月抽薹開花時,除留種外,發(fā)現花薹時應及時將其摘除。
2.病蟲防治
2.1白粉病。夏秋季發(fā)生。被害葉片兩面呈白粉狀斑 ,天氣干旱時病害較重。防治措施:發(fā)病初期噴灑石硫合劑,或15%粉銹寧8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每隔7~10天用其中一種藥劑防治,共噴2~3次。
2.2根腐病。 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發(fā)生,被害后根際腐爛,葉片萎蔫,變黃枯死。防治方法:初時拔除病株,穴內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拌草木灰(1∶10)施根的四周并覆土。
2.3 黃鳳蝶。噴灑80%ddv1000-1500倍液,每隔5-7天1次,連噴2-3次或噴青蟲菌300倍液。
3.采收加工
防風一般在栽種第二年至第三年秋季收獲;均以根長達30厘米以上,收獲時宜從畦的一邊挖一條深溝,然后一行行掘起,露出根后用手扒出,防止挖斷。
機械采挖:可用根莖起收機,配用55馬力動力,每臺每天可起收30—40畝,節(jié)省大量人工,而且速度快,增加收益。 挖出后除凈殘莖、細梢、毛須及泥土,曬至九成干時,按粗細長短,分別捆成重250克或50克的小捆,再曬至全干即成。
產品質量:以身干,無蟲蛀、霉變,無根須及毛頭,根條粗壯,斷面皮色淺棕,木栓部色淺黃者為優(yōu)。
參考文獻:
[1] 趙敏 藥用植物栽培. 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 .2001:123-134